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同時,官府通告全城,凡參與此戰民眾,皆賞銀二十兩,傷者百兩,亡者二百兩,即日起至縣衙兌付。

另外,亡者家中父母由官府贍養至老,遺孤入江南學堂,由官府供養至成人。

上報朝廷追授徐則恩(里正)為秀水伯。授徐三、劉二根、李小柱等十人「勇士」稱號,並特進徐三為秀水縣尉(按明制,胥吏無緣為官)。

同時,組建秀水民團,授張新俠(老張頭無大名,是吳爭臨時為他賜名)為民團守備,為從七品武職,負責運河嘉興段守衛,由嘉興府直隸屬,並撥給糧餉、裝備。

吳爭親自為秀水民團授旗時,對張新俠和碼頭工人說了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為吳爭的這一系列動作,私下里,張煌言勸諫過吳爭。

在張煌言、馬士英二人看來,吳爭此舉確實屬于「大手大腳」了。

二百兩,按照現在北伐軍的餉銀,每月二兩,就得服役一百個月,八年多的時間。

這對于尋常江南州縣而言,買一座佔地一畝的小院,也才三、四十兩的年代,無疑是筆巨財。

此例一開,各州縣效仿,到時若不按這個標準,必傷人心,若按這個標準,那大將軍府恐怕會破產。

眼下可是國戰時期,打一場雙方十萬人的戰斗,毫不稀奇,這要是陣亡個二、三萬,單撫恤銀子就得四、五百萬,而大將軍府一年的歲入,按去年三府算才三百萬兩。

吳爭知道張煌言所慮是實情,可吳爭的回答是︰「玄著兄,大明之所以亡,是明人不再以自己是明人為榮,外族入侵,明人以冷漠視之,夾道歡迎者亦不在少數……強國必先強軍,強軍必先強民,強民由須先清楚地告訴民眾,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今日之賞,確實與制不合,可我就要讓民眾知道,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吳爭咬牙道,「身為漢人,卻賣身投靠外族,反過身來,以殘殺自己同胞搏取軍功,這等人千刀萬剮亦不解我心頭之恨!」

說到這,吳爭慢慢收斂起猙獰,「玄著兄,每每想到家叔臨去那一瞥,我就難以平靜。我不能讓勇士哭泣,讓賣國者在暗中偷笑……只有讓百姓刻骨銘心地記住,凡漢奸者,人人得而誅之,如此方才可以團結一心,早日舉旗北伐。」

張煌言聞言動容,在這一刻,張煌言突然發現,一向持重的吳爭,居然也有如此狠厲的一面,他突然意識到一事,「王爺是想,將那一百八十九名清兵……處決?」

吳爭臉色一沉,問道︰「怎麼?你連這也要阻我?」

果然如此,張煌言急道︰「可他們已經是俘虜,而且他們畢竟也是……漢人。」

吳爭冷哼道︰「他們不再是漢人,是他們自己放棄了漢人的身份,他們是滿清漢旗,是敵人!」

張煌言勸說道︰「可正如王爺這前說過,北伐,為得是天下百姓過好日子……無端地殺戮,帶來的是仇恨,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有一天,王爺一統天下,那麼天下各族,都將是王爺的子民……以我之見,只要他們投降,就該給他們一條活路,由此也會更容易引得江北降清漢人的歸附,可謂一舉多得啊。」

吳爭微微搖頭道︰「如果連自己的民族都無法認同,這樣的人歸附我們,又有何用?但凡遇上危機,必定首尾兩端。至于一統天下,呵呵,如果我連自己的民族都無法團結,何談天下大同?亂世當用重典,大亂之後方可大治,這說得就是,須人心思太平,有這思想的統一,才能大治天下。所以,必須徹底清除完這批不受教化的漢奸,重建世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換來太平盛世……張蒼水,我發現你的思想很成問題!」

張煌言心中一凜,這是吳爭第一次這麼直指自己,抨擊的是自己賴以為傲的思想。

這讓張煌言有些震驚,「吳爭,你……你這是何意?」

吳爭沉聲道︰「明亡後,弘光朝、隆武朝、永歷朝乃至義興朝,無不任用那些反復官員,甚至連我自己也不例外。但這會讓天下人都認為,只要有實力,有名望,有才能到了哪朝都能混個風生水起。玄著兄,這樣的觀念要不得啊!一個有才無德之人,為禍天下之甚,尤過于無才無德之人,譬如象洪承疇、範文程之流……想要結束亂世,就得先形成一個堅固的核心,這個核心必須理念、思想一同,然後再將這理念、思想漸漸向外擴散,吸引更多的追隨者,最後平定亂世。」

張煌言回頭看了馬士英一眼,馬士英緊張起來。

吳爭隨即明白張煌言的意思,道︰「馬士英不同,他是個貪官不假,說是奸臣、臣也不冤,可他守住了不降清這條底線,就算不被魯王、隆武接納,他依舊在浙東聚集民眾抗清,僅憑這點,他與漢奸這個罪名無關。」

馬士英先是一臉赤紅,而後越听越感動,以至于到最後竟飲泣起來。

蓋棺定論,能得吳爭在張煌言這個按察使面前,對自己做出如此公正的評判,馬士英大有以死效忠的沖動。

當他以一腔熱情貫注在目光中,看向吳爭的時候,奈何吳爭卻不搭理他這茬。

吳爭依舊看著張煌言道︰「你的想法卻依舊是,仁者愛人,如果天下真如孔孟所言,何來亂世,何來殺戮?既然人想殺人,那就以雷霆殺盡想殺人者,還真正的良善以太平。張蒼水,之前在你府上我問過你,殺一人而救百人,你怎麼選。你的回答毫不猶豫,理當殺一人。眼下,陳洪範和那一百八十九清軍俘虜,就是那一人。殺之可救萬萬人。誅殺他們之後,江南百姓便知當漢奸的下場,從此不敢再有搖擺之心,更能震懾江北漢人,令他們不敢而為韃子大開方便之門。」

張煌言怔怔地看著吳爭,好一會,拱手道︰「既然王爺已有決意,我遵從便是。」

這是吳爭與張煌言第一次理念的強烈踫撞,以張煌言的退讓告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