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無題

作者︰樣樣稀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調覺華水師至三岔河口,歸並東江水師的兵部行文,和朝廷發到東江鎮的聖旨,幾乎是同時到達,兩方的反應自是大不相同。

毛文龍和郭大靖是早有預料,正在緊鑼密鼓地布置,調集水師準備先禮後兵,耀武覺華。

覺遠的祖大壽等人卻是大驚失色,沒想到朝廷的釜底抽薪來得這麼快,這麼急。

而且,這不是結束,而是針對遼鎮的開始。

遵化大捷是一個轉折點,殺透建州、火燒赫圖阿拉,又是一個朝廷態度明顯變化的節點。

寧遠衙門內,遼西將領齊聚,個個面色沉重,氣氛壓抑。

「前往登來的海路已經打通,如今卻是前功盡棄啦!」祖大壽陰沉著臉,緩緩說道︰「水師被調走,自謀糧餉便不可能。朝廷就能在糧餉上施加壓力,逼遼鎮就範。」

何可綱沉吟著說道︰「這是朝廷的報復,還是東江鎮的意思?要搞清楚,才好應對。」

苦笑了一聲,何可綱解釋道︰「如果是朝廷的意思,我們可以敷衍、拖延,畢竟也沒有強力壓制的手段。可要是東江鎮……」

東江鎮風頭正勁,實力強橫,水師在黃渤海是最強大,小小的覺華水師根本無法抗衡。

如果東江鎮很堅決地要吞並覺華水師,遼鎮無法阻止。可要是東江鎮並不稀罕,遼鎮豈不是多了一條生路?

寧遠已經成了遼鎮最後的根據,但遼鎮沒那個實力把這里變成自給自足的基地。朝廷若切斷糧餉,就只能先靠覺華水師從外購買。

這與袁崇煥當時打壓封鎖東江鎮的情況比較類似,只要登來不禁,總還有一線生機。

何況,遼鎮還有打算靠走私,來維持這三萬多人馬的心思。至于向誰走私,除了建虜,還能有誰。

他們想得倒是挺好,建虜不是缺物資嗎,想要什麼就賣什麼。糧食,可以;綢緞,可以;硝磺,可以;精鐵……

在遼鎮幾大軍頭的心里,只要能有錢糧來支撐手下這幾萬人馬,就保住了最後的資本,能夠繼續耗下去,靜待形勢的變化。

說到底,遼鎮軍頭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可得到利益的根本,就是手里的軍隊。沒有軍隊,啥也不是,朝廷想怎麼處置怎麼處置。

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害怕。不是建虜入寇京畿時,自恃只有他們能夠勉強抵擋,擅自竄逃,朝廷也無可奈何。

錯估形勢的不僅是遼鎮將領,最主要的還是袁崇煥。

在他任職期間,對東江鎮的百般壓制封鎖,其實並沒對東江鎮構成實質性的影響。但他和遼鎮將領,卻認為東江鎮已經實力大損。

如果遼鎮將領知道東江鎮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他們,甚至是能夠跨海勤王,他們豈會囂張,哪會不擔心被視為叛軍?

