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風雲際會 一三 敘州城三易其主 楊玉梁逃出生天

話說楊展于崇禎十七年隨總兵劉胤嘉馳援成都,不幸城破被俘,多虧他急中生智跳江泅渡,方才僥幸逃過一劫。

楊展一路順水向南游去,不敢上岸,直到犍為地界,望見岸邊有百姓活動,這才大呼救命。眾百姓循聲聚攏過來,發現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楊展,連忙七手八腳的把他拉上岸,換了一身干衣服,並準備酒飯為他壓驚。

附近縉紳和民軍听說楊展到了犍為,紛紛前來投奔,陸續又有從成都敗退下來的潰軍三千多人聞訊而至,楊展麾下又重新擁有了七八千人馬。

楊展于是趁勢在犍為起兵,直入縣衙,殺死張獻忠任命的知縣,然後帶兵襲取嘉定州。嘉定州原本就是楊展的老家,听說楊展帶兵殺至,城中的親朋好友當即里應外合,大開城門,迎楊展進城。

嘉定州北臨成都,楊展奪下嘉定州,猶如一枚楔子直插大西政權的心月復要害。加上先前多功城慘敗,大西軍在川東舉步維艱,川南、川西等地民軍亦是聞風而動。

見時機成熟,川中諸將紛紛向川陝總督樊一蘅請命,要求出兵恢復川南。樊一蘅深以為然,立即檄調楊展及駐防遵義的王祥,合兵攻取敘州。

楊展接到飛檄不敢怠慢,立刻率兵誓師出征,順江而下直驅敘州。沒想到大軍才剛出發沒多久,遠遠就望見江面上浩浩蕩蕩駛來一支船隊,遍插大西軍旗幟。

很快就有斥候前來稟報,說這支船隊領隊乃是張獻忠的弟弟張獻詩,人稱二千歲,正押解著從附近州縣籌措的糧餉返回成都。

楊展喜出望外,連忙吩咐船隊靠岸停泊,只帶六十名親兵,換上大西軍的衣甲旗號,駕輕舟迎上前去。

但見楊展佇立于船頭,高聲詢問道︰「來者可是二千歲?」

張獻詩正在艙中品茶,陡然听到有人呼喊自己,趕忙放下茶杯,來到船首,扶著船身答應一聲道︰「正是,何人喊我?」

楊展板著臉厲聲言道︰「老萬歲聖旨在此,請二千歲速速靠岸接旨!」

一听有聖旨,張獻詩趕忙吩咐停船靠岸。

見張獻詩靠岸,楊展又大喝一聲道︰「此乃密旨,若非親隨一律不得下船。」

張獻詩不知是計,只帶著十幾名親兵就下了船,一齊跪在楊展面前跪听聖旨。

楊展假意展開聖旨,誦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將二千歲砍了,再殺隨從!」

跟在楊展身後的親兵應聲而起,隨著寒光一閃,一顆斗大的人頭瞬間落地,骨碌碌地滾到了江里。

跟隨張獻詩下船的那十幾名親兵嚇得是目瞪口呆,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便都成為了楊展的刀下亡魂。

後面明軍船隊見到令旗,旋即一齊包抄上來,大西軍群龍無首,頓時亂成一團,很快就都做了俘虜。楊展繼而下令,願意投降者編入軍中,其余人等發放銀兩,釋放回家。

這才剛出兵,就繳獲了大量糧餉,明軍士氣不由大振,楊展遂揮軍繼續向敘州行進,與樊一蘅、王祥等部匯合,擁兵三萬人。

隨著樊一蘅一聲令下,明軍對敘州發起了猛攻,大西軍守將張化龍抵擋不住,棄城而走,折損兵馬一千余人。

明軍進佔敘州,方才休息一夜,次日天還沒有亮,大西軍前軍都督馮雙禮便率援軍趕到了城外。樊一蘅命王祥領兵一萬出城迎戰,怎奈馮雙禮驍勇無比,跨馬掄刀竟是銳不可當,王祥抵擋不住,漸漸落入下風。

