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一場“無恥”的交易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PS︰感謝書友「小醉槍」投的月票。

錢謙益在見到吳爭時,跪在吳爭面前,老淚縱橫,他的第一句話是,「罪臣此時才真正明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吳爭默默地看著眼前這個可憐且可恨的老頭。

這老不死的,坑了前朝(弘光朝),又坑了義興朝,他的暗中投敵,害死了應天府中無數軍民,而且,他所掌控的戶部,直接導致了第二次應天府民變,繼而引發了政變。

而他自己,其實也沒得什麼好處,雖說如今已經成了清廷禮部漢尚書,可誰都明白,這漢尚書和滿尚書的權力絕不能同日而語。但錢謙益付出的代價是,他的妻女至今下落不明,恐怕十有八九已經不在人世了。

錢謙益老臉上的斑駁淚痕,實際上就是這個時代,讀書人的一個縮影。

明末政治昏暗,讀書人求變,本來這無可厚非,可他們的私心太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可以賣祖求榮,這不得不說是儒家的悲哀啊。

可如今,錢謙益又想回來了,而且是想戴罪立功了。

這讓吳爭非常為難,接受吧,心里就象吃了顆蒼蠅般惡心、難受。

可不接受吧,象錢謙益這樣的人或者這樣經歷的人,在北方太多了。

不給他們活路,將他們逼到對立面,那等于是加劇了北伐軍的傷亡。

吳爭收拾起心中的紛亂思緒,平靜地抬抬手,「起來吧……坐下說話。」

錢謙益抹了把老淚,隨從地起身,可畢竟年紀大了,連續撐了好幾次都起不來身,直到吳爭示意近侍攙扶,這才起了身? 慢慢扶著椅靠坐了下來。

「殿下? 叔王他……濟爾哈朗他改變主意了。」一旦說起政事,錢謙益就象換了個人似的? 臉上再無之前的滄桑和淒涼? 透著一種亢奮、異樣的興奮。

吳爭看著錢謙益這張溝壑密布的老臉,心中泛起一陣惡心? 這就是個典型的政客,沒有立場、有女乃便是娘。

可錢謙益不知道吳爭心中所想? 他依舊興奮地道︰「殿下放回博洛……實為一著妙棋? 被博洛一逼迫,濟爾哈朗就不得不妥協了。」

「哦,怎麼個妥協法?」

「回殿下話,濟爾哈朗令我轉告殿下? 願意促成兩朝休戰? 並以黃河為界,與建興朝簽訂和約。」

吳爭慢慢拿起茶杯,隨意地啜了一口,他在思考著。

之前,他確實將以黃河為界? 當作是改動此戰的最高目標,其實在發動此戰時? 吳爭僅僅是想光復安慶、廬州、鳳陽三府。

如果當時濟爾哈朗能應下,雙方達成協議? 吳爭應該是求之不得的。

可現在不一樣了,無數的人死于這場戰爭? 整個建興朝臣民都發動起來了? 如同箭在弦上? 很難停下來了。

吳爭需要權衡,是拿人命換土地,不惜一切代價將戰爭進行到底,還是見好就收,把面前的拿到手再說。

吳爭更趨向于後一種,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仗打得有多難。

錢謙益在吳爭的沉默中,以為吳爭鑒于眼下北伐軍佔據了戰場主動,而無意再與濟爾哈朗暗中達成交易。

他連忙道︰「殿下容稟……如今殿下麾下大軍雖說已經將兵鋒探入青州,可這不代表著能守住,就算能守住,那也得付出巨大的代價……清廷已經再次擴軍十萬,如今京畿各府及關外各地,處處在征兵,甚至已經將年紀降至十二歲……況且,濟爾哈朗還掌控著大沽口水師,雖然不能與殿下手中水師抗衡,但只做運輸援兵之用,還是能勝任的,試想,如果清廷源源不斷地向登州、萊州、青州三地增兵……殿下,恕老朽直言,這場仗打到最後,必是兩敗俱傷之局,望殿下三思啊。」

吳爭不置可否,而是問道︰「濟爾哈朗有什麼要求?」

錢謙益答道︰「濟爾哈朗需要殿下將阿濟格、多爾博留下,但其麾下軍隊,須大部分返還。」

吳爭皺眉道︰「他莫非得了失心瘋……要麼不開戰,一旦開戰,哪還有善了的可能,且若我軍大勝,想返還敗兵……想多了吧?你回去告訴他,想返還敗兵,拿銀子來贖!」

錢謙益忙解釋道︰「殿下誤會了……濟爾哈朗的意思是,他負責斬斷鳳陽府補給,逼使阿濟格部士氣崩潰……如此,殿下可以輕松佔領鳳陽。」

吳爭愕然,果然,政客不是人哪!

阿濟格大軍最主要的部分,來自原徐州駐軍,而徐州駐軍主要組成部分是原明寧南侯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降清時的舊部。

他們的大部分補給,原本就來自清廷劃撥,在徐州時還好,當地可以籌集一些,可如今徐州到了多爾博手中,哪還會給阿濟格補給?

所以阿濟格手下大軍的補給完全來自于清廷,這要是一斷,怕真的是堅持不了幾天。

吳爭問道,「那兗州多爾博部呢?」

錢謙益詭秘一笑,「兵變!」

「兵變?」

「殿下應該明白,多爾博只是一個稚子,難以服眾,兗州無數文武,皆有暗中溝通朝廷,濟爾哈朗處,有他們的效忠書信為憑……原本有沈致遠及他的新軍震懾,多爾博還能控制局勢,可現在,沈致遠棄暗投明,自然就……嘿嘿……嘿嘿。」

吳爭听懂了,沈致遠無意中,倒幫了濟爾哈朗一個大忙。

「濟爾哈朗真能控制兗州局勢?」

錢謙益諂笑道︰「告于殿下知,其實多爾博麾下另二位輔政剛林和祁充格,早已是濟爾哈朗的人了……想法迫使沈致遠反叛,其實就是濟爾哈朗暗中對剛林、祁充格的諭令。」

吳爭心頭一跳,這麼看來,濟爾哈朗的手確實伸進了兗州,而清吟的死雖說是偶發,但實際上是必然。

錢謙益繼續道︰「濟爾哈朗原本之意,是想留下沈致遠三萬新軍的……可來時他交待我說,既然那二萬人已經跟隨沈致遠投于殿下麾下,那就當是一份送于殿下的大禮,但兗州其余軍隊,須以全數返還,並包括所有武器、馬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