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魚躍波心氣未寒(一)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正旦的九份詔書,以及第二天的南御苑校閱,轟動一時。普通百姓們議論紛紛,當成飯後茶余的談資。

但是對于某些人而來,無異于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塊巨大的石頭,激起了驚濤駭浪。

城東汴河岸邊,有一座不小也不大的院子,名叫退思園。

在園子里的一間書房里,上首正中端坐著大儒程頤。圍著他,坐著幾位弟子。

邵伯溫、權宗元、游酢、楊時、李光、張繹。

他們臉上的神情,有緊張、失落、彷徨、糾結、興奮和堅毅,一一映在程頤那雙被皺紋臥蠶包圍,有些渾濁的眼楮里。

「官家抑文崇武,不是好事。」權宗元慨然道。

「抑文崇武?某倒不覺得。官家欲征討西夏,全西北安定,籠絡軍心,也是應該的。」楊時微皺著眉頭說道。

「窮兵黷武,只求青史名。極盡民力,為一己私欲,這還不算倒行逆施嗎?」權宗元越發地憤然。

楊時眼楮一瞪,情緒也上來了。

「百年來西夏屢屢侵擾西北,燒殺搶掠,那里的百姓不堪其苦」

這時權宗元插話道,「就是如此,才要罷兵議和,兩國休武。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以誠相待,以德教化,西夏」

楊時原本對權宗元打斷他的話就不滿,听到這里更是憤怒,毫不客氣地打斷權宗元的話。

「無知狂妄!西北燒殺搶掠,百年血債,反正與你沒有絲毫關系,所以才會如此大度。口口聲聲以誠相待、以德教化。宋夏兩國戰事,多半是夏國挑起的。缺人口了,來宋境一趟;缺錢糧了,又來宋境一趟;朝中內斗,要立威,又來一趟」

說到這里,楊時幾乎在咆哮,「貪婪殘暴,他們就是一群喂不飽的豺狗,趴在我大宋身上的螞蟥。現在有機會大敗他們,讓他們永遠不再對我大宋伸手,為何不一鼓作氣?」

權宗元也氣惱,滿臉譏諷地說道︰「楊中立,你口口聲聲寬民力,愛人節用,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都是假的。」

「我正是體恤百姓苦痛,愛惜民力,才希望一勞永逸。倒是你,一味地息事寧人,退讓求和,看上節用省費,實際上是割百姓之血肉,去養貪婪無度的暴夏!」

兩人的爭吵聲,震得窗欞嘩嘩作響。

邵伯溫看了一眼一臉愁苦的老師,出聲呵斥道︰「兩位,師尊面前為何如此無禮?」

權宗元和楊時聞聲都閉嘴了。

邵伯溫年紀在幾位師兄弟里不算最長,但他身份名望最尊。首先他學識高,入門先,加上其父邵雍邵康節公是與周敦頤、張載並列于世的大儒。

屋內一片寂靜,幾位弟子的心思各異,坐在那里都不說話。

過了一會,權宗元下定了決心,站起身來對程頤拱手作揖。

「老師,學生還有要事,必須回城一趟,還請見諒。」

程頤點點頭,和聲答道,「去吧。」

等到權宗元離開,張繹忍不住說道︰「權師兄確實有些著急了。太常寺裁並了,他那個太常寺少卿也沒了,沒有著落,確實著急了。」

李光轉過頭來盯著他,毫不客氣地說道︰「張思叔,你這話里有話啊。」

張繹一攤手道︰「權師兄的處境和前途,他心知肚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即如此,何不急流勇退,退到弘文院和成均大學崇至學院,教書育人,把老師的真知灼見傳播給更多的人。」

楊時搖搖頭,嘆息道︰「他退不了。權勢,一旦對它入迷,很難有人能掙月兌開。」

一直沒有做聲的游酢突然開口了,「中立,我看你許多觀點,深受《半月雜談、《東京時報等報紙雜志的影響啊。」

程頤眼楮轉向楊時,目光炯炯有神。

楊時坦然承受道︰「是的。這些報紙雜志,我非常喜歡看。談古論今,抨擊時弊,都能言之有物,直中要害。而且常常能夠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新觀點,咋听時覺得匪夷所思,但是用心一想,卻讓人不由地拍案叫絕。」

