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科技創造萬物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看出兩人的疑惑,曾葆華連忙解釋。

「殿下說了,這里研究制造的東西,都是國之重器,必須嚴格保守秘密。所以這里高牆聳立,戒備森嚴。此處關防暫時由左翊衛輪流負責。兩位進去後,先辦理一份身份證件,領腰牌。然後第一件事是學習《保密條例》。」

許臨和蘇攜面面相覷,用得著搞得這麼夸張嗎?

趙似看著兩人的神情,笑著說道︰「兩位先生,進去看了一圈就知道了。

趙似、曾葆華在大門警衛室驗過證件,因為許臨和蘇攜是陌生人,沒有任何證件,作為負責人的曾葆華必須簽了一份擔保書,再由王府調過來負責保衛工作的薛番子親自簽字,這才放眾人進去。

薛番子領著眾人先去不遠處的保衛局分局,為許臨、蘇攜辦理證件。

姓名、相貌身形簡單描述、編號、密押、指紋、印章,一式三份,三份之間還有騎縫章。

「甲份由兩位先生隨身攜帶,務必不能丟失。乙份在警衛室。平時進出,警衛室只要看前一晚下發的許可名單,只要兩位先生在上面,核對證件即可放行。所以兩位先生務必注意,公事安排無礙,私事請假銷假,一定要提前一天。」

「緊急或者特殊情況時,警衛室會核對甲乙兩份證件。丙份放在保衛局檔案室。」

許臨和蘇攜听了後,表示頭有點暈,思緒有點繞。

「保衛局,新成立的衙門嗎?」蘇攜好奇地問道。

「秘書省保衛局。秘書省有大量的歷代珍貴文獻,以及朝廷機要文卷。要是被人竊取了去,貽害匪淺。所以我報請了官家,成立了秘書省保衛局,負責文卷機要的保密保衛工作。這里是赤倉分局。」

趙似在一旁解釋道。

哦,許臨和蘇攜好像明白了,其實還是沒有全明白。

兩人學著趙似等人的樣子,把剛發的證件掛在脖子上,亮在胸口。

他倆敏銳地發現,自己的證件最上方有一長條綠色的圖案。而趙似、曾葆華和薛番子的是一長條紅色的。

「這是按保密等級來分的。白色、黑色、黃色、綠色和紅色。綠色是新人能辦的最高級別。等你們的審查在保衛局通過,薛番子會給你們補辦紅色的。」

曾葆華一邊引路,一邊說了一嘴。

走了一段路,兩邊都是草叢樹木,幽徑小亭。拐彎見到一座建築物,修得跟祠堂庠學很像。

在門口擺著一大塊石頭,上面刻著一行字︰「科技創造萬物!」

「殿下,何為科技?」許臨小心翼翼地問道。

「科技就是科學和技術。科學,各科格物的學問。技術,技巧、方法和手段。科學,就是研究,也是兩位先生最擅長的。技術,就是如何把先生們的奇思妙想,變成實物,並大量制造出來。兩者結合,這世上的東西,就沒有它們創造不出來的。」

「原來如此!」

走進里面,可以看到掛著三個木牌子,指向不同的方向,把這里分成了三個區域。

「數學科,物理科,化學科。」

許臨和蘇攜感覺自己是剛入蒙學的童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好奇。

「數學就是數字算術之學。比如《九章算術》、《九章算術注》、《海島算經》、《周髀算經》、《綴術》等等,以及夢溪公的隙積術、會圓術。在殿下的指導下,格物院又添加了《幾何原本》、《算術入門》,說是泰西那邊的數學著作,正好加以借鑒學習」

曾葆華侃侃而談。

「物理研究的是世上萬物存在、運行和消亡的道理。如先秦的《墨經》,夢溪公的《夢溪筆談》里提到的磁偏角、全納人面的凹凸鏡、應弦共振等,子容公的《新儀象法要》。」

「化學研究的是如何用不同的東西,混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東西來。如火藥,如夢溪公所記的膽水煉銅」

許臨和蘇攜听得頭昏腦漲,又非常興奮。

他們對格物之學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幫著老師沈括和父親蘇頌編撰合集時,越學越覺得有趣,越有趣越學得精妙。

但是這些學問在當今算是不務正業。

前唐還有算學等科,國朝卻變成了完全以詩詞經義取士。

學了不能當官出人頭地,有個毛用?!

