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讓他知道朕乃洪武大帝

作者︰小耳朵是只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朱元璋大敗陳友諒後,小明王韓林兒卻被張士誠扣押,朱元璋再次力排眾議,前往解救韓林兒,但就在這時,陳友諒卻率殘余部隊,全軍出擊,對著朱元璋的大本營金陵,就來了一場說打就打的偷襲!

而此時,若非朱文正僅憑兩萬兵馬,在洪都硬生生拖住了陳友諒的六十萬兵馬,結果還真是,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天下還是不是朱元璋的,都說不準了!

一念及此,幾個老臣,看著暴怒的洪武大帝,十分識趣的選擇了閉嘴!

這些老臣不說話了,太子朱標卻是忍不住再次說了起來!

「父皇,兒臣覺得」

「若是父皇堅持己見,天下官員,幸存者將所剩無幾!」

「大明沒了官員,天下的州府,誰來管理?」

「父皇如此做法,實在太過嚴厲!」

「父皇,兒臣時常听您教誨!」

「治大國如烹小鮮!」

「因此兒臣覺得,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打天下可以大開殺戒,但治天下卻不能大開殺戒!

朱標覺得老爹打天下的時候可以武斷,因為老爹慧眼如炬!

但這治天下,若是再如此武斷,勢必會出問題!

父皇向來強勢!

只希望這一次父皇能听自己的勸解一次!

「標兒無需多言!」

「朕勢必殺盡天下貪官污吏!」

「實在無官可用!」

「朕就派衛所親自管理地方州府!」

「朕就不信,這天下,沒了這些貪官污吏,沒了這些奸佞小人,還會更壞不成?」

「這滿朝的文武大臣,難道都是奸佞小人,都是貪官污吏不成?」

「若是這天下,沒一個好官!」

「那朕就親手掀翻這天下!」

「再建他一個嶄新的大明!」

朱元璋依舊固執!

大明是踩著韃子的尸體創建的!

漢人可以踩著韃子的尸體重新建立家園,那漢人就可以踩著貪官污吏、奸佞小人的尸體,再次建立新的家園!

那些貪官污吏,莫非比韃子還厲害不成?

朕就偏偏不信這個邪!

朕的天下,可有四百九十三個衛!

每個衛又有五個千戶所,這前後左右中共計五千六百人!

不僅如此,朕的天下,還有獨立于衛的三百五十九個千戶所!

如今他們都在鎮守一方,屯田群牧,守著戰略重地!

這些朕曾親手設立的衛所,並非只是單純的軍事衛所!

他們也都具備處理政務的能力!

那麼多的指揮使以及千戶,不僅要負責練兵,還要負責一方的政務,一手操勞所有的事情!

上到保平安,下到吃穿住行!

朱元璋設置這些衛所的時候,也許早就想到了,日後要靠他們來處理政務!

這些衛所的存在,更像是二十一世紀的戰區建設兵團相結合的存在體!

因此在處理政務上,確實完全可以勝任。

上馬可以率兵打仗,下馬可以治理地方!

洪武大帝,似乎早就考慮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一旦發生了大規模的貪污,那就有一個殺一個,有一萬殺一萬,殺完之後,就近的衛所,就可以直接接管當地的政務!

從此開啟,軍政合一的治理模式!

由此看來,朱元璋算是千古一帝嗎?

不是!

因為史書家把康麻子歸結為千古一帝後,千古一帝這個詞的含金量,瞬間下降,這個詞已經配不上朱元璋了,朱元璋也不再適合用千古一帝來形容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應該用千萬古一帝來形容!

嘉靖年間,福建泉州人李贄,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就用了千萬古一帝來形容朱元璋!

後世那些罵朱元璋的人,說朱元璋殘暴的人,無非是因為朱元璋在對待貪官污吏上,絕不手軟!

說來說去就是撥皮萱草,說來說去就是四大案!

朱元璋殘暴嗎?

