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煉山說交子

原來,為孫采椒父子洗雪奇冤的推官錢若水,于咸平六年春病逝。

衙國椒王孫采椒得到恩公去世的噩耗,已經過了八月中秋,恰恰過了百日。全家痛哭流涕,燃起爆竹,禱告販天神明,為錢若水祈福。

錢若水,生于大宋建立之年,即建隆元年(960年),字淆成,起先的字長卿,河南新安人。

幼聰悟,十歲能屬文。太宗中期雍熙年間,登進士第,起家同州觀察推官。累遷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階位是正二品。

所謂同知,是樞密使的副職。樞密使是軍事最高長官,宋朝多以文官擔任此職,不少誤事。這是宋朝牛人猛將如雲,卻一直被動挨打的根本原因。

太宗之子真宗時期,錢若水從幸大名,陳奏御敵安邊之策。後拜並、代經略史,知並州事,爵以宿國公。

史稱,錢若水為人有器識,能斷大事。事繼母以孝聞。所至推誠待物,委任僚佐,總其綱領,無不稱治。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去世,年四十四歲。後追謚宣靖。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

他去世後的第四年,歐陽修出生。歐陽修長大後,成為北宋文壇領袖,對錢若水非常景仰,采訪追述了錢若水很多事跡。使得這個硬骨頭人物的事跡,得以流傳後世。

錢若水自從洗刷了孫采椒家的冤案,孫采椒每年中秋、元旦,必然到府拜望。錢若水不要他任何禮物,但空手去也要表達這份天大的恩情。

在錢若水擔任並代經略使的時候,爵至宿國公。淮南路有宿州,故而有此封號。當孫采椒在他汴梁的家里拜訪之後,經師父元殺同意,在少華山上的水靈觀中,給錢若水建了生祠,起名「錢公祠」。

錢若水病逝之後,因追謚宣靖,又將錢公祠改為宣靖殿。但人們已經習慣了稱之為錢公祠,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這時候的孫采椒,在成都、汴京、江寧府都開有本基椒鋪。本基是他的道號,是恩師給起的,永世不得忘記,故而以之為商號。

三處本基椒鋪,按地位高低和盈利多寡,分別由三個兒子掌管三處店面。成都這邊的川椒,除了在本地賣,大量被運往汴京和江寧。

故而,成都這邊的生意,顯得地位更重要,就由長子孫煉山掌握。汴京的本基椒鋪為次子孫武山控制。江寧府的本基椒鋪由三子孫習山看守。

女兒孫雯山在婆家也有店面,開在老家白水縣,專門組織收購白水縣辣椒,往三位哥哥那邊販賣。

煉武習雯四兄妹的辣椒生意,可以說帶動了白水縣甚至整個同州的辣椒產業,當地州縣官對他們都很敬重。

加之孫采莢的干豆莢販賣,孫采楂的山楂及山楂糕生意,有了白水三孫的帶動,白水縣的農民比之其他縣的人,明顯富得多。

就在宣靖公去世這年,燃放爆竹為宣靖公祈福的時候,長輩的孫采椒、孫采莢、孫采楂全在。長子孫煉山、次子孫武山、三子孫習山、小女孫雯山當然也都從各自的椒鋪趕了回來。

衙國椒王孫采椒的師父元殺,此時已經九十一歲,孫采莢之師元殘、孫采楂之師元刀都是九十歲,他們也來到基園,一起為宣靖公祈福。

說起元殺、元殘、元刀三位道長,在孫家父子被打入死囚牢之際,這三位血洗十五俠的驍將,召集了三百余名販門弟子,準備在行刑的時候劫法場,繼而反出大宋,直投遼國公原。

多虧錢若水這個明鏡高懸的清官,避免了一場商人大起義,使得大宋免遭一場沉重打擊。

此時,四代師徒,兩代富商,齊集在基園,除了為宣靖公祈福,還有一件十分驚人的事情要商討。這件事情是長子孫煉山從成都回家提供的。

孫煉山,以字行,名飲。其字煉山,是按照元殺道長給他們孫家立下的排輩十二字,所起的字。

他們家排輩十二字分別是︰采山過水、北雁南飛、上敬下美。那他的名字為啥是孫飲呢?

老爹和姑姑、叔叔三位,都是孤兒出身,多虧元殺、元殘、元刀三位道長恩養成人,並且將他們渾身本事毫無保留的傳給了他們,使得白水三孫成為一方豪俊。所以,孫采椒給四個孩子起名「飲水溯源」。

也就是說,二弟孫武山也是以字行,名水。三弟孫習山,名溯。小妹孫雯山,名源。孫飲、孫水、孫溯、孫源四兄妹,從八歲起就跟隨父母販賣白水辣椒,到長子孫煉山二十歲時,率先開拓了成都「本基椒鋪」。

如今的孫煉山已經四十四歲,是衙國椒王孫采椒和曹薈夫婦二十四歲得子。追隨父母販賣辣椒十二年,成年之際,長成了七尺六寸大漢,也使父親傳授的七十八斤追魂槍,腰懸飛寒劍。

