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PS︰感謝書友「緣醒」投的月票。

蔣全義選擇的策略確實有效,府兵一旦近牆,城牆上的清兵就只能放棄火炮,改用弓箭,可百步的距離,倉促之間的準度大打折扣,僅射翻三、四個人之後,府兵就已經到達城牆邊,與那支之前被府兵追了半個秀水城的潰兵廝殺在一起。

不過這個時候,清軍潰兵已經不是潰兵,它與主力已經會合,背靠城牆,有火力的支援,讓他們心里有了底氣。

這種肉搏是很殘忍的,雙方都沒有退路。

府兵是不敢退,退就是火炮的靶子。

清兵是不能退,身後就是城牆。

城牆上的清兵在一陣躊躇之後,決定分出一支三十人的隊伍下去增援。

這一生力軍的增援,蔣全義部就陷入了凶險,危在旦夕了。

萬幸的是,這個時候,魯之域率二百八十九騎終于趕到了。

「敵襲——!」隨著城牆上清兵淒厲地狂呼聲,六門十二磅重炮開始轟鳴。

可也就是一輪的機會,前裝炮的裝膛確實太慢,對于象魯之域這樣一支小量的騎兵而言,更是太慢了。

魯之域著實是嚇了一跳,可在一輪之後,發現城牆上的火炮沒有連續射擊,魯之域迅速下令已經減緩速度躲避炮火的騎兵,加速靠攏城牆。

魯之域打算強突了,他這時的感受只能用驚駭來形容。

接到吳爭調兵令,魯之域還僅僅以為是普通的叛亂,可現在,他發現這絕不是普通叛亂,連金山衛都沒有裝備如此重炮,怎麼可能是普通叛亂?

由此他所想到的是,在這樣一支叛軍的包圍下,吳爭的處境。

所以,魯之域此時已經作出了,就算全軍打殘,也要沖入城中,與吳爭會合的決定。

而秀水城牆的高度,只有兩個人高,站在戰馬上,就可以伸手攀爬。

隨著越來越多的士兵靠近城牆,城牆上的清兵,再無暇射箭,開始短兵相接。

戰斗的勝敗,往往就取決于一線將領在面對困局時的選擇。

就算孫武再世,恐怕也無法準確地預料到戰場中每一個變化,只有一線將領才是輸贏真正的關鍵。

一個合格的將領和一個不稱職的將領,在面對選擇時,是完全不同的。

譬如象蔣全義部,其實掉頭跑,至少也可以跑出一部分人,反而是向前沖,那一旦膠著,就是死路一條。

可蔣全義毅然選擇向前沖,這就無形之中,導致城牆上的守軍分兵,這一分兵,嚴重地影響了城牆的火力密度,間接給魯之域二百多人,奠定地迅速接近城牆的機會。當然,清兵調小炮打擊蔣全義,也是魯之域部能順利靠近城牆的主因之一。

再譬如魯之域,首先他在接到吳爭命令時,能分析吳爭調兵的用意,隨即調集戰馬,以小部前出,火速趕往秀水,已經奠定了此戰必勝之局。

就算蔣全義部全軍覆沒,對此戰的最後結果也沒有任何影響了。

因為東城二百余清兵,已經處在魯之域外圍,吳爭內圍的包圍之中。

而魯之域在遭到城牆上六門重炮轟擊之時,如果換了尋常將領,首先會思考是不是城牆上有重兵埋伏?是不是該退出射程之外,探明情況再作定奪?

加上二百多人都是騎兵,騎兵不適合攻城,就算魯之域真的這麼做了,戰後一樣挑不出錯處來。

但魯之域首先想到的卻是吳爭的安危,想到的是吳爭萬一有難,這個勢力就會分崩離析。

于是,就有了蔣全義無意地幫助魯之哉牽制了城牆上的守軍,而魯之域在無意之中,拯救了原本會全軍覆沒的蔣全義部。

錯誤的前提,加上錯誤的理解,可結果卻朝著正確的方向去了。

這就是一個良將的本能反應。

僅用了一柱香的時間,在東西、內外的合擊之下,清兵潰了,城牆上就算潰最多也就是跳下城牆,雖不致摔死,可往哪逃?

清兵降了,沒死的都降了,一百三十余人。

……。

吳爭在控制了碼頭之後,率部回援西城。

張煌言督戰的西城,是此戰打得耗時最多的戰斗。

此時府兵已經攻上城牆,敵我雙方短兵相接。

至少有一半守軍已經潰逃,但余部卻是在硬抗。

原本西城城防是由孫正強負責的,可孫正強不肯遠離陳洪範,生怕陳洪範給他背黑鍋,于是這四百人的指揮就交給了一個牛錄章京馬建忠(原牛錄額真,後又改叫佐額,相當于明千總)。

這馬建忠屬滿清漢軍正紅旗,原是恭順王孔有德部下,孔有德被清廷從湖廣召回京城後,正逢清廷想要調兵入秀水,喬裝成護院,于是,馬建忠就率部來了秀水。

這秀水城中八百多護院,其中有一半是他的麾下。

不得不說,這廝確實是是鐵桿子漢奸。

眼看著縣衙、碼頭、東城皆已戰火燃起,明軍已經登上城牆,守軍也出現大量潰逃,他卻愣是帶著嫡系一百多人與府兵激戰,死不投降。

直到吳爭率兵回援時,馬建忠還帶著身邊三、四十親信,在負隅頑抗。

吳爭帶人上了城牆後,下令以從碼頭得到的火槍,對這三、四十人,來了個排隊槍斃,才消滅了這幾十個鐵桿漢奸。

至此,這場出乎預料的叛亂,終于結束了。

此戰,民眾傷亡一百六十一人,其中縣衙前大街五十七人,包括徐里正。碼頭搬運工傷亡一百零四人,包括老張頭的兩位兄弟。

衙役傷亡二十四人。

府兵傷亡三百十七人,金山衛魯之域部傷亡二十九人。

共計軍民傷亡五百三十一人。

殲滅清兵六百余人,俘虜一百八十九人,另擒獲陳洪範、孫正強,抓捕其余通敵商人共十七人。

繳獲火槍五千余桿,火炮七十八門。

在縣衙府庫搜出黃金三千兩,白銀九萬多兩。

抄沒通敵十七家商人,共得黃金七千余兩,白銀高達八十七萬兩之巨。

商人家眷沒入賤籍,解往新城為苦力、勞役。

吳爭下令,在秀水碼頭一里處,建英魂冢、立七尺碑,碑上書八個鮮紅大字——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