他確實殘暴!

但他殘暴的對象是誰?

不是老百姓!

是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是那些特權階層!

所以那些特權階層,才會肆意抹黑朱元璋,覺得朱元璋殘暴!

在特權階層看來,我們貪污點銀子怎麼了?我們不交稅怎麼了?我們欺負老百姓怎麼了?你朱元璋憑什麼把我們當作泥腿子?

這就是真相!

朱元璋的所有’罪行‘都可以從一本書里找到,這本書就是朱元璋的行為準則,這本書就是《御制大誥》,這本書是所有官員的噩夢!

《御制大誥》第五十九條,關于鄉民除患中規定︰許城市鄉村賢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為民除患者,會議城市鄉村,將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閑之吏,綁縛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擋者,梟首,拿赴京時,關津渡口,毋得阻擋。

《御制大誥》第三十四條,民拿害民官吏中規定︰允許任何人捉拿擾民官吏,其正官首領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擋者,其家族誅!

這種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江蘇常熟有個農民叫陳壽六,帶著自己得弟弟跟外甥沖入縣衙,當場捆綁害民甚重的縣吏顧英,隨後進京告御狀。朱元璋不僅把顧英的腦袋砍了,還十分贊賞陳壽六的所作所為。當即下令,賞賜陳壽六寶鈔二十錠,三人衣服各兩套,並免除陳壽六雜泛差役三年。並將此事告知天下,予以嘉獎!

為了保護陳壽六不被當地官員報復,朱元璋更是在告天下書中,明確規定,各地官府,若有敢無事生非,騷擾陳壽六的殺全家!若有敢捏造罪名,誣陷陳壽六的,同樣殺全家!

若陳壽六日後有任何過失,天下只有朱元璋他本人有權審問。

最後,朱元璋還補充了一句,說陳壽六這個人真了不起!

再比如河北樂(lao)亭縣主薄汪鐸等人設計害民,這位官員腦洞大開,弄出「僉派徭役」花招︰縣里干工程,家家要出力,不出勞力就拿錢。

撈了多少錢?每人被刮五匹絹,相當于六石米。對照當時工資︰縣令月薪七石米,主薄也就五石。財發的夠大!

錢還沒收完,汪鐸就被憤怒的鄉民趙罕辰等三十四人,五花大綁押去南京告狀。撈錢膽大包天的他,這下卻被嚇傻了。臨近南京的時候死活不肯走,還留下一段振聾發聵的哀求︰我十四歲讀書,燈窗之勞至此,你可免我此番,休害我前程。

但事實證明,這位嚇傻的主薄,還是太傻太天真。撞到朱元璋手里,哪里只是害前程?殺!汪鐸等八名官員全數被砍頭,腦袋掛在南京城里示眾好些天。

但比起過往對這類事的憤怒,這次朱元璋很高興,除了嘉獎綁押汪鐸的鄉民,還把汪鐸進南京前的這番哀求,原話登在朝報上,通報給舉國官員學習︰做官不能太汪鐸。

朱元璋最出名的,就是對官場作風嚴格。其中最恨的一件事,以他自己話說︰所任之人,往往導襲胡元之弊。也就是明朝都建立了,這幫官員還帶著元朝的臭毛病。

戶部主事趙乾就是典型,湖北水災,朱元璋急紅眼,急命他奔災區,十二月出發,一路游山玩水,兩月後才到災區,又磨三個月洋工,五月才開賑。事後盤點損失,災民傷亡觸目驚心。

如此嚴重後果,戶部領導卻還淡定解釋︰這是元朝老習氣,趙主事雖說動作慢點,到底活干了,算是業界良心了。朱元璋受不了這「良心」,一怒先把趙乾砍頭,期間說好話的官員,統統拉出去打板子。聖旨更說得咬牙切齒︰視民死而不救,罪不勝誅——不管老百姓死活的官,殺了都不解恨。

