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晤談穿洲島

之所以不按照商神宮道派,並非要開宗立派。

五弟岳飛和佷子岳雲被冤殺,岳家被朝廷打入另冊。岳寧為了不連累師父夫雄及師兄弟們,這才另外訂立字派。

岳寧化名丘定,道號何寧,秘密與夫雄在一起五年後,到了廣州的穿洲島,進入二弟岳衡所建的舶神宮。他將這里擴大規模,廣收弟子,做起方丈。

給自己的徒弟徒孫列出了三十二字的字派,隨著時間推移,也就真的創立了道教舶神派。他們的字派是︰

何辜刈首,無由獲咎。

白岳聆教,穿洲相授。

海舶往返,商神寶守。

尚平踐信,粉碎鬼丑。

這三十二字,實際上是一首祭奠五弟岳飛的四言詩,也是表明他本人的後裔與官道決絕的誓言。凡遇到秦檜一類的鬼魅奸丑,要將其粉碎。

到了泉州市舶使姬照山拜訪之際,何寧道長帶領辜荊等四大弟子,已經在穿洲舶神宮弘道十五年。其門人弟子遍及廣州入海口各地直至海外各國。

辜荊、辜涼、辜揚、辜益被人們稱為舶神宮四大護法,他們師徒受到人們的廣泛敬仰。

姬照山見到的何寧道長,即岳寧,已經七十五歲。最小的弟子辜益也已經四十六歲,大弟子呂霈青五十歲,馱龍七霈無論入道的還是專門營商的,都已經是鼎鼎大名的富商,在廣州市舶司這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姬照山將孝宗旨意詳加說明,岳寧早已知曉,但親聞朝臣前來撫慰,仍然難掩悲痛,禁不住熱淚橫流。

姬照山,以字行,名聞。其父姬勛從祝家莊逃到福州之後,續娶當地舶商李桂之女李髻,並追隨李桂從事舶商。代行泉州市舶使一年多,仍然以行商為主。之後被孫顯取代,轉而被任為副使。

孫顯走後,換了市舶使,姬勛與孫顯共事許多年,親如兄弟。也對岳元帥的死不能釋懷,悲痛不已,索性辭官不做,專事舶商。近些年,姬勛、李髻夫婦早已成為福州地面排前五的大舶商。

姬勛從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就到了福州,次年娶下了李髻,至今已經四十二年。他擔任南宋首任泉州市舶使的時候,兒子姬照山就已經六歲了。

這又過去了三十五年,姬勛比岳寧大十二歲,此時已經八十七歲高齡,早已不搞舶商,在家含飴弄孫,逍遙快活。

姬照山十二歲就隨父母往來于大海之上,如今也已經四十一歲。近三十年間,因其身材魁梧,身長八尺二寸之巨,力大無窮,面堂紅潤,文武全才,在南方實屬罕有,大號「粉面舶商」。

故而,姬照山往來各港,豪俠富商多所結交。福州、泉州、漳州等泉州市舶司下轄港口的所有舶商,都與他交道深厚。

至若潮州、惠州、廣州、南恩州、高州、化州、雷州、瓊州等廣州市舶司下轄港的舶商,也大多熟悉的很。

海外諸國比較有影響的舶商,大多也與他十分要好。

因其財力雄厚,人望極高,所以被朝廷任命為新一任泉州市舶使。

此時的泉州,因拓海眾俠三十五年來的經營,早已是天下第一海港。聚集的漢蕃舶商天下第一多,進出的貨物天下第一多,上繳的賦稅天下第一多,獲得朝廷封賞的舶商天下第一多。

早在建炎二年至紹興四年(1128年至1134年),泉州所交的稅賦就相當于全國收入的十分之一。

高宗紹興時期,入口商品品種達三百二十余種,是太宗之際的六七倍。

這個時候,與大宋有外貿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更是增至六十個以上,海上貿易遍及南洋、西洋、波斯灣、地中海、東非海岸。往來舶商穿梭不斷,海上大舶連綿不絕。

