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白登之圍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有良材,需要良工;有勇將,需要賢主;有謀士,需要明主。

有求必有需,有需必有求。

原本韓王信身陷重圍,欲用緩兵之計,最終不得已而降。劉邦也因韓王信之降而丟城失地,差點連自己的性命也丟在白登,其間孰是孰非?

婁敬堅持己見,被劉邦囚入大獄,差點連命都沒了!

劉邦月兌困回來,他將如何對待婁敬?

此三問將會在下文予以揭曉。

此韓信非彼韓信!

韓信(?-前196年),別名韓王信,字號不詳,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西漢開國功臣、異姓諸侯王,韓襄王姬倉庶孫。

韓國被滅後,跟隨張良入關,擔任將軍。授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受封韓王。楚漢之爭時期,支持漢王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西漢建立後,受到漢高帝猜忌,戍守太原以北的地區,向匈奴求和,起兵反叛,引誘代相陳豨造反。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帶兵攻漢之,被將軍柴武斬殺。

韓王信是漢朝大將,勇不可當,為漢室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劉邦登基後,分封韓王信一塊強兵勁旅之地,那就是太原,讓韓王信督軍晉陽城,防杜匈奴侵犯。韓王信到晉陽後上書,匈奴屢犯邊境,晉陽離邊界太遠,請求布軍于馬邑,劉邦全部允可。然而,剛到秋天,冒頓傾巢而下,三十萬大軍將韓王信團團圍住,韓王信一面派人向冒頓求和,一面發書向劉邦告急。

漢朝也發兵救急,但懷疑韓王信圖謀不軌,劉邦給韓王信一封書信,責備說你如果貪生怕死就不勇猛,就不能勝任大將之職;區區匈奴,難道可以圍困你?韓王信接到書信後,思前因,想後果,害怕被誅殺,約同冒頓攻打劉邦,讓馬邑給匈奴,兩軍合力攻取太原,兵犯晉陽城。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天,也就是叔孫通排演朝禮完畢,劉邦享受到為帝之貴後,御駕親征。銅鞮(今山西沁縣南)一役,首戰告捷,斬韓王信部將王喜。銅鞮是通往晉陽城的關隘,銅鞮一破,漢軍洶涌而來,韓王信知道晉陽難守,當即逃往匈奴。

就在劉邦乘勝追擊之時,突然殺出一支軍馬,那軍馬打的旗號卻是趙王。原來韓王信敗北,其部屬曼丘臣和王黃等集結韓王信的散兵敗將,擁趙國後裔趙利為趙王,聯合匈奴、韓王信反擊劉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為守護大漢山河,劉邦非累死不可。

這時已臨冬天,天越來越冷,北方風雪早下,天地茫茫一片。敗軍潰散,劉邦一鼓作氣,大驅軍馬,追亡逐北,直殺到樓煩(今山西寧武)。此時天大寒,中原士兵有兩三成人被凍掉手指,異常酷烈。雖然天寒地凍,晉陽因無大將據守,劉邦一鼓攻取。劉邦听說韓王信已經逃到匈奴,十分憤怒,前前後後一共派了十多位使者前往匈奴探听虛實。使者都回報說,匈奴人羸弱,匈奴軍疲弱,匈奴的羊馬瘦弱,要打贏匈奴不難。

但劉邦謹慎,再派婁敬前往匈奴查探。風雪漫天,學積阻路,異常難行,劉邦久等婁敬,毫無音訊,下令進軍。婁敬頂風冒雪,快步奔回,在半道遇上前進的劉邦大軍,劉邦問匈奴軍事實力如何。婁敬所見與其他使者看到的一樣,但卻說出不一樣的話。婁敬說︰「大凡兩軍相交,彼此總是要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強處。我去匈奴,只見弱民、疲軍、瘦馬,冒頓這樣做,一定是想讓我們以為匈奴勢弱,他可能早已伏下精銳之師。我認為不可輕易對匈奴用軍。」

然而此時劉邦已然發兵,三十多萬大軍全在路上,听到婁敬那使人喪氣的話後,劉邦大發流氓脾氣,厲聲大罵他一通,遂驅軍前進,囚婁敬于廣武(今山西代縣西南),也就是句注山下。

