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口大增長

作者︰樣樣稀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些部隊都是經過實戰,戰力比較令人放心的。

而左協的兵力原來就是一萬兩千,比其他三協要多出兩千。再加上三千飛騎,這就使得跨海遠征的部隊達到了兩萬五千。

李維鸞的右協,在經歷過旅順保衛戰、南關防御戰後,也是四協中公認的防守反擊的第二名。

毛文龍也屬意右協留守,保證金州萬無一失。

看過兵力的調整布署,毛文龍很痛快地點頭同意。這已經是東江軍能夠抽調出的最強大的機動兵團,獲勝的把握大增。

「如果是布置在京畿地區的諜探,在得到建虜入關的消息後,從海路通報到金州,我軍再跨海遠襲的話,不知道時間是否來得及?」

毛文龍的擔心並不多余,他可不知道建虜繞道入關後,竟然停留了四個月。

郭大靖沒有這個顧慮,盡管歷史可能改變,但怎麼算的話,時間上也沒有問題。

「只要建虜發動,不管是什麼名義,我軍都做好出發的準備。情報走海路,最慢也不超十天,我軍再登舟出動,月余時間便能登陸……」

在郭大靖制定的計劃中,一個月就差不多能夠進入京畿地區,甚至是急進至遵化布防。

建虜就是提防東江軍,也不會想到竟然會在京畿地區遭遇。就算是想到東江軍可能出兵勤王,建虜也不會料到東江軍是蓄謀已久。

古代的信息傳遞,兵力調動,物資籌集運輸,要用去很長的時間。建虜以常理估算,怎麼會想到東江軍早已整裝待發,能以最快的速度跨海遠襲。

毛文龍連連頜首,這些他也想到了,只是想听听郭大靖制定作戰計劃的依據。

「沒錯,如果是得到消息才調動人馬、籌集物資,沒有十天半個月,是難以登船發動的。況且,建虜也不清楚東江水師的承載能力,也不會認為會有數萬人馬趕去參戰。」

「本帥已經命令前線部隊配合派去的工匠,打造攻城器械。」毛文龍微笑著說道︰「給建虜造成一種假象,他們留守的兵力會更多,防線也會再收縮。」

郭大靖用力點頭,贊同道︰「大帥高明。對我東江軍的定位,便是在遼東戰場上牽制。遼南根基已穩固,對遼沈的威脅大增,建虜不可能不加強防御。」

「蓋州衛城,以及沿海堡寨,條件適合的話,本帥也要派兵佔領,做出向前試探推進之勢。」毛文龍用手指點了點地圖,說道︰「但暫不向朝廷上報,等待時機。」

郭大靖想了想,說道︰「末將贊同。」

不僅要做出進攻的準備,還要建立前哨,把直搗遼沈的姿態做足做好。

這就是最有力的牽制,此消彼漲,建虜留守的和出動的兵力,就必須仔細衡量考慮。

而且,這也是行動的備用方案。如果建虜真的出動重兵,留守的兵力少,那就直搗其老巢,將建虜統治區砸個稀巴爛。

從鎮江作戰結束返回,毛文龍和郭大靖便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將要發動的大作戰上。

兩人的心里都清楚,這將是遼東局勢大變,敵我勢力消漲的關鍵一戰。

勝,則建虜在失敗與饑荒的雙重打擊下,會一蹶不振,甚至是兵敗如山倒,再無力與東江軍抗衡。

若是失敗,也就是敵我相當的戰損,遼東戰局將繼續目前的長期持久交戰。東江軍要休養生息一兩年,才能逐漸恢復主動進攻的實力。

「再擴充一萬人馬,建立中協。」毛文龍望著郭大靖,說道︰「不必著急,按照總人口的數量逐漸招募。」

郭大靖听到補充的條件,也無話可說。

從建虜統治區逃出的遼人源源不斷,在沿海哨地、特戰營和朝鮮方面的幫助下,陸續地進入金州。

只是今年上半年,就已經收攏安置了三萬多剃頭遼人。

大量逃人的出現,大饑荒是重要原因。建虜接連慘敗,兵力在廣大的地盤上不敷使用,防衛變得松懈,也是一個因素。

下半年,大饑荒會更加嚴重,更多的剃頭遼人將加入逃亡求生的行列。

人口的增加,使得毛文龍又有了擴充的心思。郭大靖也不是固執己見,有條件還反對啥?

