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都糊涂著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汴梁的盛事已經過去半個月了,但段思廉還沒緩過勁來。

不僅僅是場面的盛大,更有宋國的文華,是真的讓他感覺到了大理偏安一隅的不足。

他還是大理王室,看到那場景都被震撼了,更別提大理的其他層級的人了。

……

那一晚,原本汴河上鱗次櫛比的漕運船只不見了,整個汴河上,只有各式各樣的花舫飄蕩著。

被花燈裝點著的花舫,映著皎月星空,再搭配著汴河兩岸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歡笑聲,讓段思廉在入座的第一刻,就再也沒平靜過。

這就是上國,這就是大宋。

段思廉的本意是去見識的,他也確實見識了。

被歐陽和司馬相公帶著,也著臉跟宋國的那些士人打招呼了。但回復都是禮節性的。

他能感受到宋國的官員和士子對他的不屑,若不是有歐陽和司馬相公的面子,估計沒人會跟他打招呼。

即便有兩位相公的面子,那些人對他也是敷衍。

更讓他難堪的是,听著那些嬌娘的吟唱,看到士子們評頭論足,他居然沒能力去體會吟唱的意境。

好多詩文,他懂不了。

段思廉看到了馮京,也看到了呂惠卿。而這兩個人,也是很客氣的跟自己打了個招呼,仿佛僅僅是因為他倆的差遣原因。否則,他倆也會跟其他士人一樣,僅僅在介紹時點個頭。

他是大理的王呀!可這場合,自己還不如一個路人甲。

段思廉一直保持著笑容,這個對他來說不難。在大理的朝堂,被高氏楊氏搶白時,他一樣能笑著,這種場面他還行。

那怕是司馬相公根本就沒正眼看過他一眼,他依然笑著。

倒是歐陽相公憨厚,時不時的跟他說幾句。

可惜,從他第一次表現出懂不了那些吟唱後,歐陽相公也跟他說的少了。

或許是為了不讓我難堪吧,應該是這樣。

畢竟,歐陽相公第一次讓自己評判吟唱的詩文時,周圍是安靜的,好像還有些期待感。

可惜,自己做的,只是讓他們了然而已。

「詩文乃小道,段王專心治理大理,不擅長詩文不足為奇。」

歐陽相公給自己找了個借口……可他段思廉是真的喜歡詩文呀!

「官家已經多年沒有新作了……」

「官家宵衣旰食為國事,恐很難再有閑情雅致了……」

「若官家有新作,恐此次盛會魁首要被官家拿去了……」

「倒也是,官家少年就詩文絕代了……」

這些議論,段思廉听到了。這是在對比,他清楚。可他又怎敢跟上國皇帝陛下相比呢?

上國皇帝陛下的才情,他段思廉知道。就今晚的這些詩文,相比他听到的那些上國皇帝陛下的詩文,還是稍遜的。

有差距啊……這是段思廉唯一的念頭。

當然,也曾想過自己的大理也能如宋國這般……想多了。

此時的大理戰火紛飛,他段思廉連這個都無法掌控,何談治理大理,更別想有一日能趕上宋國了。

這半個月來,他卯足勁跟著馮狀元學,就跟個學童一般,還告誡他們王室的所有人,要珍惜這一次機會。

做不到讓大理人能全民提高,先讓王室跟上上國也算吧。他希望,王室成員能學到宋國的文華,然後帶到大理去…~

是,他知道還能回大理。

就在盛會將要結束時,上國皇帝陛下蒞臨了,不僅僅是讓盛會添彩,對于段思廉而言,莫過于那句︰大理的戰事應該用不了多久就停了,到時候你們就可以回去了。

段思廉清楚,宋國無意染指大理,他還會是大理的王。

還會是大理的王,這一點是真的。可真的搞不明白,官家這樣到底是幾個意思。

不止是政事堂的諸公,就是呂惠卿也糊涂了。

很顯然,如今還不到讓段思廉清楚戰況的時候,因為段思廉還沒有表明訴求,也就是說,還談不到國朝為大理指派屬官的程度。

當然,不管是士子還是官員,也根本沒誰跟段思廉套近乎的意思,更別說遠赴大理做官了。

這時候,官家給段思廉透露戰況,還是在那樣的場合,就相當于官方申明了。

即便是官家想給士林一個光明正大的形象,也沒必要這般吧?畢竟謀劃大理是官家的倡議。

真的搞不明白。

他呂惠卿也沒有跟段思廉透露那怕一點戰況,不僅僅是保密法令的問題,他很想做成這龐大的謀劃。

可現在,官家倒是先這樣了。

「那樣的場合,官家表態就意味著必須要那樣做了。」

富弼也不懂,很無奈,這感覺很不爽。

官家畫了個餅,大家正準備照著這畫,把它真正做成餅時,官家突然把畫給撕了。

「恐怕官家另有辦法吧…~應該是肯定有辦法。」

文彥博絕不相信官家是個善男信女,從來都不是。

官家肯定有後手,只是自己想不到而已。

「我也覺得官家不會半途而廢,可所有的運作都看著呢。」

是啊,所有針對段思廉的人和事,政事堂都清楚著,看不出官家有任何後手來。

那怕是南征軍把大理的軍伍全滅了,即便是國朝軍伍接管了大理的防務,那又怎樣?大理不一樣還是大理嗎?

在各位相公的心里,接管防務從來就不能算是接管大理,甚至反倒是隱患……山高路遠,遠在大理的軍伍,受過國朝的訓練,一旦野心勃勃,只會對國朝構成威脅。

「若只是接管大理防務,讓軍伍留在大理,朝廷寧願不要大理,此事也絕不能認同!」

對韓琦的話,所有人都認同。西北兩面,已經夠麻煩了,總不能忙乎半天再給國朝增加邊患吧!

好不容易國力有所增強,朝廷才剛由防御向進攻的轉變苗頭,一旦新軍防務大理,朝廷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來戒備這部分軍伍。

這不是有病嗎?自找麻煩呀!

翻來覆去的想,還是想不通官家還有什麼後手。

大理軍伍是肯定會被滅了,不管是高家楊家,還是從屬于王室的,在南征軍眼里沒有區別。

這一點,從南征軍奏報上也能看出來。

不止是整裝的大理軍伍,就是有些摻合到謀反的部落,南征軍也毫不留情。

廣南和成都府,以及礦城,正想盡一切辦法再接受俘虜。

軍伍沒了,大理的防務最終肯定會由國朝接管,可文臣呢?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