瀆職官員趙乾,就這樣用生命書寫了歷史記錄︰中國古代史上第一位因賑災慢而被砍頭的官員。

洪武十八年,一位縣令通奸,引發一場血腥追捕,情節之跌宕,足以比肩警匪大片︰溧陽縣令李皋通奸案。

這位李皋縣令,與溧陽皂隸潘富的小妾勾搭。被潘富捏住把柄,要挾著狼狽為奸。甚至還為幫潘富霸佔民產,糾集人馬打進民居強拆。

忍夠了的溧陽百姓,由百姓黃魯帶領下到南京告狀。朱元璋派「專案組」捉拿潘富。誰知到了溧陽撲空︰潘富在鄉紳蔣士魯包庇下早已逃走,「專案組」緊緊咬住,不想這地頭蛇經營多年,直到躲進崇德豪紳趙真為他安置的寺廟里,才被「專案組」調大軍圍住。

狗急跳牆的潘富趙真等人,糾集兩百多亡命徒,「專案組」血戰一晝夜,這才攻克寺廟,將這惡人拿下。

如此風波,激起了朱元璋強硬處置︰李皋潘富處決,趙真蔣士魯等幫凶們,三百零七戶人家抄家梟首示眾。前後處死一千多人,公認洪武年間,僅次于「四大案」的驚天血案。

李皋通奸案,促成朱元璋出台中國古代史上獨一無二的反貪法令︰只要地方上有吏員害民,老百姓只要頭頂一本《御制大誥》,就可直接把人綁到南京治罪。

這種事情在朱元璋治下,簡直是不勝枚舉,實在是太‘殘暴’了!

朱元璋簡直就是‘暴君’,太欺負人了!

因此特權階層在朱元璋駕崩之後,第一時間就把《御制大誥》給藏了起來!

並且難得的站在了統一戰線,開始不遺余力的朝著朱元璋潑髒水肆意抹黑洪武大帝!

放在封建社會,這確實很正常,筆在他們手里,老百姓又不會寫字!

即便老百姓人人都念洪武大帝好,但也不知道跟誰說,怎麼說!

形成文字記載下來流傳下來,對老百姓來說更是毫無機會。

但洪武大帝駕崩之後,舉國百姓,人人戴孝痛哭,這些老百姓都是傻子嗎?他們不知道洪武大帝對他們好嗎?

老百姓才是最清楚的那一群人!

他們是最實在的!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了對洪武大帝的敬愛,他們可能搞不清楚,官員口中的殘暴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他們很清楚,誰才是對他們最好的人!

作為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江山的洪武大帝,經歷過元末的黑暗,經歷過家人被活活餓死!

他太明白老百姓的苦楚了,也太明白沒人給老百姓做主的時候,老百姓的絕望!

因此洪武大帝要求每家每戶都要有一本《御制大誥》,又怕老百姓不識字,看不懂,他又派官員,挨家挨戶的去給老百姓講解,還在《御制大誥》上畫了圖,堪稱圖文並茂!

為了老百姓能留著《御制大誥》,因此洪武大帝制定了,若是老百姓犯罪的時候,家中有《御制大誥》這本書,罪行便可以減輕一等,如果沒有,那就罪加一等!

洪武大帝甚至把《御制大誥》作為學科,科舉考試中也出題為了天下百姓,遇冤有處訴,有捉拿官員的權力,再不受貪官污吏的欺凌!

為了天下百姓,洪武大帝想盡了辦法!

這可真是個‘暴君’,他竟然不為官員著想!

整天為泥腿子著想,還禍害官員,簡直是太可惡了!

我們一定要把他畫丑!把他搞臭!把他寫成暴君!

遺憾的是,特權階層沒能得逞!

洪武皇帝他就是這麼一個人!

出身貧寒,方正大臉,勤儉節約,體恤百姓,憎惡貪官污吏的大明,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而後世那些宵小為了抹黑洪武大帝,故意把洪武大帝的方正大臉,畫成了豬腰子臉!

