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舉薦藺相如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當歷史追溯到風雲激蕩的三國時代時,有人會禁不住贊嘆桃園結義的男兒胸懷;有人會追思三國英雄人物的斗智斗勇;有人不禁會想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可是有誰記得,在十八鎮諸侯共同推舉「四世三公」的袁紹為盟主,攻打董卓之後,先鋒孫堅在滿目瘡痍的洛陽所獵獲的那一塊石頭?

孫堅和曹操的選擇不同,他選擇佔據洛陽、把持那石頭所雕琢而成的玉璽。而且他為了這塊美麗的石頭,壯志未酬身先死,在途經荊州之時被劉表所害。

孫堅臨死前最後看了一眼玉璽上的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而後才溘然長逝。這塊玉璽何以會有如此魅力,能夠讓無數英雄趨之若鶩?

其實,它就是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和氏璧」。

關于和氏璧來源的最早記載先應見于《韓非子》、《新序》等書,其記載的情節大同小異。和氏璧的橫空出世要歸功于一個琢玉高手,這個人即為卞和。

卞和生于春秋時期,具體的生卒年不詳,在當時,卞和只不過是個普通百姓,和氏璧的發現卻讓他一躍成為受人矚目的人物。

這日,卞和照例在楚山尋找可以雕琢成器的玉石,為自己的琢玉生計上下奔波。可是一直到日上三竿,卞和都沒有發現一塊可以入眼的玉石,失望之余不免嗟嘆不已。恰在此時,一群路人從山前經過,其中二人討論正酣,言及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有人看見一只浴火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俗語有雲︰「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卞和听罷此言,心中大喜過望,他斷定荊山上必有重寶,遂決意次日出發,趕往荊山,尋找那「莫須有」的寶物。

次日,卞和背上行囊,朝著西南方向的荊山出發,數百里跋涉,他終于到達目的地。一見此山,高峰如雲,虎踞龍盤,正應了那句「山在虛無縹緲間」(白居易《長恨歌》)所描繪的景色。卞和遂更加堅定了此山有重寶的想法。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仔細尋找,卞和終于在山中發現一塊璞玉,即未經雕琢的玉石。雖然此璞玉就和一般的石頭無異,但卞和已有尋找玉石數十年的經驗,因而他只需要觀其形、听其聲、辨其色,就可以慧眼識寶玉。

在卞和所處的時代,職業存在著等級劃分。《管子‧小匡》有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所以士人(即做官者)的地位是最為顯赫的,「農」之所以能夠排名第二,不是因為統治者重視農民,而是因為在古代的小農經濟中,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嚴格說來,其財富、地位等尚不及工商業者。工商業者又不如為官者,能夠得到顯赫的地位和特別尊重。所以後三者,皆全力以赴的謀求一官半職。

然而,《淮南子‧齊俗訓》有雲︰「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士、農、工、商,界限分明,要超月兌這個界限,實現「鯉魚躍龍門」的奇跡,要麼有才華,要麼有際遇。

所以此刻卞和所等的機遇終于來了。只要將這塊璞玉交給楚厲王,自己就可以一飛沖天,從此改變命運。于是,卞和顧不得仔細欣賞那塊寶玉,干脆星夜兼程趕往楚國國都鄀(今湖北宜城東南),將璞玉獻給楚厲王。豈料楚厲王在听罷卞和有聲有色的言辭之後,對此璞玉的真實與否依然游移不定,遂將國都中久負盛名的玉匠請來辨別。

這玉匠早就听說,有人給大王獻上了所謂的「寶玉」,一見之下,果然是個好東西。可他轉念一想,如果承認了這塊璞玉的貨真價實,就等于間接地承認了卞和的能力,大王一高興必然會對卞和禮待有加,那此後這偌大的國都,哪里還有他的地位?

于是這玉匠便心生一計,對楚厲王說道,此璞玉不過是山間一普通石頭,斷斷不是什麼絕世寶玉。楚厲王何許人也?一國之君,日理萬機,能夠開恩接見卞和,就已經彰顯了其仁慈和寬廣。不料此人竟然不識時務,敢欺君惘上。楚厲王大怒之下,將卞和推出大殿,削其左足。

卞和躊躇滿志地來到楚都,不料卻遭此大禍,黯然歸返楚山。不久,楚厲王暴斃,武王繼位。卞和心念,天下人雖愚,但總還是有明智之人;楚厲王雖濁,但武王未必就不清明。于是卞和再次抱上璞玉,趕赴國都。

