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七方隱憂

作者︰月神的兔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一頓飯不算豐盛,總共也只有四道菜;味道也不算好吃,或太咸或太淡,遠沒有宮中的御廚手藝好。

但正因為如此,才更顯得珍貴。

總共只有四道菜,不僅說明朱璉和朱璇用了心,還說明她們倆平時並不擅長做菜,更說明今天的這頓飯兩人是親力親為、沒有讓御廚幫忙。

味道雖然不算好吃,佐料的用量有些偏差,但偏差並不是很大,這又證明了兩人的親力親為與用心。

方百花也告訴趙桓,兩女在兩個時辰之前就已決定入廚,要像民間婦人那樣用一頓冒著熱氣的飯菜,迎接自己的情郎。

總而言之,這是一頓充滿了愛意的午飯,七個人吃的倒也津津有味。

只不過,朱璉和朱璇吃的明顯有些快了,與平時溫婉如玉的形象不大相稱;而且兩人吃完飯就離開了,匆忙的模樣讓趙桓既納悶又有些心疼。

「不用看了,她們兩個是去鋪床了!」

方百花慢悠悠地邊吃邊說道,還神情怪異地看了趙桓一眼。

「有道是‘楚王好細腰,宮中皆餓死’,你對普通百姓關注比較多,她們也不知听誰說了民間夫婦平時是如何過活的,所以也想讓你感受一下,不讓你心有遺憾!」

「就是苦了她們倆,又要做皇後、做貴妃,又要操心皇家商號,還想做兩個平常人家的妻妾,活活的被逼成了三頭六臂……好在官家對她們也是真心,否則我都要打抱不平了!」

趙桓苦笑,又深深看了門外一眼,道︰「一家人在一起,只要自然就好,何必刻意逢迎、委屈了自己內心?終究是對誰都不好!」

他決定,還是要抽時間跟朱璉和朱璇多相處,只有這樣才能避開誤解。

但當趙桓回到寢宮之後,朱璉和朱璇已經分頭為劉慧娘和陳麗卿準備床榻了,趙桓也沒有見到兩女;他躺到充滿清香的被褥中,兩只眼皮瞬間沉重無比,很快沉沉睡去。

夜幕降臨,趙桓再次醒來,精力又充沛了身體,同劉慧娘和陳麗卿二人一起用過了飯,來到了紫宸殿。

蒲文英、李綱、聞煥章、趙鼎、許景衡已經恭候多時,正在小聲交談著什麼,看見趙桓到來才起身相迎。

五個人里面,蒲文英、李綱、聞煥章自不必說,都是石碣碑上的人物;而趙鼎和許景衡兩個也頗不簡單。

趙鼎是並州人,從小就沒了父親,被母親費盡心力養大,二十一歲就成了進士,一直在地方做縣令,歷經十五年,政績斐然,至今不過三十六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他最為人所知的一件事,便是中進士那年,在朝堂上對策時,當眾指責哲宗時的宰相章淳誤國,不僅有見識,而且敢說敢做,讓很多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另一位許景衡也毫不遜色,同樣是二十一歲就中了進士,至今已做了二十八年的地方官,年近五十。趙桓還是在河北的時候听過他的名聲,許景衡在河間為官,奉公廉潔,剛直不阿,嫉惡如仇,憂國憂民,甚至還在朝廷攻打娘子關的時候孤身勸阻吳璘不要騷擾百姓,給吳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強力向趙桓推薦;趙桓便把他放在了尚書省,經過幾個月的觀察,發現無論品德還是才干果然都是一流,便對他愈加重視起來。

今天這場小範圍的討論,由此五人足矣。

六人落座,趙桓先向浦文英看了一眼,蒲文英便率先開口道︰「在此之前,老奴已經詳細向四位大人敘說了江南的事、朱府的事和太學生的事,四位大人也都得到了一些消息,就等官家來了。」

趙桓微微頷首,問道︰「那五位就說說此三事的看法吧,我也想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

「官家,就由我來拋磚引玉吧!」

許景衡挺起身板道。他雖然還不到五十歲,但已是目前紫宸殿里年歲最大的。

「我大宋內部的隱憂,不過七方——禁軍、官吏、權貴、太學生、商賈、百姓和宗室!」

他知道趙桓很少因言治罪,因此一開始便侃侃而談。

「臣以為,禁軍和百姓的隱憂已經被官家解決,不足為慮;商賈的隱憂,隨著六大商會和七大商號的組建很快也會冰消瓦解,目前僅剩官吏、權貴、太學生和宗室尚未解決。」

「首先是官吏,官家一上台便絕了那些尸位素餐、貪贓枉法者的活路,讓我大宋一直盛行的相互攀附之風瞬間沒了意義。很多想靠行賄繼續往上爬的官員已經心憂、絕望,很多想靠受賄為兒孫積累財富的官員更是失望、心有怨言。」

「即便是那些已經退出朝堂的老臣,他們也在時刻擔心官家會不會在哪天突然對他們下手,以至于惶惶不可終日。」

「臣听說要收復人心就要恩威並用,只靠威服並不能長久。」

許景衡說完,抬頭看了趙桓一眼,見他已經陷入沉思,反而愈加有了想說的**。

「權貴和宗室差不多是一類人,但又略有區分。」

「官家登基,免除了宗室許多特權,讓他們也不得不自謀生路, 幾乎可以確定所有人的心理都是有怨言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宗室中人也都體會到了人間疾苦,但他們仍然沒有像普通人那樣自給自足的本事,所以當他們陷入困境的時候,難免會加劇對官家的怨恨。」

「權貴們要好很多,他們多數家族本以沒落,基本還能顧住自己,官家松懈對他們的限制也讓他們大為感激。」

「但他們畢竟還顧念著往日的榮華,突然成了跟富商一個層級的人,一時之間也難以接受。」

「臣听說,曹駙馬家如今已漸漸被權貴們孤立,由此可見他們對官家的怨恨多于感激。」

「至于太學生,臣也十分認同宋江所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生,至少要在地方為官十年以上才堪大任。」

「但這前十年怎麼辦?豈不是到哪里為官,哪里都要遭殃?」

「能力不足以支撐野心,這是官員們墮落的主要原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