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話還真不是騙人的,最起碼這個階段的汴梁,就把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

原本詩詞是最拉粉絲的,可那需要天賦,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好了。

經典不一樣,每一個士子,那怕是落魄文人,也一樣學了經典。

自己悟性不足,可能沒本事舉一反三,也衍生不出自己的見解,更沒有獨成一家之言的可能。

可就是死記硬背,也能把所學的說個七七八八。

這時候,樊樓的小嬌娘都不吟唱詩詞了,只有開口,就拽幾句子曰,滿嘴的經史子集。

還是官方有號召力呀!

誰曾想還有這情形,那怕是玩不了詩詞,都可以得到嬌娘的青睞。

柳三變這時候過時了,蘇子瞻也是靠經典釋義博名聲了……只是蘇子瞻好像在丁憂,倒是省的失落了。

最讓士子們舒爽的是,隨時都有可能被人請著去來一場辯經…~好不好無所謂,就是湊個熱鬧。

如今的汴梁,那是遍地斯文,處處辯經,瓦台的戲文都帶著誨人不倦的經義,更何況其他。

現在的辯經已經不是一天一兩場的問題了,是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者。

仿佛在說︰這就是一場鬧劇!

有沒有人興風作浪,趙曦不確定,但接近鬧劇是趙曦確定的。

政事堂居然沒人吭聲,難不成他們覺得這是文華昌盛嗎?

如果說剛開始,王中正匯報的,還有些上了台面,有些名望的士人辯經。到現在,那些不入流的草台班子,搭配著落魄文人,真的把這事攪和了,這是要徹底把最終的庭辯變成鬧劇。

或許有人覺得,他們玩他們的,官方做官方的,各不相干……

錯了,還真的不是不相干。

對于文人,從那個不為三斗米折腰的開始,好像對士林的風評,比官方看得更重。

倘若某一個學派,或者某一個學子,在這次盛會中,在民間得到了相當大的名望,偏偏官方摒棄了那個學派,絀落那個學子,或許所有的罪責都得讓官方來背著。

這就是輿情,被輿情綁架的事,趙曦見識的比這個時代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多。

該制止了,就是政事堂無惡意,就是士林民間炒作是借勢,就是這樣有利于國朝文華昌盛,也該制止了。

這時候制止,或許是恰當好處。

把民間的官方化,把鄉野的朝堂化,把繁亂的秩序化,把隨意的規矩化……倒成了民間士林為這次庭辯造勢。

「把所有辯經的場所、人員、辯經士子的從學,以及參與者等等,都分類整理,就按我以前教給你的方法……」

趙曦以前在護衛營講過一些統計方法,以及如何能清楚的表述各種調查結果。目的是根據各種各樣的戰報來決策戰略戰術的,這時候用在這事上,倒也合適。

皇城司不管是冰井務還是核心探知,都是經過護衛營訓練的,有些常識性知識,他們也都掌握了。

沒幾天,把所有的情報整理了,還像模像樣的做出了趨勢圖,很清晰的說明了現在汴梁辯經的混亂局面。

「諸位相公如何看如今汴梁之亂象?」

把統計結論丟出來,趙曦一點沒客氣,直接定義為亂象了。

沒有責怪政事堂的意思,話里話外就是點一點,讓他們自慚對事件的敏銳性。

「官家,此乃國朝文華盛典,何談亂象?汴梁處處辯經,正是彰顯了我大宋尊文之根本,不可以亂象言之!」

果然,在司馬光的眼里,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全民學經典,這是何等的昌盛啊?

「先看看這個調查結果吧。」

跟一個小時候會砸缸,長大了只會爬缸的人較勁,是自己找不自在。

「疥廯之疾,不理也罷!」

又是疥廯之疾,這話听著就熟悉。當初王則亂事,就是疥廯之疾,西夏捉生軍,北遼打草骨都是疥廯之疾,真不知道在韓稚圭眼里,什麼才不是疥廯。

他應該不知道,疥廯之疾是最難治愈的。

「銅錢大的疥廯,那是疥廯之疾,若全身上下全部是疥廯,就不是疥廯之疾了,會被人看成妖人!」

趙曦不算是嘲諷,就是想說明一下事態。

「我不否認這是好事,最起碼起初是好現象,說明國朝尊文,也能體現昌盛的文華。」

「可任其這般發展呢?那還是文華嗎?說說場所,瓦台戲說?先聖若知道自己的典籍被當作戲文唱詞,他是該開心還是憤怒?」

「說說辯經的人,起初辯經的還是學子,多少有些名頭。再看看現今,五十歲的童生,以撰寫鄉野白文為生,這時候倒翻身了,成了汴梁有名望的辯經人,似乎還嘲笑朝廷沒錄用他是朝廷的損失!」

「再看看那些參與者,原本還以士子為主,現在是什麼?商賈?我不是看不起商賈,但商賈一旦配上斯文,真讓我有些莫名其妙。對了,還有農婦,有赤腳,有花腿閑漢。什麼時候經史子集這般親民了?」

「我不是要辯駁有教無類,可真讓辯經如此下去,這不僅僅會讓朝廷的庭辯失色,這樣的事實甚至是在踐踏斯文!侮辱經典!」

趙曦說的慷慨激昂,就是自己心里不踏實。他很少用這種高帽子砸人,還是借聖賢的經典砸文臣,忒有些不厚道了。

沒辦法,得為自己接下來的做法鋪墊,詐一詐這些文人是必須的。

「官家……」

「陛下……這如何是好?」

國朝對這種事,還真沒有叫停的先例,也沒有理由。聖人還說有教無類呢,你總不能限制人家花腿閑漢有一顆崇文的心吧。

「官家,可由開封府出面叫停!」

有辱斯文,踐踏經典,這真不是小事,還真把人唬住了。

「堵不如疏,這畢竟是子民崇文之舉,合理引導為善。」

「既然朝廷要舉辦庭辯,有在整個國朝形成了這麼大的盛勢,朝廷可以充分借用這種聲勢,將這次庭辯組織的更合理,更圓滿,甚至將經史子集真正的推向民間,實現真實、合理、有序的有教無類。」

「既然庭辯的日期延後了,朝廷可以利用前期的這段時間,借用現在民間士林的辯經方式,來多樣化推動庭辯和民間辯經的餃接,爭取做到官方和民間士林的協調統一。」

好久沒對臣工們說這麼多話了,結果說了這麼多,這些相公還是一臉懵逼。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