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徐九經升官記》為丑角正名

作者︰洛邑三十六朝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四大名旦同場獻藝」。

這個名頭一出,電視的收視率自然不必說了,就連網絡的收視率也是大漲了一塊。

而且這種形式也是讓大家感覺到非常的新鮮。

畢竟很多從來沒有听過京劇的人,也知道四大名旦的名號,但是卻從來沒有在舞台上領略過。

這一次,一下讓大家看了個夠。

四大名旦的傳人分別登場,雖然只是一小段的展示,但是已經讓他們都看出來,這四大名旦的不同之處。

往年的京劇,讓很多觀眾不想看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這出戲唱的是啥,上面那個人是哪一派的,兩眼一抹黑。

但是,今年可不一樣了,十三位京劇演員在舞台上,每一位出場,一旁都會出現貼心的介紹,不但介紹這出戲的名字,連演員的名字和流派都會分別介紹出來,讓大家對這個節目有一些了解。

有些人也听說過四大名旦,什麼梅尚程荀,但是究竟每個流派的唱腔是什麼樣子的,還真是不清楚。

今天,算了讓大家大飽耳福了。

這次林桐是有些打著「同光十三絕」的羊頭賣狗肉,畢竟「同光十三絕」上所畫的那些前輩,跟四大名旦還真沒太大的關系。

唯一一個跟梅蘭芳先生有關系的梅巧玲先生,那也和現在梅派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不過,林桐還是按照當年的「同光十三絕」的配置來的,四個青衣,四個老生,一個武生,一個小生,一個老旦,一個花臉,一個丑角。

當年的「同光十三絕」中並沒有花臉的出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讓人無奈的事情,並不是說當初沒有好的花臉演員。

何桂山、穆鳳山、錢寶峰、徐寶成、慶春圃、黃潤甫、金秀山等人都是當時名動一時的好淨角兒。

主要就是當初「同光十三絕」的作者,晚清畫師沈容圃他不擅長畫花臉,所以,才沒有把花臉演員畫入其中。

其實,這就是一種無奈,畢竟畫筆在人家的手里,不會畫,你也沒辦法。

而「同光十三絕」並非是沈容圃的首創,這幅作品也是他根據清代乾隆年間的畫師賀世魁所創作的《京腔十三絕》的靈感所畫。

不過,這京腔和京劇並不是一回事。

京腔就是現在的高腔,在清初的時候,京城人酷愛高腔藝術,集慶、萃慶、宜慶等京腔六大名班,在京城各劇場輪流上演,盛極一時。

廊房頭條一南紙店請賀世魁繪制了13位京腔演員的圖像匾額,懸于門首以招徠顧客。所繪人物紙上傳神,栩栩如生,「京腔十三絕」由是得名。

而這十三位京腔演員中,就有花臉演員。

林桐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花臉演員從十三絕中摘出去,畢竟現在華夏京劇的標志就是臉譜,也就是花臉。

花臉,老旦,丑角,都只有一個名額,這個競爭力度就非常大了。

四大名旦的傳人唱完了之後,接下來,就是花臉,老旦和丑角的表演了。

首先燈光直接打到了一位黑臉滿髯的花臉演員的身上。

這位正是有著華夏第一花臉之稱的孟璐先生。

一段讓人拍案叫絕的《鍘美案》,讓台下的觀眾們都是听得酣暢淋灕。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上寫著秦香蓮她三十二歲……」

