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我的地盤我做主!

由于曹志強的裝醉,所以後面的環節他也就沒有參加,比如抽獎節目之類的。

等曲終人散,大家都滿意的離開之後,曹志強就偷偷讓人找來余德利,讓他悄悄通知下去,開業典禮結束後,大家下午不用上班了,放半天假,明天一早再來上班。

當然,必須是把現場收拾好才能放假。

因為曹志強覺得,開業典禮搞的這麼大,玩的這麼嗨,人心都野了,下午再讓人工作,工作效率肯定很差,干脆放假得了。

這樣一來,自己也清閑了。

然後,等第二天上午九點多,曹志強抵達出版社辦公大樓的時候,發現人早都到齊了。

不光余德利跟他找的那六個新人都到了,包括周懷恩社長以及其他五名原紅光雜志部的老員工,也全都在。

換言之,大家就都在等曹志強這個總經理一個人了。

這讓曹志強略有些尷尬,不過讓他早上七點就上班,他實在做不到。

似乎看出曹志強的尷尬,周懷恩社長突然第一個道︰「其實吧,曹總經理日理萬機,每天為出版社的事情勞心勞力,加上昨天為了應付領導,直接喝醉當場。

這身體有些不適,今天晚來一點,也情有可原,你們說是不是啊?」

社長都這麼說了,大家還能怎麼說,自然都說對。

對此,曹志強只能是笑著對大家點點頭,表示抱歉。

接下來,曹志強當眾宣布,既然人員都到齊,就去會議室開會吧。

就這樣,出版社成立後的第一次全員大會,就正式開始了。

會議剛開始,曹志強立刻就提了個新規矩,要求以後大家上班啊,都定在上午九點鐘,下班時間定在下午五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是午休時間。

此所謂朝九晚五。

另外,周六周日可以休息。

此所謂雙休日。

本來曹志強覺得吧,這個提議肯定大家都歡迎,誰知道卻迎來一片反對。

很多人都覺得這太寬松了,沒這樣做的,容易造成心思懈怠,工作效率下降。

這倒是讓曹志強愣了愣,真沒想到這年代的人如此淳樸,身為韭菜,卻處處為資本家著想。

曹志強能怎麼辦?

他雖然是出錢的老板,但也不能對抗民意啊。

最後討論來討論去,干脆取了個折中方案。

新方案是,早上八點半上班,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半午休,下午五點半下班。

雙休日取消,依舊隨大流,每周只星期天休息一天。

不過周六呢,單位不會安排重要工作,大家可以適當放松。

另外,這個規矩只是約束總經理以下的員工,也就是包括余德利在內的那七名新人。

曹志強這個總經理,以及那六個原先紅光雜志部派過來的老員工,都不在這個上班時間的約束範圍內,他們的上班時間是隨意。

這個方案通過後,就下下一個議題,也是最重要的議題——搞項目!

