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清臣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李清臣在濮州待了幾個月,一下子老了不少。頭發胡須花白,皺紋更深,他比黃履小兩歲,比章惇大三歲,卻感覺是三人中最老的一位。

黃履知道他與章惇有要緊的話私下說,寒噓了幾句,便起身告辭。

書房里只剩下章惇和李清臣。

兩人似乎有點尷尬。原本還是親密無間、配合默契的搭檔,想不到轉瞬間就成了政敵,分道揚鑣。

「邦直,你這次奉詔回京,組建崇至學堂,專治經義理學。還上疏陳言,求改成均、璧雍、崇至等學堂為大學?」

章惇開了口,李清臣神情復雜地看了看他,淡淡地說道︰「《禮記‧王制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璧雍,諸侯曰頖宮。’既然官家建學校名以璧雍,不如直接稱之為璧雍大學。」

「官家只是部分接受了你的意見,傳詔成均、璧雍改稱大學,崇至例同瞽宗,名為學院,一起列入成均大學。」

「子厚是宰相,當然能早知聖意。」李清臣的話里帶著濃濃的酸意,不過很快就轉到正題上,「有了這兩所大學,太學怎麼辦?老夫的不少弟子晚輩,找上門來。昔日的天之驕子,而今惶惶不可終日。」

「天之驕子,誰的天之驕子?天子的,還是朝廷的?又或者是名士大儒的?」

李清臣的眼楮不由微微一眯,章惇還是那般耿直敢言,而且似乎跟著新官家,把他的敏銳機鋒也學到了。

听說根據官家的新規定,中樞三省六部,以及樞密院高官們,定期要在崇政殿「學習」,看來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

「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第一步就是統一思想,然後官員就是決定的因素。」

這句話當初李清臣也看到過,只是沒有放在心上,以為是無稽之談,不知所謂的狂妄之語。現在看來,是自己狂妄了,不懂得話里的深意。

這個念頭在李清臣的腦海閃過,很快又被驅趕出去。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跟章惇談。

「子厚,太學近千學子,都是各州縣來的英才,冷落在一旁,會釀成大禍的。你身為宰相」

章惇馬上打斷了李清臣的話,「邦直,某現在還只是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太宰等新官制,明年才正式頌行,還差著兩個月。再說了,期間發生什麼變故,誰說得清楚?」

李清臣看了他一眼,堅持說道︰「不管如何,你都是執相!太學之事,你是管不管?」

章惇冷冷一笑,「太學,都是各州舉薦而來的英才,里面有多少是寒門子弟,有多少是世家子弟,多少是真正的人才,又有多少是濫竽充數之人。邦直,你心里沒數嗎?再說了,官家還在潛邸時,執掌秘書省,數次公開招考秘書郎。」

「當時儲位未明,大家不敢貿然行事,倒也罷了。官家即位以來,秘書省又公開招考了三次,且成均學堂嗯成均大學也公開招考了兩次。多好的機會。本相听說太學曾有三分之二的人報考過秘書郎和成均大學,只是可惜,不過五分之一的人被秘書省和成均大學錄取。」

說到這里,章惇的話語有些咄咄逼人。

「邦直,你真得要替那些人出頭說話嗎?」

李清臣默然無語。

「邦直,你我相交數十年,雖然現在有了間隙,但情分還在這里。有什麼話直管說。」

李清臣忍不住上下打量著老友。想不到幾個月時間不見,他的氣度似乎大有改變。

「子厚,按理說今年當科試。官家下詔,以國喪期間,下令推遲。科試,國之大事,不可輕廢。」

這才是李邦直你前來拜訪的真正用意吧。科試,只要科試照舊,遵循「祖宗之法」,錄取的都是治經義的人,久而久之,這政事,還是你們說了算。

這就是你們的如意算盤吧。

可惜,你這次遇到的官家,不是一般的天子。

章惇不動聲色地答道,「科試,當然照常進行。今年哲廟先帝大行,官家悲痛欲絕,哪有什麼心思科試取士。但邦直放心,官家不會輕廢這國本。明年,新元初年,氣象一新,再行科試。」

