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跟周成濤過完戶後,泰華地產就把尾款打給了李娟,至此她收到了除押金外的全部款共計8.5萬元。
拿到這個錢後,李娟听從戴均的話,只給父母打了3萬元,同時她也明確告訴父母和弟弟,以後不要在她身上打主意了,她每月的工資不過3000元,以後每月最多給家里打800元生活費,其它的她不管了,也管不了。她也要生存,也要結婚,不能這輩子都耗在自己的家里。
「戴均,我按照你教我的,給我爸媽打了3萬元,剩下的你說怎麼辦?我听你的。」
處理完家里的事,李娟立刻給戴均打來電話。
此刻戴均也沒有閑著,那晚他跟李娟談話密謀合伙買房後,更是說到做到,早開始了行動。
「好,錢你先留著,我現在就給業主李先生打電話,探听下房子的底價。」
「好,我等你消息。」
有了肌膚之親後,李娟對戴均格外依戀起來。
「你好,李先生!」
得知李娟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後,戴均開始游說李娟租住的福華金座這套房的業主李先生。
「你是哪位?我不認識你啊?」
李先生租完房子後,早就把戴均的名片給給扔了,也根本沒有存他的電話號碼,于是接听電話後,毫不客氣的回話。
「李先生,我是泰華地產的銷售顧問戴均啊,你忘記啦?半年前我幫你出租房子給李小姐的啊?」戴均一再提示,幫助李先生回憶。
「哦,原來是你小子啊,找我有事嗎?」
李先生對戴均印象很深,很深的是不好印象。
他覺得這小子油頭滑腦,嘴里沒一句真話和正經話,以後能不打交道就盡量不打,所以租完房後,出門走到電梯口,就把戴均的名片,扔進了旁邊的垃圾桶。
「李先生,我找你真有事。」
「什麼事,快點說,我正忙著呢。」
電話那頭的李先生對戴均的語氣很不好,隨時想掛斷電話。
「李先生,你之前租房的時候,不是說過也要賣這套房子嗎?所以我一直給你掛著呢。」
「哦,是要賣,你有客戶嗎?」
听到有人要買房,李先生認真起來。
「客戶現在有,就是你的報價太高了。我一直幫你推那套房子,也不斷有客戶去看,但他們看完都嫌貴,也沒有下文了。」
戴均的話一半是事實,一半是謊言。
事實是戴均真的帶過幾個客戶,然後約了李娟去看房,正是因為那幾次看房,他才跟李娟熟悉起來。
一半謊言是李先生的價格完全是市場價,根本不存在什麼太高虛高的說法,只是此時買房自住和投資的人真是不多而已。
「你小子就誑我吧,我這房子地段這麼好,租金也高,根本不愁賣,你嫌貴還找我干嘛?我還有事,先掛了。」
李先生對戴均的話根本不信,想立刻掛掉電話。
「李先生,別急,也千萬別掛電話,你听我講完,我真有客戶要買你的房子,讓我約你見面談。」
李先生也就是嘴上那樣強硬,心里還是想賣的,听到真有客戶,他準備掐斷電話的手指立刻停住了。
「談什麼?要是談價格的話?那沒門。我說過了,24萬元,是這套房子的實收底價。」
听到談三個字,李先生就知道還要講價,所以不給戴均機會。
「李先生,價格沒有多大問題,你看看什麼時候有時間來我們公司,我跟你詳細說下客戶的情況。」
戴均知道電話里談價根本沒戲,見面談才有機會,于是先約到李先生見面。
「明天吧,今天我有事。」
「好,那你先忙,我明天下午在公司等你,李先生,我的李總,記住啊,我們公司,泰華地產的地址,在四方大廈22樓。」
戴均生怕李先生不記得他們公司地址,又重復了一遍。
「我記得。」
李先生說完掛了電話。
李先生真名叫李曄,今年33歲,來自于浙江溫州。
李曄的主業是在華強北電子世界從事電子元器件生意。
李曄來深圳很早,1990年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就直奔深圳。他在大學里所學的專業就是電子,因此來到深圳華強北附近電子公司上班,也算是入對了行。
李曄開始是在別人的公司里,給別人打工,因為經常出入附近華強北采購各種器件,他逐漸悟出了門道。
上班兩年後李曄正式辭職下海,從租別人的第一個櫃台開始,到現在他已經買下了華強北電子大廈里面的三個櫃台。
90年代到2000年期間,是深圳華強北風光最盛的時候,那時候李曄的三個櫃台每年可以賺到200多萬元,而這三個櫃台鋪面他當年購買的價格不到500萬元,可以說不到三年,他就能賺回來了。
深圳華強北商業區位于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東西長度僅僅1600米左右,但其商業總面積卻有1.45平方公里。
華強北的前身是生產電子、通訊、電器產品等為主力的幾十棟工業廠房集中地。
隨著深圳經濟時代的發展,從90年代開始,華強北的功能發生了根本轉變,從生產基地逐漸發展成為全中國最大的電子商業交易市場。
1998年,深圳市政府更是加速了對華強北的改造,徹底把這個工業街改造成為一條聚集人氣最旺的商業街。
2000年,華強北更是獲得國家工商局「全國購物放心一條街」的授牌。
2008年深圳第十屆高交會還在這里設立了華強北分會場,至此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聲名享譽世界。
但想來那兩個「放心」的字眼還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笑話。
盡管官方如此高譽,但實質民間都知道,華強北代表中國走出國門的另外一個稱呼是「SZ」。
看字眼,這是深圳(SZ)的縮寫吧?
然民間稱呼卻是「山寨」的抬頭拼音縮寫。
盡管是如此的笑話,但它也絲毫沒有影響深圳華強北在中國、在世界、尤其是在那些欠發達國家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深圳華強北的聲名不斷外溢,導致電子元器件市場如賽格電子大廈、華強電子世界等越建越多,做這行涌進來的人群也大量增加。
各種密集化之下,導致的是電子產品的利潤越來越薄,早年的高額利潤逐漸走向透明化。
因為入門門檻低和抱團取暖多,據統計,一些潮汕區域,竟然有整個鎮的人都是在這里做生意。
李曄在華強北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錢賺多了,李曄就想到了投資其它行業,比如房地產。
1997年,華強北對面的福華金座開盤,李曄一次性全款購買了一層共8套房子,而這一層的總價僅162萬元。
這一層樓的戶型是兩套30平米的單房,四套45平米的一房一廳,兩套套60平米的兩房兩廳。
李曄買下這層樓的時候,正趕上深圳房地產早年的高價,而華強北上海賓館附近又是此時的中心區域,所以整層均價算下來要5000多元每平米。
相對于深圳其它低價區域和附近兩公里外房子的1000-3000元的單價,這里要高出他們一倍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