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波折

作者︰蒼穹之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自從杜預入成都之後,對蜀主恭敬有加,安樂公劉禪一切召集,歌舞酒宴全無禁止,宗室大臣,盡皆禮遇,又極力約束部眾,每有持強凌弱,欺辱百姓者,皆當街鞭笞。

收斂成都城外陣亡蜀軍,撥成都府庫,撫恤其家卷,賞賜有功涼軍將士。

除此以外,還厚葬姜維、諸葛瞻、諸葛尚、黃崇、張球、張遵等將領,親自祭拜灑掃。

百姓稱頌,蜀國上下刮目相看。

除了改旗易幟,蜀國沒有任何變化。

逃散的百姓回到家鄉,安心耕種。

益州士族歡欣鼓舞,荊州士人也多入杜預幕府。

南中霍弋、永安羅憲皆上表歸降。

杜預一一好言安撫。

事實上,此刻的羅憲也受到了吳國的招攬。

只要歸附吳國,便可為安西將軍,列侯。

與此同時,建平太守盛曼聲言馳援蜀國,救援百姓,領六千大軍直奔永安而來。

永安諸城大為驚恐。

士民逃散,連長史這個級別的官員都棄城而逃,山賊惡民趁機作亂,響應東吳。

羅憲早識破東吳用心,回書曰︰「本朝傾覆,吳為脣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

遂斬棄城官吏,人心因之而安定。

盛曼被阻于永安。

其後,羅憲修兵制甲,訓練士卒,得兩千精銳,剿滅賊眾。

永安乃安。

然而不到十天,吳國撫軍將軍步協領兩萬大軍來戰。

羅憲扼守險要。

成都杜預派人詢問是否需要援手,羅憲回應只需供應弩箭、盔甲、兵器,吳賊不得入蜀中半步。

杜預甚為嘉許,送牛酒壯之,各種軍需一應俱全。

步協 攻十余日,損兵折將,吳軍氣餒。

羅憲引軍民殺出,步協措手不及,大敗而歸。

消息傳回建業,吳主孫休大怒,令鎮軍將軍、西陵督陸抗率三萬大軍攻打永安。

西陵,即為後世之宜昌。

陸遜于猇亭大敗劉備後,吳國便將此地打造成重鎮,策應江陵,同時防守蜀國。

吳國動真格的了,杜預亦不敢慢待,派令狐盛領八千蜀軍馳援。

還在漢中停留的楊崢,收到吳國進犯的消息,不禁佩服起吳國的腦回路起來。

這個時候不去佔司馬家的便宜,反而跟自己死磕……

說實話,楊崢連吳國國主現在是誰都不清楚。

別看這兩年吳國對外安安分分的,人家在家里早就殺翻了天。

宗室、大臣,全被清洗了一遍。

而吳國的混亂,其實是孫權埋下的惡果。

二宮之爭,基本讓吳國裂成兩半。

本來諸葛恪能結束這一切的,這也是當初孫權托孤于他的本意。

但諸葛恪終究沒有鎮住場面。

孫峻、孫綝二兄弟禍亂吳國,其實也是二宮之爭的延續。

「蜀地急需休養,人心未定,屬下願出使東吳,與其結盟,共抗司馬氏。」龐青道。

「結盟是要結盟,卻不是現在,東吳此時攻我,是在給我一個下馬威,你現在去了,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好臉色,還是再等些時日。」楊崢記得這段歷史,羅憲以兩千弱旅,先後抵擋住了盛曼、步協、陸抗等人的攻擊。

再說成都有杜預和令狐盛在,蜀國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

永安本身就是一座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不是堆疊兵力就能拿下的。

「再等些時日,吳國定會先與我們結盟。」在楊崢眼中,吳國出兵,只能算是關中、蜀中一系列大戰之後的波折。

畢竟吳國什麼都不做,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倘若吳國與司馬氏結盟?」龐青道。

楊崢一愣,不排除這種可能。

當年蜀國如日中天時,孫權就與曹操結盟,背刺關羽,把蜀國拉下馬。

這就像簍子里的螃蟹,我上不去,你也別想上去。

楊崢笑道︰「什麼時候虎狼要跟豬羊結盟的?東吳今日圖我,他日我亦有圖東吳之心!」

走到今天也看開了,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朋友。

當涼州與東吳利益一致時,吳國自然就是盟友。

利益出現分歧時,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掏刀子。

吳與蜀搞了這麼多年的盟友,也沒搞出什麼名堂。

所以什麼事還要靠自己。

今天吳國若能與魏國結盟,明天楊崢就能跟司馬昭喝酒聊天,都打了幾十年,結盟這一套早就玩不轉了。

龐青一臉崇拜之意,「君侯之氣度,天下無人可及。」

楊崢笑了兩聲。

龐青忽然話鋒一轉,「今天下十分,君侯得其三,橫跨雍涼並益,兼領西域草原之眾,若還是曹魏柱國大將軍,多有不妥。」

「這是你一個人的意思,還是其他人也這麼想。」楊崢面無表情道。

龐青立即雙膝跪地,「此是屬下一人所思所想。」

「行了,你我之間不必如此,不用猜就知道他們不敢找我,所以找你來探探口風。」

「君侯英明。」龐青一臉冷汗。

楊崢最不喜部下聚眾,裹挾眾議。

有什麼事完全可以攤在明面上說,沒必要遮遮掩掩。

「你覺得如何?」楊崢反問道。

龐青臉上又滲出幾滴冷汗,「全憑君侯心意。」

「我的心意是我的心意,當然需要听听你的想法。」涼州發展到現在這個體量,不向前邁出一步,對那些舍命搏殺的將士的確不妥。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當然不是為了匡扶曹魏……

再說自己這個柱國大將軍,都不好冊封蜀國君臣。

總不能劉禪為安樂公,自己還是亭侯?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沒錯,但天下就剩這麼三家,低調給誰看?

「稱帝略有不妥,稱王正可。」龐青拱手道。

以前模著司馬家過河,現在都跑司馬家前面去了。

司馬昭沒有稱王,自己卻先走了一步。

什麼事都需要名分,名不正則言不順。

征戰至此,中原士族不可能投附自己。

司馬家給的東西太多了,中原士族不會接受一個融合夷狄的二元勢力,更不會接受寒門庶族、青營大規模侵佔他們的利益。

也就是說以後都是硬仗。

只能靠刀子解決。

「稱王太快,先稱公,看看內外反應。」楊崢覺得還是應該穩妥起見。

畢竟立了這麼多年匡扶大魏的牌坊,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而且內部有一些人真的忠心曹魏。

「屬下遵令!」龐青大喜道。

82中文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