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劉備得蜀復納妻 曹操攻吳加九錫

原來馬超自為曹操所敗,西奔涼州,楊阜早料,馬超略奪隴上諸郡,又復進攻冀州。

冀州刺史韋康,忙遣別駕閻溫,告急長安。不料閻溫出水關,被馬超擒斬,急得韋康沒法,只得請降。楊阜哭諫不從,竟開門迎馬超,馬超卻將韋康殺死,獨用楊阜為參軍,自稱征西將軍,領並州牧,督涼州軍事。

長安屯將夏侯淵,聞信馳救,反為馬超所殺敗,只好退還。

會楊阜遇妻喪,乞假歸葬,路過歷城,得見撫夷將軍姜敘,姜敘與楊阜為中表弟兄,當然延入。

楊阜面有戚容,姜敘還道他是悼亡心切,不便多問。及進謁姜敘母,索性淚下不止,姜敘忍不住詰問道︰「妻歿不妨續娶,何必過哀?」

楊阜搖首道︰「何從為此?」

姜敘復問何因,楊阜淒然道︰「守城不能完,主亡不能死,恨無面目再見尊親。但阜無權無勇,不能力討馬超賊,獨怪兄擁兵歷城,忍心坐視,咎亦難辭,《春秋》書趙盾弒君,便是此意。」

姜敘慨嘆道︰「我非不欲討馬超,實恐馬超勇悍過人,急切難圖。」

楊阜又說道︰「馬超強暴無義,非真難除。」

姜敘母聞之,斥責姜敘應討馬超。姜敘乃與校尉趙昂、尹奉等,合謀討馬超。又由楊阜致書冀城,潛結軍吏梁寬、趙衢,使為內應,安排已定。

惟趙昂有子名趙丹,在馬超麾下,趙昂引為己憂,歸語妻室,妻也厲聲斥責趙昂應棄子攻馬超。趙昂意乃決,遂據住祁山,與姜敘、楊阜,同聲討馬超。

姜敘、楊阜兩人,進兵歷城。馬超听趙衢詭議,親出拒戰,留趙衢與梁寬守城。及與姜敘、楊阜交鋒,不能得利,引兵退歸。

哪知城門緊閉,連呼不應,但擲出頭顱數枚,馬超不瞧猶可,瞧了一遍,原來是嬌妻愛子的首級。當下越悲越怒,恨不把城池踏破。可奈姜敘、楊阜及趙昂等,兩面殺到,只好回頭就走。

