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斧神斬丁賊

油傘魔女太叔葭征求呈遣道長的意見︰「天子聖意,無論道長在哪里,天子都想親自拜訪,不知師叔祖是什麼想法?」

呈遣道長哈哈大笑︰「天子只不過假惺惺給世人一個敬賢的面孔罷了。他趙匡義要真有開運大帝的本事,也像他二哥那樣從賣木耳起家麼?憑什麼柴榮和他二哥打下的江山,你他娘的只不過是個弟弟,就要坐天下。

「我看趙匡義連金刀天王張議潭都不如。張議潭賴好是大哥,為了張議潮收服隴右,可勁掙錢,還幫弟弟親自征戰。張議潭的兒子坐了隴右的金交椅,還有情可原。

「而你趙匡義,純粹流氓一個,也他娘的去坐哥哥打下的江山,算尼瑪賣批老幾?

「佷孫女,貧道雖然培養兩個弟子,幫太祖和潘美征服了南漢,但從沒想過幫助這麼個流氓。

「孩子,你如果有膽量轉告他,請你對他直說。如果沒膽量轉告他,貧道要等他二哥的子孫重新坐天下,要親眼看看他趙匡義的子孫是什麼德性。」

這可是太叔葭始料未及的,這麼老的道家,居然比之平常百姓的火氣還大。這這這,當小輩的該怎麼答腔呢?

誰他娘的敢這麼臭罵天子?還要叫捎信。太叔葭的兒子虞耕早已冷汗直流,兒媳牛春墳也戰戰兢兢,不敢吱聲。

樂歸過來,牽一牽呈遣道長的胡子,岔開話題︰「師父,怎麼听你說跟太叔質是師兄弟,至少也一百二十歲了吧?你怎麼總是說七十九了呢?」

呈遣道長頓時改換顏色︰「嘿嘿,大哥也才八十歲麼?」

樂歸不饒了,故意學著他的樣子充滿嗆人味,厲聲質問︰「太叔質師伯的孫女就在這里,人家都六十六了,那麼,大師伯是多大歲數生的太叔白呢?太叔白又是多大歲數生的太叔葭呢?」

呈遣頓時一臉肅然,強辯道︰「大哥三歲長胡子,五歲身長八尺,六歲娶妻,七歲得子。太叔白也是七歲得子。懂了嗎,這不就合上歲數了?」

他這一通胡扯,惹得整個元果宮的弟子、廟祝、知客、典造、香客,全部忍俊不禁,繼而哄堂大笑。

呈遣老道自己也沒憋住,拉著太叔葭笑得前合後仰。

板鴨劍仙牛春墳笑得岔氣,翻倒在地,笑得亂凳亂踹︰「太爺爺,太爺爺,俺,俺實在,在不懂,你,你老人家,應該是匠門弟子,怎麼就客,客串到販門當,當祖師爺了?」

呈遣老道一愣怔,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嘆道︰「難怪許多販門富豪可以封爵封神,老子就不行。原來匠門的人,祖輩都是匠工,就連魯班也不曾封爵當官。匠門里頭沒有平德,師徒之間太過嚴肅,哪像你我現在這麼隨意?」

牛春墳翻身坐起來︰「太爺爺,那你對販門看好,還是對匠門看好呢?」

呈遣老道正色道︰「匠門是死門,許多皇陵把那些匠工活埋,成千上萬啊。販門是活門,沒有哪個皇帝敢一次處死許多商人,除非他急著滅亡。」

太叔葭起身問道︰「師叔祖,匠門成為死門的肇始者是誰呢?」

呈遣想都沒想,說道︰「秦始皇。」

滿殿的生人熟人無不是大驚失色,一個個面面相覷。

呈遣看大家無言以對,自說自話︰「匠門流傳,從秦始皇開始,中國的發明創造出的少,還出的慢。據說始皇陵活埋的能工巧匠達到十萬之巨。千百種匠作行業滅絕殆盡。

「這些絕技行業,包括木翼飛空、水車飛沙、一葦渡江、飛檐走壁、絕壁捉鼠、隔山打牛、畫龍點楮、飛沙走石、舉目成燈、百足瞬移、凝神出火、一丸百愈、九鼎遷移、愚公移山、回魂活命,等等無數絕技,全部失傳。」

