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昭武二式,欲伐清虜!

一晃眼,到了冬季。

昭武二年十二月初三,朱媺娖到南京軍器局下槍械所進行視察。

實際上,這個槍械所大部分人員都是從成都調過來的,所長依舊是趙言。

主要任務是研制、改進槍械。

「陛下請看,這便是硝化紙和火帽。」

朱媺娖來到槍械所後,趙言先展示了此次槍械研制突破的兩大功臣。

雖然是彈藥研究所那邊的成果,但他沒有絲毫嫉妒之心,反而很高興,因為他很清楚,彈藥突破了,槍械研制自然也能有所突破。

朱媺娖只是粗粗看了兩眼,便收回了目光。

在後世,硝化紙和火帽都要等到十九世紀前中頁才會被發明。她既然可以獲得後世技術支持,自然不會按部就班地讓大明人自己研發,而是拿出資料,讓彈藥廠按圖索驥地制作。

所以,硝化紙、火帽雖然是制造出來了,但彈藥研究所那邊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大明要想真正掌握相關技術,還得等培養出真正的化工人才,建立起一定化工基礎才行。

因此,朱媺娖並沒有對此感到多麼高興。

趙言不像朱媺娖想的那麼多,此時還是很高興的。

他接著道︰「有了硝化紙,我們便可以制作紙裝彈藥,直接將硝化紙包裹的彈藥放入槍管就行,不用像以前那樣咬開紙殼往里面倒火藥,擊發後也不必清理槍管中的殘渣了。

這至少能讓目前前裝燧發槍的裝彈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以前,一個熟練火槍兵,每分鐘至多裝填三發,如今卻可以裝填五六發!」

說著,他拿起長條木箱中的火槍交給劉珠,由劉珠交給朱媺娖。

他則繼續介紹道︰「這一款昭武二式燧發槍還引用了火帽和針尖發火技術,使得發火成功率大大提升。

以前燧石燧發槍發火成功率只有七成左右,如今卻可以達到九成以上!」

發火成功率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雖然彈藥研究所及槍械研究所的研制取了巧,但對大明火槍兵戰斗力的提升是母庸置疑的。

即便是朱媺娖,聞言也不禁露出笑意,贊道︰「好。」

接著,趙言從下屬那里接過另一個小木盒打開,露出了一把手槍。

是的,在郝光明看來,這把槍足夠小和精致,已經足以稱之為手槍,而非短銃了。

「這是依照陛下所給設計圖制造的前裝轉輪手槍,其同樣引入了火帽及針尖發火技術,還有便宜壓實機關。」

說著,趙言拿起轉輪手槍,示範給朱媺娖看。

他並不敢真的再天子面前裝彈,而是做裝彈的虛動作,主要演示壓實丹藥的操縱桿。

朱媺娖看了再次微微點頭,道︰「朕要試一試這轉輪手槍性能如何。」

說完,帶著這把轉輪手槍去了靶場,裝彈射擊。

結果發現,這轉輪手槍射程可達百米,有效射程則有三四十米,也就是二十幾步。

射程上相較于以前的短銃並沒有提高太多,但射擊精度卻有所提升。而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一次裝六發子彈,進行六連發!

即便六連發結束,裝彈效率也要高于之前的短銃。

試槍完畢,朱媺娖對這轉輪手槍十分喜愛,道︰「此槍還未取名吧?」

趙言頗為機靈地拱手道︰「請陛下賜名!」

「就叫昭武前裝轉輪手槍吧。」

趙言听朱媺娖直接將其此槍冠名「昭武」,都沒有分幾式幾式,便知道朱媺娖已經在期待後續的後裝火槍了。

不過,作為研究槍械之人,趙言也知道目前大明前裝燧發槍的研制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接下來確實該突破後裝槍技術了。

回紫禁城的路上,郝光明也在和朱媺娖談槍械的發展。

「背靠我們這邊的技術,大明槍械發展就是快呀。如今前裝槍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限了吧,再往後,就該研制後裝槍、帶彈夾的連發槍了。

哦,對了,還有機關槍,這玩意兒要是研制出來,草原上那些族群、部落就不再是對大明有威脅的外敵了,而是會成為能歌善舞的好朋友。」

說到最後,郝光明想起草原人民熱情歌舞的樣子,不禁笑起來。

朱媺娖也笑起來。

隨即卻道︰「後裝槍的研制,我不準備進行的那麼快。畢竟,後裝槍的戰術和前裝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且如今大明便是邊防軍都沒全部列裝前裝燧發槍呢,再上後裝火槍,對他們而言變化太快了,未必能夠適應。

另外,以如今昭武二式前裝燧發槍的性能,即便對上此時歐洲最先進的火槍,也佔有不小優勢吧?」

歷史上,歐洲因為國家眾多、戰火連綿,武器發展進步很快,在崇禎時期歐洲頂尖火槍技術是超過大明不少的。

但並非所有的頂尖火槍都能得到普及性應用,很多因為性價比等原因,只能小規模的應用。

根據後世歷史資料,目前歐洲火槍仍以火繩槍為主,其次前裝燧發槍也佔據一定比例。

但在穩定性上,歐洲此時的前裝燧發槍並不如火繩槍,性價比就更比不了了,故火繩槍仍佔主流。

所以,朱媺娖覺得武器發展沒必要推進得那麼快。

有了太過超前武器,她怕大明把握不住。

而且她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時間帶來更先進的武器制造技術‧‧‧

幾日後。

朱媺娖在武英殿召集了軍務院眾臣,開了一個關于「討伐清虜」的軍事會議。

「經過昭武一年、二年,我大明北方各省份雖然仍需繼續休養生息,但南方多個省份已連續兩年獲得糧食大豐收,其中尤以四川為最。

以朝廷太倉如今積蓄的糧草,國庫之錢,已經足夠進行一次討伐清虜的行動。

此番,朕決意在明年春種之後發動海陸兩路大軍,同時攻打清虜偽平西王吳三桂及偽平南王耿仲明。

即便最終無法徹底剿滅清虜,也要將其兩大漢奸走狗剪除!」

這是大明明年軍事行動的大決策,朱媺娖說出來就行,不必交給軍務院眾臣討論。

所以,當朱媺娖說完,督理李岩、協理朱大典等就討論起具體的兵力調動和布置來。

說起來,此時距離明年春種結束還有三四個月,但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很多事情肯定是要提早布置的,畢竟下面的軍隊、糧草調動都需要一定時間。

‧‧‧

軍事會議結束後,眾臣退去。

朱媺娖正準備回到竹林老宅那邊歇息,便見劉淑英匆匆從後面走來,手中拿著一封電文。

「啟稟陛下,廣西提督李定國傳來電文,請求于十日後對孫可望部展開剿滅行動。」

「哦?」朱媺娖訝異一聲,接過電文看起來。

李定國及其督標是在七月末抵達廣西的,其既要讓督標鎮適應西南氣候,又需要整編當地官軍,按理來講需要不少時間。

所以,朱媺娖預估中李定國對孫可望部動手的時間是明年秋季。

現在,李定國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準備動手,朱媺娖還是比較擔心的。

結果看了電文,她才知道李定國這麼快動手的原因。

其一,督標鎮對西南氣候的適應,以及官軍整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

這里面,廣西巡撫瞿式耜及其學生張同弊、還有巡查御使張家玉等,都起到了不小的正面輔助作用。

其二,據軍情司及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探子所傳情報,孫可望已經和雲南沙定洲聯系上。若不盡快將其剿滅,二者很可能會在明年春上合流,一起對抗朝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