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楊宇霆也很興奮。張漢卿的少帥辦公室目前有六處,有三個處長陳布雷、朱光沐、高紀毅是中|央政治局的委員,規格已經很高。現在自己代理了一個處長,這是否意味著自己已經列入少帥的梯隊?至少從級別上,他一腳已經踏進張漢卿的核心圈。

張作霖也是如釋重負,他知道自從湯玉麟被小六子擊斃後,奉系上下對他的敬畏已經上升到一定程度。現在,他已經有了上位者的威嚴,自然不需要再和原來的伙伴們打成一片、適當的敬畏也是應該的,但是因此而產生隔閡就不好了。特別是楊宇霆,有能力有擔當,用得不好,他再次離開或者出工不出力,影響都不好。

正好楊宇霆的事給了他一個轉機。同樣是一種背叛,如果自己安置的好了,那就發出一個信號︰他老張還是很重情義、很有人情味的。

張漢卿的安排,不高不低、正好。往大了說,這是一個足以和陸軍平起平坐的軍種,地位尊貴;往小了說,也就是一個處長,影響力不彰顯,需要張漢卿和自己的支持才能發揮作用。

他在心里暗贊︰「這個大餅畫得好啊,幾天不見,小六子又有長進了。」不過嘴里卻說︰「空軍的發展,我是全力支持的,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一定要把它搞出來。」其實到目前為止,他對空軍作用的認知,也就停留在用飛機做偵察上面。

張漢卿可沒指望父親這個大老粗去關注什麼空軍,只要不添亂就好,現在他表這個態,正合心意。也就作勢夸他一把,趁熱打鐵︰「有大帥這句話,相信空軍的建設一定會上大台階。我看總參議就不用代理了,今天就直接走馬上任,等馮兄弟回來就組建第一支空軍,由他作參謀長好了。」

張作霖不住點頭︰「這個行,那就干了!」他是大咧咧的性子,做事卻也雷厲風行,馬上回署就簽了委任狀。

北洋政|府時期,中將以上軍職基本是對應于文官的特任,上校以上對應簡任,中、少校對應是薦任,尉官是委任。特、簡任官任命均需由部呈大總統蓋章,隨時公布。

楊宇霆本來就是中將,這種職務的變動根本不需要經過中|央——老張現在有多少事情是沒有通過中|央的!不過即使通過中|央,老張也完全相信沒有一點阻礙——那個空頭總統徐世昌會活得不耐煩了自找麻煩?

待楊宇霆正式上任後,張漢卿又和蔣百里一道,與他一道制定了空軍的規劃,主要是軍械方面。

空軍不能沒有飛機吧?通訊系統、指揮系統、瞄準系統、航空炸|彈、航空機槍、防空火炮,都是要思量的;空軍編制、訓練和作戰守冊都是新生事物,要從零開始撰寫的;現有的兩架訓練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購買,之後的保養、維護、維修都牽涉到諸多部門。

楊宇霆頭也大了。

不過他是有本事的人,也有相當的毅力,知難而進是他的特色。他原本就長期擔任奉天兵工廠的督辦,因此人脈極廣,辦法也極多,很快就理出頭緒來。當然,作為聯系軍工體系的國防科工委主任,蔣百里也下了不少功夫。在他看來,少帥已經提供出一個讓奉軍躋身世界一流軍隊的機會,能不能抓住,是他們這些具體經手人員的職責。

然而張漢卿知道空軍的建立不是朝夕功夫,眼下還有更要緊的想法要實現,他拉來蔣百里,神秘地說︰「方震兄,空軍就讓楊處長慢慢弄,眼下你還有更重要的事。」

要說他本來一直是稱他為蔣世叔的,可是當老蔣歸奉後,大家都是同僚了,蔣百里便拒絕長輩分的叫法。可是張漢卿稱他為「兄」,而張作霖則稱其為「弟」,這就有點不倫不類了。不過蔣百里很豁達︰「那就各親各叫。」

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兩人稱兄道弟,卻也感覺十分親密。

蔣百里知道張漢卿又有奇思妙想了,不過他卻十分高興。這個少帥每次提的建議都是讓人耳目一新但深思起來卻感覺很有意義,也給他這個軍界泰斗很多啟發,常感嘆有少帥在,才知道自己眼高手低。

