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回】迷霧終散引舊事

作者︰汴梁公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竇太君頓了頓,又問︰「當年之事你究竟是如何發現端倪的?」

堂下的中年男子微怔道︰「父親病重,孫兒隨侍一旁時,听其喃喃之語,這才起了疑心。」

竇太君握著雙手,閉上雙眼,露出哀容道︰「你父親一生悔恨。當年他不顧我的阻攔,偏偏要相信淮王寧錚的話,害死岑生。旦憑這一點,我便是歸了天,也絕不會原諒他。」

竇尋奮垂頭喪氣道︰「父親這麼多年,已然知曉錯了,也住在長安舊宅中多年。嘴中時常念叨的便是姑母與三弟還有您。祖母,若是有機會,您還是歸長安瞧一瞧他吧?」

「免了!我這老身骨可受不了路途上的顛簸。且讓他住在長安老宅里好好休養吧。」竇太君面露悲憤與氣憤。

堂下之人沉默下去。面前的老媼也不說話了。

祖孫二人默默無語,相互對望。

半晌之後,竇太君無奈的哀嘆一聲道︰「罷了,這次同你歸左馮翊時,路過老宅 ,便去瞧他一眼。只是,尹生,你要發誓,日後絕不會再對昭遠起殺心。更要想護著子曰那般,護著他。如今子曰已查清了當年之事的真相,同曹氏亦相認了。但昭遠卻不知這些。他自小生于長于淮王府,若讓他知曉這些往事之密。只恐令他崩潰難以自持,做出傻事來。」

竇尋奮怔了怔,想起當年曹氏陰差陽錯嫁入淮王府一事,也同他月兌不了干系,心中便覺愧對竇尋恩,也為半年前,他對寧南憂起過的殺心而感到後悔。

他舉起手,並指發誓道︰「孫兒發誓,會將此秘密爛在肚子中,永不開口言說。」

躲在屏風後簾帳中的江呈佳听著外頭傳來的對話聲,心中撲通撲通的狂跳著。此事她雖早有猜測,可如今被人證實,心中卻仍舊驚異難平。

竇太君又與竇尋奮交代了幾句,江呈佳便听見外頭傳來門房被打開的聲音,似乎是安平侯離開了。

緊接著屏風外傳來沉重的腳步聲,伴隨著細微的拐杖落地聲。

竇太君站在了床榻前。

江呈佳慢慢從床角爬出來,掀開了簾帳,臉色略有些蒼白。

這個面容華貴,身著錦衣的老婦人面露威嚴,盯著她看道︰「阿蘿,你這樣聰明,想必那日從老身同子曰的對話中便猜到了什麼,如今听見老身與尹生的對話,可明白了老身要隱瞞的真相?」

江呈佳不敢有所隱瞞,見她神色凝重,便點了點頭道︰「曾孫媳多少猜到了一些君侯他並非淮代王殿下的親子,而是竇三叔與曹夫人的親子?可是如此?」

竇太君默默地望著她,沉重而又正式的點了點頭道︰「你的確聰慧,正如你所想。昭遠乃是岑生之子。」

竇尋恩,字岑生。

曹氏從前最喜歡喚他岑郎。本是兩情相悅,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只是天公不作美,拆散了這段姻緣,使得兩人陰差陽錯的錯過了此生,再無緣分。

元初八年,年滿二十的竇尋恩胸懷大志,滿心抱負。當時他雖年紀輕輕,可滿月復才華已使他名滿長安,成為長安當之無愧的第一才子。

恰如樂府台戲中所寫詩曲那般巧合,同樣滿月復經綸,才華橫溢的曹秀正離家雲游,來到長安。

曹秀乃為平定王曹勇之親妹,乃是當之無愧的翁主,隨著武將之門曹氏坐鎮西疆。十三歲時,曾隨父兄一同披袍征戰沙場。其驚人之姿,堪比在世西施,颯颯之態令無數軍將沉淪,因而絕代風姿名揚天下,同美名盛傳于世的江夢蘿二人並成為雙絕。

然則,曹秀自小飽讀詩書,精通禮樂醫書、琴棋書畫,可卻因長相實在太過傾國傾城,而被世人忽略了她的一身才氣。曹氏以美色著稱,譽有「芙蓉清水軟香思,驚魚抱石不肯游」之名。此詩乃是元初七年,大魏頗有名氣的才子張衡所寫,以其芙蓉之美姿驚得連魚都不肯繼續前游,只肯痴痴的盯著她瞧來形容曹氏之美。

偏偏,這樣的富有才情的美人,總有些心高氣傲,曹家提親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她卻一個也看不上。孤傲清高又自小養尊處優的曹秀心中有一衡量。她心目中的夫婿必是懂她詩書氣概,而非貪圖她美色之人。