太叔葭看老爺爺進入了狀態,人最大的快樂,獲得最大的榮寵,就是讓他痛痛快快發表見解,我們不時提問,讓他繼續說下去。于是,太叔葭與之相談追問,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最後,太叔葭直接勸道︰「爺爺,你好好休息,孩兒要回去復命,到時候讓天子去哪里拜你,孩兒會提前知會你的。」

呈遣淡然一笑︰「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讓趙匡義跟老夫擺一擺那些他想要的道理。你此去,不要經過有‘陽’字的地方。最好走海路吧,雖然慢一點,不至于受苦。」

油傘魔女太叔葭看師叔祖答應見見天子,大喜過望。看起來,讓人充分表達胸中塊壘,卻是最好的勸說方式。無論多麼大的不滿,無論多麼激烈的對抗情緒,都能夠用這個辦法,得到妥善解決。

師叔祖建議走海路復命,那要繞到福州、揚州,從長江到岳州,再走陸路,往北到禮山關販師台。這一路少說也有五千里水路,至少也要走二十天。

而交令期限馬上就到了,違令是什麼概念?文城郡夫人搞急了,來個軍法從事,那可就白忙活了。

故而,她顧不得想太多,走直線,往北穿州過縣,直奔禮山關而去。

本來要到金斗鹽場,為元避禍請辭,但交令時間只剩三天了,托呈遣道長和樂歸仙姑幫忙,去跟金斗鹽場說一下。

油傘魔女太叔葭、兒子茶油虎俠虞耕、兒媳板鴨劍仙牛春墳、輪斧巨靈神元避禍,到了郴州桂陽南境。這里有一座山叫牛鼻嶺,果然如呈遣道長所說,遇到了禍事。

他們快馬加鞭,已經走了一天一夜,這是第二天大清早,天剛蒙蒙亮。牛鼻嶺下,郵驛大道雖然能跑馬,但終歸是山路,曲曲彎彎。

到了一處山坳,林蔭蔽日,山泉叮咚,溪水潺潺。雖然是七月末的天,但穿行于山林之中,卻十分舒爽。

四位夾馬飛馳,就在這處山坳,忽然從林蔭中竄出來三十幾個雜兵。領頭的白臉大漢叫道︰「某乃牛鼻嶺大元帥丁士琫,匹夫焉敢馬踏牛鼻嶺,將我們的山路踏得亂顫。還不快留下修路的錢財。」