等到遼鎮將領發現他們已經不是不可替代,東江鎮一戰而成為左右遼東局勢的決定力量,他們後悔也來不及了。

當朝廷需要他們作為關門的緩沖,抵擋建虜,甚至期望遼鎮能夠平定遼東時,海量的資源得以供應。

可當朝廷看清遼鎮的真面目,意識到別說平遼滅虜,就是保衛京師都指望不上他們時,他們就是浪費錢糧的垃圾。

「派人拜見毛文龍,以重金賄賂,能讓他抗拒朝廷旨意?」祖大樂猶豫著,看著在座諸將的臉色,不太確定的提出疑問。

祖大壽輕撫著額著,好半晌才無奈地說道︰「可以試一試。但某覺得,現在的東江鎮未必是毛文龍在管事兒。」

「大人說的是郭大靖?」何可綱開口說道︰「他是很能打,也很年輕,但毛文龍未必會完全放權吧?」

祖大壽搖頭道︰「毛文龍已晉侯爵,升無可升,把郭大靖扶持起來,亦是在為將來作打算。不管朝廷是否會解除他的兵權,有東江鎮在,有郭大靖任帥,他便能安然養老。」

「郭大靖晉升總兵,年紀又輕,行事會更加狠決。」祖大樂嘆了口氣,說道︰「朝廷又有旨意,他應該是執行最積極的吧?」

何可綱想了一會兒,說道︰「覺華水師未必會對東江鎮有很大的助力,興許他們也不看在眼里。重金說服,或可一試。」

這話說得有道理,遼鎮只能靠覺華水師走海路溝通外界,東江鎮的水師強大,卻未必需要覺華水師。

看在重金的份上,用敷衍的態度執行聖旨,給遼鎮留一線生機,也未必不是毛文龍和郭大靖的選擇。

只不過,遼鎮將領還不清楚朝廷最後的底線,不知道東江鎮的胃口有多大。覺華水師確實沒被郭大靖看在眼中,他要的是整個遼鎮。

而對于遼鎮來說,朝廷切斷糧餉,是最為致命的。軍心大亂是肯定的,他們也沒有把握能夠穩定軍隊。

要知道,這三萬多人馬,最為中堅的便是各將領的私兵,也就是家丁。據說,祖大壽就是靠著三千家丁,才能穩坐遼西軍頭的第一位。

哪怕是肯為將領拼命的家丁,沒有錢糧,也會離心離德。

甚至于,家丁所需的錢糧要超過普通士兵數倍,沒有優厚待遇,忠誠度還能有多少,值得懷疑。

祖大壽的手指叩擊著桌桉,沉聲道︰「郭大靖是個 將,先有遵化大捷,後有縱橫建州。如此看來,建奴那邊怕是也撐不了幾年了。」

不用說得太過明白,眾將也明白祖大壽的意有所指。正因為建奴已經被東江鎮壓制,朝廷才會改弦更張,把資源傾向東江鎮。

同樣的道理,建奴的滅亡之勢已經顯露,遼鎮也就失去了投降建奴的選擇,朝廷也不怕逼反遼鎮。

明明是個火坑,誰傻呀,非往里跳?

其實,擺在遼鎮面前的還有一條路,結局可能是最好的。但不到最後,誰也不願意提起。

既然朝廷必要除之而後快,既然東江鎮已經成了平遼的唯一指望,遼鎮投靠東江鎮,難道不是順理成章的保全之道?

但東江鎮會如何安置遼鎮,是原封不動地保留建制,還是吞並後打散重編?對于軍官呢,是棄而不用,還是原職照用?

說到底,遼鎮將領們還是擔心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官位。他們心里也清楚,東江鎮再大度,投靠過去也不會什麼都不變。

興許,會拿遼鎮當炮灰,在戰場上消耗殆盡,也省得東江鎮自己動手;或許,會來一場鴻門宴,把軍官全都處置,留兵不留官。

商議了半天,祖大壽等人發現並沒有什麼好的對策。這也正常,已經被朝廷象敝履般扔在關外的遼鎮,真的沒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格。

拖延,是遼西將領商議出的唯一辦法。同時,派人試探毛文龍和郭大靖的態度,再作打算。

現在的遼鎮和建奴差不多,在巨大的壓力下沒有什麼翻盤的手段,只能是拖得一時是一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雙方角力的過程中,這句話的形容,十分貼切。

建奴的潛力已經全部挖掘並使用,東江鎮卻在不斷發展壯大。不僅是武器裝備,更有兵力,總體優勢越來越明顯。

三萬遼鎮人馬,如果能夠吞並,則意味著東江鎮在實力上的飛躍。一共才六七萬人馬,等于是擴充了百分之五十,是東江鎮原來兩三年的計劃。

重視是極重視,毛文龍和郭大靖就在蓋州衛城密議,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行動。

「本帥已經發出將令,命覺華水師在十日內趕到三岔河口接受點驗。」毛文龍喝著茶水,緩緩說道︰「如果他們敢違令,便讓張燾率水師出動。」

郭大靖說道︰「時間緊迫,按部就搬的話,恐怕遷延日久,影響我軍的平遼大計。末將以為,毛帥可上奏朝廷,請求將遼鎮歸並東江。」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毛文龍沉吟了一下,有些猶豫,說道︰「是不是太著急了?一來朝廷未必答應,二來遼鎮是個什麼反應,還不好說。」