程頤的目光從楊時的臉上轉移開,在其余幾位弟子的臉上一一掃過,然後開口了。

「從元符二年下半年,官家還在潛邸,奉詔執掌秘書省,改著作局。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從那一刻起,大宋學術思潮會掀起一場驚濤駭浪。回過頭去看,官家的手段確實讓人驚嘆敬佩。」

「報紙雜志,然後是大辯論,在辯論中步步為營,不,是步步為贏。以有備對無備,以同心對散沙,加上其余的各種手段無數士子儒生的想法被一步步改變。秘書省招考,報名人數,一次比一次多;成均、璧雍大學招錄考試,從門可羅雀,到爭先恐後都是實證。」

「中立受影響,不足為奇。說實話,看《半月雜談、《東華時報,還有听那一次次辯論,使得老夫心里的許多疑惑,驟然被解開。仿佛在不同的牆壁上鑿開了一扇窗戶,看到了迥然不同的風景。長孫玄明,蔡元度,真是好手段,不愧是官家的左膀右臂。」

長孫墨離是官家心月復,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蔡卞居然也是,這就讓幾位弟子詫然。

可是轉念一想,心中的一些疑惑也解開了。

元符二年年底,蔡卞被赦免召回開封,掛著一個顯謨閣侍制的虛餃,一直很低調。後來突然權知秘書省事。正旦詔書里,還成為中書省右資政,判秘書省侍中。

原來是這樣。

「老師,蔡元度和長孫玄明,到底想做什麼?」游酢問道。

程頤悠然地答道︰「定夫游酢,你應該問,官家到底想做什麼?」

「老師,官家到底想做什麼?」

幾位弟子面面相覷,楊時忍不住開口問道。

「‘火花在踫撞中產生,真理在爭辯中自明。’蔡、長孫兩人故意引導和挑動諸派爭辯。先是熙寧變法派和元祐義理派之爭。隨著西北戰事節節勝利,元祐義理派許多論點不攻自破,逐漸落于下風。」

「然後是朔學與關學爭論,現在蜀學和我們洛學,也被推到了前台。大家在報紙雜志上以筆為兵,化字為箭。偏偏秘書省還聯手翰林院、弘文院和格物院,舉辦一場場公開辯論,慫恿各學派上台去,在眾人面前陳述自己的學術,駁異論真。風雲激蕩,激烈程度不輸西北戰事。」

程頤的話讓幾位弟子用心傾听著。

「除了諸多儒家學派,現在儒家旁支、法家、雜家都紛紛冒頭了。老夫听說,在明州,一群學子聚集在一起,提出了新的學術。‘以利和義,不以義抑利’;‘道不離器’,對‘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表示異議,提出‘既無功利,則道義者無用之虛語爾’」

幾位弟子听得瞠目結舌。

「提出‘學與道合,人與德合’;提出以民為本,辨證治史,考究中外古今諸國的成敗興亡、典章制度興廢,做到真正以史為鑒;‘通商惠工,以國家之力扶持商賈,流通貨幣’;‘一物為兩、一而不同’,‘對立統一、依存轉化’,‘以物用不以己用’」

「異端!這是離經叛道的異端!」游酢站起身來,大聲嚷嚷道。

程頤神情如常,繼續說道︰「這些人主要集中在明州城,被人稱為明州學派。他們創辦了《明理報,在東南一帶,影響日漸增大。尤其是諸多海商大戶,十分擁護他們。他們背後的最大支持,是東海商會。」

東海商會,眾人都無語了。有心人都知道,東海商會可是官家還在潛邸時創辦的。

游酢也冷靜了,遲疑地問道,「老師,官家讓大家吵作一團,到底想做什麼?」

程頤沒有答話,張繹眼珠子一轉,答道︰「師兄,大家吵作一團,就沒有心思去管他的舉措了。」

程頤哈哈一笑,指著張繹說道︰「思叔可以出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