「喲,劫道的。誰上?」太叔葭感覺好笑,朗朗乾坤,簡直是奇談。

輪斧巨靈神提馬而前,將掌中一百二十六斤車輪板斧一順,「嗚」,一股寒風逼得樹枝亂顫,山雀慘叫。

丁士琫一看這人的車輪板斧,宛如風車一樣嚇人,猛一愣怔,繼而醒悟,禁不住大笑︰「誰做的木頭斧子,涂上鐵顏色,跑來嚇唬人。誰上?將這小子給我砍死。」

「某乃斬鬼大聖丁士琇,來將通名。免得枉死無名。」丁士琇舉起七十二斤斬鬼刀,荼白的臉色,挺俊秀一個人。

「某家金斗鹽場元避禍,大號輪斧巨靈神。敢挑戰五合的,放馬過來。」元避禍將車輪板斧一輪,「嗚」一聲巨響,卷起的狂風,路邊的雜草紛紛被卷折,亂紛紛飛舞。

丁士琇一看情形,看出了真家伙,頓時嚇得面如土色,根本就沒敢靠近,直接磕馬而逃︰「大哥,不好,這家伙的大斧子是真的。須用計擒他。」

丁士琫不以為然,舉起他掌中的七十二斤斬鬼刀,上來就砍︰「去你娘的,老子殺的就是輪斧巨靈神。」

元避禍將車輪板斧往前上方一撇,只見丁士琫一聲慘叫︰「不好!」

元避禍只不過這麼格擋一下,丁士琫的斬鬼刀被車輪板斧磕飛,斧子余鋒掃過,早將其左臂連同甲冑掃掉。

嚇得丁士琫急忙撥轉馬頭,就要逃掉。元避禍緊跟一斧子掄下,丁士琫左腿和馬臀一起被斬落在地。

三十幾個雜兵霎時間醒悟,誰他娘的見過這樣的猛將,誰見過這樣極不對稱的對陣?嚇得哭爹喊娘,到處飛奔。有兩個的腿肚子轉筋,癱軟在地,跑都跑不動,那種絕望哦。

太叔葭下馬,示意將這兩個沒跑掉的兵捉了。虞耕、牛春墳看剛才元避禍打仗,早就呆了。看老娘叫捉人,這才回過神。一人一個,將兩個兵捉住。虞耕、牛春墳不約而同驚呼︰「果然是巨靈神,太強悍了!」

太叔葭也高興的哈哈大笑,將丁士琫和他的戰馬尸體拉到一邊。過來看元避禍,大笑道︰「將軍如此神勇,當年俺爹跟潘元帥征南漢,如果將軍在南漢軍中,相信大宋絕難完成統一大業。」

太叔葭說的爹,自然是伏魔天官全後怕,追隨潘美征南的事情。還別說,九年前滅南漢之際,元避禍為什麼沒被選入軍中效力?以至于南漢民間藏著這麼神勇的英雄,居然草草滅亡了。

元避禍全家被滅門,他能藏起來活下去就燒高香了,哪敢露頭去投軍啊?開什麼玩笑。再者說,南漢皇室對于元家如此對待,結下了血海深仇,還想讓元避禍為之效力,根本想都別想。

太叔葭好生安慰兩個俘虜兵︰「看你們的服色,是朝廷正軍,但許久沒有換新衣,就知道你們是逃兵之類。你們到底是哪里的逃兵呢?」

兩個俘虜兵交代,他們是交趾大瞿越的兵,大瞿越其實就是丁朝,丁部領建立的,自稱皇帝,即丁先皇。

丁部領是交趾郡月兌離中原王朝自稱皇帝之始。後來,懼怕宋太祖威風,上表稱臣,接受了太祖冊封的交趾郡王稱號,但對內依然是丁朝皇帝。

前些天,丁朝內亂,大宋乘機出兵,面對大軍壓境,丁朝眾臣公推大將黎桓主政,囚禁年幼的交趾郡王。

太宗大怒,乃追加兵力,要趁機一舉收服交趾。

蘭州團練使孫全興、八作使張璿、左監門衛將軍崔亮為陸路兵馬部署,自邕州路入交州。

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祗侯王僎為水路兵馬部署,自廣州路入交州,水陸並進,破敵斬首。

書中代言,宋朝攻打交趾郡節節勝利。第二年(981年),在白藤江大敗敵軍,斬首千余級,獲戰艦二百艘,甲冑以萬計。轉運使侯仁寶率前軍長驅直入。黎桓詐降,侯仁寶受騙,以身殉國,太宗遂班師。

丁士琫、丁士琇兄弟乃是丁部領的庶子,帶了三百名私兵,飛竄中國境內,靠劫掠過活。現在丁士琫被斬,丁士琇必然會為之報仇。這里只有三十幾人,牛鼻嶺上還有大部隊三百。

他們剛剛說到這里,果然馬蹄聲轟鳴,丁士琇帶了大隊人馬殺奔而來。這里只有區區四員大將,怎麼對付他們三百丁朝兵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