兩人又商議了片刻,分工明確後,郭大靖才起身告辭。

………………

船只靠上了碼頭,遼民在隨船士兵的指揮下,踩著跳板,登上了令人安心的陸地。

盡管在皮島和旅順經過了兩次中轉,有數天的休息恢復,但長時間的忍饑挨餓,使這些遼民的身體還是顯得孱弱。

拼死逃出建虜統治區,也耗盡了他們的體力和精神。一旦放松下來,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重新振作起來的。

這里是普蘭店灣,隔開了復州和金州的各一部分。新來的遼民,被安排在普蘭店灣以北的復州境內。

這里雖然不是金州的穩固區,但前有欒古關扼守,西有中島、西中島、長生島,北有沙河灌溉,卻也算是很安全很宜居的地方。

因為人力有限,這片土地沒有在春耕搶種的範圍內。隨著移民的增加,官府才在一個月前派出軍隊,保護數千移民前來此地開墾耕種、建房定居。

為此,軍隊還在永寧監城、羊倌堡、盤古堡駐扎少量人馬,以提供預警和盡力的保護。

也就是說,東江軍在事實上已經推進到復州,隔著普蘭店灣,與金州的邊界拉平。

因為誤了春耕,在這一大片地區,種植的都是生長期短、不挑種植時間的作物。比如花生、蘿卜、白菜、苜蓿等等。

依靠前協官兵和早到移民的辛苦勞作,已經開墾耕種了二三十萬畝的土地。按照軍退民進的原則,這些已經種好的田地,將分給不斷涌來的遼民。

陳老實拉著妻子恭謹地站在隊伍中,已經少了惶恐,但還心中忐忑,不知道給他們的最後安排。

「復州灣的。」有官員大聲喊著,「來沒來?」

「來了,來了。」一個中年漢子小跑過來,陪著笑臉。

官員看了中年漢子一眼,也沒說別的,打開登記冊子,念著名字。

一戶一戶的人家走出來,包括陳老實在內,共是十戶,二三十人。

「這十戶就是你們復州灣的,領走吧!」官員對著中年漢子揮了下手,又叮囑道︰「好生安置,要善待他們。」

中年漢子連聲稱是,說道︰「官爺放心,以後都是鄉親了,哪能苛待他們?」

官員微露笑臉,點了點頭,又大聲叫道︰「孫屯的,孫屯的過來。」

又有人答應著上前,自然是孫屯前來領人的。

中年漢子招呼著陳老實等人,走了不遠,便看到幾個男人圍著幾架板車在閑聊。

「走了,走了。」中年漢子的腰也挺直了,對著男人們叫道︰「趕緊回去,別模黑趕路。」

說完,他又轉身對著十戶人家說道︰「體弱有病的,可以坐板車。二十多里路呢,不用不好意思,剛逃出來的沒有幾個身強體壯的。」

竟然還有車拉著走?這些九死一生的遼民都有些驚詫,也都不好意思坐車。

中年漢子嘿然一笑,伸手指點著,或是瘦弱的,或是年紀大,或是婦孺,都在他的安排下坐上板車。一行人走上大路,向著復州灣行去。

「車上有水,有吃食,想吃就去拿。」中年漢子在隊中走著,態度很是親和,說道︰「不用害怕,也不用縮手縮腳,以後咱們就是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

「你們的房子都蓋好了,要用的家什官上也都分到了村里,再有缺的,慢慢補上。今年的活兒沒有多少了,多是官上要求的,修路、挖渠……」

中年漢子話挺多,說得也算有條理,顯然不是第一次來接本村安置的遼民了。

「對了,俺姓唐,叫唐牛,你們可以叫俺老唐。」唐牛咧開嘴笑著,到車上取了水喝,又交代道︰「今兒也不多說,規矩有一些,也不難,等你們歇一歇再告訴你們。」

唐牛樣子粗豪,但說話辦事兒還挺象樣,讓忐忑的遼民感到些許輕松。

「唐哥。」一個拉車的男子開口問道︰「今年天旱,挖渠引水能緩解一些,可要豐收,我看懸。」

唐牛說道︰「咱們盡力干好便是,老天爺不照應,有什麼辦法?就是吃蘿卜白菜,也餓不死就是。」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建奴那邊鬧饑荒,听說都有吃人肉的。可咱們逃到東江鎮這邊,不管是糧食,還是土豆,可沒缺過吧?」