現在卻看到專門有這麼一個地方,給他們專心研究相關的學問,而且還是簡王殿下親自主持領導,看上去很有「前途」。

兩人心里十分激動。

「這里草創不久,急需人才。兩位先生都是這方面的大才,可以廣邀同好到此,一起鑽研天地萬物之奧妙,豈不快哉!」

趙似趁機向兩人發出了倡議。

「屬下一定寫信,廣邀同好摯友們前來。」

曾葆華在一旁催促道︰「還有好幾個地方,我們要動作快些!」

「這里是機器廠,專門造水力車床、手搖鑽床等機器的地方。那邊是試驗廠,準備研制試驗新產品的,目前正在研制水泥、玻璃等產品。這座又高又大的廠房,是化學實驗所,在進行火藥提純。就是剔除雜質,讓它的威力變得更大些。還在搞從綠礬提煉什麼酸?」

「硫酸。」趙似接著曾葆華的介紹補了一句。

「這個有大煙囪的廠房,是冶煉研究所。冶鐵煉鋼,簡王府里赫赫有名的水紋鋼刀,就是這些家伙用天竺的烏茲鐵錠打造出來的。現在正在試圖重造前漢唐時,河西曾經赫赫有名的麻鋼。還有夢溪公所記的灌鋼法,他們也在嘗試提高。」

「還有什麼高爐法、鼓風預先加熱法、新式坩堝法。折騰,使勁地折騰。」

「對,這塵土飛揚的是造車廠,正在研制打造四輪馬車,就是那種可以拐彎,還能減減十三郎,減個啥來著?」

「減震。可以讓人在長途行駛中更舒服些。」

「對,減震。」

「這里戒備森嚴,是軍械研究所。機要中的機要。只有黃色牌子以上的人才能進去。」

走進去後,發現里面數百人正在各自努力埋頭苦干。其中有一件如同樓房一樣的東西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發石車?」許臨遲疑地問道。

「這是改良的發石車,不用人牽繩拽拉。只需推動兩邊的轉輪,就能讓它自己發石。前些日子做出一台來,發如霹靂,把數十斤石塊打出三四百步,驚天動地。可惜打了四五發就散架了。還要繼續改良。」

「那邊是改良的八牛床弩。用上了輪,十三郎,是什麼輪?」

「滑輪。」

「對,滑輪。用了這玩意後,威力不減,尺寸減小了三分之一,也不用牽八頭牛去上弦。幾個人搖著搖著就上好弦了。」

一圈看下來,許臨和蘇攜看得都麻木,不過趙似的幾句話卻讓他們震耳發聵,心緒澎湃。

「工匠有經驗,卻不懂原理,只能口口相傳,手把手相教。往往會走樣絕傳。你們這些先生,懂原理,明知識,卻不擅動手制造,經驗缺乏。」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工匠講習所里,教那些出色的工匠,讓他們懂原理,明知識。再把他們的經驗結合起來,這才是真正的科技,能創造萬物的科技。」

許臨和蘇攜無不動容,拱手道︰「屬下受教!願為大王宏業甘效犬馬之勞。」

趙似正要往下說,幾個學者和工匠沖了過來。

「大王,我們量出來了,做出來了。」

許臨和蘇攜認出兩人來,是秘書省太史局掌測天文的靈台郎,曾經向自己老師和父親請教過算學,嗯,數學。

「大王,我們用前唐名僧一行大師的測量數據,加以演算,最後得出了這一米的距離,再根據大王的化算規定,已經制作出一根一米、一分米和一厘米的規尺。」

「好!有了長度標準,我們就可以確定體積,然後測量一立方分米純水的重量,就可以得出千克和克的質量標準。」

趙似也是一臉的欣喜。

「標準精確的度量衡,是科技的一切基礎。現在這塊短板終于補齊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