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騎鼓吹新宋風(三)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蔡卞托著一個盤子,走了上來。

盤子上是六枚拳頭大小的金制勛章,錦帶系著,主體是個圓盤,上方是一位拉韁舉刀的騎兵,座下的戰馬揚蹄傲立,鎏金錯銀,栩栩如生。周圍先是一圈卷雲,又是一圈荷葉,最外一圈是桂葉,層層疊疊,錯次有序,大氣精美。

趙似從盤子上取下一枚,舉起錦帶,楊可世彎腰低頭,錦帶戴在他的脖子上,勛章掛在他的胸前,無比耀眼。

「朕與大宋,以你為榮!」

趙似大聲道,聲音洪亮,傳遍了觀閱台。

楊可世的眼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

他帶著哭腔大聲吼道︰「精忠報國,萬死不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似沒有多說,只是怕了拍楊可世的肩膀,讓他走到一邊。

「包零旦!」許將繼續念道。

包零旦,原是鄜延軍的一名士兵。元符二年潤九月,趙似在隴右大殺四方,鄜延軍趁機收復了橫山險要。他立下大功,被提拔為隊正。整編後調到無定河師。

銀州之戰,他率領本隊,第一個沖上城頭,拿下城樓,放主力入城,是攻取銀州城的首功。

趙似鄭重地給淚流滿臉的包零旦戴上驃騎勛章,同樣真誠地說道。

「朕與大宋,以你為榮!」

包零旦再也忍不住,拉著趙似的手,嚎啕大哭起來。

趙似靜靜地等他哭夠了,才把他引到一邊。

「許光良!」

許光良原是吐蕃某部的馬奴,河湟之戰,他被選入朱雀騎兵,作戰英勇,戰後成了正戶,還取了漢名許光良。

涼州之戰,他跟隨本部主力奔襲休屠、白亭兩澤。他率領偵騎小隊,正好遇到夏軍騎兵向涼州城轉移。

許光良派人回本部報信,自己帶著三個部下,居然直闖夏軍正面。夏軍不明就里,以為是誘敵之計,反倒不敢輕舉妄動。

等到反應過來時,朱雀旗騎兵主力趕到,迅速殲滅了該部。

後來奔襲理應城,升為十夫長的他帶著二十多騎,最先殺進沙陀軍中,殺得敵軍措手不及,為主力趕到殲滅敵軍立下首功。

所以因功升百戶,授驃騎勛章。

被授予勛章時,許光良咬緊牙關,全身上下的肌肉繃緊,像是一塊塊鐵疙瘩,終于才忍住沒有哭出來。

「張時運!」

張時運是涇原軍的士兵,整編後被編入天都山師。

圍攻西夏西壽軍司時,他沖在最前面,運氣也極好,被他當面撞到了西夏武威郡王、西壽軍司都統軍,李乾順的堂叔李秉誠。奮力殺散他的護衛,梟了他的首級。

蘇攜、許臨,是設計督造配重式轉輪投石機和火油彈的功臣,又是他倆親自在現場調試和指揮,二十門投石機把三千枚烈火彈悉數打出,火燒涼州城,是為首功。

所以他倆獲得驃騎勛章,諸軍官兵雖然嘴里有些不忿,但是心里有數,還是很服氣的。

接下來授予雲麾勛章。

姚麟、高世宣、王稟、劉法、斛律雄等十五人,一一上台,被授予雲麾勛章。

授勛結束,二十一人站在趙似身後,靜默等候。禮台變成了校閱台。

楊惟忠依舊一身戎裝,策馬走到台前,拔出馬刀,樹在面前,大聲道︰「吾皇陛下,各部整裝待發,準備行閱!」

「開始!」

「喏!」

楊惟忠一揮馬刀,策馬跑到旁邊,對著軍令隊大喊道︰「行閱開始!」

「轟—轟—轟!」三聲炮響。接著三十位號手吹響了手里的牛角號。

雄沉悠遠的號聲,仿佛是隴右大地上的風,悠悠蕩蕩,席卷著南御苑和開封城,洗滌著所有人的心。

號聲停下,響起的是整齊的鼓聲。

只見三百位身穿「奇裝異服」的少年郎,敲打著掛在胸前的皮鼓,踏著鼓聲齊步走來。

他們身穿緊窄收身的灰色長大衣,下垂過膝。胸前兩排銅對扣,閃閃發光。左右袖口上,是紅色箭袖,反折上來後用一枚銅扣系著。