沒錯,出版社是開業了,但這只是個空殼子,還沒有任何來錢的實際項目。

這就好比一個空殼公司,頂著一個公司名,卻沒有任何實體一樣。

如果是事業單位性質的正規出版社還好,有沒有項目都照常發錢,畢竟有財政撥款嘛。

所以那種出版社,大家可以慢慢模魚,出版社成立大半年都沒來錢項目,再正常不過。

但曹志強這個紅光出版社,是承包經營制,屬于純粹的自負盈虧。

要是跟其他出版社那樣慢騰騰的不著急,那恐怕很快就要發不出薪水了。

好在呢,對于這個事情,曹志強早有預案。

畢竟所謂的來錢項目,就是內容,而內容方面,曹志強早就有了。

曹志強之所以處心積慮的成立出版社,就是為了先把發行渠道弄好。

有了自己的發行渠道,做內容就是小意思了。

「關于項目問題,大家先不要著急。」曹志強笑著道,「實際上,早在建立這個出版社之前,我就考慮好了幾個項目。」

說到這,曹志強頓了頓,然後才把自己的項目方案說了出來。

原來,曹志強手頭已經有了三個項目,分別代表「遠中近」。

也就是遠期項目,中期項目,近期項目。

第一個是近期項目,也就是大家立刻要去做的項目。

這個項目是出書,不過不是出詩集,而是出曹志強的那本《破碎虛空》。

《破碎虛空》這本書,曹志強早就寫好了,只是曹志強一直秘而不宣,沒有輕易的找人出版。

現在好了,有了自己的出版社,自己可以跟自己簽約,各種優惠當然可以拉到滿。

如此一來,不光自己能靠這本書發一筆財,出版社也能借此賺到一筆錢。

為此,曹志強早就調查過,並且做過一個預估。

假設這本的首發起印量是十萬本,那麼印刷總價不會超過三十萬元,單本書的印刷成本不會超過三元錢,這還是要求高質量的印刷品。

如果單本書的定價是二十五元,那麼這本書的分成是這樣的。

首先是發行成本,一般在定價的百分之六十。

這部分,主要是把書先批量賣給新華書店發行所這種批發機構,他們此時要的分成一般叫折扣。

比如發行方要百分之六十就是六折,要百分之七十就是七折這樣。

出版社越大,折扣力度就越大,比如人民出版社發的教材,折扣能到五折。

但小出版社,七折是正常的。

而曹志強有大領導做靠山,相信跟新華書店談個六折批發價是沒問題的。

當然了,要是出版社不把書賣給批發商,自己搞批發,自己搞零售,那也沒問題,但這又是個成本,目前來說不合適,以後可以考慮。

除去了半分之六十的發行成本,一本定價25元的書,就只剩下10元利潤了。

這部分利潤再減去三元的成本,就只有七元錢的分成。

要是發行量能到十萬冊的話,就是七十萬的收入。

七十萬,三七分。

出版社拿三成,得二十一萬。

我個人拿七成,得四十九萬。

對出版社來講,一本書賺二十一萬的收入,真心不少了。

現在好多出版社,一年的毛收入有沒有兩萬塊都不好說。

別看八十年代是出版熱,但市面上的圖書種類跟數量也多,很多書根本賣不出去,不虧就不錯了。

就好比後來的網絡作者,光看頭部那些大神賺錢了,可大部分還是底層吃全勤的撲街。

這年頭的出版社也是一樣,大部分都是撲街出版社,真正能出頭的知名出版社,就那麼幾十個。

只有能賣出暢銷書的出版社,才能真正賺到錢。

說白了,出版社這行當,想要賺錢,還得是內容取勝。

換言之,《破碎虛空》這本書一旦發行上市,只要定價25元一本的書,能賣出十萬冊,哪怕按照毛利三七分這麼離譜的分成法,也夠出版社吃好幾年了。

至于這種分成法科學不科學,是不是有問題……

出版社是我的!

我的地盤我做主!

我說行就行,不行也行!

那個姓鄭的光頭佬,過兩年都能搞一個只給自己服務的兒童雜志,上下通吃,憑什麼我就不行?

至于《破碎虛空》會不會暢銷,能不能賣出十萬冊?

呵呵,曹志強這是往少了說,實際情況只會更好。

畢竟這才是一九八三年啊!

此時國企改革才剛開始,印刷廠基本都是國營的,還沒自負盈虧。

這也就造成一個現象,那就是國內的盜版還沒像後來那麼猖獗,就算有盜版,也只是小打小鬧,盜版書在數量上,跟正版書根本沒法比。

現在可不是互聯網時代,看本盜版書那麼容易。

但也正因為這樣,大家的娛樂方式還很落後,國人對武俠的熱情,卻異常高漲,遠超日後。

不客氣的說,八十年代的武俠,要論吸引力,其實遠沒有九十年代甚至兩千年後的武俠跟玄幻的。

無他,競爭力不同。

九十年代以後的武俠,競爭異常激烈。

能從那些競爭中月兌穎而出的武俠,基本都可以被判定成仙草,根本就不愁銷量。

所以,像《破碎虛空》這種經過廣大人民群眾測評過的仙草好書,發行十萬冊?

呵呵,格局小了!

要是按照曹志強的估計,這本書要真的發行出去,必須百萬冊起步!

只不過起印一百萬冊的話,成本起碼兩百萬元,曹志強現在可拿不出這個錢。

所以他只能先起印個十萬冊,目的不是試水,是快速回籠資金。

要知道,這本的作者名,曹志強決定使用「強子」這個已經有些名氣的筆名。

「強子」雖然是個詩人,可誰說詩人就不能寫武俠?

恰恰相反,有了著名詩人的光環加持,相信這本武俠的逼格也會被拔高,出道即巔峰不至于,但出道就出名,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名氣有了,只要內容不錯,銷量肯定不成問題。

最起碼,一開始的銷量是沒問題了,畢竟有知名詩人的名氣加持啊。

換言之,如果是加了「強子」這個筆名,並且注明這就是詩人強子的新作的話。

那麼《破碎虛空》這本書,就不再是新人新書的待遇,而是知名作者的新作,自帶人氣光環,出版的時候,可以加快發行速度。

發行速度快,就等于回錢快。

回錢快,自然就可以用這筆錢繼續投資,去做更大的事業。

比如曹志強接下來要說的中期項目跟遠期項目。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