楊展在城頭觀戰,見王祥不支,趕緊帶著一支騎兵,悄悄打開南門,繞至大西軍身後,突然發起攻擊。馮雙禮月復背受敵,攻守之勢瞬間逆轉,全軍潰退了三十多里,這才重新站穩腳跟。

前線敗報傳至成都,張獻忠對張可旺言道︰「可旺啊,這巴蜀之地乃是你我父子二人的天下,定國、文秀新敗,此次收復敘州的重任,老子思來想去,惟有你去我最放心。待取了敘州,老子便命定國、文秀與你三路合兵,再攻重慶、遵義,一舉掃清王應熊、曾英、楊展等各路明軍,收復全川!」

張可旺听後大為振奮,當即表態道︰「父皇放心,兒臣這就率本部人馬出征,先取敘州,再搗遵義,獻王應熊、曾英、楊展于承天門前!」

張獻忠大喜,當場設下宴席,預祝張可旺此番出征馬到成功。

張可旺率五萬精銳離開成都,分水陸兩路,日夜兼程,于四月十三日抵達敘州城下,然而他卻並不急于攻城,只是將城池包圍起來。

楊展見大西軍來勢洶洶,趕忙向樊一蘅請命出戰,打算趁機試探張可旺的虛實。

在得到樊一蘅的首肯後,楊展遂派三千騎兵出城拒敵于蔡壩,不料連沖了幾次,對面大西軍的軍陣竟如銅牆鐵壁一般,根本無懈可擊。楊展見佔不到便宜,只得傳令退回城中。

一連數日,樊一蘅見楊展與王祥二人輪番出戰,始終無法取勝,于是決定不再主動出擊,只等大西軍前來攻城。哪知張可旺卻是圍而不攻,雙方就這麼僵持了一個多月,眼見城中糧食即將告罄,樊一蘅不想坐以待斃,只好放棄敘州,退守南岸。

駐守合州的明軍總兵甘良臣聞得大西軍正在攻打敘州,急調水軍統領涂龍率戰船千艘,前往敘州增援。

瀘州是水路前往敘州的必經之地,有大西軍水軍都督狄三品駐守于此。涂龍靈機一動,命所有戰船緊貼南岸行駛,不鳴號角,不展戰旗,好讓城內守軍誤以為是商船路過,不加防範。等狄三品發覺異樣,率兵登船追趕時,明軍戰船早已駛出老遠,無法追上了。

當涂龍水軍抵達敘州地界時,南岸的明軍已被張可旺擊敗,退守乾溪,涂龍只得下令水軍轉道南廣扎營,與乾溪形成犄角之勢。

得到斥候探報,張可旺冷哼一聲,再以水陸兩軍分攻乾溪、南廣。見水寨搖搖欲墜,楊展趕忙派張騰、余朝宗領一支精兵前往增援。

雙方激戰一日,見大西軍攻勢猛烈,更有援軍源源不斷趕到,樊一蘅連忙下令水陸兩軍放棄營寨,向納溪退去。同時又讓楊展帶五百精銳騎兵,連夜突圍,奔往永寧調兵。

張可旺對楊展恨之入骨,乃命張化龍繼續沿江追趕,自領五千精騎,親自去追楊展。楊展前腳剛到永寧,張可旺便已追至,楊展退守懷仁縣土城,張可旺亦馬不停蹄地追趕過去。見始終無法甩掉身後的追兵,楊展無奈率兵退入了烏梅箐山中。

張可旺並不打算放過楊展,立刻派兵進山搜索,楊展被困山中,隨身干糧皆已食盡,不得不殺馬充饑。哪知炊煙一起,就被搜山的大西軍發現,迅速圍攏過來。楊展率部憑險據守,奈何眾將士早已饑疲交加,漸漸落入下風。

就在此危急關頭,正在婁山關督運糧草的王祥聞訊,急率一標人馬前來營救,听得箐山上殺聲震天,當即引軍循聲趕至,拼死將楊展救出。

王祥見楊展所部皆饑疲難耐,步履蹣跚,認為如此行軍速度,還沒來得及到達婁山關,就會被大西軍追上。又見道路左側有一條峽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遂與楊展一並退入谷中,據險休整。