脖子下是翻領,衣領上各綴著一塊三角紅布。肩上有一對紅色肩章,右臂上則是一片不大的貼衣臂章,上面寫著字。

戴著一頂圓頂硬邊帽,圍著一圈紅布。前方是一塊半橢圓的帽檐,打磨得十分光亮,應該是用薄牛角片做成的。

穿著一條騎褲,蹬著一雙皮靴。厚實的靴底踢踩在地上,發出嘩嘩的聲音。

開封人不用去看臂章上的字也知道,這些少年郎都是懷德陸軍小學的學生,官家的眼楮珠子。

他們十歲,卻步伐整齊肅然。高昂著頭,渾身上下充滿了舍我其誰的自信。

雙手翻飛,鼓槌擊打出的鼓聲即急又富有節奏,奏出的旋律激昂奮進。听著听著,眾人不知不覺地感到自己的心跳,居然跟隨著鼓聲加快。全身上下像是放進來了煉丹爐,連血水都沸騰了。

走過禮台時,少年郎們的頭齊刷刷地向右轉來,動作劃一,仿佛是同一個人在做。他們的崇敬的目光投射在趙似身上,腳步卻沒有遲緩半步。

趙似親切地看著他們,右手舉到齊頭高,掌心向著少年方陣。

走過校閱台,少年方陣被引到旁邊,有節奏的鼓聲繼續敲響,引導著後面的方陣走來。

第一方陣最前面打著兩面旗幟,「涼州師」和「大宋第一近衛師」。整個方陣五百人,全部舉著一丈多長的長矛,密密麻麻如同會移動的森林,其徐如林。

甲葉晃動,如同森林的樹葉響。腳步沉穩整齊,踩著鼓點,透著一種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氣勢。

走到檢閱台最左邊時,隨著軍官一聲喝令,長矛齊刷刷地向前放低,鋒利的矛尖閃著寒光,對準了前面的假想敵,無論是千軍萬馬還是賀蘭山,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捅穿。

凜冽的殺氣,讓觀閱台里的人,不由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第二方陣是鴛鴦陣。

刀牌手、長槍手、弓弩手、苗刀手,一排排站得整整齊齊,雖然沒有長矛陣看上去那麼殺氣十足,但是這些身經血戰的官兵們,卻能讓你在整齊得十分壓抑的腳步聲里,想到尸山血海。

第三方陣是五百輕騎兵。

他們身穿輕甲,佩刀背弓,馬鞍兩邊鼓鼓的箭壺引人矚目。走過檢閱台時,隨著軍官一聲喝令,他們的頭齊刷刷地向右轉,目光投射在趙似身上。同時拔出馬刀,端握在胸前。

當趙似右手掌心對向他們時,五百騎兵高高舉起馬刀。密密麻麻的馬刀如同麥田,在冬日下閃著金色的光芒。

第四方陣是五百名槍騎兵。

他們身穿最新出產的半身板甲,頭戴紅色羽翎的圓盤鐵盔,系著一件半長的紅色披風,被風吹動,如同一團團飄動的火焰。右手持七尺長的騎槍,槍尖下系著紅色布條,十分矚目。腰上配著馬刀。

走過檢閱台,他們手里的騎槍舉得筆直,槍尖閃光,布條飄動,就像一只只尖嘴鳥兒,拖著長長的尾巴,向前飛去

授勛和檢閱歷時一個半時辰,讓在一旁圍觀的軍民官庶看得如痴如醉。但是夾在人群里的李察哥、張慶元等西夏使節團成員,卻是坐立不安。

被授勛的宋軍官兵,都是在與西夏作戰中立下赫赫軍功。被授予殊榮的各師,更是在對夏作戰中攻城略地,給予夏軍極大傷亡。

偏偏要在他們面前,褒獎檢閱。奇恥大辱啊!

西夏男兒何時受過這等侮辱?偏偏形勢比人強,李察哥等人再不滿,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李察哥心有不甘,他左顧右盼,想找到北遼正使耶律淳。結果不僅他沒有找到,遼國副使、隨員也是一個都沒有看到。

哦,他們按慣例去太平興國寶剎燒香去了。

但是這種可以近距離觀察宋軍士氣軍心的機會,遼人們為什麼會放過?到底是狂妄自大,不把宋人放在眼里?還是一時疏忽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