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遷都前的準備

作者︰月神的兔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遷都的事,朕估模著也瞞不住。天下多的是聰明人,這二十四城的布局一旦公布到報紙上,立刻就有人會猜到朕要遷都燕州,到時候反而會導致燕州內外地價大漲,朝廷控制不住。」

「所以,現在就要嚴令,燕州、薊州的土地必須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好在遼金大戰,燕薊兩州的土地三成都成了無主,剩下的地價也低的可憐,跟不要錢差不了多少——呵,這些原來的遼國漢人啊,如今成了大宋子民,卻還是不看好大宋能長期擁有燕雲十六州,總覺得遼國早晚還會回去!」

「拿錢,偷偷的、大規模的買下燕薊兩州的所有土地,有不願賣的,就那東京周圍的官地等量兌換,朕不信他們不從——但不可強逼,我大宋以後不做強逼平民百姓的事,也不準任何人用任何手段逼迫他們!」

趙桓再三強調,讓三人牢牢記住,再傳達給全國。

中書令浦文英、侍中聞煥章、尚書令李綱,他們三個是三省的主官,只要他們這邊嚴格掌控,地方上就不會有太大偏差。

「買下來兩州之地後,在宣布二十四城的命令,同時準備修建燕都。」

「燕都一定要夠大,至少要比長安、開封還要大,這些事全權交給你們三個來籌辦。」

「同時,要建造足夠的府邸,朕要賞賜給東京城里的這些守規矩的權貴,以及折家、種家、姚家、楊家、劉家、鄭家、高家這些將門,當然還有你們南北兩斗十三人,以及下面的各大將,都要有。」

「按照面積規格,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比如三十畝的宅子建十座,二十畝的宅子五十座,剩下的十畝宅、五畝宅、三畝宅、一畝宅多些。具體的規格、數量和位置你們來定,街坊劃分也多費些心思。」

「另外,盡快讓吳璘駐守陰山一線,看怎麼更好的拱衛燕薊;李彥仙要防守好榆關和右北平,等過陣子時機差不多了,滅了遼國之後就讓他們駐防遼國故地和遼東。」

「再傳令蕭嘉穗,讓天威軍海軍駐守在薊州沿海。有吳璘、李彥仙、蕭嘉穗三支大軍,在加上楊存中的人馬,若是再守不住一個燕薊,那我大宋直接向遼國投降算了,也不用丟人現眼了。」

聞煥章三人聞言神情一松,如果照顧到現有的這些權貴,再有四支大軍守護,遷都倒也不難。

大宋當年定都開封,除了出于漕運壓力的打算之外,就是因為趙光義強烈反對遷都;雖說趙光義給出了什麼「在德不在險」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但其實里面摻雜了皇位繼承的原因,是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與趙光義博弈的結局。實際上,客觀來說,大宋早就該從開封牽走。

現在,趙桓要遷都到燕薊,根本不會有像樣的阻力存在,還不是由他乾綱獨斷?

接下來的日子,在浦文英、聞煥章和李綱的秘密指揮下,大宋國土內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是打擊不法、褒獎仁善。大宋境內的不法商販被清洗了一遍,但凡不干淨的,基本沒有人能幸免,全都被抄家遷徙到西南或者西北。

當然,在這次清理行動中也發現了不少真正勤儉起家的商人,他們或許沒有那些豪商有實力,但卻遠離是非,不亂法紀,不違初心,還願意做些鋪路修橋、施粥施藥的善事。對于這些人,再三查明確實沒有過明確惡行的,朝廷甚至還辦法各類「善者」榮譽,以勉勵他們的行為,同時讓天下百姓潛意識中對比兩類富人,讓那些被處理的人心服口服。

在確鑿的證據、善者的對比和絕大多數百姓的支持下,這場轟轟烈烈的平富運動總算沒出什麼亂子嶺南和西北的漢人人口也快速增長起來。

其次就是修築長城。大宋耗費了很大的國力,沿著燕山、陰山、大漠修築了一條萬里長城,西起榆關,東到甘州(張掖),中間開著十幾道關城。

燕山、陰山的長城是第一期工程,完成之後才會沿著大漠修建第二段長城。在新式火藥和水泥的幫助下,新長城的修建要比歷朝歷代容易得多,也更加堅固、更加平整;為此,凌振現在已經暫時離開了鐵火雷軍,專一負責配制火藥、炸石開山。

至于長城修到西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個時代的沙漠化遠沒有那麼嚴重。比如河套平原附近的毛烏素,現在還不是沙漠,只是有幾片大面積的禿地而已,只要人工干預,恢復水草樹林沒那麼困難;比如騰格里地區,現在還有很多水泊,沙漠只是小部分,也有很大可能恢復。

比較麻煩的是巴丹吉林大漠,很嚴重,在這個時代要想恢復成草原怕是難了。

好在巴丹吉林大漠的東側邊緣有一道山梁, 雖然不高,但擋住風沙還是不成問題;趙桓決定沿著這道山修建一條堅固的長城,就是為了在長城以內種樹種草,以保護西北地區,不使沙漠擴大。

其三就是沿著長城修建十座堅城,從東到西依次為撫寧城(榆關)、右北平城(承德)、豐寧城、赤城、上谷(張家口)、陰山城(烏蘭察布)、豐州城(呼和浩特)、九原(包頭)、五原(烏拉特前旗)、朔方(巴彥淖爾),每座堅城外均緊鄰長城隘口,也是長城駐軍的後勤支撐和管理中心。

其四就是收購燕薊兩州的土地,進展的確十分順利。這兩州都是大宋新得之地,百姓或出于畏懼,或出于安全考慮,賣的十分慷慨。

其五就是東南西北中二十四座中心城市的擴建、重修或者改動;圍繞著這二十四座城,大宋重修了官道和海港、河港。

但遷都的事,還是沒有露出一點苗頭,燕薊兩州也只是準備地塊、設計圖紙,並未大興土木。

不過,這些事還是沒能逃過有心人的眼楮,大宋的這些明面上的變化都被人寫成了一封封的密信,傳到了遼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