朱元璋從來都不在乎後世對他的評價,他也不在乎千古一帝這個稱號,他甚至不需要任何人來證明,他是一個好皇帝!

畢竟得國之正無過于明!

滅掉元朝,恢復中華,僅此一件,再造華夏,這功勞就已然堪比祖龍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了!

尤其是元朝的包稅制,比如朝廷要收五百萬兩銀子的稅,然後把這個稅收包給當地的地主士紳,當地的地主士紳自掏腰包,給朝廷五百萬兩銀子!

隨後當地的地主士紳就可以對當地的老百姓征稅了,花了錢的,自然是要賺錢的。

至于要賺多少,簡單來說,只要收不死,那就往死里收!

所以朱元璋的父母親人被活活餓死,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而且這種情況,並非只有朱元璋一家,天下百姓被活活餓死的不計其數!

元朝還把人分為四等,什麼蒙古色目漢南,什麼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漢人讀書有多慘,什麼元末漢人人口銳減,這些簡直就是不勝枚舉!

洪武大帝唯一的黑點,無非就是後期黑化,白發人送黑發人,把藍玉、傅友德等確實有功勞的勛貴砍了,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標若是沒死,這些人就是老朱留給朱標的輔政大臣,但朱標一死,朱允炆勢必壓不住他們!

無奈之舉啊!

縱觀古今,那麼多的皇帝,洪武大帝也絕對可以排進前三!

只是此事的朱元璋,尚未黑化,對貪官更是絕不手軟!

「父皇」

「標兒不用多言!朕意已決!」

朱標仍想勸說,但朱元璋直接打斷!

朱元璋對兒子那是沒得說,即便朱標偷穿龍袍,朱元璋怕是還要夸一句,俺兒子穿龍袍真帥啊!

「父皇,兒臣並非想勸你放過那些貪官污吏,兒臣是有另外事情想說。」

見老爹打斷了自己話,朱標再次平靜的回到。

「不是這件事?那是什麼事?」

朱元璋愣一下這才示意朱標繼續說下去。

只要不是讓朕放了那群貪官污吏,其他事都好說。

「父皇。」

「兒臣得知,此次之所以能破獲如此大案,全都仰仗方恩人的記賬之法!」

「因此兒臣猜想,這記賬之法既然是恩人發明的,那恩人對此自然是最為熟知的。」

「無論是母後還是韓國公,抑或是誠意伯,畢竟都是初學,難免會出現意外。」

「兒臣想說的是,不如請恩人過來,再審查一遍?」

「我們不可放過一個貪官污吏,也不能冤枉一個無辜之人!」

朱標緩緩說到。

「陛下,臣覺得太子所言有理啊!」

「對啊,陛下,臣等都是初學,難免會出現紕漏,不如請方公子過來,重新復查一遍,以防萬一啊!」

「臣也覺太子所言有理!」

朱標話音落地,眾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再次附和起來。

兩千多萬!

這個數字,實在是讓眾人震驚不已!

他們都願意選擇相信是自己沒學好算錯了!

「不需要!」

但眾人話都沒說完,再次被朱元璋打斷了!

這不是送上門去丟人現眼嗎?

朕自登基以來,就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反彈肅清,更是朕的工作核心!

甚至朕還為此頒布了《御制大誥》,建立了極為森嚴的督察體系!

朕甚至以身作則,勤儉愛民!

堪稱勞模的存在!

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

現在呢?

朕都已經做到這個份上了!

竟然還會出現郭桓這種老鼠屎?

這要是讓方世玉那小兔崽子知道了

那小子狗嘴里還不知道會吐出什麼來呢!

不去!

絕對不去!

朕不要面子的嗎?

