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一網打盡

作者︰剎時紅瘦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芳期先從楊氏口中听悉了閔妃母子三人已經確定安全月兌身的消息。

她知道楊氏是因晏遲的叮囑,才一再的強調閔妃並沒有遇害,她想其實她並不需要證實閔妃的生死,汴王與閔妃誰都不是晏遲的死仇,晏遲根本沒有一定要讓他們死于非命的必要,而晏遲對她的所有許諾,至今沒有哪一件言而無信。

所以為什麼呢?為什麼晏遲反而在意她會不信任?

晏遲,冷靜沉著的湘王殿下,素來處事果毅甚至可稱狠辣,他一貫不行多余之事,但近來卻如此在意她的想法,是他先不信任她了,擔心她懷疑閔妃已經慘死,他應當還會有更多的辯解。

芳期不願意求證,但讓她不安的是,晏遲果然又再主動畫蛇添足。

夫妻兩相見時,已然夜色幽沉,這一晚陰雲遮蔽了明月,偶有星光為陰雲遺漏,曖昧閃爍,看久了,竟有幾分像含淚的眼楮,芳期正在譏笑自己怎麼犯起了多愁善感的毛病,就看見晏遲往亭子里來,他手里拿著一盞琉璃燈,身邊沒有僕婢跟隨。

燈被隨手放在了案桌上,在兩人之間,多了一盞暖色。

芳期看他的眉眼間,似乎一如多少年前,平靜得不露半點端倪。

「宋國公父子二人是真死于血蠶蠱,落毒之人也的確是大理烏西一門毒師,不過此毒師並非听令于大理國主,早在十余年前,他就已經為我擄獲。」

芳期只能安靜地听晏遲說下去。

「這其中有些恩怨,要一一闡述話就多了,王妃不明大理國內況,也難以參悉,宋國公雖說跟羿青一樣,並沒有參與構害趙叔的陰謀,但宋國公父子若然不死,我就必須要讓無辜之人死于蠱殺,才能以三具尸骨,替閔妃母子安然月兌身,日後隱姓埋名在高麗國求個安穩。

先是宋國公父子,被蠱殺于朝議,眾多朝臣,尤其是葛時簡親眼目睹,當閔妃母子也被蠱殺,葛時簡才會疏忽驗尸,汴王府三具尸骨其實是偽造,是用獸骨拼湊而成,沒有人因此遇害。

更重要的是羿承昭若活著,他畢竟是大宗正,日後我們月兌身臨安,這父子二人必然會以宗長之名干預軍政大權,新君年弱,陳後及其父族難以獨當一面,因此羿姓宗室與徐公、辛公甚至鄂公之間,必然會直接相爭,為了杜絕後患,他們也必須死。

接下來,我會以提防羿姓宗室再為大理毒師加害為名,將所有宗室召返臨安,而羿承昭的孫子,均非嫡出,就算由其長孫襲承了爵位,可論輩份以及與先宗血緣遠近,大宗正之位必會旁落,這是羿姓宗室之間的內爭,他們相爭不下,于徐公、辛公等掌握輔政大權才更加有益。」

突然,晏遲就沉默了。

這沉默了許久,芳期才反應過來她應當有所反應。

「血蠶蠱,終究是太霸道了些。」

「大理國的毒師,不是那麼容易被掌控,我當初涉險往大理國擒獲烏西一門毒師,便是因為血蠶蠱極其霸道,沒錯,我當初本欲利用此一蠱術干脆將羿承鈞等等死仇蠱殺,哪知,倒是我想得簡單了。」

說到這里,晏遲竟然自嘲般的一笑︰「那時畢竟年輕,行事還是浮躁,耗了不少力氣好容易才擒獲一名烏西毒師為我所用,一問之下,才曉得原來血蠶蠱竟要耗廢十年之久才能養成,得其蠱卵,耗十年之久,也不過兩枚,根本殺不了那樣多的人。

且養成血蠶蠱,務必于陰癉之境,縱然當時我有手段將蠱師安插于內廷,他也無法養成蠱卵,如何落蠱,還不能假手于人,若這時把毒師安插在羿栩左近,雖然可立取羿栩性命,卻是大材小用,全然沒那必要了。」

羿栩已成甕中之鱉,必死無疑,且無論怎麼死,湘王肯定難逃嫌疑,明明一刀就能解決的事,那是完全沒必要再安插個毒師入宮了。

倒是讓宋國公父子死于蠱術,借機征滅大理國,斬斷遼國一支手臂,才不枉了湘王殿下當初耗廢這多力氣冒險擒獲這麼一個毒師。

「葛大尹已經答應了非常之勢行非常之事,不再堅持等有罪證確鑿才將裘南事等處死,又哪怕是這回必須用兵,有清簫在內配合,不難取獲兵符聖令,只待辛將軍征大理告捷,就到了……咱們離衛之時。」

晏遲又再沉默。

芳期這回倒是反應敏捷,她伸手,握住晏遲一直置于案桌上的手︰「我知道了,我已經準備周全。」

這座臨安城,除了某些人,並無讓她留戀的事物。

而與那些難舍的人,終將離別,這于她而言也是早下了決斷。

世事難兩全,終究是無論何人都將面臨著取舍,離別並非猝不及防,有時卻也在所難免。

芳期未曾有過猶豫。

當她決定相信面前的男子時,當她有了長相廝守的意志,當她生下了嬋兒,她就從來沒再猶豫過取舍,非她如是,這也本應是世情俗理,所以芳期才不解,才疑惑,為何晏遲會如此不安,如此憂愁于她會有別的抉擇。