他不知道,與其說是楚厲王昏聵,不如說是那個玉匠貪婪。而今卞和的玉石再次落入那個貪婪的玉匠手中,必然是自取其辱。

果然那玉匠一見還是當初卞和獻的那塊璞玉,心中暗自譏笑,面上卻不動聲色地說道︰「當初你以為先王昏聵,用假玉騙之,以謀取私利;如今竟然又故技重施,再次欺騙大王,是何居心?難道你以為楚厲王英明,武王就容易欺騙嗎?」(《韓非子》)

卞和還待爭辯,楚武王早就大怒不已,遂命人將其再次推出大殿,斬其右腳。

數年之後,楚武王崩猝,楚文王繼位。此人一繼位,就大行仁政,減輕賦稅和徭役,對百姓愛護有加。由此而觀之,楚文王就是卞和兩度獻寶而不得的賢明君主。只可惜,此一時彼一時,卞和獻寶歷王,被削左腳;獻寶武王,被斬右腳,早已經是舉步維艱。听聞文王賢明,心中感傷不已,遂大哭不止。三天三夜之後,已經是滿眼溢血。時值文王清理前朝冤獄,听說卞和獻寶不成、反而受刑的事情後,遂派人前去楚山詢問卞和︰「天下有很多被砍去腳的人,為什麼只有你哭得這麼傷心?」卞和听後停止哭泣,不無悲傷地說︰「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哭,而是因為真正的寶石被當做普通的石頭,忠貞之人卻被當做欺君之徒,我是為顛倒是非、不分黑白而痛心!」來人聞言,心下感動不已,于是將卞和和璞玉一起帶回國都,向楚文王講明原委。楚文王聞言,急忙命人將玉璞的表層破開,遂得出一塊絕世美玉,這就是「和氏璧」。

有記載稱,「和氏之璧」的命名是為了獎勵卞和的忠誠。然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何以卞和自己不直接破開璞玉,得出美玉獻給楚厲王?難道是因為他手藝不精,擔心自己沒法完美的依據原本的玉石,雕琢出最出色的器物?還是他並不確定其中是否真的有美玉,所以不敢擅自打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和氏璧自此走入了歷史的舞台,成就了一段段驚世傳奇。

楚文王獲得卞和所獻的和氏璧之後,便將其視為國寶,恰如《戰國策》所記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可見此時的和氏璧依然是塊璞玉,並沒有雕琢成器。大概是因為害怕一旦被雕琢,和氏璧就成了一塊死物,無法再雕琢成其他的器物,所以其一直被放在王殿之上珍藏著。

輾轉400年過去了,中間歷經了風雲變幻的春秋,又邁入列國紛爭更為激烈的戰國時代。這時候,和氏璧在沉寂了4個世紀之後,再一次出現在世人的眼中。

此時,楚國早已經經歷了數代王室的更迭,曾經首先發現和氏璧的卞和,首先認可和氏璧的君王楚文王,早已經化作了一抔塵土,融入了歷史的風塵當中。但是和氏璧依然被楚國視為國寶,不輕易示人。

楚國此時比400年前更加強大,周王室已經衰微,楚國趁機興起。在楚國的崛起道路上,相國昭陽可謂功不可沒。

昭陽何許人也?據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的記載,當時的南方大國楚國,有昭、屈、景三大姓。相傳早年昭陽曾為將軍,並到黃海之濱的興化進行開發,繼而成了興化的人文初祖。不久,昭陽因為戰功卓著,便升任上柱國,地位在宰相之上。此時,作為君王的楚威王,為了表示自己對昭陽功勛的表彰,遂將國之重寶「和氏璧」賜予了昭陽。

昭陽大喜過望,自此,對楚王感激涕零,對「和氏璧」則視如生命。即使連出門游玩,也不忘記帶在身邊。古時,君子以佩戴玉來彰顯自己道德高尚。昭陽帶上「和氏璧」,不僅表示自己德高望重,也顯示了自己的豐功偉績。

一日,昭陽率領賓客去赤山游玩。賓客們早就听聞昭陽獲得大王的恩寵,有幸獲得和氏璧,遂人人爭相蠱惑昭陽,讓其拿出「和氏璧」一觀。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昭陽雖然文武雙全,卻也難免一時頭腦發熱,見眾人有如此雅興,遂大方地將和氏璧拿出,讓眾人觀賞。

只是,待得眾人曲終人散之後,和氏璧卻不翼而飛。歷史上沒有記載,到底和氏璧是如何被丟失的,也沒有記載,昭陽是否努力追回過和氏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當時是不能也不敢聲張的。一來這眾多賓客,要麼是自己的至交好友,要麼是朝中顯貴,昭陽自然不能為了區區一塊玉璧,壞了別人的名聲,與大家結下冤仇;二來,和氏璧被楚王視為國寶,賜予自己時,就希望他能夠好好保管,若國寶丟失,被楚王得知,則于己十分不利。

