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四大名旦同台獻藝

作者︰洛邑三十六朝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林桐的聲音沉穩和厚重,配合著胡琴的伴奏,將所有人都帶入到了那個京劇起源的年代。

「這組名噪一時的工筆重彩肖像,史稱《同光十三絕》!」

「畫中的十三位人物,皆為同治到光緒年間馳名京師的京劇名角兒,也是後世公認的華夏京劇藝術的奠基人!」

隨著卷軸緩緩的展開,十三位京劇界的老祖宗一一亮相。

「從徽班領袖,京劇鼻祖‘程長庚’,到‘伶界大王’譚鑫培,再到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當古老的畫卷徐徐展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段群英聚會的歷史,是一個定格血脈精魂,不可復制的華彩瞬間。」

鏡頭回到了春晚的直播現場,在一大群龍套演員展示完自己的身上之後,紛紛退場,將他們身後的舞台展現了出來。

讓不少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很吃驚的是,往年的京劇聯唱很簡單,一對一對,或者一個個的名家出來唱,但是今年看上去很是不同。

只見後面昏暗的舞台上,十三個台子上分別站著一位京劇演員,這種模式倒是讓大家眼前一亮。

莫非這是要一起大聯唱嗎?

忽然,熟悉的西皮流水的節奏響起,燈光打在了站在前排中間的那個台子上。

在燈光的照耀下,林桐身穿一件紫色團花女帔,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他頭上戴著的那套點翠的頭飾,在燈光下真的是熠熠生輝。

這一套行頭,全都是當年梅蘭芳先生使用過的,林桐一直都沒舍得拿出來,今天在這個萬眾矚目的舞台上,林桐穿上這一套行頭,真的是鶴立雞群。

其實在後台,不少京劇演員都裝作有意無意的來林桐的化妝間,想要見識一下傳說中梅蘭芳先生這套價值不菲的行頭。

看完之後,他們再看看自己的行頭,不由的有些自慚形穢。

果然,傳承有序的就是不一樣。

但是,就算是李正素都有些疑惑,林桐的這身行頭到底是從哪來的。

當初梅蘭芳先生的遺物,除了一些信件和不貴重的物品之外,其他的全都被梅寶玖先生捐獻給了梅蘭芳紀念館里了。

面對師伯的詢問,林桐也是只能說,自己是在外地的一個古董店里淘到的,花了老鼻子錢了。

就連李正素都忍不住想要穿上試試了。

梅蘭芳先生的戲服和行頭,那料子都是從當初的皇宮里流出來的,絕對上乘。

當年很多大角兒的行頭,尤其是蟒袍,幾乎都是正兒八經清宮里的蟒袍,拿出來之後,修改了一下,就成了現在的戲服,可見有多麼的珍貴了。

而這件戲服,據說花了梅蘭芳先生七萬大洋,換算到現在,基本上就是上千萬了。

但是,你就算拿出來幾千萬,林桐也不可能賣給你的。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林桐頭上的這一套點翠的頭面了。

現在,這種制作工藝已經沒有了。

因為所謂的點翠,其實就是把翠鳥的羽毛,從活著的翠鳥身上拔下來,然後將其瓖嵌在金銀首飾上。

用點翠工藝制作出的首飾,光澤感好,色彩艷麗,只要在使用過程注意保護,光澤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由于當初點翠的手藝從宮廷流落到民間,尤其是戲曲行當的頭面,深受歡迎,結果大量的翠鳥遭到了捕殺。

就光林桐這頭上並不算多的點翠頭面,就需要整整八十只翠鳥的羽毛才能做成,也就是說要活活的把八十只翠鳥的羽毛拔下來,至于說翠鳥的下場,自然不必多說。

所以,在建國之後,翠鳥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點翠這種傳統工藝,也已經被現代的工藝所代替了。