在成都那邊歷經二十四年經營,被成都商界好友賀號「川椒槍俠」。

他們听孫煉山說了一些成都最新消息,眾人對蜀人用「交子」當銅錢,十分不解。師祖元殺十分疑惑︰「煉山,按你所說,交子就是在紙上印著錢數,那要是不小心失火,豈不傾家蕩產麼?」

川椒槍俠孫煉山的左臉鬢角下,有一塊小指大小的傷疤不長胡子,他習慣性的將花白胡子在傷疤那邊捋一下,對師祖笑起來。他起身去褡褳里掏出一沓交子,讓眾人欣賞。

都是紙片上印著錢數,有一貫、兩貫、三貫直至十貫,一共十種票面。

孫煉山告訴元殺道長︰「爺爺,要是失火了,當然會將交子燒成灰,傾家蕩產是自然的。平日就要注意防火防潮,不敢讓交子見水火,還要防鼠咬。」

父親衙國椒王孫采椒搖搖頭,說道︰「一貫錢是一千個大錢,二十五斤。一百貫錢是十萬個銅錢,就是兩千五百斤,二十石,需要裝兩馬車。

「這麼說,你這交子一百貫就只是一張紙,總感覺這東西不真,好像不頂用,好像沒法買東西。」

孫煉山大笑起來︰「爹,我們錦城八羚的所有商鋪集體都用這個,老百姓已經接受。誰不放心,感覺沒法用的,隨時可以來我這里兌換成銅錢,一貫錢也可以兌換成一兩銀子。所以,沒人懷疑這交子不管用。」

小妹孫雯山大為好奇︰「這倒是好,幾萬貫錢,原本需要大車拉,現在幾張紙票就拿跑了,省了好多力氣喲。」

三弟孫習山大感興趣︰「大哥,我去江寧府也發動江寧三山,用起交子,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這家伙攜帶多方便,省得去哪里都要扛錢,將人累死。」

元殘老道禁不住好笑︰「你說這些川人咋這麼會想歪點子?用幾個紙片印幾個字,他娘的就能當錢花。那要是咱也開個印制廠,不用東跑西顛做買賣,不就頃刻成為巨富麼?」

他這話一出口,滿屋子英豪無不大驚失色。元刀驚嘆道︰「五師兄,你這麼一說,那要是咱私自印出來好多好多,前往商家對換許多真金白銀,或者就算對換好多銅錢,這個朝廷不垮台才怪。」

老太太曹薈嘆道︰「紙票子攜帶是很方便,關鍵給小偷也帶來了方便。將你褡褳一扛,成千上萬貫,本該成馬車的錢,就被他們輕巧偷走了。今後川人防小偷也成了大事。」

她這麼一說,還真是個問題。眾人紛紛盯住孫煉山,看他怎麼說?

孫煉山微微一笑︰「私自印刷,小偷問題,在成都都發生過。自從今年二月出現交子,沒過一個月就出現了這個問題。但是,最開始印制交子的大取錦莊,早就想到前面了。」

孫武山問道︰「大哥,難道能辨別真偽?怎麼做到的?」

川椒槍俠孫煉山笑笑,答道︰「在紙坊就做好了防範辦法。如今的大取錦莊,是大取錦坊創始人景大取的來孫女婿,叫個賀大坤,是我們錦城八羚的四弟。他家丈哥景揚奉是大取錦坊的繼承人。

「賀大坤就著老丈人家里的大取錦坊,開起了大取錦莊。兩下距離好幾道街。四弟在印制交子之前,就跟我們錦城八羚商議好久了,想到了許許多多方面。

「在制紙的時候,將蜀錦絲線鋪在抄紙板上。紙張成形之後,里面有規則的絲線。任意切紙,都會暗藏規則的絲線。這種紙極其耐用,而且防偽。」

元殺道長暗暗頷首,說道︰「大坤這小子膽兒夠大,說不定從他開始,我華夏乃至整個世界,都會改變用錢方式。」

賀大坤,以字行,單名一個聲字,與孫煉山是結義的錦城八羚。因其生得白白淨淨,人高馬大,俊朗過人,又善于算賬,得了個大號「玉面神算」。

他們這些富商之所以號稱錦城八羚,是因為他們都屬羊,現年全是四十四歲,生于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是個己未年。

他們湊在一起,也拜托是後周最後一年所生,人們將這年出生的戲稱周人。二十六歲那年,孫煉山在成都本基椒鋪的後堂過生日,座中青年豪俊及老少富豪二十幾個參加,包括景揚奉在內。

大取錦坊的坊主景揚奉看他們七個年齡相仿,十分驚奇,一問年齡,全是周人,恰好同歲。惹得滿座豪客紛紛叫絕,就這麼,八位當場結義,因屬羊,景揚奉建議他們號稱「錦城八羚」。

成都人搞不清的,也稱之為「錦城八靈」。不管怎麼叫吧,這個名號很快就響震了錦城。在錦城八羚中,川椒槍俠孫煉山是三月生,為二哥。賀大坤是六月生,為四弟。

那麼,賀大坤是出于什麼動機,要印制、推行交子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