元初七年,曹秀以義診之由,偷偷溜出了平定王府,出了西疆,四處雲游。花了一年的時間,走走停停行至長安,在最具盛名的長安燈滿樓與竇尋恩相遇。110電子書

當時,正是上元佳節,燈滿樓中依照往年的舊習俗,出了滿堂的詩詞燈謎鬧于街市。大魏年間,凡是佳節之時,城中夜市便管得並沒有那樣嚴。街市允許掛燈至戌時三刻。

曹秀同一直跟在她左右的碧芸入了長安燈滿樓中歇宿。正是遇見酒樓擺設詩謎。心情愉悅的她對詞對句三百,堂下竟無一人能敵過她之才華。

堂下掌聲雷動,如雷貫耳。正巧引得前來與好友相聚吃酒品茶的竇尋恩駐留。

兩人對酒頌賦,雙雙詞賦精絕,使得在場圍觀的士人與書生頻頻拍手叫好。二人也越斗越有性質,斗得燈滿樓也沒了詩謎與詞賦可講,這才罷休。

當時,曹秀正以男裝而扮,對出口成章,胸藏濃墨的竇尋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愛慕。在他向自己發出以詩酒會友的邀請後,便興高采烈的去了。

正是那場盛絕一時的長安詩賦大會,令曹秀結識了寒門出生的季先之以及當時正于長安游玩,隱姓埋名的淮王寧錚。年少時的寧錚亦是胸懷偉岸抱負的有志青年,並非如其同胞兄長那般昏庸無能,他德民惜才,禮賢下士,素有賢王之稱,雖分封成王時,不過是鄱陽一方小地的藩王,可說起來還是良善之輩。

而曹秀對竇尋恩之情源于鐘情一瞬。她一直以為竇尋恩待她乃是日久生情,怯生不敢表達愛慕之意的緣由,是因為彼時的她正以男裝示人。

殊不知她那點女扮男裝的技巧早就被竇尋恩一眼看穿。在他停留于燈滿樓同她對詩說賦之時,便已看穿了她的女子身份。

而正因她是女子,卻能說出才子張衡都不能說出的詞賦,便是連好友盧遇都辯不過他的君民之理也能被她說得有七分道理、精彩絕倫,使得他自此以後被她深深吸引,再沒辦法挪開雙眸。

元初九年,曹氏入竇府。竇尋恩本已寄寫書信于西疆,欲攜曹秀歸平定王府提親。竇太君與竇玦雙雙贊同這樁婚事,並準備了豐厚的聘禮。

婚事已在弦上,正在此時,任職洛陽令的竇尋奮在官任上出了事兒,正遭明帝問罪。

竇尋恩接到消息,心急如焚,只能暫且擱置了提親一事,並囑咐曹氏等他歸來,便同竇家二公子竇尋琛一同前往京內,欲解兄長之困。

左馮翊公竇玦時任東府司主司,竇尋奮出事時,他正休假返鄉侍候老母,知此事時,竇尋恩與竇尋琛早已去了洛陽,為避免明帝遷怒于整個竇氏,竇玦避嫌居于老宅之中,未曾緊跟二子前往洛陽。

而正是因此,也導致了他與竇尋恩之間破碎且不可挽留的父子之情。

誰知這一去便是大半年。

曹氏過于思念竇尋恩,便以前人之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贈寫于帛書,千里寄信于洛陽。

彼時,淮王寧錚恰好要前往洛陽,進宮參拜明帝。臨行前,他前往竇府向曹氏表明了身份。那時,寧錚並不知曹氏早與竇尋恩定了終生,竇氏大半年前便已下了聘,秘而不宣的緣由,是因為害怕有損曹秀的清譽。

因此,寧錚毫不知情的向至交好友的心上人表達了愛慕之意。當曹氏羞怯的將她與竇尋恩定婚一事告之寧錚時。這個血氣方剛,滿懷少年之氣的青年第一次生出了嫉妒之心。

但他並未曾直說,反而以此為由,邀請曹氏一同前往洛陽,又為了避免曹秀覺得尷尬,還特地向竇玦呈明緣由,共邀前往。

竇玦見曹氏過于思念竇尋恩,便應了寧錚之邀,帶著竇太君與曹氏一同隨著淮王的車駕入了京城之中。

這一去便是數十年光陰,令曹秀困于洛陽城中半生半載,苦不堪言。

元初十年,竇尋恩終于發現了自己不平凡的身世。縱然竇太君與竇玦一力隱瞞,卻仍舊未曾將真相徹底埋沒在泥土之中。

塵封了多年的秘密,終在機緣巧合之下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一次,明帝命竇尋恩同游圍獵,無意間得知其生辰年歲恰好正是左馮翊公竇玦親妹竇悅意外喪生之日,心中起了疑心。

三番五次調查後,才得知竇尋恩乃是當年竇悅未婚先孕,被竇玦私藏于府中誕下的男胎。竇悅難產而亡,竇玦為了掩蓋真相,保住妹妹的清譽便只能謊稱竇悅外出游玩時遇刺身亡。

明帝心中大為悲慟,憶起往事,再得知竇尋恩極有可能是他與竇悅尚存于世的親子,又喜極而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