現代的匠人們,利用染色的鵝毛或者藍色的綢緞來替代,效果還算不錯。

而林桐的這套點翠頭面,也是當初梅蘭芳先生使用過的,經過了幾十年的風雨,如今,還是光彩照人。

其實這種真正的點翠頭面,在華夏的京劇團里還是有不少的,幾乎每一個台柱子,都會有一套或者數套自己的點翠頭面。

畢竟這種東西對于旦角來說,就是身份的象征。

熟悉的西皮流水節奏響起,林桐擺開架勢,開口唱道,

「猛听得金鼓響畫角聲震……」

「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雲……」

「想當年桃花馬上威風凜凜……」

「滴血飛濺石榴裙……」

「有生之日責當盡……」

「寸土怎能夠屬于他人……」

「番邦小丑何足論……」

「我一劍能擋……百——萬的兵——」

一段蕩氣回腸的《穆桂英掛帥》,讓林桐演繹的是酣暢淋灕,台下的觀眾們叫好聲四起。

這一段唱,林桐算是將自己的全部功力都施展了出來,手眼身法步,沒有一處瑕疵,將中年穆桂英那股英氣淋灕盡致的展現了出來。

林桐唱完,照在他身上的燈光消失了,來到了站在他身邊的那位演員的身上。

燈光一亮,台下的觀眾們再次響起了震天的喊聲。

一團火似的尚派名家李艷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頭上的兩根雉雞翎微微一抖,開口唱道,

「風蕭蕭慣長征千里戰馬……」

「高聳聳峻山嶺又無人家……」

「顧不得那路崎嶇忙催戰馬……」

「行來在歧路口路現雙岔——」

尚派的名段《雙陽公主》,是當年尚小雲先生親自將《珍珠烈火旗》整理出來的,算是尚派的看家活了。

梅,尚的傳人都來了,那麼接下來,燈光落在了林桐另一側的那名女演員的身上。

燈光一亮,不少觀眾都忍不住叫了聲好。

原來,這位正是程派的名家之一,有著「燈神」之稱的張燈老師。

張燈老師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有出現在春晚的舞台上了,一直在家里研究新戲。

這一次听說春晚要唱《同光十三絕》,張燈的心里也是有些激動,想要這個名額。

但是,程派可以說是四大名旦里最為奇特的一個流派了。

梅派在梅葆玖先生活著的時候,執京劇之牛耳久矣,如今李正素作為掌門人,把梅派打理的也是繁榮昌盛。

尚派如今可以說是名聲慘淡,有人曾經用全真教來相容尚派。

尚小雲先生如同王重陽一般,聲名顯赫,威震武林。

到了他的下一代,全真七子,雖然水平各有高低,但是名聲也算不俗。

然後在一代,就沒有了。

主要還是因為尚小雲先生實在是太厲害了,他的唱腔和身段的要求太高,現在的演員很少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學習尚派的演員是越來越少了。

荀派則是因為出了一個孫玉敏老師,將整個荀派都給捏在了一起。

有這麼一句話,荀派的團結都在于孫玉敏。

而接下來的一句話,程派的內亂始于李世姬。

這種說法,有人贊同,當然反對的人也不少。

不過,程派的亂是京劇界公認的事情,沒有那個流派會像程派這樣,門內的人很多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其實說起這內亂來,自然要從根上說起。

程硯秋先生,是京劇界不折不扣的藝術家,而且程硯秋有一個規矩,就是從來不收女徒弟,因為他恐怕外人會傳言他和女徒弟之間的緋聞。

程硯秋先生是旗人,非常的傳統,對待京劇藝術更是非常的嚴謹。

李世姬和新燕秋當時都是酷愛程派藝術,但是由于程硯秋先生不收女弟子,兩人只能無可奈何的自稱是程硯秋先生的私淑傳人。

所謂私淑傳人,就是敬仰某一個人的學問,雖然沒有得到他本人的親自傳授,而把他當作自己的老師,自稱為私淑弟子。

而李世姬則是作為程硯秋的干女兒,得到了一些程硯秋的指點。

而新燕秋不但偷學程派,還策反了程先生的班底,這讓程先生對她心存芥蒂。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程先生與新燕秋的關系也緩和了不少,甚至還曾經親自指點新燕秋。

新燕秋對程先生也是極其敬重和愧疚,一心想要報答程門。

而程硯秋先生的突然離世,也讓李世姬和新燕秋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而程硯秋先生離世之後,程派的內亂變一發不可收拾了。

