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底氣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美國政|府對中國東北局勢表示了憂慮,如果戰爭打起,日本勢必要武裝軍隊,會一發而動全身,逼迫各國加大對亞太的軍事投入,這與一戰後裁軍和平的大潮流不符。

所以美英駐日大使在各自國內政|府的指示下調停兩國爭端。

在連續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後,預見到中日戰爭可能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日本並沒有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和計劃,日本政|府不得不緩和局勢。

15日,日本外務相發出了對時局的聲明︰「日本政|府從沒有、將來也不會對中國的領土提出所謂的非分之念。日本國將嚴格根據《華盛頓條約》約束本國軍人在滿洲、華北的行動,並恪守日本對保證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的義務。」

同日,駐長春日軍開始撤回關東州,沈陽日軍也返回原軍營,天津日本人及便衣隊也偃旗息鼓,東北及華北的局勢暫時緩和了下來。

不過,這只是因為時局對日本不利,而不是其主動放棄了侵略中國的野心。因為干涉西伯利亞的軍事投入,讓日本國內財政不堪重負。

也許俄國天生就是日本人的克星吧?以前懾于俄國熊外表的強悍,日本政|府只能在俄國嘴角找點甜頭,甲午之戰的大好局面,俄國人輕插一腳就讓其被迫讓度部分利益,還吐出了遼東半島這到嘴的食物。

好不容易在日俄戰爭中打了大勝仗,但是從中沒落到一點好處。俄國人不死不休的戰爭潛力讓其膽怯,特別是听說遠東大鐵路已經建成後,日本人明智地選擇了放棄戰爭賠款而和俄國共同瓜分中國東北。

到俄國內部分裂了會不會好點?四年干涉,除惹了一身臊,沒落到半分便宜,以至于在1922年第45屆議會上,尾崎行雄、正木照藏等有影響有見識的議員嚴厲質詢政|府︰「自大正七年(1918)出兵西伯利亞,已三年有余,耗資6、7億元,犧牲3000多人,所得者何?外招各國猜疑和俄國人之怨恨,內遭國民抱怨,如此而已!」

然而日本不甘失敗,積極游說各國政|府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並要求中國響應《華盛頓條約》的精神,實行裁兵,以在軍力上壓制中國的發展。同時指示滿鐵等機構,準備在東北進行一場金融戰爭,來打垮奉系的經濟基礎。

這一點張漢卿才不怕呢,拼工業,中國在建拖拉機、汽車時,豐田還在玩織布機。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起步就比日本快,起點也高得多。

在國際貿易上,1916到1919年間,日本對華出口增加159.6%,在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由1913年的23%上升到1918年的43.5%,對華投資額由戰前第四位躍升到與首位的英國不相上下。相對于此,中國對日本投資寥寥,完全是一副逆差的狀態,搞大了中國不吃虧。

而經過又三年的發展,奉系的軍工能力上升了一個嶄新的境界,龐大到日本也不敢直視,這也是張作霖、張漢卿敢于頂住日本的底氣所在。

沈陽兵工廠在前年實現年產山炮150門,去年因為擴產升為180門,這樣,近水樓台先得月,奉軍十個師,都已經擁有滿編的炮兵團了,而人民軍也已經裝備了六個師,而且其它的師則至少裝備了一個炮兵營。

考慮到對各兵工廠巨大的投入,今年光沈陽兵工廠的月產能都已翻倍,尚不談蘭州、漢陽兩處的兵工廠都已經開始大規模量產。按到年底還有4個月算,加上各地方雜牌部隊收繳的大炮,年底前裝備人民軍全部師屬炮兵團不再話下。

迫擊炮方面,1922年遼11式80mm、150mm已經研制出來並投入生產。這種攜帶方便、對步兵火力支援有很大作用的重型迫擊炮開了國內迫擊炮大口徑的先河,說明在武器研制方面,奉軍已經走在各路軍閥的前端。

這還不夠。

由于炮兵的普及,給研究火炮的性能增加了便利,所以在火炮的裝備改進上,奉軍也走在了國內前列。以前炮兵部隊的觀測器材,主要只有炮隊鏡,後來精微儀測遠機就普及了。

東北炮兵掌握了圖上作業的無觀測試射開始效力射的射擊技術,以及佔領遮蔽陣地的最新炮兵技術,在當時的國內是先進的。

此外還有中國那個唯一的來自皖系邊防軍的155毫米重榴|彈炮共24門也編為重炮團加入奉軍序列,歸中|央軍委直轄。

張漢卿還準備在沈陽兵工廠建一條新產線,在制造現有75MM山炮的基礎上試制更大口徑的大炮、榴|彈炮。

需要說明的是,民國陸軍師雖然參照日軍的編制,但其師屬炮兵在編制上則要先進的多,它的炮兵團都是標準的54門,而非日軍的36門,而當時18門炮的炮兵營編制在國際上都少見的。

