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一起奮進2001年

戴均把福華金座過戶給李娟後,去掉答應沈濤的好處費8000元後,還獲得總利潤近6萬元,這才不到半年時間。

按照戴均和李娟兩人之前的約定,他們按比例分成。

戴均收回首付和利潤款一起共2.2萬元,這幾個月的按揭貸款其實都是李娟一個人還的。

李娟此刻獲得賣房和利潤款一起共8.8萬元。

李娟加上之前賣松柏公寓剩余的2萬元以及羅先生給的沒用完的生活費余額,她的卡里總數竟然達到了15萬元。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金額,看到這個數字,李娟的心里一陣竊喜。

現在除了這15萬元現金,李娟還擁有了福華金座這套位于福田中心區的優質住房。

嘗到賺錢甜頭之後,戴均跟李娟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牢固,兩人商定繼續合作下去。

2000年很快過去,即將迎來2001新年。

過去的這一年對泰華地產的很多人來說,都是喜訊和好運連連。

這個喜訊首先體現在兩位老板沖破重重阻礙,各自離婚到再結婚,合作走到了一起。

老板們再婚,讓張英菊相信,原來世上是有真愛的,真愛也是可以沖破層層阻撓枷鎖的。

泰華地產自此開始,由兩家人兩個股東合成為一家人,老板們乘著興致,商定2001年在上海古北區開設了一家分公司,並由其中一位老板去組建管理。

除了老板的喜訊,泰華地產的其它員工們,也獲利頗多。

這一年是張英菊來到深圳三年來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年她的賬戶上第一次擁有了4萬元存款,以往能有1000元,她都覺得是奢望。

2000年時,張英菊在工廠的工資從剛來時的300元漲到600元。

每次拿到工資後,她會留其中的三分之一200元作為自己的吃穿開銷,另外三分之二的400元,按時寄回給陝北老家的父母。

到泰華地產上班後,張英菊跟著同事們耳濡目染,也學精了,她也想存錢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于是張愛菊沒有把全部收入寄回家,而依舊像從前一樣,每月給父母寄去400元。

為了保密,不想讓村里的同鄉知道她現在的地址,她在郵寄單上填寫的地址和電話都是假的。

還好,郵路沒有錯誤,父母都能如期收到她寄來的錢。

陳杰和戴均經常指導張英菊說,賺錢致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給自己買個房子,讓自己先享受好,然後再考慮別人。

後來的很多年,張英菊一直謹記這兩位師傅的話,她覺得他們說的那些話,雖然听起來有點自私,但卻道出了生活的真諦。

張英菊慶幸當年听了他們的話,也才有了後來不斷增長的財富,以及隨著財富增長,帶來的富貴高品質生活。

春節假期很快過去。

2001年2月底,迎來了春節後正式上班的日子。

此刻泰華地產大多數人的心,還處在慵懶渙散的狀態。

可以說人在公司上班,心還停留在老家的鄉野。

再加上此刻很多需求買房的客戶和賣房的業主們都還在老家過年沒回,所以即使你想約人看房也是沒人。

因此,大家即使上班了,每日上班也都是聚在辦公室里閑聊。

張英菊沒有回陝北老家,開年就準時來公司報到。

戴均因為陪李娟,同樣沒有回湖南老家過年。

上班的第一天,兩位老板給按期上班的員工們,每人發了一個50元的利是紅包。

開年老板給員工們派利是,是廣東省的優良傳統。

所謂入鄉隨俗,即使泰華地產這兩位老板原籍都不是廣東省的,但他們同樣遵守了這里的規矩。

廣東這個派發紅包風俗自古流傳,金額從幾元到幾百不等,但無論多少均可,它其實代表的就是新年好意好兆頭而已。

張英菊的同事們茶余飯後談論最多的,就是他們在老家過年時候的各種見聞。

一位來自湖南的女員工說自己去年拿到8萬元的收入,讓村里人好生羨慕。

一位來自四川的男員工說,他今年回家又被七大姑八大姨圍攻了,她們甚至還給他安排了一個班的相親對象,殊不知他在深圳早已經有了女朋友,只是還沒打算結婚,不想跟家里匯報而已。

張英菊听得最真切的是同事羅姐的話,羅姐說她媽催她結婚生子了,甚至還要挾如果明年她還是單身,就不要回雲南老家,給她們丟人現眼了。

羅姐今年32歲,跟她同齡人的孩子們,此刻不是已經上大學中學,至少也上上小學了。

整個村里22歲以上的適齡女孩,就剩羅姐一個人還單著,甚至連男朋友在哪里也沒影。

張英菊明白在農村,這個年齡段的女人要是還未婚未育,那遭受什麼樣的閑言碎語和眼光都有,所以听完羅姐的話,她同情似的看了她一眼。

而讓張英菊沒有想到的就是10多年後,她竟然活成了羅姐當年的模樣。

為了躲避胡軍的糾纏,也為了逃避父母的催促,這麼多年她就只回過一次陝北老家,而且還是為了改名字。

即使後來調戶口到深圳,她也是委托別人代辦的。

張英菊在新年後的變化最大。

2001年3月,張英菊不僅購買了此生的第一套住宅,而且還把家從關外工廠的大棚區,搬到了關內的上海賓館附近。

所謂夢想成真。

至此張英菊告別了一年多,來回乘坐3個小時公交車上班的艱苦歲月,過上了以後只需要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達公司的輕松日子。

「張英菊,你的那位周先生還要收購松柏公寓嗎?」

拿到老板派發的紅包,張英菊很開心,並沉浸在這份喜悅中。

隨後這份喜悅被戴均的問話打斷。

「周先生雖然買了10套,但他說只要有低價的還收,所以,我猜測他還可以繼續買。」

張英菊去年用9個月時間,幫周成濤買斷了松柏公寓放出來的所有二手房源。

「那你知道松柏公寓現在漲價了嗎?」戴均靠近她耳邊,神秘地說。

「不知道,漲了多少?」張英菊追問。

「周邊其它幾個樓盤的二手房都漲價了,松柏公寓也跟風漲了。現在60平米的那個兩房,年後要賣的話,報盤都要15萬元。」

「漲這麼多了?一年不到,這里房價平均漲了30%?」

張英菊算完,情不自禁叫出聲來。

「噓,小聲點,別聲張,我新收了房子,還沒在公司報盤登記呢。」

听到張英菊的大嗓門,戴均用手勢示意她小聲點。

松柏公寓距離他們公司辦公的地方比較遠,加上張英菊的客戶除了周成濤,其它沒人想買那里,所以張英菊平時也不關心那邊的價格。

自從去年9月底幫周先生買了第10套房子後,張英菊甚至就沒有再去過那邊。

周成濤收購的房子總價大多集中在10-12萬元,最後一套略高,總價為13萬元。

讓張英菊沒想到不到一年,那里漲這麼高。

「如果漲到15萬元,我估計周先生不會買了。」

跟周成濤接觸的過程中,張英菊雖然模不到他的底,但是她能感受到他的精明,現在這套足足比他去年購買的第一套高出5萬元,超過50%的價,他肯定不會買了。

但這次是張英菊猜錯了,後來偶然一次機會,她跟周成濤聊起松柏公寓漲價的事,才知道20萬元總價之內的房子,他還會繼續收購。

張英菊此刻還為沒有告訴他,自己買了那套房子後感到內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