粉面舶商姬照山雖然熟悉岳寧,但細致晤談卻是第一次。

在這穿洲舶神宮方丈室,四大護法陪定,老少兩位海舶豪客相見恨晚。六人把酒言歡,連日竟夜,好不爽快。

姬照山听了岳寧的教誨,深感岳家兄弟為人之念,寬仁而慈武,毫無害人之心,而有撼天之威。

也難怪岳元帥能感動華夏,岳衡能召集九十九俠,果然是舉世罕有的英雄人物。姬照山越想越多,發誓要找回岳衡,情願將泉州市舶使一職讓給他老人家。

他將心中所想對岳寧說出︰「叔父,穿洲伯如今居住在哪一國?是什麼情況?中國的海上貿易缺了他可不行啊?」

岳寧笑道︰「奮舉住在勿里斯,名字叫羽萼合恩。鯤舉叫個羽萼遐。商貢獻名叫史昂貢希安。程第一叫個茨恩第一。

「密州清風宮夫童道長叫個叵惡義提恩。他已經一百零九歲高齡,在大食國的勿里斯、麻嘉、弼斯羅、白達等地都建有了商神宮、舶神宮。

「叵惡義提恩在那邊傳道已經十五年,只收十四歲弟子,每四年出師一批,每批平均達到二三十人。如今已經是第四批弟子。」

「叵惡義提恩的大食國弟子,揚帆大海多年,已成為大食國舉足輕重的舶商。其大弟子俾義西已經成為大食的甕蠻總督,處于獨立狀態,控制著波斯灣入海口。」

「我家二弟的大食弟子珀安營,也成長為大食闔理伯王的法官。」

姬照山听到這里,大為震驚,嘆道︰「前年下官還在做舶商之際,遠涉大食都城白達郊外,遭遇當地大食教徒搶劫。被我的三名弟子殺死十余人,生擒三名。最終鬧到珀安營那里,他詳細調查了案情,判我等無罪。

「珀安營卻原來是穿洲伯的弟子。難怪他一听說是泉州過去的,當即就將我等請入上座,先是盛情款待,繼而細審案情。」

岳寧笑道︰「你沒說拓海九十九俠的來龍去脈嗎?那樣會更加熱情。」

姬照山答道︰「我姬家不曾拜入拓海眾俠,所以不敢冒昧說這個淵源。」

岳寧一愣,定定地看他一陣,質疑道︰「大人之父沖城,曾經說過,你們的祖上是中唐之世的姬棕,槐蔭三杖的二哥,乃青霜伯的親傳弟子。青霜伯是南冥道人的得意弟子。

「乃父與南冥觀風采道人是平輩的,你們家是正經的商門弟子。」

姬照山嘆道︰「民間過了五服不再論輩,先祖姬棕乃某家遠祖,間隔八代了,所以不敢亂說這個淵源。」

岳寧一听,還真是這麼回事,不免說些玩笑話,兩人好不快活。

最後,姬照山請求岳寧給他派一名弟子或者子孫,帶領他前往勿里斯以及白達,務要尋回岳衡和商貢獻等。

岳寧叫過來長子岳仲霈、六弟子辜揚,帶領姬照山前往勿里斯和白達。他們恰好要押運一艘萬石商舶,前往大食,就請姬照山乘船一起行動。

兩下議定,姬照山暫時告別岳寧父子,回泉州市舶司,安頓副使譚師鑒全權處置舶商事宜。自帶二十名親衛和十張空白的七品官佐敕書,來到廣州穿洲島,與岳仲霈、辜揚一起,揚帆西洋。

出發時是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冬月初六,趁著北風,順風而下。商舶經四十二天到藍無里,到這里恰好是臘八節。

此時的藍無里國,當地唐人也叫它藍里國,老王沙昂趁芮于十五年前駕崩。按兄終弟及傳位次序,其兄沙昂趁華的長子沙昂機,繼任國王也已經駕崩八年,現在的國王是沙昂機之弟沙昂嚴。

