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為左鎮發喪帶孝

作者︰三頭蛇王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在張勇和安巴襲殺徐勇和徐堅的同時,江陵的李興之也收到了楊嗣昌邀請自己前往襄陽共賀擒殺張獻忠之事,並直言,經行轅諸官共商,此戰蓬萊伯當敘功為第一,他楊某人一言九鼎,必向陛下請封蓬萊伯。

「諸位怎麼看?」

李興之看著大帳內躬身行禮的楊卓然,環顧在兩側侍立的徐以顯和楊基等降官緩緩開口。

徐以顯本是谷城的落第秀才,雖然治學不行,但是其人卻心比天高,認為自己只不過是懷才不遇。

崇禎元年王自用在陝西起事後,天下大亂,中原大地處處烽火,東虜又時刻入侵,徐以顯那顆悸動的心頓時跳躍起來。

三百年又聖人出,大明朝顯然已經大廈將傾,正是豪杰起事之際,英雄逐鹿之時。

適逢張獻忠受朝廷招撫,被安置在谷城養兵。

徐以顯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便親自前往獻營應征,而張獻忠本是賊寇出身,軍中除了一個潘獨鰲,就沒有幾個讀書人,現在徐以顯來投,如何不令張獻忠喜出望外,二人一個自比劉備一個自比諸葛孔明,當真是如魚得水。

不過徐以顯顯然沒有諸葛亮那樣的忠心,張獻忠一死,便投身到李興之的帳下。

楊基是左良玉的心月復幕僚,和徐以顯一樣,也沒有什麼文人風骨,李興之軍馬一至,當場就向靖北軍投了降。

雖說這兩貨都是無德之人,但李興之幕府內,宋廣坤、錢安寧以及李有才哪個不是文人中的敗類,李興之甚至認為用沒有風骨文人的都比用那些被禮教束縛的文人要得心應手的多。

故此,就是將二人任命為軍帥府參知。

「蓬萊伯,學生以為,既然楊閣老有請,大帥應當前往襄陽行營,畢竟楊閣老敘功以大帥為第一,再者大帥在朝中也需要有奧援。」

楊基到底一直在官軍中任職,對朝廷還是有一些敬畏之心的。

「楊先生,此言差矣!左鎮奮勇殺敵,父子俱死于賊,大帥又請奏左鎮為軍功第一,楊閣老卻以大帥為軍功第一,如此有失公允,豈不寒了前線將士之心?」

學過屠龍術,又一心想成為諸葛孔明的徐以顯明顯認為這是一個詆毀朝廷的大好機會。

李興之予智予雄,殺朝廷一鎮援剿總兵如同殺雞,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又鯨吞了獻營和左鎮近四萬軍馬,若再加上其山東留守之軍,角逐天下也未必可知,所以當趁此良機,收拾天下士民之心。

「楊先生,閣老的奏疏可曾發出?」

對于楊基和徐以顯的建議,李興之不置可否,而是抬眼看向了案幾下楊卓然。

「蓬萊伯,閣老以為左鎮輕兵冒進,為奪首功,又強攻瑪瑙山,以至于父子俱死于賊手,雖說閣老也對左鎮父子殉國之事大感惋惜,但人死不能復生,獻賊又是蓬萊伯擒殺,故以蓬萊伯為首功之臣,左良玉之孫左元年不滿三歲,斷不能受朝廷名爵,可襲左鎮之世職。」

楊卓然顯然沒有料到李興之居然真不看中這擒殺張獻忠的首功,又對左良玉之事如此看重,所以言語之間,卻是將楊嗣昌的原話稍微做了改動。

說實話,在楊嗣昌看來,只要剿滅了張獻忠,死幾個總兵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畢竟大明朝文貴武賤,只有讀書人才金貴。

「呵呵!我剿賊將士浴血廝殺,左鎮父子為拖住獻賊,一日猛攻七次,父子罹難于兩軍陣前,朝廷卻不得賞恤,若是本爵陣喪于瑪瑙山,那督臣是不是也會如此行事?」

李興之面色冷然,言語之間直指楊嗣昌處事不公。

「這……?」

饒是楊卓然口才了得,李興之以大義壓之,楊卓然一時也難以應對,口中只是支支吾吾,卻不知道怎麼回答李興之的質問。

楊卓然無言以對,李興之卻繼續開口。

「呵呵,督臣不給左良玉敘功,這恐怕難度天下悠悠之口吧,本爵兔死狐悲之余,也難免心有戚戚,襄陽本帥就不去了,你回去和閣老說,本爵在瑪瑙山受傷甚重,將回師山東暫休,本伯這里地方簡陋,就不留楊先生了,李邦杰替本伯送客!」

「唉……如此楊某就告辭了!」

楊卓然心中一嘆,知道自己的東家這次失算了,誰能想到這狗日的蓬萊伯居然無視封侯之賞,反而糾結于對左良玉的撫恤。

徐以顯卻精神大振,李興之回絕了楊嗣昌,這造大明朝反的事,恐怕很快就會提上日程了,要是自己輔佐李興之成事,那將來豈不要青史留名。

送走了楊卓然後,李興之卻長身而起,顧謂大帳中左右幕僚道︰「本帥已遣張勇和安巴前往許州護送左良玉家小回轉山東,左鎮本是山東臨清人,家小去山東,也算是落葉歸根,不過朝廷雖然不仁,但是咱們不能無義,本帥決定我靖北軍前至隨州後,全軍縞素,為左鎮父子發喪。」

「為左良玉發喪?」

與坐的張邵謙、劉忠武、鄭謙以及孫可旺、金聲恆等武將均是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李興之,你自己逼死了左良玉和他兒子,現在又要給他發喪,這他娘的不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嗎?

「大帥說得好,給左鎮發喪,既可以籠絡將士之心,又可以表明大帥的請封奏疏乃是真心實意,于我靖北軍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楊基看來,左良玉父子左右已經死了,能得個忠君報國的美名,也不枉此生了。

徐以顯撫須長笑,這蓬萊伯給左良玉發喪,可不是單單籠絡左部士卒這麼簡單,朝廷不賞有功之臣,而你蓬萊伯卻為左良玉正名,國朝的那些武將們會怎麼想?

平賊將軍的名分雖然誘人,但是這普天之下,卻只有一個,朝廷舍不得一個將軍封號,欲留封有兵之軍頭,反而會失去天下武人之心,屆時要是蓬萊伯起事,那這大明朝豈不是輕輕一推,就會轟然倒塌。

徐以顯越想越得意,看著眼前一臉正色的李興之,再和此前的恩主張獻忠兩相一比,越發覺的張獻忠不堪,自己以前真是瞎了眼了,居然想到要輔佐一個反賊成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