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八十 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麼模樣

會失敗嗎?

毫無疑問旳吧。

因為理想主義者總是在不斷地被消滅。

所以蘇詠霖毫不猶豫的點頭。

「很有可能,絕對有可能,或者說,可能性超過九成吧。」

吃下一塊綠豆糕,喝了一口茶水,蘇詠霖咂咂嘴,又笑道︰「但是我也同時相信著,哪怕我們的努力最終失敗了,可火種已經保留下來了,後人會做的比我們更好,並且最終把我們的夢想真正實現。」

「真的嗎?後人真的能做到嗎?」

「那當然了,當他們再次受罪的時候,自然就能感同身受了,自然就知道我們是對的了,到時候,他們會再次覺醒的。」

听到蘇詠霖的這種判斷,辛棄疾忽然覺得有點好笑。

「這邊感覺像是一頭懶驢,不拿鞭子抽就不會往前走,您未免對後人太過于苛責了。」

「我可沒有說謊,我真的是這樣認為的。」

蘇詠霖笑道︰「後人會忘記我們做過的一切,但是後人的後人會想起來,正是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吧?而咱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告訴後人的後人哪條路是正確的道路,告訴他們該怎麼走,並且用我們的失敗告訴他們該如何預防失敗。」

「您對後人的後人可真是期望滿滿……」

辛棄疾頓感有些無語︰「您就真的確信如果後人不肖, 後人的後人就能做得更好?」

蘇詠霖愣了片刻, 然後訕笑出聲。

「其實也不一定,我也不知道後人的後人會不會做的比我們更好, 時代隨時都會發生改變,可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麼模樣呢?他們是否會更加爭氣……我是不知道的。」

「所以……」

「所以我才會那麼拼,那麼用力,在我活著的時候, 在我還能掌控大局的時候把能做的都做掉, 否則我是真的會擔心他們不爭氣,做的還不如我們。

所以我要給他們打個樣,我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叫革命,他們總得知道才知道該怎麼做, 對吧?這樣一想, 頓時感覺未來還是有希望的,咱們看不到的場景,後人的後人說不定就習以為常了。」

說完,蘇詠霖忽然放聲大笑了一陣。

辛棄疾愣了片刻, 好容易才反應過來, 便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兩人一起笑了好一陣子才緩緩停下。

夜深了, 一陣一陣的涼氣讓蘇詠霖和辛棄疾感覺到陣陣的舒適, 臨近夏季,連日來的沉悶天氣仿佛也有些消散了。

「說了挺多, 心里也好受多了,幼安,勞煩你做我的听眾了。」

「如此這般的听眾,多少次也不會覺得煩。」

辛棄疾笑道︰「您所說的一切, 盡管莪不一定認同, 但是我也不會反對, 這條路是您走出來的, 您自然也有最大的發言權,我的話……」

「你也沒必要覺得我總是對的,說不定我就錯了呢?」

蘇詠霖哈哈一笑︰「若是在這件事情上我錯了,若是我們的事業一直堅持下去沒有反復,那我一定會非常高興的,若是今後沒有了我, 咱們的復興會也能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 我會更高興。」

「一定會的。」

辛棄疾毫不懷疑道︰「絕對是會的, 這一切的一切對于我們來說太珍貴了, 一定會有人警醒, 會有人堅持不變的,若沒有其他人,那便讓我來,這條路我也是一路走來,所以我至死不渝。」

「記住你今天說的話,幼安,我可是對你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一定。」

「好了, 沒什麼事情你就回去休息吧,這些日子麻煩你又要操心復興會的事情, 又要操心戰爭的事情,的確是把你累壞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蘇詠霖看著夜色深了, 便讓辛棄疾回家休息。

不過這一弄倒是讓辛棄疾想到了自己還有事情沒和蘇詠霖說。

「說事情說的連大喜事都差點忘記和您匯報了。」

辛棄疾從懷里拿出了河南兵團的戰報︰「最新戰報,五月二十七日,宋軍李顯忠部援軍主力被我軍擊潰, 全軍覆沒,我軍擊殺宋軍近兩萬,俘獲六萬余人。」

「哦?那麼大的勝仗?這加在一起得有八萬人,算是宋軍主力了吧?」

蘇詠霖頓時高興起來,連忙接過戰報,一看之下,大喜過望。

宋軍于四月二十一日以大將李顯忠為主將,將軍王寵為副將,統領臨安禁軍和江淮戰區的軍隊共八萬人馳援襄陽。

為了盡快抵達襄陽並且不要耗費多余的時間,他們放棄了走水路和明軍、農民軍進行糾纏,而是選擇走目前還在宋廷掌控之下的陸路, 也就是淮南西路。

通過長江水道行進到淮南西路的安慶府之後,宋軍登陸,在安慶府集合以後前往六安, 再從六安前往信陽。

李顯忠和川蜀系將領之間還是有一點情分在的。

李顯忠出身陝西延安, 原先也屬于西軍這個大派系之中, 而現在的川蜀系將領也基本上都是出身西軍,只不過李顯忠沒有和他們在富平之戰失敗以後進入四川。

他的經歷較為坎坷。

先是假意投降金人,一番操作之後差點干掉了金軍主帥,之後逃亡西夏,得到了西夏皇帝的賞識,得以借兵攻金,之後又因為內部矛盾不為夏人所容,他就自立山頭招募兵馬打敗了夏軍的鐵鷂子。

再往後因為難以在關中立足,不得不帶著四萬多招募來的關中勇士進入四川回歸南宋,為時任四川宣撫使吳玠所接應、安撫,然後抵達臨安,進入趙構嫡系。

可以說川蜀系將領對李顯忠是有過幫助的,本身也屬于西軍這個早已不存在的大團體之中,有著一份特殊的聯系,所以在支援襄樊的問題上,李顯忠還是比較賣力的。

他帶兵疾馳猛進,以較快的速度進入信陽,在信陽,李顯忠探知明軍在棗陽有駐軍,于是做了一番分析。

他認為明軍在棗陽布置兵馬是為了防止援軍援助襄陽,因此棗陽守軍應該時刻警惕著信陽方向的宋軍,說不定他們已經知道了信陽方向來了一支宋軍,正嚴陣以待。

這樣一來,如果在棗陽開闢戰場和明軍對抗,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棗陽守軍和明軍的援軍,還不知道要打多久,要消耗多少兵力。

明軍戰斗力強大,這一點李顯忠一清二楚,他手上可以依靠的精銳人數不多,也就三萬人,要是在棗陽就拼光了,去襄陽就等于是去上菜。

不能在棗陽耗費太多的兵力,棗陽最好可以一戰而下,輕松取下,然後大軍直接奔赴襄陽,和襄陽明軍決戰。

但是明軍主將也不是傻子,要想辦法讓他們相信宋軍的主攻方向不在棗陽,而是在其他地方。

用兵之道,可不是敵人在哪里我就要去哪里打,而是要自己想辦法開闢戰場,想辦法讓敵人跟著我的步調去打,讓他們根本不知道我想要干什麼。

李顯忠是個很有能力的將領,他不是田師中那種大庸人,這一次援助襄樊,樞密院給了他比較大的自主權,他也充分運用起了自己的自主權,決定另外開闢戰場。

開闢在什麼地方呢?

南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