「那是。」拉車男子用力點頭,說道︰「只要挺過今年,明年春耕誤不了,咱們也能種糧食,種土豆。听說土豆的產量可高啦,一畝地能收兩三千斤。」

陳老實去車上拿了幾個煮熟的土豆,還有兩根咸蘿卜條,分給妻子一半,塞進嘴里吃著。

這已經是難得的美味,只有經歷過饑荒的,才知道饑餓的可怕。那種感覺,能令人瘋狂,喪失所有理智。

可惜,老母倒在了逃亡的路上。陳老實的嗓子發更,鼻子發酸,直想掉淚。

「俺們逃出來的早,現在那邊怎麼樣,真的有吃人的嗎?」唐牛轉頭看著陳老實。

陳老實猶豫了一下,沉重地點了點頭,等把嘴里的食物咽下,才又補充道︰「一斗米漲到了七八兩銀子,誰買得起?」

唐牛和其他人一陣唏噓,又說起他們逃亡時,米價還沒這麼昂貴得可怕。

大路兩旁,隨處能看到耕種的田地,也能看到地里忙碌的百姓。挖溝通渠,挑水澆田,正在不惜勞苦地抗擊干旱。

好在遼南境內的河流較多,大大小小有兩百多條。

流程在一百至三百公里的有碧流河,流程三十公里以上的有大沙河、復州河、鞍子河、清水河、吊橋河、夾河、贊子河等。

為了抗擊干旱,工坊還打造了很多水車,軍隊也出人興修水利。這些措施使得旱情的影響降到最低,減產歉收的程度在可接受的限度之內。

在官府的估算中,今年畝產可能要減三成或四成。但耕種田地總數的大幅增長,使得總產量還是很有希望超過去年。

一路行來,陳老實等人也了解了不少唐牛所說的規矩,以及在這里生活的基本常識。

官府發的安家費,只夠三個月買糧吃飯。想要養家糊口,就要干活兒。除了田地里的,就是修路挖渠,或是靠個人的特長。

「給軍隊上作鞋、襪、被褥……」

幾個婦女的眼楮亮了起來,她們沒想到自己也能掙錢。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當時的婦女幾乎沒有不會的。

「建窯燒磚,逐漸地翻蓋房屋,把土坯房換成磚瓦房……」

這項措施除了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外,挖土後形成的大坑,還要灌水形成池塘,進行淡水養殖。

興修大規模的水庫不太現實,但每村有池塘,也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遼民們心里漸漸有底,只要不懶,男女都有活兒,就肯定餓不死。等到明年就好了,分到手里的田地種上糧食……

終于看到了遠處的村落,唐牛等人有歸家的喜悅,遼民們也有著心中的期待。

說實話,他們除了身上的破舊衣服,幾乎是一無所有。只想著死中求活,誰會想到這邊會給他們一個新家,一個美好生活的希望呢?

「房子呢,都是一樣的,你們也不用挑揀。土坯房,兩大間一小間。院子呢,得你們自己圈起來,籬笆、木頭、石頭,用啥都行……」

「給你們三天休息的時間,然後就得下地干活兒了。今年的規矩,秋收後官府和個人對半分……」

唐牛大聲說著,帶著眾人離開大路,走過三四百米的村路,進了村子。

村子里人不多,都在田地里忙活,只是偶爾看見幾個小孩子,或是好奇地看著這一行人,或是怕生地迅速跑遠。

唐牛把眾人領到村公所,那是村中心的一處大院落,有幾間土坯房,院子是用籬笆圍起的。

「這里是村公所,有什麼事情可以上這里來找我。」唐牛伸手指點著,說道︰「你們也挺累的,現在就讓人領你們去新家,吃過飯就好好休息吧!」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