「狀告當朝駙馬郎……」

「欺君王,瞞皇上,悔婚男兒招東床……」

「殺妻滅子把良心喪……」

「他逼死韓琦在廟堂……」

「將狀紙押至在某的大堂上——」

台下的觀眾們一陣叫好聲四起。

孟璐先生不愧是華夏第一花臉,這一段唱,嗓音又高又亮,這一段西皮快板讓人听起來都覺得真痛快。

接下來,出場的是老旦名家袁慧老師。

一出《打龍袍》中的經典唱段,將深厚功底給展現了出來。

「龍車鳳攆——進皇城——」

一聲響徹雲霄的西皮導板,引得全場觀眾叫好聲四起。

「御街上來了我討飯人……」

「眼不明觀不見花花美景……」

「看不見汴梁城文武公卿……」

「叫皇兒攙為娘忙下車輪……」

「耳邊廂又听得接駕聲音……」

「王延齡在我朝忠心秉正……」

「老陳琳是哀家救命的恩人……」

「好一個忠良小包拯——」

「你為哀家巧扮花燈……」

「待等大事安排定……」

「我保你的官職就往上升——」

袁慧老師的聲音又高又亮,讓大家領略到了老旦藝術的風采。

最後,燈光來到了丑角的身上。

要知道,丑角是很少能夠登上春晚的舞台的,為數不多的出場機會,也沒有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這一次出場的丑角,是有著京劇第一丑的朱慧師先生。

今天他要演出的這一段就是成就他京劇第一丑名號的《徐九經升官記》。

這出戲是1980年湘省京劇院根據相聲大師張壽臣先生的單口相聲《姚家井》改編的新編歷史京劇《徐九經升官記》。

而朱慧師先生則是開創了「丑生」這門藝術形式。

一直以來,雖然京劇界中丑角的地位最高,但是你幾乎找不到一出以丑角為主的大戲。

朱慧師先生作為京劇第一丑,梅蘭方藝術獎,梅花獎(二度梅),文華獎,白玉蘭獎等等,可謂是丑角中開創性的大師級人物。

他的唱、念、做、舞施展周到,嗓音嘹亮、念白清楚,唱腔抑揚頓挫,從容自如,出情出戲功底好,表演上既符合人物個性,又發揮了丑角特長。

在這出《徐九經升官記》中,他既有小生的儒雅、老生的穩健,也有丑角的幽默,即丑行的表演化入了許多生行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創造了一種似生非生,似丑非丑的角色,丑中有生,生中有丑,兩者貫通,兼而有之,大大拓展、挖掘了丑角這個行當的表現幅度和層次。

燈光打在朱慧師先生的身上,伴奏的聲音變的低沉了下來。

一身紅色的官衣穿在他的身上,但是給人一種消沉的感覺。

「當官難——」

「難當官——」

一開口,朱慧師先生那獨特的嗓音,絕對不亞于當家老生的嗓音。

朱慧師先生的嗓音中,略帶有一些麒派老生的感覺。

但是丑角演員的上膛音,用「音膛結合」的方法使聲音寬厚,這樣既可「打遠」,「響堂」,又可區別于老生蒼勁、清雅的嗓音,保持並發揮丑行音色上的特點。

這個帶著哭腔的「難」字,真的是讓人听起來都覺得悲的慌,表現出了徐九經心中的悲憤之情。

「徐九經我做了一個受氣的官……」

「啊,一個窩囊官……」

「自幼讀書我為做官……」

「文章滿月復我得意洋洋,洋洋得意進京考大官……」

「又誰知我才高八斗難做官……」

「皆因是爹娘沒有給我生下一個好五官……」

「我怨,怨,怨五官——」

「頭名狀元來到那玉田縣……」

「當了一個小小的七品官……」

「九年來我兢兢業業做的是賣命官……」

「卻感動不了那皇帝大老官……」

「眼睜睜不該升官的總升官……」

「我這該升官的只有夢里跳加官……」

「原以為此番升官我能做一個管官的官……」

「又誰知我這大官頭上還壓著官……」

「侯爺王爺他們官告官……」

「偏要我這小官審大官……」

「他們本是管官的官……」

「我這被管的官兒……」

「怎能管那管官的官兒……」

「官管官,官被管……」

「管官,官管,管管官官,官官管管叫我怎麼做官……」

「我成了夾在石頭縫里一癟官——」

一連串的「官」和「管」如同繞口令一樣,但是卻被朱慧師先生每一字都讓人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就是人家的能耐。

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這一段唱,不由的深深的被朱慧師先生的藝術給吸引住了。

原來丑角不光是在舞台上插科打諢啊,這唱的功底可是真深啊!