冒頓見漢軍勢大,一時難以抵御,于是領兵撤退。漢軍見冒頓兵撤,大舉追擊,勢如平原跑馬,非常高興。漢軍一路追擊,所遇全是老弱病殘,畏懼之心大去,劉邦命三十多萬大軍全力追擊。三十多萬大軍,雖然迎風冒雪,但毫無阻礙,如入無人之境,大踏步而行,毫不戒備。劉邦領著隨行部隊,輕輕松松地,比步兵先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劉邦剛到平城,領兵視察白登,當即被冒頓派精銳騎兵圍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北),七日七夜衣食難繼。

劉邦身陷白登,只見四野全是匈奴軍。匈奴騎兵很彪悍,西方一隊,全是白衣白馬,十分威武;東方一隊,全是青衣青馬,肅然駭人;北方一隊,全是黑衣黑馬,雄壯無比;南方一隊,全是紅衣赤馬,挺首昂然。劉邦心下暗悔,懊喪難言,急欲尋思月兌身之計。

「陳平,我軍被困,而大軍未至,武力是行不通的,平日你計謀最多,說說該怎麼辦?」陳平是漢家謀士,劉邦很仰仗他的計策。

「我也知道匈奴勢大,但絕沒想到如此之大,還加上那萬夫不當的韓王信。唯今之計,只有如此如此,此招雖是險招,但除此別無他法。否則我們再多困幾日,就算不被打死,也將餓死。」

陳平究竟對劉邦說了什麼妙計,司馬遷和班固亦沒有記載,後人就更不知了。據史書記載,陳平又使離間計,派巧舌如簧的使者,以厚禮兼卑辭游說冒頓的妻子閼氏。這閼氏立刻就對冒頓說︰

「你是賢主,白手起家;劉邦也是,甚至起家時吃的苦比你還多。既然同是賢主,又何必互相為難呢?該當英雄惜英雄,好漢愛好漢!再說,依我看,就算你佔據了漢人的土地,也守不住,你沒注意到韓王信嗎?他可是志向不小。這些天我見白登山上,整日雲纏霧繞,似有仙氣,我怕那劉邦是神人之子。如果他真的是神,我們匈奴可得罪不起!」

這幾天白登山濃霧密集,能見度極低,致使冒頓弄不清劉邦的虛實,不敢貿然發兵攻打,閼氏這麼一說,冒頓還真有點疑心。冒頓本已和王黃等人說好,冒頓以疲兵弱將引誘劉邦入伏,待冒頓困住劉邦,王黃等即刻發兵夾攻劉邦。可是冒頓的消息發出幾日,眼見約期已過,仍不見王黃等人身影。冒頓疑雲大起,害怕王黃等背約降漢,自己反遭其害。于是當機立斷,命兵將讓開一個小角,想看看劉邦虛實。

隆冬天氣,大霧彌漫,久久不散。冒頓這一小角剛移動,陳平忙命兵將彎弓搭箭,緊緊簇擁劉邦逃亡。眾弓箭手前後左右,弓拉得滿滿,每人手上都多上一支箭,心神專一,大氣都不敢多出一口。劉邦剛逃出冒頓的包圍,命夏侯嬰即刻駕車奔逃,片刻間安全逃離白登,平安躲入平城。

史書沒有記載陳平的計謀究竟是什麼,因而後人無從得知王黃等失約于冒頓是否拜陳平所賜。但是,既然陳平是漢家謀士,當主人生死之際,用計豈會只用一條單計,不少史學家都認為陳平計出百端。

劉邦進入平城,大漢步軍三十余萬也洶洶涌涌地集聚城下。冒頓見漢軍勢大,而自己苦心經營的計謀已然落空,如果硬戰,傷亡必大,因而引軍後退。劉邦經白登之圍,驚懼猶在,知道冒頓絕非善類,也下令班師回朝。劉邦被困白登,為大漢留下恥辱,匈奴漸漸驕橫,不將漢軍放在眼里。

劉邦撤軍,兵過廣武,放了婁敬,喟然說︰「我不听你的話,致使被困平城,差點連命都沒了。我已經斬了那些盡說‘匈奴可擊’之人。」劉邦封婁敬為二千戶,關內侯,賜號建信君。

陳平救駕有功,封為曲逆侯,享有曲逆的賦稅。那曲逆是個極好的地方,房屋高大富麗,劉邦說他遍歷天下,只有洛陽和曲逆兩地為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