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八)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ps︰感謝書友「20191221165003674」、「20180209132533646」、「某某、嬌子哥」投的月票。

吳爭皺眉,這個不識趣的,于是沉聲道︰「孤認為輕了……他們詆毀的可是冒襄和馬士英二人!」

徐孚遠無奈地道︰「按律便是如何……不過,如果議政王殿下要加碼,自然是也可以的!」

若換了平時,吳爭恐怕也沒興趣糾結于這兩個小貨色。

但今日不同,吳爭項莊舞劍,意在別處!

「好!」吳爭大聲道,「拖出端門,梟首示眾……!」

杜登春面如土色,他意識到死到臨頭了,心念忽閃之間,他突然竄起身來。

他的舉動,讓群臣一度緊張,還以為杜登春死到臨頭要拼個你死我活。

「護駕」之聲,一時間此起彼伏。

「慌什麼?!」吳爭大喝道。

于是,慢慢安靜下來。

而這時,杜登春已經竄出好幾步,他奔至莫執念面前,「噗通」跪下,連連磕頭「莫相……求莫相救我一命……!」

尷不尷尬?

憤不憤怒?

如果腰間有劍,莫執念恐怕會一劍斬下杜登春的頭顱,再踢出三丈外。

什麼叫禍水東引,這就是了。

莫執念不是不想反擊,但顯然現在還不是時候,宮中禁軍還沒有調集完畢,此時難道讓莫執念還有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親自向一個身經百戰、有著戰神之名的吳王殿下,來場無比親密地接觸?

這顯然不合常理嘛!

況且,吳王說得沒錯嘛,這些二臣確實不當人臣,莫執念自認自己不是二臣,他沒有降過清,所以,莫執念只想縮在一個角落,當個安靜的吃瓜觀眾,然後等禁軍前來,以吳王接下去的動作風向,再決定是不是需要立即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撕破臉。

可現在,杜登春愣是將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若自己求情,那就會直接與吳王正面對上。

莫執念的臉一陣紅一陣白,而後轉青。

在吳爭似笑非笑地注視下,莫執念咬牙,跺足,再踹出,想不到莫執念這般年紀、這般身子骨,力氣還不小,愣是將杜登春踹了個後滾翻。

莫執念大聲道︰「詆毀、污陷首輔、內閣大臣,以下犯上,其心歹毒之甚……不可饒恕,臣以為,殿下所言極是……當立即拖出端門,梟首示眾……!」

杜登春吃了一腳,還沒回過神,就听到莫執念決絕的話語,這下杜登春也怒火中燒起來,他大喝一聲,「……莫執念,汝是想過河拆橋、卸磨殺……我這一年中,為你做了多少事……?」

莫執念大怒,指著杜登春罵道︰「死到臨頭,還想繼續攀咬……其心可誅!」

說到這,莫執念向皇帝和吳爭躬身道︰「臣以為,當誅其三族!」

「好!」吳爭接得很快,「就按莫相的意思辦!」

說到這,吳爭向朱辰妤一禮,「陛下以為如何?」

朱辰妤淡淡道︰「吳王是議政王,自可決斷二人生死……朕無異議,就按莫相的意思辦吧!」

皇帝和吳王都發了話了,誰還敢為張王治和杜登春說項?

于是,張王治、杜登春如兩條死狗一般,被涌上的殿衛拽出殿去。

莫執念臉色鐵青,心里無數草原神獸奔騰而過,他x的,什麼叫是我的意思?敢情,這殺人的鍋還得我來背?而這最大的後遺癥,就是打擊到莫執念一方的人心,人心一散,隊伍不好帶嘛。

……。

可這時,已經不容莫執念多想了。

因為吳王的聲音再次響起,「朝堂成了現在這樣,我有過錯……我有責任哪!」

這話,自然不是對莫執念說的,也不是向殿中眾臣說的。

而是向著皇帝朱辰妤說的。

群臣恍惚起來,吳王到底想干什麼?

難道,二只雞還不足以儆猴子嗎,那接下來會是誰,很多人都不禁忐忑起來。

朱辰妤也有些懵懂,今日這是怎麼了?

怎麼就突然下起「罪己詔」了?

可有之前那一幕墊底,朱辰妤還是能接受吳爭的「胡言亂語」的。

朱辰妤決定沉默,別的不會,吃瓜看戲誰都會,以不變應萬變,上上策也!

果不其然,吳爭說完這番話之後,霍地轉身,掃視著群臣。

這一舉手投足,太有氣勢了。

連朱辰妤也默默在心里為吳爭點了個贊。

吳爭開口了,「北伐八年,孤一直專注于軍事,疏忽了政事……這才造成了今日朝堂之上,無數德不配位、尸位素餐之人盤琚高位……這些人,治國理政沒啥本事,可整人、詆毀大有一套……如今北伐功成,朝廷又籌劃北遷,新朝新氣象嘛……所以啊,本王決定,自今日始,得好好治理一下朝堂……!」

吳爭突然不說了,只是負手掃視著群臣。

殿內一片死寂,誰也不知道,吳王接下去的一刀,會向誰或者誰們揮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象張王治、杜登春之流,已經預感到末日將臨。

「記史官何在?」

一個瘦削的人影,從殿柱之後現身,戰戰兢兢地應道,「小臣在!」

吳爭無語,能為朝堂史官的,皆為翰林學士,瞧這一副沒擔當的樣子,讓吳爭有些惱火。

不過吳爭無意去指責,他的目標不是這個小史官。

「從大朝會始,一切言行可有記錄?」

「回議政王殿下……一字不漏!」

「很好!」吳爭頜首道,「方才殿中,包括本王在內,一陣大笑……你可有記錄,哪些人笑了,哪些人沒笑?」

「這……小臣只記了一些。」

吳爭皺眉,但沒有苛求,因為今日是大朝會,入殿者高達數百人之眾,而殿外尚有二千多人。

可那史官卻繼續道︰「殿中尚有三名同僚專注記錄,若殿下允小臣一些時間,小臣可將姓名一一摘錄出來,呈于殿下!」

吳爭一愣,而後大笑起來,「好,做成這事,你可官晉一級。」

「謝議政王殿下!」史官謝恩而去。

吳爭轉頭向冒襄、馬士英,「二位閣老,將名單當殿誦讀一下吧!」

冒襄開始誦讀。

群臣開始時,混然不知道吳王為何要這樣。

但冒襄讀了十幾個名字之後,聰明人開始領會到了一些意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