可是張漢卿比他更眼高手低好不?他是典型的只管出點子,具體的事情要下面人跑斷腿的「高瞻遠矚」——其實也不怪他,除了有後發優勢,講到把想法付諸實踐,他離蔣百里、楊宇霆他們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用制造汽車、拖拉機履帶的技術來制造坦克,你看行不行?」

坦克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稱雄于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從二次大戰起至今一直是陸地戰場的主宰力量,被稱為「陸戰之王」。它是所有裝甲車輛中最基本的車種,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裝甲防護能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

坦克的問世和使用,開始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期,對軍隊作戰行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軍事上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它可以在復雜的地形和全天候條件下擔負各種作戰任務,主要用于與敵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和其它炮兵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坦克的發展對其它裝甲車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它的價值,張漢卿是清楚的。而有了足夠的動力,不愁這坦克造不出來。

早期坦克還是很原始的,被稱為「坦克之父」的斯文頓是英國的陸軍上校,他首先提出了用履帶式拖拉機加裝鋼板以抵抗機槍的火力,這也就是最早的坦克的設想。

1916年1月16日,英國改進的坦克「母親號」進行了第一次行駛試驗,並順利通過了模擬的「戰場障礙跑道」。它越壕溝寬度達到了2.24米,通過垂直牆高1.37米,試驗取得成功。從此,世界上第一輛真正能夠實用的坦克誕生了,裝備英國陸軍後,被正式命名為Ⅰ型坦克。

同時期法國也制造了數種坦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雷諾」FT-17輕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裝有可360度旋轉炮塔的坦克,而且動力艙後置、車體前設駕駛席,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絕大部分現代坦克都沿用了這一設計。

張漢卿通過德國軍事顧問馬克斯?鮑爾上校的關系,設法弄來了幾輛FT-17,調集各路專家,秘密在秦皇島成立了一支掛牌代號為「秦皇島第20機械研究所」對該坦克進行研究。

一戰時各國坦克五花八門,裝備也是多姿多彩。以英國為例,不僅有裝備1門炮2~5挺機槍的各款式,竟還有「公」、「母」的分別等。面對雜亂紛呈的坦克發展道路,張漢卿力排眾議,堅持坦克只裝備一門火炮及1挺機槍,建議乘員4人︰車長、駕駛、炮手和裝彈手,由車長兼機槍手。

他認為,未來陸軍機械化是各國的歸途,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單靠一兩種精尖但少量的武器不足以維護領土主權的任務。考慮到中國國情,價格低廉、制造及維護方便、有升級潛力便于大規模制造的武器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而坦克,將以機動性、防護性、火力的綜合發展為方向。

于是大家將思路集中到如何改進機動性、增強防護性與維護、使用可靠性上來。最終逐漸形成一個戰斗全重一般15噸左右,最大行駛速度30~40千米/小時,最大裝甲厚度60~70毫米,配置火炮口徑為57毫米的標準型號。不是張漢卿不想口徑大,只是現階段沈陽兵工廠只能建造這麼大口徑的炮。

因為在1920年開始研制,張漢卿起名為T-20坦克,這是中國標制坦克的鼻祖。

陸軍有坦克大炮,空軍有飛機,海軍自然也要有軍艦。前兩者都在變為現實,但制約中國海軍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那個時代就已經顯現,那就是艦用動力。

張漢卿之所以花大價錢在哈爾濱成立船舶鍋爐渦輪機研究所,就是未雨綢繆。目前中國沒實力、也沒必要搞供萬噸級大艦使用的大功率蒸汽機,但幾十上百噸的民用運輸船和小型炮艦的動力設施可以準備了。有維護吉黑江防艦隊炮艦的經驗,張漢卿給航警處和研究所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仿制出同級別的燃煤鍋爐來。

秦皇島的中興造船廠已經購置了大量機器,足以制造幾百噸的船體。等技術成熟了,可能一時造不出像日本人那樣的萬噸級戰列艦、重巡洋艦,但炮艦艦身總沒問題吧?技術都在積聚著,等到需要時,它就會像熟透的瓜一樣,瓜熟蒂落。

「國防科工委」因此在統籌上給予極大的支持,各工作人員對有機會讓中國軍隊提升裝備的計劃投入了相當的熱情,分門別類齊全的工業架構也讓各行業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至此,張漢卿完成了對軍事裝備的布局,奉系軍工開始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