李清臣看著章惇那張老謀深算的臉,勉強笑了笑,「那就好。官家仁德,特意下詔把各州來應試的貢士分置洛陽和宋州,供應米布,不為生計發愁。時逢國喪,延遲一年,也是應該的。對于那些貢士們來說,多一年復習功課,還算是件好事。」

說到這里,李清臣沉聲問道,「子厚,明春科試,是不是還是如常?」

章惇愣了一下,捋著胡須的手停了,「當然如常啊,難道邦直听到什麼風聲?」

「有人說,官家不喜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所以科試說是要大改。」

「官家是不喜經義,詩詞也不精,但沒說要大改。王荊公當年也說要大改,結果改了什麼?不過本相猜測,策論上,可能會多加一兩篇。邦直,你要是有子佷和晚輩應試,不妨把往年的《東京時報、《半月雜談多看看,有好處。」

李清臣眼楮一亮,拱手道,「真是太好了,多謝子厚。《東京時報老夫听聞過,可是這《半月雜談,很多人說它志大言浮,離經叛道」

章惇看著李清臣,猛然間哈哈大笑起來,卻不肯再多說一個字了。

李清臣看著這張熟悉的老臉,突然問道。

「子厚,官家到底許了你什麼,讓你如此死心塌地?」

章惇那雙三角眼一瞪,露出懾人的目光,在李清臣身上轉了幾圈,然後收了回去。

「官家對老夫說,許我以大宋宰相之尊、百官之首,主持滅夏國的宣政門獻俘和太廟祭祀,名存青史,流芳百世。」

「滅夏國!?」李清臣驚呼道。

「是的,滅夏國!」章惇斬釘截鐵地說道,「自太祖太宗皇帝後,我大宋還沒有滅過一國。當年王荊公為相,也沒有這份榮耀。章某恭據,此生足矣!」

「滅夏國」李清臣喃喃地說道,有些失魂落魄。

「邦直不敢相信嗎?老夫原本也不信。可是官家以簡王身份,出巡沿邊,四戰四捷,斬首十萬,俘二十萬。而後又制定戰略,連勝西夏,今年更是克復涼州,斬夏國一臂。所以老夫覺得,這把老骨頭,應該能熬到那個時候了!」

看著意氣奮發的章惇,李清臣終于明白,他為何如此死心塌地地跟隨官家。

因為官家給了他希望。

滅西夏那年,只要章惇還在太宰位置上,他以百官之首,必定會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就這一點,以前諸多的詆毀,足以抵消。更加超越了王荊公的功績和光彩。

換做自己,願不願意呢?

李清臣告辭離去,章惇坐在座椅上,沉默不語。

章授、章援進來時,他還一臉肅靜。

「父親大人。」

「嗯,你們來了。」章惇抬起頭,看到是兒子們,臉色稍微轉藹。

「父親大人,李公前來,真的只為科試一事?」章援遲疑地問道。

章惇看著自己的四子,欣慰地笑了。

「四郎被選為庶吉士,學了三月,又在秘書省里學習實踐了一段時間,腦子開竅了。沒錯,邦直找為父,試探科試之事,只是其一。他啊性子過于遲疑。即放不下心中的執念,又舍不得自己的抱負。」

「父親大人說李公的執念,不知是什麼?」章援問道。

「他苦讀數十年的經義唄。那些都是死物。盡信書不如無書,再說了,經義只是做官入仕,實現抱負的敲門磚。真要實現抱負,經義和詩詞靠不住邦直,還在那里自己為難自己啊。」

章援在冥思苦想,章授在一旁老實地說道︰「父親大人,李公來拜訪的另一目的,兒子還是沒想明白。」

「有些人不甘心啊」

章惇幽幽地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