又有甘良臣得知敘州失利,擔心大西軍趁勢席卷遵義,趕忙來到婁山關,想與王祥商議御敵之策。哪知才剛入關,就听得王祥前去救援楊展,數日未歸的消息。甘良臣唯恐二人有失,立馬帶著八百精騎趕去接應。

張可旺在谷口高處望見,也不攔截,徑直放其入谷,然後下令將谷口重重封鎖,準備將這些明軍全都活活困死在此絕地之中。

明軍被困谷中,每日殺馬充饑,眼見戰馬將盡,而援軍卻是久等不至。楊展當即對王祥、甘良臣二人言道︰「我等被困于此,本是死不足惜,唯恐賊兵趁虛襲取遵義,全蜀皆壞!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利用此地有利地形,打一場伏擊戰,只有重創賊兵,方有一線生機。」

楊展、王祥依計行事,率兵埋伏于山谷雜樹叢中,扎下口袋陣,並讓甘良臣帶本部兵馬前去誘敵深入。

張可旺見甘良臣來到谷口挑戰,心中頗感奇怪,立刻抬手望了眼峽谷深處,只見竹林樹叢中隱約透著陣陣殺氣,張可旺看後不禁冷笑一聲道︰「如此拙劣的伎倆,也想誆騙老子!傳令下去,亂箭齊放,把他們趕回去!」

甘良臣被亂箭射退,狼狽逃回谷中。就在所有人都絕望了的時候,卻見王祥忽然站起身,指著前方言道︰「諸位且看,此峽山勢低矮,我等何不由此緣崖而出,潛回遵義?」

眾人順著王祥手指的方向看去,頓時大喜,趕緊各自回營部署去了。

次日,張可旺睡醒來到谷頂,忽然發現峽谷中靜謐得有些異常,連忙派遣斥候潛入探查,這才發現明軍早已連夜逾山而逃。

張可旺又氣又急,趕緊派兵追趕,然而追了一程,由于道路不熟,只得怏怏退回。

張可旺惱羞成怒,下令處死被拋棄在谷中的數百殘病之兵,繼而撤兵返回敘州去了。

五月,清軍大舉南下,渡過長江攻陷南京,擒殺弘光帝。不久後,李自成亦不幸犧牲于湖廣的九宮山。

次月,唐王朱聿鍵在鄭鴻逵、鄭芝龍兄弟及黃道周等人的擁戴下,于福州登基即位,改年號為隆武元年。與此同時,魯王朱以海也在紹興宣布監國,改明年為監國元年,一時間大明朝在南方半壁,居然同時建立起了兩個政權。

至九月,張可旺率軍再度擊敗楊展,收復了古藺地區,並攻破永寧衛樂英砦,招降羅從義等五千人,然而川南一帶的叛亂卻始終未能徹底平息。

而在解決了南京弘光政權後,多爾袞又將目光轉向了盤踞在四川的張獻忠,遂采用剿撫兼施的策略,一面以駐防西安的內大臣何洛會為定西大將軍,並加派左翼固山額真巴顏、右翼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諸將率八旗軍趕赴陝西,做好進軍四川的準備,一面派使臣前往成都,勸降張獻忠。

勸降詔書曰︰「明祚衰微,臣奸政舛,人心瓦解,國祚淪亡。今天下一統,率土臣民,皆朕赤子。張獻忠前此擾亂,皆明朝之事,因遠在一隅,未聞朕撫綏招徠之旨,是以歸順稽遲。朕洞見此情,故于遣發大軍之前,特先遣官齎詔招諭。方今有志之士,皆欲爭先歸順,建立功業。張獻忠如審識天時,率眾來歸,自當優加擢敘,世世子孫,永享富貴;所部將領、頭目、兵丁人等,各照次第升賞。倘遲延觀望,不早迎降,大軍既至,悔之無及!特茲詔諭,想宜知悉。」

張獻忠大怒,當場撕毀勸降詔書,斬殺使臣,並傳令全軍做好抵御清軍大舉入侵的準備。然而此時,清軍卻被陝西的義軍拖住,一直未能南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西軍上下緊繃的神經,也漸漸松懈了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