郭大靖說道︰「如果朝廷已經決意裁撤遼鎮,大帥的奏疏必被應允。如果不是這個意思,也能試探清楚,我們也好早做打算。」

朝廷走一步,東江鎮跟著走一步,來來回回光通傳消息就浪費了多少時間?不如給東江鎮全權,由東江鎮看具體形勢來作決定。

再說,歸並指揮,也並不是讓遼鎮馬上就遷來遼南。郭大靖還是要一步一步地削弱遼鎮,免得激出變亂。

形勢的變化促使郭大靖作出這樣的決定,建虜放棄海州,撤到了遼陽,這就是新契機。

明眼人都能看出,建虜已經退無可退,平遼的決戰就在遼陽。

如果遼鎮還有立功自贖的心思,這可能是最後的機會。如果依舊私心自用,那郭大靖也不用再留情,和朝廷聯合絞殺,遼鎮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毛文龍听了郭大靖的分析,終于意動,頜首同意,並立刻拿出紙筆,開始寫奏疏。

「要不要把三年平遼再縮減一些時間?」毛文龍停下筆,向郭大靖詢問道︰「加上這個籌碼,朝廷應允的可能性會更大。」

郭大靖笑著點頭,說道︰「如果能順利吞並遼鎮,兩年平遼也大有可能。」

毛文龍笑了笑,提筆繼續書寫,卻沒定具體的時間,只是說如果遼鎮歸並東江鎮指揮,平遼會大大提前。

是提前一個月兩個月,抑或是半年一年,也不用說得太死,沒有回旋的余地。經歷過袁崇煥的五年平遼後,崇禎應該對具體的數字有所反感。

毛文龍很快寫完了奏疏,派人急送旅順,由海船送往天津,再轉京師。

「建虜既已退至遼陽,我軍應該可以開始正常輪換休假了。」郭大靖提出建議,「冬季將至,兩三個月後,河流冰凍,又要進入警備狀態。」

毛文龍很痛快地答應下來,並囑咐郭大靖也回家看看。

對此,郭大靖卻是婉言推卻,不想在對付遼鎮的關鍵時刻而因私廢公。

「如果不是藤野英行動不便,讓她們前來看你,或是暫住些時日,也是很好的。」毛文龍微笑著說道︰「隨著我軍不斷北進,你們團聚起來也沒那麼方便了。」

原來只是佔據金州,前線與大連近在遲尺,來回不過兩三天的時間。光復復州後,就離得遠了些。現在,則是跨州的路程,確實不太方便。

郭大靖並不在意這些,笑著說道︰「末將若讓家卷前來,又怎麼約束其他將士?左右不過是兩三年的事情,還是建功立業要緊。」

毛文龍欣慰地看著郭大靖,說道︰「平遼滅虜之後,恐怕你也難得清閑。與本帥不同,朝廷不會讓你馬放南山。國內民亂四起,朝廷能不用你和東江軍?「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那也不見得,要看民亂的嚴重程度。關鍵是朝廷沒錢,怎麼調動東江軍?」

沒有足夠的錢糧,東江軍確實難以入關。皇帝不差餓兵,崇禎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而且,能夠平遼滅虜,並佔據整個遼東的東江軍,到時候恐怕會遭到朝廷的猜忌,更不會輕易放東江軍入關。

而缺乏了建奴繞道入關、縱橫劫掠的牽制,農民起義軍能不能成氣候,還在兩可之間。

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都曾經遭遇到慘敗,差不多被打成了光桿司令。

而他們能死灰復燃,發展壯大,並不是手段有多高明。而是明廷的壓榨苛虐,使得造反的百姓此起彼伏,越來越多,才給了李、張翻身之機。

歷史已經改變,不用半途而廢,象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等人,也未必會給農民起義軍發展壯大的機會。

毛文龍輕輕搖頭,說道︰「萬歲是個急性子,平遼之後,省下的遼餉足夠調動萬八千東江軍入關平叛了。」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何況,西南還有奢安叛賊未平,焉知萬歲不會調東江軍前入助戰。」

郭大靖微皺起眉頭,說道︰「若是西南平叛的話,我軍恐水土不熟,徒生損耗。況且,西南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等,都不適合東江軍作戰。」

奢安之亂曠日之久有多種原因,最重要的便是水西地區獨特的地形地勢,使得叛軍敗後能夠縮回休整,官兵想要深入,則是困難重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