之所以如此編制,想必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受盡了大炮巨艦的摧殘,一種發自軍隊上層的火力優先論吧。反正盡管北洋時國力凋弱,但裝備的北洋陸軍師是實打實的,比起後來不滿員的師、無炮無馬的師,不可同日而語。

18門炮的炮兵營編制與當時各國普遍采用的12炮制炮兵營比起來火力更加凶猛不提,單就火力反應速度來看要比12炮制炮兵營尤其是當時采用3連4炮制的日本陸軍要快上一倍。

這個編制的好處,在于在當時最基本的戰術炮兵陣地是炮兵連級陣地,6門火炮組成的炮兵陣地需要進行水平射角調整時,絕大部分只需在原地挪動調整火炮自身的射角,尤其是管退炮大量裝備北洋軍後效果更加突出。

而當時日本陸軍的炮兵連進行水平射角調整時,需要挪動炮兵陣地的次數是6門炮兵連的3、4倍。

此外奉系軍隊每個步兵團都配置一個12門制的迫擊炮連的編制,每個步兵連都配置一個3挺的機槍班。

雖然現在武器數量還不夠,但是想到漢陽兵工廠、蘭州軍械廠也開始能夠生產少量火炮和量產機關槍與迫擊炮的能力,每過一天,便有大批裝備分發到軍隊,奉軍和人民軍的實力也就強過一天。

至于日本人要求中國裁軍,張氏父子對日本人的包藏禍心看得十分明白︰國家四分五裂,靠這點軍隊連保家衛國都不夠,還要裁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為了應對輿論,張漢卿表示︰人民軍不再新增陸軍師,保持目前13個師的番號。但是又私下命令有條件的軍隊,可以適當增加新兵人數,未來把2旅4團制變為2旅6團的「加強師」。

這是換湯不換藥的做法。

在全民抗日的大好形勢下,12日下午1時,早已集結在蚌埠待命的華中人民軍精銳第4師登上列車,奔赴華北抗日的前線濟南,準備以強硬對抗強硬,結束日本在膠濟線的控制。

這時候因為《華盛頓條約》的簽訂,日本已經被迫退出了它在山東的軍隊,只留下部分護路軍「維持」膠濟線的秩序。

膠濟線是從海上進出山東的門戶,又跟津浦線(京滬線)相接,位置十分重要。早已虎視眈眈的張漢卿怎肯放過這個好時機?日本護路軍敢攔,開打就是了;如果不攔,人民軍可以直接進山東。

魯督田中玉雖然知道人民軍來者不善,「請神進來送神難」,卻在「全民抗日」的當口不但不敢抗議,反而還要假惺惺地表示歡迎以及全力支持雲雲。

多年以來千方百計都無法進入的直系側翼地盤,終于在此時打開了大門。張漢卿本來也就想借著這個由頭進入山東,也終于明白為什麼當初老蔣非要「攘外先安內」了︰一著不慎,政權真的會旁落啊!

奉系與人民軍的壯大與對日的強硬,日本國內的有識之士紛紛表達出了擔憂,認為一個統一的中國必將給日本在華利益產生莫測的影響。

由于皖系的大敗和段祺瑞的淡出,日本要重新在華扶持代理人時間上已來不及,而且當前在民國政壇上也沒有比直、奉兩系更有影響力的勢力在。

關鍵是,看架勢人民軍是真打了,可是日本還沒準備好…

直系是老牌的英美代理人,雖然目前被張漢卿取而代之,但是憑借藕斷絲連的關系,要他們轉頭投入日本人的懷抱有點困難。

奉系已經尾大不掉,而且實力已經遠超中國國內任何一股力量,要他們俯首稱臣,日本尚無這麼大的底牌。

以孫逸仙為首的國民黨似乎與日本關系一直不錯,可惜月兌毛的鳳凰不如雞,在丟失廣東大本營後,除了道義上還有那麼點影響外,軍事上毫無建樹,這可是個無底洞,日本人也不想把資源白白浪費。

怎麼辦?

張漢卿已經代表奉系給出了答案。他在1922年慶賀人民黨建黨五周年之際,向國內、向日本、向英美、向世界宣布,中國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尊重九國公約及承認《普茨茅斯條約》中日本部分,民國政|府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保證各國在中國的既有利益。

他提出的結論是現階段中國最大的任務是整合資源,消除貧困,建設一個統一的中華民國政|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