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羨君人物思漢唐(三)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過了一會,張康國有些意猶未盡,「這參位,都不是等閑之輩啊。尤其那位李少易,不愧是被官家賜下斗牛服的人。」

宇文粹中眼楮里閃爍著光,「听說這位李少易原是前相李邦直(李清臣)族佷,李邦直被重責流放後, 這位沒有受牽連,還繼續受到重用。」

「沒錯。一是官家不搞株連這一套。二是這個李少易雖說是李邦直族佷,卻是章宰相一手提攜入仕,才有機會在官家跟前展露才華。」張康國說道。

「原來如此。」

兩人對言了幾句,轉向陳修和李維道︰「你們此前少有接觸武夫軍官,今日一聚,有何感想?」

「沒有想象中的粗鄙不堪。何世叔還有那位李十五郎,談吐不俗,自有一番英武風雅。」陳修實話實說。

「哈哈,官家曾經說過,良將不能一味勇武,還需精通軍謀韜略。所以新制下,軍官將領的培養,要求是善武允文。按照官家想法,最好是能如漢唐時期,大臣們能文能武,入為相出為將。」

宇文粹中笑著答道,「存真,你的族叔說不定會轉為軍將。」

李維一驚,「還請仲達先生明示。」

「你族叔在彝倫館的導師是慎思先生(郭永)。」

「可是與汝霖先生一起巡視西北,肅奸清邪的慎思先生?」

還沒等宇文粹中答話,听到酒樓某處有人在歡呼什麼。莫非又出什麼喜事了?

招來伙計一問,才知道剛剛傳出消息, 說開封府報官家恩準,將金明池改為明池公園,常年向百姓開放。無論軍民官庶, 每日均可入內游玩。不過每十天休園一天,修葺維護各處。

「金明池改為公園?那以後在哪里練水軍?」李維好奇地問道。

「練水軍?金明池這池子,無風無浪,能練出什麼水軍來?我大宋都要大力發展海船,乘風破浪,揚帆七海。那等水軍,這池子里能練出來嗎?」宇文粹中笑道。

幾人笑了幾聲,繼續剛才的話題。

「汝霖、慎思這兩位先生從西北回京後,汝霖先生出鎮河北。官家原本想派慎思先生出鎮河東,被拒絕了。慎思先生直言經歷西北巡邊治桉事宜後,他發現自己不擅處理繁瑣政事,也難以料理地方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

「于是官家就任命慎思先生為吏部右侍郎。成均大學和彝倫館也聘他為主教授。听聞慎思先生很欣賞李彥思(李邈)。按照預桉,河西四州棄夏歸宋後,預留參年過渡期。過渡期設河西都護行署。」

「都護行署?」

「是的,都護行署設都護使副,每州設制置使,治軍撫民,軍政一體。我朝現在有原隴右都護改置的河湟都護行署, 西海都護行署, 過幾月還要加上這河西都護行署。慎思先生舉薦下,存真, 你族叔可能被任命河西某州制置使。」

听到族叔會得重用,李維臉上沒有得意之色,反而露出凝重之色。

「治軍撫民,軍政一體的都護和制置使,會不會演化成節度使?」

張康國和宇文粹中臉色一正,「存真有心了。不過官家和尚書省再參聲明,都護行署和都護、制置使,可視為等同宣撫、安撫使的邊境地區羈縻舉措。留參年過渡期,期限一滿,立即如其它州縣一樣。河西諸州,都已經被規劃好了,置河西郡,治涼州武威縣。鄯湟等州置西海郡,熙寧蘭等州置隴右郡。」

李維稍微松了一口氣,還是憂心忡忡地說道︰「兩位先生,存真還是擔憂啊。官家現在多用武將,厚酬軍功,就連封爵,都典律明言,‘非社稷之功不得封爵’。何為社稷之功?無非就是軍功。存真擔心,長期以往,會不會變成輕文重武?然後愈演愈烈,終復五代十國酷烈之亂?」

「起初我等也有此擔心。但是隨著官家施政舉措清晰,這個擔心漸漸放下了。」宇文粹中緩緩答道,他是新一代士子的佼佼者,也是這個群體的代表。

「我們細究過官家的思緒,發現他理想中的群臣如同漢唐,允文允武,出將入相。所以他大力推崇範文正公。許多人眼里,王文成公成就高于範文正公,但是範文正公親自戍守西北,屢立軍功。王文成公雖然有熙河開邊的軍功,但終究只是定策之功,無親身戰場之功,故而範文正公被追封魏王,高于王文成公的豫章郡王。」

張康國在一旁補充了一句,「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司馬公成就要高于王文成公和範文正公,但是沒有任何軍功,所以官家僅僅追加謚號,沒有復追封爵。其間深意,你明白嗎?」

宇文粹中繼續說道︰「按照官家新官制,樞密院自成一體,與參省隔斷。文官難以影響樞密院及各軍衛各部。但是各軍衛糧草軍餉,軍械兵甲,必須得由戶部軍餉司和兵部軍械司轉撥給軍需署。」

「我朝兵馬實現征召和招募兩種。征召兵馬目前只有朱雀旗七翼,未來可能還有玄武旗、白虎旗和青龍旗等翼。原本由樞密院直管。二月份官家下詔,復宣徽院,直管朱雀旗等軍民事宜。」

「內地諸軍衛,包括各郡郡兵,都是先由兵部軍備司招募,先在各郡集中訓練半年,優秀者選入各衛;余下者選入各守備團,以為郡兵;部分選入保安警隊。糧草輜重、兵源,掌控在尚書省戶部和兵部;而後又軍、衛、守備團分而治之。存真,如此制度下,武備雖盛,但難有亂政之局。」

看到李維和陳修一臉將信將疑的樣子。張康國微微壓低聲音,前傾身子問道。

「前兩日,官家新納了兩位嬪妃,兩位賢佷可知?」

「在《東華朝報》上見到禮部、宗正府的正式通告。」

「知道這兩位嬪妃的出身嗎?」

「不大清楚。」

「淑儀李氏乃禮部功德司都司李文叔之女;淑容劉氏,則是開封平民之女。貴妃明氏,前寶文閣待制、巴蜀名士明玉藻之女。自小失親,是大蘇公一手撫養長大。皇後曾氏,名相曾魯公玄孫女,其父也是大儒名士。」

說到這里,張康國意味深長地問道︰「兩位賢佷,此間看出什麼來?」

李維和陳修不敢相信地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答道︰「官家後宮中,無一位嬪妃與將門武家有瓜葛。」

真是不敢置信。

大宋歷代皇帝,後妃出自將門武家的有不少。真宗皇後潘氏,是開國名將潘美之女;仁宗皇後曹氏,是開國名將曹彬孫女。

英宗皇後,神宗之母,官家的祖母,大名鼎鼎的「女中堯舜」高太後,出自頂尖將門-高家,舅舅曹佾是曹彬之孫。

官家如何在幾位皇弟中月兌穎而出,博得大寶,朝野上下都是非常清楚。京畿禁軍和西軍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按理說,官家即位後,新納的嬪妃里應該選一兩位出身將門武家。偏偏一個都沒有。

「心里有數就好。我們官家,心里明白著呢。文武制衡,他玩得高明著」

使副,宋時的說法,正使和副使的並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