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采椒,以字行,單名一個啟字,同州白水縣人。
白水縣內有少華山,其莊園名為基園,就在少華山下不遠。
其先祖乃中唐名將追魂銀槍孫黑檀。說起這個孫黑檀,列為義成軍金檀二十四驃之一,前文書為什麼沒有顯現他的事跡呢?
很簡單,他是一名純粹的軍人,跟中晚唐諸位販神的神跡沒沾上邊。
孫黑檀在薛平移鎮平盧軍之後的第三年,即長慶二年(822年),因宣武軍亂,朝廷令義成軍節度使韓充兼任宣武軍節度使,率領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武寧軍節度使王智興,討伐宣武軍叛亂的李介。
孫黑檀從征,為韓充的前鋒大將。一路勢如破竹,殺得李介狼狽逃串。韓充平定宣武軍亂之後,以孫黑檀居首功,被封為白水侯。故而他這一支孫姓落籍同州白水縣。
其子孫世代為將,歷經晚唐、梁唐晉漢周而至北宋,一百四十年傳六世,在白水縣成為首屈一指的豪族。孫采椒是白水侯孫黑檀的六世孫,即晜孫。孫黑檀是他的烈祖。
前文書中,二十三年前被太宗派去搶救太叔葭的御醫孫采茯,也是孫采椒同宗同輩的兄弟,都是孫黑檀的嫡派子孫。但他們的出身不是一行,也不在一地,孫采茯是開封雍丘人。
因為白水孫氏世代為將,雖無王公之封,但晚唐以來奪得侯伯者達十四人之多。白水孫氏因這些顯爵將軍而散居于各地。如今的白水孫氏,如果將宋遼各地的人集中起來,采字輩的多達二百余人。
孫采椒現年五十五歲,他家並沒有沾上白水孫氏那些顯爵將軍的什麼光。父祖兩代都因窮苦而早亡,孫啟在十三歲時,父母雙亡,帶著十歲的龍鳳胎妹妹孫若、弟弟孫問,撿垃圾、討飯、偷東西過活。
幸虧在這一帶活動的嘔亢道長發現了他們,將他們兄妹三人一起帶走。到了密州元聖宮,讓三名弟子元殺、元殘、元刀分別帶著,這三名弟子當即就將他們兄妹三人收為各自的徒弟。
孫啟自然拜在元殺跟前。這個元殺是誰呀?怎麼會有這麼個道號?
元殺道長就是血洗十五虎的程痛殺。當年歐陽亢帶領了八虎前往密州,大殺遼軍。八虎分別是長輩的李念壇、李念剡,晚輩的李鍛、薛追雲、繚降丑、程痛殺、白凶殘、丁寶刀。
後來,李念壇、李念剡兄弟照顧蕭侯府仰笑白去了。
六名晚輩的血洗俠終身追隨嘔亢道長。
大弟子李鍛,道號元段。
二弟子薛追雲,道號元追。
三弟子繚降丑,道號元丑。
四弟子程痛殺,道號元殺。
五弟子白凶殘,道號元殘。
小弟子丁寶刀,道號元刀。
他們號稱亢宮六元。為什麼道號都以元字為開頭呢?
這是血洗三伯立下的規矩,他們傳下的弟子,凡在道觀里的,道號按十六個字排輩,分別是︰
元本商路,何來沉浮。
平德唯上,功于展足。
弟子們在俗家的名字,當然人家有家譜,按家族的字輩往下排。
孫啟、孫若、孫問三兄妹在師父們的教導下,按販門規矩,卯時練武,辰時販賣,黃昏打賬,睡前讀書。孫啟的道號本基,元殺帶著孫啟就到他老家白水縣,選擇辣椒生意,從實踐中教會他如何經商成材。
到十八歲之際,經過五年時間,元殺帶領本基掙到了不少錢。元殺一個子也不要,全部用來在白水縣少華山建設水靈觀,主祀水靈部都統領、海產販神、蓬萊子萇度。
此時,本基已經長成七尺九寸大漢,師父元殺傳授給他的六十四斤斬關金叉及同樣分量的血洗飛寒刀,他都嫌輕。元殺已知其烈祖乃追魂銀槍孫黑檀,就由給他打造一柄七十八斤追魂槍。
長槍能到這個分量,一出道就是槍王。本基舞動這條追魂槍,神出鬼沒,十分趁手。又配以飛寒劍,一路跟隨師父行商,毫無阻攔。到二十歲時,闖出個大號「衙國椒王」。衙國,乃白水縣境內的古國名。
歷經師徒二人七年奮斗,少華山水靈觀初具規模。
元殺到這邊為方丈,結束隨意上香、管理散亂局面。邀請師弟元殘、元刀為左右執事,統管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職事。收納少華山一帶孤苦子弟為徒,教授販門文武,傳布販門平德。
在少華山水靈觀中,師祖嘔亢、師父元殺為衙國椒王舉行了成人冠禮。之後,本基回到老家,恢復本名孫啟,給自己取字采椒,開始獨自闖蕩,販賣白水縣辣椒。
三年後,雙胞胎妹妹孫若、弟弟孫問出師,也在少華山水靈觀舉行成人禮。孫若因追隨師父元殘販賣十年干豆莢,自己取字采莢。孫問因跟隨師父元刀販賣十年山楂糕,自己取字采楂。
妹妹和弟弟也月兌離道籍,以他們十年間學到的武功和販略,回到老家各自做起自己拿手的生意。
恰在孫采莢、孫采楂姐弟回家這年,大哥孫采椒已經將原來倒塌的老宅子蓋起了新房。經人說合,與鄰村的曹薈訂婚,就要成婚。單等妹妹、弟弟回來操辦。
曹薈過門之後,對于三姊妹如此了得,大為看好,很快就讓妹妹曹芸與孫采楂暗結百年。孫采楂跟隨師父元刀經商多年,攢下了一些銀錢,當即買下了白水縣城中的一處宅子,娶下了曹芸。