「重八啊,我也覺得標兒說的有道理,不如就去見見小恩人吧!」

就在朱元璋一口回絕的時候,馬皇後突然也勸說起來。

「見他?」

「皇後啊,你是覺得俺這張老臉還沒丟完,還要再去方小子那,徹底丟完才行嗎?」

即便是馬皇後勸說,朱元璋也依舊是一臉的怒意。

秀英妹子今兒個怎麼也跟我唱反調了?

怎麼沒站在俺這邊啊?

而且朕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讓他知道朕乃洪武大帝啊!

這要是冷不丁告訴他,他不得被嚇死?

所以朕不願意去,既是為了那小子的性命著想,也是為了朕的面子著想啊!

「重八啊!」

「我讓你去找小恩人,並不是讓你去丟臉的。」

「我是為了咱老朱家的後人,為了這大明江山永固著想啊!」

馬皇後再次勸說起來。

「嗯?」

「皇後何出此言?」

朱元璋听見不是讓他丟臉的,這才稍微緩和了一點語氣。

「重八,你好好回想一下,自你登基以來,這天下的貪官污吏,你殺了多少?」

「可是止住了嗎?」

「即便是如此肅貪,那些貪官污吏,依舊是前僕後繼,不要命一般的繼續貪污!」

「難道這些人不知道,一旦被查出來,後果就是十死無生嗎?」

「難道這些人覺得,銀子比命還重要嗎?」

「若是屈指可數,那倒是也能理解!天下官員那麼多,出幾個貪官,實在是不可避免!」

「可如今這郭桓案,牽連的人數數以萬計,因此臣妾覺得,這其中怕是定有大道理啊!」

「若是不探究明白,即便你殺光全天下的官,親手毀了這江山,重新再建一個大明出來,這後面的官,你就能保證他不會再貪污了嗎?」

「這貪官的治理,看來並不是僅僅靠殺就能解決的啊!」

「誰也沒辦法,僅靠一己之力,就能把這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條啊!」

「起碼,咱就不行啊!」

馬皇後苦口婆心,緩緩解釋起來。

看到沒有?

一群飯桶!

除了秀英妹子,何人替朕著想過?

還是咱秀英妹子心疼朕!

站在朕的角度,替朕考慮問題!

你們,除了給貪官求情,還會干啥?

啥也不是!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兒臣敬服,母後聖明!」

「恩人一定可以找出癥結所在!」

朱標聞言,不由得贊嘆有加,俺咋就沒想到這麼說呢?

都是一個意思,為啥俺說出來,父皇就那麼生氣呢?

還得靠方恩人啊!

只要有方恩人在!

那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如果方恩人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天下怕是就無人可以解決了!

「妙啊!妙啊!」

「方公子定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癥結所在!去找方公子,那自然是上上之策!」

「不錯不錯!老夫就說嘛,第一次見到方公子,老夫就說過,方公子恐怖如斯!這前程,將不可限量,如今看來,老夫說的完全沒錯啊!」

「對啊!咱們這邊焦頭爛額,找不到解決辦法,方公子定能手到病除,迎刃而解!方公子出馬,一個頂倆!」

馬皇後話音落地,眾人見朱元璋臉色緩和下來了,趕緊一個個的開始了附和,添油加醋!

剛才緊張壓抑的氣氛,在方世玉這個名字出來後,瞬間消失不見了!

這些人估計自己都沒意識到,方世玉如今在他們心里,已經有了如此份量!

所謂遇事不決,找方公子!

出現難題,找方公子!

勸說不動洪武大帝,找方公子!

反正只要大明出了什麼問題,他們解決不了,那就全都丟給方公子!

方公子反正無所不能!

唯獨劉伯溫,臉上的表情那叫一個無可奈何!

既生瑜何生亮啊!

你說為啥要給老夫扣上一個大明第一智囊的頭餃啊!

這不是打俺的臉嗎?

這個頭餃不是應該給方世玉那小兔崽子嗎?

