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河圖為體,萬化為用

作者︰江天寥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天象歷度,謂之綴術。」

「內算以混元為宗,外算以細分為理,兩者各有所長,卻如南轅北轍,即便最後能夠殊途同歸,但也暫時不可混為一談,需各有認知。」

「夸父逐日,以圭表測影得‘天垂象’,定太極分陰陽。」

「伏羲畫卦,以河圖洛書演化五行八卦,是以大道沉澱,天地開闢矣。」

「你問我太極當中為何有陰陽魚,那麼你首先得理解日月運行的軌跡並不單純因速度而定,你須知四季當中就有五行。」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來觀星。」

「再來看這些‘天垂象’後‘聖人則之’的道,又有哪些象可以來印證。」

老天師敦敦教誨,不可謂不盡心,張執象雖然有些現代科學造成的固有觀念,但卻也宛如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那樣,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一夜。

老天師指著星空,告訴他四季五行,木火土金水,在星空當中,此五星也按照這個順序,會依次出現在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

所以古時有五季,十月,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5或6天過年。

水星在每天的子時與巳時出現在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與水星相會于北方,每年一月、六月,黃昏時可以在北方看到水星。

火星則是二、七。

木星則是三、八。

金星則是四、九。

土星則是五、十。

故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圖,就這麼畫出來了。

河圖記錄的是星空的變化,而所謂的龍馬負圖,則是「天垂象」了,老天師說,在洛陽城北的卦溝,如果河水干涸現出河床的形狀,會是一副蒼龍圖。

而龍首的形象,又是一匹馬……

龍馬並非一種生物,而是龍和馬,正如張百川曾經分析的羽蛇神那樣,並不是羽蛇,而應該是羽和蛇……

總之。

卦溝的形狀與天空的蒼龍七宿一模一樣,龍馬負圖,天地在這一刻匯聚,緣分如此奇妙。

天垂象,聖人則之。

于是,記錄星空,認為天空之上,有大道可以指導文明前行,遂繪制出河圖,北1、6,南2、7,東3、8,西4、9,中5、10。

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故而居中有陰陽,大道左旋,5為陽在左,10為陰在右,太極便多了陰陽魚……也正是太極陰陽,才能解釋為什麼四季有五行。

這一晚,老天師講了很多。

但令張執象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卻是︰「河圖的確是大道的圖錄,但我想讓你記住的不是這幅圖,而是‘天垂象,聖人則之’這件事。」

……

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張執象要學的東西很多,今夜才只是一個開始,都說修仙是逆天而行,那麼,你得先懂什麼是天道,才能逆天吧?

可今夜過後,老天師卻不再教了。

只言教多了就亂花漸欲迷人眼了,看不清大道了,所以沒有再教他什麼,只讓他夜里入睡前多看看星空。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兩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明日便是三月三了,三月三生軒轅。

正是上巳節。

雖然宋元以來上巳節就不再重視了,但依舊有著踏青出游的習俗,正是出行的好時節。

擔心路上沒人照顧張執象,張符氏便讓雨水陪同上路。

天師府那邊則由老天師的佷兒,張永煥帶隊上路,大防風也陪同護衛,一行僅有四人,倒也不虞有什麼差錯。

在出發前向老天師請辭。

老天師交代了張永煥幾句後,便看了張執象一會,忽然說道︰「山下比不得山上,我還是教你一式道法吧。」

「啊?」

張執象沒有想到師兄這些天連大道知識都不跟自己講,如今卻願意教自己法術了,可是,自己根本就沒有開始修煉,沒有真氣,怎麼施展?

似乎是看出了張執象的擔憂,老天師笑道︰「放心,只是一段神咒,念出來就有效。」

「哦。」

張執象有些傻乎乎的點頭,老天師卻很滿意,他沒有教張執象怎麼念,而是伸出手指,一點金光抵在他的眉心,剎那間滿室金光亮得人睜不開眼……

「天地玄宗,萬本根。」

「廣修億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唯道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

馬車已經出發,張執象坐在車里,依舊在念叨著金光咒,可是那個蓬蓽生輝的情況卻再也沒有發生,果然,同樣的法術不同的人用出來是不同的……

「少爺,你這念的是什麼啊?」

「法術。」

「呀!少爺會法術了?」

「算是吧……」

「那少爺,你快幫老爺太太祈福呀。」

「哦,好的。」

張永煥坐在車架上駕車,听著小師叔和丫鬟的對話,不由會心一笑,金光咒哪里是用來祈福的。

繼續駕車趕路。

張永煥看了眼在馬車旁隨意邁步就能跟上馬車的大防風,他那體型,實在雄武,如今身披一張白色虎皮大氅,背著一桿三丈長的玄鐵霸王槍,腰掛兩柄七星斬馬刀。

威武是挺威武的,可等會怎麼坐船呢……

從龍虎山出發前往順天府,最好的路線是走鄱陽湖,經水路抵達應天府,然後沿著運河北上。

鄱陽湖有信江支流北經貴溪縣,從張家村到信江的直線距離不過三十余里,最近的渡口則是五十里,驅車在日暮的時候抵達。

在渡口找了個伙計,給了二錢銀子,囑咐將馬車送回張家村。

也沒有契約,更沒有什麼保證,就這麼大大方方將銀子和馬車交出去了,在後世看來有些奇怪的交易,在當下卻是正常現象。

這年頭做事,講的是一個信義。

因為戶籍、路引等因素,人口流動不大,在當地名聲壞了,那可就不好過活了。

信江寬約80米,沒什麼太大的氣勢,會游泳的一個猛子扎下去,要不了兩分鐘就能游到對岸,江上也沒什麼大船,載客的多是些烏篷船。

但作為貴溪縣渡口,自是有商船北上的。

大防風的體型乘坐不了烏篷船,張永煥便找了一艘正在裝貨的商船,管事問了來歷,得知是天師府的道士,便答應了帶上他們。

不但沒收費,還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可能有天師府的名頭,更多的則是看著大防風的面子上,這年頭行商可不一定安穩,有這麼一員無雙猛將,想必水匪來了也不怕。

在船上安排了房間,張執象卻沒有進房休息。

而是站在甲板上,看著碼頭的工人們扛著貨物從五尺寬的踏板上快步飛走,明明有些人已經很累了,走路都有些搖晃了,可還在繼續……

大明嘉靖五年,山下的世界,沒有山上那麼美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