孫采莢也很快定下了婚事,第二年嫁給了白水縣豪杰高瑞。
一晃過去了三十二年,到了淳化元年(990年)。衙國椒王孫采椒五十五歲,早已兒孫滿堂,在這少華山下建起了基園。莊園之所以這麼叫,是根據道號本基起的。
淳化元年正月,上元節之後,卻發現鬧元宵的十二歲侍女董依沒了蹤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董依的父母雖然是普通民戶,卻也是當地豪杰之屬,只是因為孩子多,家里窮,養活不了,才將董依送到基園當侍女。他們家可不是什麼賤籍,正經的白丁。而且董依的叔父在同州還是個差役。
董依之父董恆幾天不見女兒的影子,帶著妻子前來探問。
衙國椒王孫采椒動員家人一直在找,就是找不到影子。董恆大怒,通過同州衙門的兄弟,將這件事情直接告到州府。知州叫個成造,因有要務在身,命錄事參軍項雍審問此案。
錄事參軍項雍曾向孫采椒借過錢,沒借到,于是公報私仇。趁機揭發孫采椒父子數人,誣告其共同殺死了董依,並拋尸于水中,而且找不到尸體。說的有模有樣。
項雍以為,這些人有主犯,有幫凶,都應該是死罪。
衙國椒王孫采椒被莫名其妙蒙冤,誓要辯駁清楚,也不反抗,令三個兒子孫煉山、孫武山、孫習山也不得反抗,任憑他們戴枷,押往州府。
次子孫武山因受了風寒,還在病中,受不了鞭刑、杖刑的輪番拷打,被屈打成招。
錄事參軍項雍就按強逼的供詞,呈報知州成造。成造等人復審後認為,並無相反或異常的情形,都認為審出了此案的真實情況。
此時,同州西廳觀察推官是錢若水。所謂推官,執掌推勾獄訟之事,位次于掌書記、判官。州衙的東廳歸掌書記,管吏戶禮。西廳歸判官,管兵刑工。東廳、西廳都有推官協管。
觀察推官是指觀察使的屬官,說明這位同州知州是同州觀察使身份。
錢若水看了案子,以為衙國椒王孫采椒那麼大的富商豪俠,怎麼可能去殺害自己的侍女呢?他對此案深表懷疑,留下這案子好幾天不判決。
錄事參軍項雍到錢若水的辦公處,怒罵道︰「你接受了孫采椒的錢財,想出月兌他的死罪嗎?」
錢若水一听,喲,此人誰都想毒害啊。這樣的小人,千萬不敢隨便得罪。于是笑著道歉說︰「現在一個侍女的死,導致幾個堂堂英雄都判了死罪,怎可不稍微留下案件幾天,仔細看看他們的供詞呢?」
項雍的激烈反應,又恰恰坐實了錢若水的懷疑。他留下案子將近十天,悉心研究,暗中查訪。知州成造多次催促他也沒有結果,州里大小官員都對這件事感到奇怪。
有一天,錢若水去見知州成造,屏去他人後,對成造說︰「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尋找侍女董依,現在找到了。」
知州成造吃驚非小,冷汗直流,趕忙追問︰「在哪里?」
推官錢若水于是秘密派人,將董依送到知州成造的後邸。
知州便垂下堂簾,領著侍女的父母過來,問董恆︰「你們今天如看到女兒,還認得嗎?」
董恆先是一愣,繼而喜淚漣漣,答道︰「自己的女兒,怎麼會不認得呢?」
成造從堂簾後推出董依給他們看。董恆夫婦頓時嚎啕大哭︰「這正是草民的女兒啊!」
知州成造對于錄事參軍項雍胡亂制造命案,勃然大怒。當即叫人帶來衙國椒王孫采椒、曹薈夫婦及孫武山兄弟,全部卸下枷鎖,當堂釋放。
衙國椒王孫采椒父子大哭,一場奇冤被平,哪能就這麼走掉,對成造千恩萬謝︰「如果沒有您的明察秋毫,我們一家就全完了。」
成造哈哈大笑,將他們一一扶起︰「你們一家的性命,是推官錢若水的恩賜,不是我的功勞。」
孫采椒帶著三個兒子,又趕往錢若水的推官處,要當面表示感謝。
錢若水關上門不見,隔著門說︰「這是知州成造自己求得實情的,我又參與了什麼?」
知州成造因錢若水替幾個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為他上奏請功。錢若水堅決拒絕說︰「我只求審判公正,不冤枉人,不隨便奪人性命罷了。論功行賞不是我的本意。」
此案,錢若水既洗刷了孫采椒父子的冤枉,沒有造成冤殺大案,又保全了同僚項雍的烏紗。為什麼這麼說?
只要知州成造上報錢若水的功勞,必然就涉及項雍的罪惡。自己推月兌功勞的原因,就是怕造成朝廷追究項雍的結果。
成造對其胸襟和韜略十分佩服。錄事參軍項雍經過成造的訓斥,趕緊到錢若水處叩頭,羞愧難當,泣不成聲,表示誠摯道歉。于是,同州境內眾百姓及州外遠近官民,都一致稱贊錢若水的胸襟韜略。
衙國椒王孫采椒的冤案被洗刷,早過去了十三年。現在,販天眾神所看到的的情形,孫采椒已經六十八歲,到了咸平六年(1003年)。
南運大帥太叔葭,在七曜摩夷天華胥仙境,看到孫采椒燃放爆竹。
這震天動地的爆竹聲,當然驚動了販天眾神。他還面向汴京磕頭痛哭,到底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