李世姬作為程硯秋的干女兒,想要來執程派牛耳。

而新燕秋由于偷醫,則受到了李世姬的仇視,堅決驅除新燕秋,而且拒絕與其他人同台參加紀程活動,最後還是在程夫人果素瑛的出面下,才壓住了李世姬,並將新燕秋收入程門。

李世姬扛起程派大旗後,對程派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良,這引起了王吟秋、趙榮琛這樣的程派親傳弟子的不滿,因此互相間的隔閡矛盾也愈加激烈。

而「燈神」張燈的師父,正是趙榮琛先生。

總而言之,程派內部的派系之爭,可謂是淵源已久,外人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次張燈為了這個名額,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搭進去的人情也是讓她頗為心疼。

但是,能夠站在這里,成為程派的代表人物,她的心願就算是達成了。

「听薛良一語來相告……」

「滿月復驕矜頓雪消……」

「人情冷暖非天造……」

「誰能移動它半分毫……」

「我正不足她正少……」

「她為饑寒我為嬌……」

「分我一只珊瑚寶……」

「安她半世鳳凰巢……」

「忙把梅香低聲叫——」

「莫把姓名信口曉——」

不得不說,程派的唱腔真的是獨有一番風味,幾乎和其他任何流派的旦角唱法都大相徑庭。

這也是程硯秋先生偉大的地方。

不過,這也是程派的戲迷兩極化嚴重的原因。

喜歡程派的,把它當成京劇界旦角第一來捧。

不喜歡程派的,簡直連听一耳朵都覺得難受。

不過,「燈神」今天算是露臉了,不光是唱的好,這個扮相也是非常的艷麗,讓台下的觀眾們連聲的叫好不斷。

接下來,自然就是四大名旦中的荀派了。

荀派可不像是尚派,荀慧生先生一生收徒甚多,作為四大名旦中花旦的代表,荀派的藝術跟其他三派也沒有什麼沖突,相安無事。

這一次,程派和尚派選出的都是中堅力量,而梅派則是選擇了林桐這樣的年輕演員,到了荀派,本來有不少中年演員想要這個名額,但是最後孫玉敏先生大手一揮,選擇了一位三十多歲的演員上台該。

張嘉春,雖然才三十多歲,但是已經算是荀派的後起之秀了,國家一級演員,國家京劇院二團花旦演員,華夏首屆藝術碩士,第五屆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

和林桐一樣,張嘉春也是畢業于華夏戲曲學院,不過她比林桐要高上十多屆了。

由于這個張嘉春也不是孫玉敏的徒弟,所以,大家對這個選擇也並沒有異議。

說到荀派,張嘉春自然要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最能夠代表荀派的作品了。

《紅娘》!

一提到了紅娘這個名字,只要听過京劇的,直接就會把這個角色和荀派掛上鉤。

因為荀慧生先生為紅娘這個角色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

就像是馬連良先生飾演《甘露寺》中的喬玄一樣,荀慧生將紅娘這個角色,變成了這出戲的主角。

看著張嘉春長長的水袖不住的抖動,手中的棋盤一晃一晃的,一開口,就是嬌俏的聲音。

「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

「我步步行來你步步爬……」

「放大膽忍氣吞聲休害怕……」

「跟隨我小紅娘你就能見著她……」

「可算的是一段風流佳話……」

「听號令且莫要驚動了她——」

荀派的特點,就是一個字,「浪」!

這個浪跟大家心中想的那個浪還真不一樣。

由于荀派大多扮演的都是還沒有嫁人的小姐或者丫鬟,所以性格比較出挑。

剛才的三位,作為青衣演員,比較的穩重,展現了深厚的唱功,而沒有太多的身段展示。

但是到了荀派這里,只見張嘉春一邊唱著,一邊舞動著,幾乎沒有一刻停止的。

就看見一個人在台子上滿場飛,如同一個花蝴蝶一樣,手里的那塊棋盤也上下翻飛著,讓不少人都有些提心吊膽,這萬一扔出去,估計旁邊的那位就要破相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