第268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四)

……

(請小天使們晚點訂閱(?????╴?????))

……

……

……

其實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所有關系都是這樣變淡的,你不想主動,我不想打擾,最後我們就默不作聲的開始疏離了。

高中時我最好的一位朋友曾給我留言說︰「小北,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我們都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喲。」

但實際上,上了大學以後我們就很少聯系了,工作之後更是互不打擾,我們就這樣默契的消失在了彼此的生活中。

也是有一天晚上,我重溫電影《致青春》,我突然就想起了她,然後我打開朋友圈想要了解一下她的近況,我才發現原來她在去年已經結婚生子了,只是當時她沒有通知我,而我也沒有看見她發的那條朋友圈。

我前兩天在看《刺蝟的優雅》,這本書里面有句話我非常認同︰「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在我們選擇彼此的時候,都曾經以為會彼此相伴一生,只有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慢慢發現,有些人即便再懂彼此,最終還是會走散的。

就像電影《前任3》里的孟雲和林佳,明明彼此是那麼的相愛,最後也是說散就散。

兩個人冷戰的時候都以為對方會是最先讓步的那一個,也都在等著對方用妥協來證明愛意。所有親戚都知道,表姐夫多年來對表姐從未有一句重話,而且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回到家,都會為表姐準備好時令水果,切成小塊端到她面前。

如今,他們的兒子已經十六歲了,雖然成績不算出色,但是性格開朗幽默,跟媽媽站在一起能像姐弟一樣嬉鬧,跟爸爸相處也能無拘無束,毫無芥蒂。

每次從表姐甜得流蜜的笑容里,我都能看到她們家幸福、敞亮的模樣。

而我小姨過的卻是另一種生活。

她家很有錢,小姨夫是做工程的,整個鎮上有頭有臉的人都知道他。

然而作為親戚,我們對他卻很陌生,因為他幾乎不會參加小姨娘家人這邊的聚會。

即便小姨不怎麼說,我們冷眼瞧著,也知道表姨夫是個極度大男子主義的人。

他進家門不月兌鞋,因為嫌麻煩。所以小姨就得一天拖兩次地,就是這樣,也依然沒法保持干淨;

6、文繁則質衰,末盛則本虧。

——《鹽鐵論?本議》

過分強調文飾與修辭,內容就會受掩敝而顯得軟弱無力,也即形式重于內容,其實就是舍本逐末。

7、前事之不忘後之師。

——《新書?過秦論》

「前車之鑒」當牢記,重蹈覆轍是愚蠢者的表現。人們應當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借鑒。

8、德勝者威廣,力盛者驕眾。

——《新語?道德篇》

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施以仁義之德,這樣它的善政可以澤及百姓而流傳很廣。

9、君子篤于義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新語?本行篇》

1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

世間「好」與「不好」,「善」與「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個事物的兩面,相生相克,互為其根;沒有絕對的「好」與「善」。

1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道德經》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13、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

真正靈巧優美的東西應是不作修飾的,真正的巧不在于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于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19、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所染》

正確地選擇自己的朋友,「近賢人,遠小人」,只有這樣才會受到好的燻陶,否則只能得到壞的影響。

20、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墨子》

現實中,有人往往為謙卑的躬腰而感動,為精美的誘餌而動心。生活的,愛情的,事業的,在私欲面前,我們會少了判斷力,及而沒有了自我。

21、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墨子》

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遠,這樣才能做眾人的領袖。

22、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

名譽不是一時的成就,而是平時的言行才成就長久的名譽,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言行去進行約束。

2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偏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得與失永遠是一對矛盾。世上沒有絕對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考慮到了失,失時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間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2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季春紀?盡數》

不斷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不保守,保持活力和先進。

30、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離俗覽?聚難》

人無完人,選賢舉能應該求其大善,而不應該責其小過。人們要全面地去看待事物,不因小失大,不要吹毛求疵。儒家的生死觀︰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業之未能竟。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觀的基本觀點是「死生由命,富貴在天」,因此,它重視的是生前,而非死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生時應盡自己的責任,以努力追求實現「天下有道」的和諧社會的理想。

人雖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有限之個體,但卻能通過道德學問之修養(修道進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體現「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