趙昂子趙丹,由馬超帶著,就將他一刀兩段。復悄悄的掩襲歷城,竟得沖入,搜獲姜敘老母,用刀擱頸,逼令召姜敘回來,遭姜敘母大罵,刀一動,敘母頭已落地。

楊阜聞歷城失守,忙引兵還援,與馬超交戰城下,拚死力斗,身中五創,尚不肯退。嗣由姜敘趙昂等,一齊殺到,方將馬超眾殺敗。

馬超乃南走漢中,投依張魯。張魯令馬超為都講祭酒,馬超從張魯乞師,往圍祁山。

姜敘等又向夏侯淵告急,夏侯淵使偏將張郃,率五千軍先行,自督萬人繼進,擊走馬超軍。復移兵長離,大破韓遂殘眾,然後還師。

馬超敗回漢中,張魯以為馬超無能為,禮貌衰。張魯將楊伯等,更欲害馬超,馬超當然憤悒。適劉璋失去雒城,急不暇擇,反使人向張魯求救。

張魯與劉璋本系世仇,怎肯赴急?偏馬超欲乘此圖功,願去取蜀。張魯樂得遣馬超一行,陽助劉璋,陰圖劉璋。

馬超有部將二人,一系從弟馬岱,一系南安人龐德,並皆勇敢。龐德適遇疾,不能從軍,留居漢中養痾。馬超只偕馬岱西進,由張魯撥兵數千,給令同行。

馬超到了武都,正值李恢奉劉備命,前來招降。李恢本來善辯,再加馬超乞得此差,原為避禍起見,一經李恢巧言說合,自然語語投機,當下隨李恢同進,直指成都。

劉備已自雒城進發,先至成都城下,既得馬超來降消息,便欣然說道︰「我定可得益州了!」乃潛分兵數千,使會馬超軍,囑令屯駐城北,交逼劉璋。

劉璋還道馬超來援,登城俯問,哪知馬超揚鞭仰指,口口聲聲,叫劉璋出降劉豫州,嚇得璋面色如土,幾乎跌倒。

經左右扶劉璋下城,劉璋長嘆道︰「不听忠言,悔無及了!」

會由劉備遣從事簡雍,入勸劉璋降。劉璋城中尚有兵士三萬人,谷帛足支一年,吏民多欲死戰。

劉璋流涕道︰「我父子在州二十余年,並無恩德加及百姓,百姓為璋攻戰數年,已害得膏血涂野,璋何忍再令死斗,使無孑遺?不如出降為民罷了。」說得群下都為流淚。

劉璋無可奈何,只得與簡雍並輿出城,徑詣劉備營。

劉備開門迎劉璋,面加撫慰,復偕劉璋入城安民,所有劉璋私儲財物,一並檢還,令佩振威將軍印綬,徙居公安。

劉備大開筵宴,遍饗士卒,取庫中金銀,分賞將吏,多寡有差。

劉備自領益州牧,進諸葛亮為軍師將軍,黃忠為討虜將軍,魏延為牙門將軍,糜竺為安漢將軍,簡雍為昭德將軍,孫乾為秉忠將軍,伊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馬超為平西將軍,法正為蜀郡太守,兼揚武將軍。

舊益州太守董和,得掌軍中郎將,並署左將軍府事,舊廣漢長黃權得為偏將軍。尚有嚴顏、吳懿、費觀、李嚴、秦宓、許靖、費詩、孟達、彭褵等一班降官,約數十人,並皆錄用。

獨零陵人劉巴,夙負才名,曾由劉備具書招致,劉巴不背從,反自交趾入蜀,奔依劉璋。及劉璋迎劉備,劉巴一再諫阻,擬劉備為虎,終不見听,乃閉門稱疾。劉備攻成都,即下令軍中,謂有人害劉巴,誅及三族。故成都既下,得劉巴甚喜,令為左將軍西曹掾,劉巴無奈受命。

劉璋將扶禁、向存,前嘗圍攻葭萌關,逾年不克,至成都圍危,兩將當然撤還,被守將霍峻,追擊一陣,向存授首,扶禁遁去。劉備因霍峻有功,授霍峻為梓潼太守,全蜀悉平。

惟劉璋家眷,已俱隨劉璋東徙,只有劉璋寡嫂吳氏,為劉瑁妻,即吳懿妹,依兄居住,仍在成都。吳氏少時,有相士謂當大貴,劉璋父劉焉,因娶為子婦。偏偏結褵未幾,竟喪所天。

到了劉備據益州,獨少內助,孫夫人已經還吳,劉備恨她跡同專擅,且與孫夫人雖為夫婦,仿佛一閨中敵國,隨時加防,故由她大歸,不願再迓。

于是左右從吏,竟將吳懿妹吳氏,向劉備關說。劉備使人覘視,華顏未老,豐韻猶存,卻也有些合意。但自思與劉瑁同族,未免含嫌,乃更問法正。法正答道︰「晉文且納懷嬴,比諸將軍,相去何如?將軍盡可從權呢。」劉備乃決納吳氏。

劉備得蜀,諸葛亮遂改訂治蜀條例,概從嚴峻。吏民亦各守法規,蜀漸安。

且說曹操自關中回到鄴,時常示意左右,表揚功德。有詔令曹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曹操聞孫權已略定嶺南,心事怏怏。既而欲再圖江東,令記室令史阮瑀書長信與孫權,行軟硬兼施之威脅。前章已敘。

而孫權早有準備,改秣陵為建業,已將治所已由京口徙居建業。為使安全,已用呂蒙計策,就濡須水口,創設船塢,預備拒曹。

孫權旋聞劉備西入益州,自背前言,權不禁大怒道︰「猾虜乃敢如此麼?」遂潛遣舟船迎妹。

趙雲受劉備囑托,管理家事,此時巡弋江面,便截住孫夫人,又得張飛為助,奪還劉禪,但放孫夫人過去。

孫權既將妹迎還,本欲移攻荊州,恐曹操來攻,乃寄書劉備,說曹軍已南下來攻,致意乞援,令劉備不得安取益州。

而曹操得孫權、劉備失和之息,真的乘隙東來,欲攻濡須塢口。可見魯肅主張孫權和劉備和合仍有利弊。利在于孫劉和,曹不敢東來。弊在于孫劉和,且吳借荊州,使吳失入蜀,且將蜀讓予劉備。