其實,這一次的站位也很有意思。

十三個台子,分成前後兩排。

前面一排,中間四個人分別就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傳人,左右兩邊是老旦演員袁慧和花臉演員孟璐。

後面一排,站在最中間的就是這位京劇第一丑,朱慧師先生。

畢竟按照老年間的規矩,丑角才是一個戲班的靈魂人物。

無丑不成戲這句話,並不是隨便說說的。

任何一出戲,你可以沒有生角,或者沒有旦角,或者沒有花臉,但是,絕對不能沒有丑角。

所以,這一次,不但讓朱慧師先生站在了正中間的C位,而且這一出《徐九經升官記》,讓他唱了有一大段。

前面的演員基本上都是一小段,而朱慧師先生這一大段唱,算是給丑角正了正名。

朱慧師先生唱完之後,用感激的眼光看著站在自己左前方的背影。

這一次,丑角的地位再次被提升起來,全是靠著林桐。

接下來,就是四位老生出場了。

這一次,打的最熱鬧的並不是其他的行當,而是老生。

畢竟老生的行當應該算是最多的。

畢竟當初那個年代,大多數都是老生挑班,捧老生的是最多的。

所以,老生的流派也非常的多。

這一次,老生只有四個位置,到底給哪一派,林桐並沒有特別的說明,只是留給了譚派一個位置,剩下的三個位置,就讓導演來定。

不過,譚政岩表示,自己想要來那個武生的行當,畢竟譚派的創始人譚鑫培先生在《同光十三絕》里飾演的就是唯一的武生角色。

他的後人來演武生,也算是相得益彰。

最終,經過一系列明爭暗斗,馬派一人,楊派一人,奚派一人,麒派一人,四位老生演員最終頂了下來。

馬連良先生作為華夏京劇老生行當的泰山北斗,他的流派如今也是源遠流長。

主要就是因為馬派的唱腔就突出一個字,美。

馬派的做派也是非常的瀟灑,對于喜歡唱老生的人來說,馬派真的是不錯的選擇。

馬派的這位名家,是梅蘭芳京劇團的台柱子,祝強。

楊派出來的是于智魁,華夏京劇院的副院長,經常搭檔的旦角演員正是林桐的師伯李正素。

奚派選出來的是張國建,華夏京劇院的三團團長。

麒派選出來的是陳韶雲,魔都京劇院的著名麒派老生。

這一次,四位名家竟然要聯袂演出一段馬派的名段「勸千歲殺字休出口」。

本來說出這個唱法的時候,林桐還有些害怕其他三派的名家會不同意,但是沒想到,他們對這種前所未有的演出方式表示了很有興趣。

《甘露寺》作為馬派的傳統名段,其他的流派並不是沒有唱過,只不過馬連良先生唱的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其他人根本超不過,所以,其他的流派就很少動這出戲。

但是,他們作為老生演員,這出戲也都是學過的,楊派和奚派的唱詞跟馬派差不太多,但是唯有麒派,這個唱詞就有些麻煩了。

參考郭德剛,大家就能看出來一些端倪了。

周信芳先生最喜歡對京劇進行改編。

因為很多北方流行的京劇,用周信芳先生的唱法來唱的話,不舒服,所以,他不但要把唱腔給了,還要把里面的戲詞也改了,就是改轍口。

就像是梅蘭芳先生擅長的劇種,很多都是人辰轍。

這是由于梅派的唱腔特點來決定的,人辰轍最合適梅派的吐字歸音。

之前林桐所唱的《穆桂英掛帥》就能看的出來,轍口幾乎全都是人辰轍。

這出戲是梅蘭芳先生從豫劇中拿過來,自己改編的,肯定是要用最適合自己的轍口來唱了。

所以,這次的排練,陳韶雲只能和大家一樣,都用馬派的唱詞,稍微的有點對不住周信芳大師了。

這一次,四盞燈同時打在了四位名家的身上,四個人全都是穿著蟒袍,但是每個人的蟒袍顏色各不相同。

祝強老師第一個先唱。

「勸千歲殺字休出口——」

「老臣與主說從頭——」

「劉備本是靖王的後——」

「漢帝玄孫一脈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