「只是,朕如何跟那小子提及?」

「朕總不能讓蔣瓛直接傳朕旨意,把那小子帶到皇宮里來見朕吧?」

「朕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讓他知道朕乃洪武大帝。」

朱元璋顯然已經接納了馬皇後的意見,只是卻是再次愁眉苦臉起來,不知道怎麼在方世玉面前切入這個話題!

「父皇言之有理!」

「恩人雖然無所不能,但這方便好像有些遲鈍啊!」

「咱是要好好想個萬全之策,看看怎麼讓恩人出主意!」

朱標也陷入了為難之中!

「陛下太子所言有理,咱們確實該想個辦法!」

「對,千萬不能讓方公子看出什麼破綻來!」

這群大明權力最巔峰人,此事竟然圍成一圈,開始想辦法,怎麼才能騙過方世玉,忽悠他給出解決辦法!

一邊的小太監鄭和,已經驚掉了下巴!

方公子這麼牛逼嗎?

這些人不是皇帝太子皇後,那就是國公伯爵啊!

竟然聚在一起,商量怎麼才能不讓方公子看出破綻?

這群人聚在一起,商量的不應該是國家大計嗎?

竟然在這里商量如何忽悠方公子?

俺啥時候才能有這個待遇啊?

鄭和嘆了口氣!

方公子送給自己的那些東西,自己還沒捂熱,就被陛下給巧取豪奪了!

可憐俺還沒來得及研究研究啊!

看來俺應該听方公子的,有機會一定要去水師歷練一下!

方公子的話,那就是真理啊!

俺不能辜負方公子的期待啊!

而此時的方世玉淮河小院里!

朱棣跟吳元年,正看著眼前的顯微鏡,一臉的震驚!

朱紫怡則是躲在遠處,一臉的鄙夷!

吳元年雖然年事已高,但這醫學天賦確實高,這才幾天時間,七年級生物書,硬是被他背的滾瓜爛熟!

不僅如此,甚至都已經融會貫通了!

就連方世玉都不得不贊嘆一句,這貨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那絕對是清華北大的保送生級別啊!

可惜方世玉一直覺得,這吳元年年紀實在是太大了,當自己的弟子,實在是有點不合適!

因此,方世玉才會送給吳元年一個顯微鏡,以資獎勵!

這吳元年自從拿到了這顯微鏡,那震驚就沒停止過!

吳元年的三觀,在顯微鏡下,徹底被顛覆了!

原來人體這麼龐雜啊!

原來世界上還有細胞這種玩意的存在啊?

這麼神奇的嗎?

朱紫怡一開始見吳元年跟朱棣,一臉的興奮,像是發現新大陸似的,也是好奇不已。

朱棣更是玩心大起,是不是還要薅一把頭發或者頭皮屑,放在顯微鏡下觀看!

可是當朱紫怡湊過去後,只看了一眼!

瞬間就嚇呆了!

這是什麼玩意?

我臉上怎麼有這麼多的小蟲子?

你說這小蟲子叫 蟲?

這也太恐怖了!

朱紫怡差點沒被惡心吐!

借此機會,一連讓方世玉做了好幾個冰淇淋,這才緩和了自己的情緒!

而且自此,有多遠躲多遠,發誓絕對不再好奇了!

這也太惡心了!

「先生,你說這個世界上,人類肉眼無法捕捉到的微生物,到處都是?」

吳元年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對啊!」

方世玉淡淡點頭。

「那先生,敢問這細胞還有細菌,都姓細,他們有啥關聯呢?」

吳元年一如既往的拋出問題!

吳元年這段時間,除了搗鼓顯微鏡,那就是問問題!

問各種匪夷所思的問題!

二方世玉每每三言兩語,就能給吳元年一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此時的吳元年,那感覺就是,自己只要在先生這里學到一點皮毛,那大明的醫術,將會產生質的飛躍啊!

這叫啥?

這叫俺吳元年的一小步!

等同于大明醫術的一大步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