遂和氏璧丟失一事,就此成為一段懸案。

又過了50年,六國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邊的秦國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284年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相繼與韓國、魏國結盟;次年秦國又和東方少數可以與之匹敵的趙國結盟,完成了秦國昭襄王遠交近攻、與東方列國連橫的戰略意圖,劍鋒所指,就是楚國。

楚國此時當政者是楚頃襄王。這日,派去趙國的一位探馬向楚頃襄王報告說,趙國人繆賢竟然獲得了楚國失傳50年之久的國寶——和氏璧。一時之間,舉國震動。然而此時的楚王已經無心去奪回和氏璧了,面臨江山難保的境況,如何發奮求存才是頭等大事。

然而,楚王雖然沒有奪取和氏璧的心思,並不代表趙國國君惠文王就能夠高枕無憂。因為,西方強國秦國的國君秦昭襄王對和氏璧虎視眈眈,只等實力與時機成熟。

只是,周王還在,所以周禮尚存。無論做什麼事情,最好是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才不至于落人話柄。

就在秦昭襄王對和氏璧朝思暮想而不得之時,一位臣下向其諫言︰只要秦王略施小計,以15座城池為誘餌,就可逼趙國就範。如果趙國從了秦國,將和氏璧獻上,則以城池交換之事,大可一笑置之;倘若趙國不從,則秦國正好有了攻打趙國的理由。如此一箭雙雕之事,秦王何樂而不為?

于是,一封信便由秦王寄到了趙王的手中。能夠在戰國那個風雲激蕩的大時代中屹立不倒,趙惠文王自然不是愚蠢之輩。他料定秦王此舉,意圖不軌。一旦自己把和氏璧獻給秦國,則秦王許諾的15座城池,必然是水中花、鏡中月,可是一旦趙國拒絕了秦國的「友好」行為,則勢必會激怒秦王,引火上身。

給也不是,不給更不是,這讓趙惠文王如何是好?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趙惠文王苦心孤詣、徒添三千煩惱絲之時,宦官頭目繆賢站了出來,給了趙王以希望的曙光。

那道曙光,就是藺相如。

對于繆賢的記載,可見諸于歷史的實在很少,因而其生平事跡也就成為一段空白。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和《韓非子‧和氏篇》中,各有寥寥數語的介紹。因此,繆賢也只是一個小人物,之所以能夠見諸于歷史,不被世人遺忘,就在于他曾做過其一生中最為明智的事情——舉薦藺相如。

此時的藺相如只是繆賢手下的一名食客,名不見經傳。繆賢見趙惠文王正自躊躇該派遣何人作為使者前去秦國回復時,繆賢不失時機地向趙惠文王舉薦了藺相如。

使者的出行關乎趙國的榮辱得失,自然半點也馬虎不得。趙惠文王對藺相如一點也不了解,遂問繆賢,藺相如何德何能,能夠代表趙國出使秦國。

繆賢對趙惠文王說道︰「臣下曾經犯過過錯,本來打算逃去燕國,那時藺相如攔住我說︰‘您了解燕王嗎?’臣當時對他說︰‘我曾跟隨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底下告訴我願意跟我交個朋友。所以我覺得我了解他,才會想到去他那里。’藺相如于是對臣說︰‘趙國是強國,燕國是弱國,您在趙國受寵時,燕王才想和您結交。如今您是以罪臣的身份逃去燕國,燕國懼怕趙國的勢力,又怎敢收留您?燕王一定會將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還不如主動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有機會被赦免。’臣正是听從了藺相如的意見主動向大王請罪,才獲得了大王的赦免。所以臣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有勇有謀的人,派他出使很適宜。」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繆賢雖然是個小人物,卻在趙國危亡之際,毫不忌諱地舉薦人才。他的優點,可以概述為兩點︰

第一,慧眼識英雄。慧眼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一個「識」字,繆賢的確別具慧眼,能從一件事情上,深刻地認識相如之才。如果沒有繆賢這雙慧眼,沒有繆賢這個伯樂,那麼像藺相如這樣的千里之馬,恐怕也只會被人「遺而不知」。

第二,膽識過人。他看準了趙惠文王是個明君,對自己曾經的過錯定然不會追究,遂在舉薦藺相如之時,能夠揚相如之長,不避己之短,並敢于以己之短來襯托相如之長。世人都贊春秋時期的祁黃羊,說他「外舉而不避仇,內舉不避子」,豈不知,繆賢為了國家,即使有泄漏自己的隱私、被國君怪罪的危險,也毫不忌諱。如此不瞞私、不避短、為國為民舉賢才的作為,當為後世所敬仰和贊嘆。

自此,藺相如正式走進了歷史的舞台,此後更有廣闊的天地,任其扶搖直上九萬里,遨游于戰國的風口浪尖之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