藍無里舶神宮老方丈理元道長,獲封舶商開運天師之後三年,整一百歲時,將衣缽傳給了大弟子武沖。此時的理元道長已經一百一十七歲,住在舶神宮練武習文,修道延年。

現任方丈錢一沖,即武沖道長,繼任舶商開運天師。

岳仲霈、辜揚兄弟對他們當然熟得很,每年過來三四趟。他們帶著姬照山,一路直奔金洲西北,在亞齊河口南岸便是藍無里王城,即後世的班達亞齊市。

王城之南是望煙山,理元道長所建舶神宮就在望煙山的半山腰上。

建築模式一如中國道觀,三面環山,面前小河繞流。

舶神宮是五進院落,唐式四合院。橫寬七間,每進院落的東西廂房全是五間。主房、廂房全是兩層。不算第二層,主房、陪房共計一百零二間。兩層當然是二百零四間,可謂規模宏大。

前代已封的所有商神,飛升或修成的所有商仙,全部奉祀在內。到這里能夠祭拜商天之上的全部商神商仙,令人十分震撼。在中國只有朝歌商神宮和夫雄重建的白岳山商神宮,具有如此宏達的規模。

望煙山舶神宮第一進大殿主祀的神明,自然是廣州大帥尤通寶。

左右配殿是舶神宮的香箔蠟燭,商天六經,各大商神的神跡經,羅經針薄,寶玉珍珠,硨磲珊瑚等等。

第二進大殿,正中拜殿是凡微大帝。

左邊配殿四位︰乾道帝君望凌通、坎道帝君齊眉伯、艮道帝君向沖、震道帝君曹破銳。

右邊配殿四位︰巽道帝君漆雕又、離道帝君介文勝、坤道帝君王捶、兌道帝君凌公威。

望凌通統攝立冬、小雪、大雪三節令,齊眉伯統攝冬至、小寒、大寒三節令。這六個節令是冬季,生北風,從廣州下南海到西洋,北風是順風。

春季的六個節令歸艮道帝君向沖、震道帝君曹破銳。

漆雕又統攝統攝立夏、小滿、芒種三節令,介文勝統攝夏至、小暑、大暑三節令。這六個節令是夏季,生南風,從西洋、南海各國回中國是順風。

秋季的六個節令歸坤道帝君王捶、兌道帝君凌公威。

大舶行于海洋,巨帆靠著風向,八道帝君對于舶商來說,意義重于其他商天眾神。八道帝君及傳布署是商天凡微省所屬,故而凡微大帝陳哲居于第二進大殿正中。

第三進大殿,正中拜殿是太元正商上帝。

左邊配殿是平德大帝望雲端、平準大帝柴榮。

右邊配殿是平度大帝文烈、開運大帝趙匡胤。

第四進大殿,正中拜殿是三神並排,居中是泉州大帥袁不挫,左為鎮南大帥陶叔春,右手是南運大帥太叔葭。

左右配殿集中奉祀若干商天正神,其余商神全部在位。

第五進大殿,正中拜殿是仙部大帥子祝壽。左右首並排的是第一代商仙,即販門九虎,左邊緊挨著子祝壽的是西面真人,右邊緊挨著的是東由道人。

左右依次再排︰南冥道人、北來道人、伍洞道人、陸懸道人、戚純真人、巴我道人、九寒真人。

左邊配殿是宋遼五真︰寒絕真人及嘔亢、厲岌、徑久、隼號真人。

右邊配殿是宋遼四道︰呈遣道人及血、殘通、兕道人。

姬照山跟隨岳仲霈、辜揚看完這金洲望煙山舶神宮,心中震撼之余,不免問及武沖道長在哪里?

他們藍無里國所在島嶼為什麼叫金洲,而不是後來的蘇門答臘島?

這里不是大食教、佛教為主嗎,難道能容納舶神宮如此輝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