曹操率軍,號稱四十萬軍南征,揮師來攻濡須塢口。孫權急調周泰、甘寧等來東線,並將賀齊、蔣欽鎮壓山越後,也留在東線,以便听用。再令孫瑜、孫皎、董襲、朱然、徐盛等出師堵御。

曹操以張遼、臧霸為先鋒,行遇霖雨,前軍先及,水遂長,孫權軍船稍進,曹軍將士們見此便想起了赤壁之敗,皆有不安。就連張遼也覺恐慌,欲想撤兵,而被臧霸阻止了,並料曹操大軍將至。

果然次日,曹操即令大軍發起攻擊,會合張遼、臧霸先鋒,大破孫權江西大營,且擒獲都督公孫陽。

孫權得知江西大營失利,親率七萬眾抗擊曹軍。客主異形,吳人多有懼色。

甘寧獨挺身效命,願為前鋒,孫權賜米酒眾殽,甘寧乃賜手下百余人食。甘寧先以銀碗酌酒,舉酒,通酌兵各一銀碗道︰「甘寧尚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

眾齊道︰「不惜死!」。

至二更,甘寧領三千兵為前都督,孫權密令甘寧夜襲曹軍。

甘寧擇百余壯士,俟夜與飲,各盡一觴,當即披甲上馬,引百騎潛襲曹營。甘寧徑至曹軍營下,拔鹿角,逾壘入營,吶喊而入,一片殺聲,斬得數十級。

曹軍突遇襲擊,驚惶失措,失聲鼓噪。

甘寧尚欲沖突進去,里面卻用車仗穿連,排若鐵桶,無隙可鑽。甘寧只得左右馳逐,喧噪了好多時,及至見曹宮中點起火把,舉火如星,兵馬匯集。

而甘寧已率眾退還本營,百騎中不折一人,將士們見偷襲成功,作鼓吹,稱萬歲,一片歡騰。

甘寧即去向孫權報捷,孫權也為之甚喜道︰「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與相敵了。」

並又笑道︰「此次全憑卿的膽量,這足以驚駭老子(指曹操)了。」遂賜甘寧絹十疋,刀百口。

既而兩軍大戰,水陸分爭。吳將徐盛、董襲,督領舟師,至水口鏖斗,盛殺得性起,欲登岸沖鋒。

偏將軍董襲所督五樓船,受命從孫權處往濡須口,夜遇暴風,五樓船傾覆,左右皆撤到小船,也勸董襲來小船,暫先避離。而董襲卻怒道︰「受主公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復言此者斬!」

于是左右皆不敢再勸,其夜狂飆尤甚,白浪滔天,襲坐船被覆,結果董襲遇難。

徐盛孤軍深入,幸得陸軍接應,不致陷沒。

嗣孫權與曹操相拒月余。孫權轉被動為主動,向曹軍發起了攻勢。

孫權察看到曹操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沙州上。孫權立刻令水軍圍攻,經過一番戰斗,俘虜曹軍三千余人,其沒弱者也有數千人。

此後,孫權又令吳軍數次乘船挑戰和征察敵情,而曹軍則堅守不出,吳軍行至五六里,回還時,故意作鼓吹,以向曹軍示威。

一日孫權親乘大船逼近曹軍觀察敵情,曹軍見之,亂箭齊發,箭著其船,船偏重于一側將傾覆。孫權令船掉頭行駛,復以船之另一面受箭雨,這箭使船重新恢復平衡,孫權這才從容地回到營中。

曹操堅守不出,難以為功,又值春雨,再次出現不利北軍(曹軍)作戰劣勢,且曹軍軍糧將盡,曹操有退軍之意。

這一跡象,給孫權察覺到,他深知自己不可能將曹軍擊潰,于是特寫信與曹操使人送去,曹操打開一看,其信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夾一信條︰「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閱後,不但沒怒,反而大笑道︰「孫權不欺孤也!」隨令軍撤還。

孫權見曹軍有撤退跡象,也不追擊,只是仍然嚴陣以待,預防有詐。

曹操見吳軍伍整齊,器械精新,防堵嚴密,旌旗鮮明,不由月兌口贊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諸子,真是豚犬,有何用處?」遂撤軍北歸。

