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下

作者︰眉毛笑彎彎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顧沖聞言,不由地笑一笑,道︰「這樁婚事,確是天作之合。尤其難得的是榮公同吳氏夫人年紀差了差不多快二十歲,夫妻卻甚相合;所生下的三男三女,也皆是不凡的。要說這章家家風,一心向學︰無論男女,都是三歲開蒙,五歲始學詩、書;便是女子,七八年工夫用到,作出的詩文也很可一觀。就這吳太夫人所出的大姑女乃女乃,當年也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賽詩會上十二首和陶詩一出,龍城書院滿座啞然,只道‘章氏女子尚如此,男子又誰能敵’。後嫁到金陵黃氏,與黃無溪的重孫、黃芥黃紹圃為妻。那黃紹圃的聲名,我想也用不著我多提︰百年來最年輕的禮部侍郎,又是睿太子的西席侍講。當年西鶴墅案發,君王震怒,旁人戰栗不敢開口,卻只有他能為睿太子仗義執言,盡忠守節,雖死不避。待被判流放西北,在當地又能盡心用事,勸助農桑,多起醫館義塾。章家大姑女乃女乃與他同心同體,夫妻兩個一起熬過那十年艱辛,後頭終蒙朝廷召回,也算是苦盡甘來——不僅黃紹圃官復原職,他那長子黃幸自二十五歲登科入朝,步步升遷,如今還不到知天命的年紀,就已經是一部的尚書,真可謂青出于藍了。」

听到這里,謝楷方才恍然大悟︰「金陵黃家、黃紹圃、黃幸!怪道章懷英動不動地總要往尚書府里去!我一向以為都是為著黃雁西黃先生的緣故,竟不知道他原就是一家的骨肉,黃府的太夫人,就是他至親的姑祖母,還把他當作了攀附之徒!」

謝楷一邊說,一邊就想到先頭自己對章回幾番勸導,其中不乏性子起時言辭激烈尖刻的,一時不禁額頭涔涔汗下。一會兒又想到自己向他勸導時,章回雖每次都幾句話含糊帶過,多多少少的露過一些口風,自己听在耳里,也明明都有過異樣感覺,但究竟一次都未曾深究,不禁越發懊惱自責起來。

顧沖看謝楷臉色變化,就猜到他是在想章回之事。想來他們在書院里同學了有三年多、搭頭四年,章回未必就能瞞得盡嚴,書院里同學隱約猜度出他身份的也多,偏謝楷就真心大意、將破綻痕跡錯過,忍不住心里感慨。只是眼前多說、多想,卻也再都無益。于是咳嗽一聲,接了自己前面話頭道︰「說到太夫人生的第二胎,便是現章府上的長房大老爺,章霈章伯源。娶的是曾任國子監祭酒的李淨李老大人家的小姐,共生了四個兒子︰長子章望,字仰之,便是你那同學章回章懷英之父。次子、三子卻是同胎而生,那較長的章朔最是少年才俊,文采非凡,可惜在十八歲上落水死了——也可見才華天妒,不能輝耀世人;與他同胎降生的章曜詩文雖也不錯,到底不如其兄。後面又有章畢,也是李氏所出,長房中居于最末。」

謝楷一一記了,突然想起一事,便問︰「先前父親帶去過李守忠家,記得先頭他做的也是國子監祭酒,與這李大太太可是一家麼?」

顧沖搖頭,道︰「這卻不是。這李淨家祖籍江南,是常州自唐五代以來,幾百年來都數得著的世家。那李守忠祖上還是從世祖時候起來的,不過幕客僚屬的出身,在金陵至多止三、四代光景。且李守忠也只是他一人立得高些,族中其余不過七、八品的小官司隸,與這李淨家里是萬不能混到一起去的。」

謝楷應了,又問︰「章家其他幾房怎樣?」

顧沖答說︰「其他幾房麼,二房老爺章霂章仲涵,娶的是京城世勛陳侯家的女兒,生了兩個兒子,長的叫章魁,少的叫章斗,也都有舉人功名。章霂脾性最是懶散疏曠,不愛為雜事操心,故此章魁成年後,房里就多是他在主事。再說這章府的三房,其實並非三房,卻是一位小姐。只因她出生時有高人批過命數,說必定要照男兒教養才得存活,便與兄弟排名,直到行笄禮時方重新換過。據說也是一位詩書翰墨上極通的才女,十七歲時嫁與姑蘇林侯家獨子,當年十里紅妝,竟比大姑女乃女乃出閣還要炫耀 赫。不想不上七、八年,朝廷上黃、林兩家就為儲君帝嗣反目爭鋒。到西鶴墅案發,更鬧到不死不休的結局。虧是章家這邊極力斡旋,說動朝中元老,甚至有說還累到榮公親筆上書的,才有黃家的免死流放。而這邊林家也是損筋動骨,傷了元氣,更傷了親戚情分。那二姑女乃女乃為姐妹傷心,不到三十歲就郁郁而亡,林姑老爺也只熬到四十來歲——真真是造化難測,可憐、可悲、可嘆啊!」