越是疑惑,越是不敢直問,因為答案的重量,也是必然的。

一日之間,大大小小共五位宗室慘死,雖然朝廷飛快地將凶徒鎖定為大理毒師,並火速將參與這起陰謀的內奸逮捕入獄,然而關于那極度陰狠的血蠶蠱毒,仍然讓臨安城中的萬千貴庶震悚,議論紛紛的皆是,曾經與大衛交好秋毫無犯的大理國,甚至一度還有大理國的高僧不遠千里前來大衛交流佛法,因此在百姓們的印象中,那個崇尚佛法的邊陲小國似乎與如此陰毒霸道的蠱術毫無聯系,可百姓們卻又極為信任以湘王殿下為首,兼且得到了葛大尹認同的判斷,他們並無懷疑,僅只不解,當然也會心存惶恐。

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在元夕佳節剛剛過去,還未曾迎來春暖花開的臨安城上空。

險患的逼近,也暫時打破了貴庶階級之間原本的隔閡,有不少的士人,竟也願意與主動圍上來詢問的布衣平民解惑。

「大理國一貫確然崇信佛法,甚至曾有不少位國主當儲君能夠獨當一面後,竟主動禪位予子弟剃度參禪,然而自從上一位大理國君段白旯登位,便開始征伐其臨近的蠻族,意圖開疆擴土 ,但大理畢竟兵寡力弱,大理王室逐漸重視召納毒師,便是打算把蠱術利用于戰爭。」

「可大理國當然不敢向我大衛宣戰,所以無論是段白旯,還是現在這位大理國主段懷森,本是意在繼續與我朝維持邦交,奈何遼國勢起,逼迫大理國君將其嫡長子送往遼國為質,對遼國稱臣,便是王位的繼承,都需得經遼主允可,遼國從來不死侵我河山的野心,作為遼之屬國,大理國自然也不再禮敬于我朝。」

「大理國中,不少乃陰癉之地,那些崇嶺深山里,本就易生毒蟲,據說早在千百年前,那些生活在深山野林里的土人就掌握了養蠱驅蠱的毒術,並土人之族,素來也爭斗不斷,他們可不是靠大理國君憑著佛法禪理就能服順的,大理王室雖可兵討這些土人,然而土人為了報復王廷,當被征服後,暗中也不乏利用蠱術毒害宗室、貴族的陰謀,大理王室起初培養毒師,實則也是為了震懾這些土人,但世事往往如此,手中久握利刃,就生出用這利刃殺伐的念頭,大理王室中人,也不是個個皆為心懷慈悲的,權術的誘惑,同樣會讓大理王族同室操戈,如那段白旯,便是發動政/變才逼其伯父禪位,奪得了權椅。」

百姓們听了這些話,越發懸心吊膽了︰「大理國已與咱們反目,一門心思的要和大衛為敵,要他們再往遣派更多的毒師潛入,那些蠱術,可是防不勝防的,不知還要害死多少人!」

「先在還不僅僅是這一件憂患,據湘王殿下探知,大理國听令于遼國,已經設計遣派毒師去西夏了,要是西夏的宗室也被毒害,西夏國主豈能不埋怨我朝如裘南事、王鏡杰等些黨逆為遼國出謀劃策,說服遼主令大理毒師謀害西夏宗室?若連西夏也與我朝生隙,不再維持友邦之好,遼國恐怕立時就要興軍侵伐!」

百姓們頓時大嘩——

「別說戰禍一生,咱們就難得安穩的日子,這要是真讓遼國攻入江南,恐怕咱們連性命都保不住!」

「那些殺千刀的奸細,就該立時把他們五馬分尸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還知道胳膊肘子不能朝外的道理,虧姓裘的和姓王的這些人,讀了這麼多年的聖賢書,還都是朝廷的高官重臣,居然串通了遼賊要賣國求榮,真真是連畜牲都不如!」

「湘王殿下究竟有沒有辦法化解這起子險患啊,可不能讓遼狗侵入江南!」

「便是朝廷缺兵短糧,只要湘王殿下有辦法抵御遼狗,我們家中的青壯後生都是可以從軍的,便是糧草不足,咱們也願意省下口糧都捐給朝廷!」

就有官宦門第的士人安撫道︰「父老們也不必太惶恐,湘王殿下已經向官家請諫,興師問罪于大理,以示我大衛雖出了裘南事等居心不死的黨逆,但寧肯與大理開戰也絕不姑息放縱此國有毀衛、夏之交,我朝大軍兵臨大理國境,攻滅大理國,就算大理毒師已經潛入西夏,料定實施陰謀後也無法安然月兌身,多半便不會再自尋死路了。」

戰爭有時也不失是顆定心丸,尤其當民眾們听聞攻滅大理國甚至不需擴征士兵後,戰火既是在衛國疆域之外,于他們這些普通百姓而言並無多大影響,一時之間,竟是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又當然,不再有人對刑場上又是百余人頭落地的血腥事件震驚質疑,就連大丞相龔佑,明知被押赴刑場者無一不是當初構害過東平公的人,同樣是湘王晏遲于朝會上公然聲稱必將處死者,但他也緊緊的閉上了嘴,甚至不再尋祁誠問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