此為濡須之第一戰,吳軍逼退曹軍,因而更加振奮。不僅如此,在曹軍撤退之時,曹操恐江濱郡縣為孫權所略,徵令內遷移。民不願遷,驚相互轉告,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余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曹操此舉可謂為淵驅魚,而這十余萬戶居民之東渡,對東吳開發建業僻地,大為有益。無可置疑,東渡長江的十余萬戶,定有大部定居建業,即定居于秦淮水下游長干里一帶,這就促進了這一地區的墾殖開發。這新居民進入,不僅為新建都邑建業城之發展大為有利,而且還充實了建業等地的兵源。

在孫權北抗曹操之時,山越借吳境內空虛,又掀反亂。豫章東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為叛亂,眾有萬余人。曹軍北歸後,孫權令賀齊進討,賀齊討平之,誅其首惡,余眾皆降服。揀其精健充為兵,次為縣戶。

曹操攻吳不克,撤兵還鄴。春天伊始,曹操行天子儀式始下耕藉田畝。三月,詔宣布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之上,改授金璽,赤紱(紅色的官印絲帶)、遠游冠。

不久長史董昭,復謂曹操宜進爵國公,加九錫禮。侍中荀彧,獨向董昭駁說道︰「曹公本仗義興師,匡朝寧國,豈徒為安富尊榮起見?君子當愛人以德,不宜諂諛若此。」董昭懷慚而退。

這事偏被曹操聞知,暗生忿恨。會值荀彧有小恙,乞假數日,曹操竟借饋食為名,使人持送一盒。及荀彧揭視,乃系一個空器,並沒有甚麼珍饈,遂長嘆數聲,服毒自盡。

荀彧子荀惲訃告曹操,曹操佯為舉哀,予謚曰敬,令荀惲襲爵為侯。

越年建安十八年,由御史大夫郗慮,齎奉冊書,命曹操為魏公,兼加九錫。

皇宮里董貴人遇害後,伏皇後內不自安,嘗與父伏完手書,數曹操罪惡,乞伏完伺隙密圖。伏完雖嘗授職輔國將軍,卻是性甘恬退,不願與曹操爭權,所以接得伏皇後書,始終未發。至曹操為魏公,伏完已歿過三四年了。

曹操有三女,長名憲,次名節,又次名華,長次俱納入皇宮,惟季女尚幼,在閨待年,擬及笄時,續行送入。王莽只獻入一女,曹操卻納入三女,總算忠心。獻帝並封為貴人。

甫越期年,不意伏皇後致父書信,竟被伏家怨僕,偷獻曹操,曹操不禁大怒,立入宮中,脅迫獻帝,廢去伏皇後。

獻帝躊躇未忍,曹操不待許可,便使尚書令華歆,代草詔書,逼帝蓋印。詔至中宮,伏皇後驚出意外,不敢不將皇後璽繳出。正想出徙別館,忽聞外面人聲嘈雜,好似來捕大盜一般,嚇得伏皇後三腳兩步,急至復壁間躲避。

誰知助曹操為虐的華歆,引兵入宮,四覓不見,竟由華歆破壁得伏皇後。麾兵動手,兵士尚有難色,華歆竟親揪伏皇後發,拖至外殿。

適值獻帝與郗慮坐談,見伏皇後披發跣足,狀甚淒慘,不禁淚下。伏皇後泣語道︰「竟不能復相活麼?」

獻帝嗚咽道︰「我亦不知命在何時!」

又顧語郗慮道︰「郗公!天下果有是事麼?」

那華歆不由分說,竟牽伏皇後入暴室中,與伏皇後所生二皇子,一體鴆死。

卻說華歆弒了伏皇後,並戮伏氏家族,然後復報曹操,曹操當然心喜,錄為首功,尋且表華歆為軍師。

說起華歆自歸服孫吳後不久,應曹操征召,往投許都,參司空軍事。荀彧死後,竟代荀彧為尚書令,竭誠事曹操,居然弒起皇後。

獻帝自伏皇後死後,悲懷未釋,曹操卻進言道︰「臣女已並邀寵御,次女最賢,可立為中宮。」

獻帝無奈,遂後冊立曹貴人節為皇後。百官因是魏公曹操女兒,格外諛頌,且並至魏公府中拜賀。

這正是︰獻帝是傀儡,操權遮天下。

誰有不服臣,定叫死無疑!

評︰劉備略定蜀,孫權即無機會再行入蜀,怒火之下接妹于吳,自此劉備與孫權相離。然有由強曹在,二者並沒公開決裂。曹操輕于張松,從而丟失益州,使劉備壯大。曹操專權,不顧荀彧多功,竟逼自殺。華歆充當打手,弒殺伏皇後及皇子。曹操一手遮天,誰敢不服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