謝楷听了,一雙眉皺得緊緊。他年紀輕,並不知道西鶴墅案的前後首尾、由來經歷,只曉得是四、五十年前朝廷的一場大劫,牽進去七、八個皇子王公並小半的朝廷,就連自己謝、顧兩家這樣的大家大族都深受其弊,朝堂上數年喑然。而這黃、林兩家都娶了章家女,原是連襟至親,竟陷在這樣的黨爭大事里頭,更鬧到這樣慘烈局面,實在是難以想象之事。此刻接不了口,只問︰「姑蘇林侯家,而今卻又有什麼人留下麼?」

顧沖說到西鶴墅案,原也正黯然。突然听到謝楷此問,卻是把那些悲愁憂郁給揮去。一時振作了精神,答道︰「你問這個,自然是有的。說起來也大大有名,就是而今的揚州巡鹽御史,前科探花林如海了。也是少年高第,入翰林,出學士,一直做到鹽政這般第一等要緊的位置,當真是帝王股肱、天子信臣。」說話間,臉上不自覺就露出幾分羨色來。

謝楷卻不曾見他臉色,只听到林如海履歷就不由地說︰「听起來倒跟舅父有些相像,只是舅父執意為外祖母守孝,才有了差別。」

顧沖聞言,不禁一怔。但細看謝楷臉色,卻顯是少年人隨口之言。這邊松了口氣,不免說︰「你倒是抬舉我。林如海才學遠在我之上,治政理事也比我能干得多。」見謝楷一听,就現出不服、要替自己辯駁的模樣,一時倒又忍不住露出笑來。于是說道︰「你護著舅舅,我自然領你的情。只是雖然護短,實在的事情就在眼前,旁的不說,只看我二人年齡,林如海比我小了有十歲,就知道哪個更出色了——不過,這些到底都是岔出去的話︰章家的二姑女乃女乃雖嫁與林家,但那林如海為著父輩間糾葛,這些年倒極少听說與章家外祖這邊的親戚往來。雖然章仰之是他嫡親的表兄弟,這回壽辰,你往他家去時也一多半不能遇上。倒還是記著他自家的人名要緊。」

謝楷這才回神,點頭應了。顧沖又繼續道︰「章家四房章霑章季泠,娶的也是本地望族,明帝朝狀元惲青岩的孫女;生有一個兒子章軫。最末又有一個極小的姊妹,因太夫人不舍其遠嫁,便于本地縉紳中選了一戶,姓袁,同是累代讀書的人家,現又經營著兩爿書肆,專司藏書刻印事的。——這些便是榮公的子孫了︰你只記住他皆入泮中舉,以學生晚輩身份見禮即可。而若再往下,便是章回一輩,雖年紀各有高低,然而禮數上左右無妨的。」

謝楷听了,一一應下;又將顧沖先頭說的人物姓名,撿最要緊的依著血脈線索說了一遍,竟然一點兒都不錯。顧沖見他應答恭肅,把握緊要,心中欣喜,也覺一塊石頭落下,遂溫言道︰「其實章家門風極好,謙和守禮,絕無尋常腐儒庸酸之氣,也非是那等狂桀狷介之人。尤其章望章仰之,博學厚道,最有祖上之風,亦是我知交莫逆。章回是他獨子,經他一手教導而成︰見其子乃知其父,你既能與章回為友,便也能想見其為人。此去章府拜壽,一則全以禮數,二則親近賢德長者。若能得他指點一二,更怕是能終生皆受其益。」

謝楷于是行禮拜謝,道︰「總都是舅父的成全。」

這廂舅甥敘談正密,全不覺屋外辰光飛逝,日頭西垂。一時有範氏打發了管事僕婦上來問晚飯,兩人這才猛然驚醒,卻是相視而笑。顧沖便叫謝楷留在正房,同他夫婦一起用飯。飯畢,又吃茶閑坐,小敘幾句。謝楷在旁度他夫婦二人神情,便借口告辭。範氏又再三叮囑了跟隨他的人,叫千萬好生伺候,這才讓他回東廊下住房里去了。

這邊顧沖夫婦兩個自轉回正房,換了衣服,又打發了伺候的丫鬟僕婦們一齊出屋。顧沖就在榻上坐著,呆呆的出神。範氏在旁邊看了半晌,見他始終不動,這才挨上榻來,湊近了說話。

卻說這顧沖夫婦到底說的什麼,謝楷這頭又究竟為的何故自南京跑到常州,且看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