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水族(上)

第六十四節  水族(上)

蛟的體形兼具魚、蛇之形,正所謂「魚身而蛇尾」,且擁有四足;其二,蛟為性情暴烈的食肉動物,攻擊性強。這兩大特點,不禁使人聯想到另一水中猛獸—鱷魚。而宋代文人彭乘在《墨客揮犀》卷三中對蛟的形態、生活習性及危害性的生動描述,則為這一猜想提供了又佐證︰「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數丈。多居溪潭石穴,聲如牛鳴。岸行或溪行者,時遭其害。見人先腥涎繞之,即于腰下吮其血,血盡乃止。」有學者認為兩項對照,蛟龍特征與鱷魚一一對應,可見古人視鱷為蛟龍,蛟龍是以鱷魚為原型的神靈。蛟的部分特征與鱷魚的特征相對應,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妄下斷言說蛟就是鱷魚,很多學者把二者等同起來,這是不正確的,我們只能說蛟是以鱷魚為原型而虛構出來的。但根據此點蛟很可能是史前滄龍。

對于「蛟為鱷魚」這一觀點最早提出質疑的人是顏師古。他在《漢書注》中對張揖關于蛟的解釋提出異議︰「張說蛟者是鮫魚,非蛟龍之蛟也。」那麼,鮫魚到底是何魚種?漢代淮南王劉安在《淮南鴻烈解》中對蛟做了最早的注釋,他說︰「魚兩千斤為蛟。」從體形上而言,蛟魚應是一個龐然大物。另外,蛟魚還具備一定的攻擊能力。因而,秦時山東瑯娜術士徐市等人也才會以鮫魚為借口,搪塞其不能完成替秦始皇登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老藥的罪責。《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此事雲︰「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者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而急求長生之術的秦始皇對徐市的謊言也不能釋懷,以至于晚上「夢與海神戰,如人狀」。負責為其解夢的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今上禱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致。」于是,秦始皇「乃令入海者齊捕巨漁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而射之」。一番追捕之後,最終于山東萊州海面射殺一頭巨魚,以了卻心願。

《唐本草》對「蛟魚」釋名稱「沙魚、鰭魚、蝮魚、溜魚」。李時珍對其注解為︰「蛟波有沙,其文交錯鵲駁,故有著名。古曰蛟,今日沙,其實一也;或曰︰本名鯨段,訛為蛟。」這樣看來,蛟魚所指應該是鯊魚。因鯊魚皮可為服飾的上等原料,所以,唐時沿海各縣在上供京師的物品中,鮫魚皮為必備之物(《通典‧食字貨》)。宋寇宗爽在《本草衍義》卷十七中也認為鮫魚是沙魚,並對其皮的用途聖著重敘述︰「鮫魚,沙魚,皮一等形稍異,今人取皮飾馬鞍劍。」唐人釋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說明了唐代時「鮫」與「蛟」在某些時候可以通用,而宋人羅願的解說則證明了魚與蛟的關系,他在《爾雅翼》卷三十中說︰「是以,二物為一物也。皮有珠,飾刀劍者是鮫鯖之鮫;滿兩千斤為魚之長是蛟龍之蛟。」由此看來,水中大魚也是蛟的原型動物之一。

洪邁《夷堅志》中所述之「閣山蛟」身長九尺,以身纏人,並吸人血,以致人身亡。而清人薛福成對蛟的描述則表明清時蛟的形象組合已經完成。蛟是首似牛,而身體兼具龍、蛇特點的動物(《庸盒筆記‧述異》)。所以,我們可以斷言,蛟是在以鱷魚為原型的基石上,綜合大魚、蟒蛇、牛等動物特點後形成的一種妖物。蛟形象的出現與龍密切相關,因而人們也將它稱之為蛟龍。

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即蛟去。——《說文》

有鱗曰蛟龍。——《廣雅》

母龍曰蛟。——《抱樸子》

蛟,龍屬。無角曰蛟。——《韻會》

蛇雉遺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龍屬——《續水經》

虺五百年為蛟,蛟千年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述異記》

蛟,其狀似蛇而四足,細頸,頸有白嬰,大者數圍,卵生,相交,故謂之蛟。——《埤雅》

「翼望之山,……貺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漢,其中多蛟。」郭璞注︰「似蛇而四腳,小頭細頸,頸有白癭,大者十數圍,卵如一二石甕,能吞人。」——《山海經‧中次十一經》

事實上,除了生活在大海之中的凶獸之外,其他凶獸都跟海獸有不共戴天之仇,這種仇恨更超過人族,似乎是從基因之中帶來的,只要一見面就會廝殺。

大江湖泊之中生長的水族凶獸也被列為陸上凶獸,它們與海獸的仇恨最大,每一個入海口都是必爭之地,一方面阻止海獸進入大陸架,另一方面它們也窺視大海的富饒,希望進去分一杯羹。

海獸之中的王者種族很多,像是鯊魚、海龜、烏賊……但是真正能算得上唯一話事權的還是鯨魚族,鯨魚族跟人族仇恨不大反倒跟異族仇恨很大,據說異族當年殺了不少鯨魚凶獸為了擴寬空間裂縫。

海獸中的鯨魚王族一般不會理會種族競爭,偌大的海洋足夠它們生存,大江湖泊反而太小了,它們看不上。

蛟龍族作為水族之中的王族這一回也是大張旗鼓,不僅僅派出了高階族群更是攜帶了不少附屬種族,比如玄魚、豬婆龍、黑魚……

天牛魚︰

《廣東通志》

牛魚方圓三丈眼大如斗口在脅中露齒無唇兩肉角如臂翼長六尺尾長五尺南越行記

《太平御覽》

《南越記》曰︰天牛魚,方圓三丈,眼大如牛,在脾頭,口在脅中,露齒無唇,兩肉角如臂,兩翼長六尺,尾長五尺。

天牛魚面積有三丈大,眼像升一樣大,口在肋部,露出牙齒,沒有唇,兩肉角像手臂,兩翼長六尺,尾長五尺。描述大概為蝠 一類生物。

滇池神馬︰

在晉寧郡(昆明)的滇池,傳說水中有神馬,可以和家馬交  配生下日行五百里的駿馬叫滇池駒。晉太元時其中有兩匹神馬,一白一黑,在河水上嬉戲。

這種神馬屬于水馬,搜神記中便有白馬河的白馬傳說。在世界範圍此類水中出馬的傳說很多,其中波斯的《造物的奇跡》中記載的水馬,與水經注的故事相像。傳說內沙布爾和圖斯之間有個叫蘇的村子,有個叫蘇之水的泉水,里面有水馬,這個地方的阿米爾(長官),擁有著母馬,水馬向母馬發情,產下一匹黑白色有迪拉姆(一種貨幣)般斑點的馬,等馬長大也回泉里去了。

《水經注》

溫水又西南逕滇池城,池在縣西北,周三百許里,上源深廣,下流淺狹,似如倒流,故曰滇池也。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家馬交之則生駿駒,日行五百里。晉太元十四年,寧州刺史費統言︰晉寧郡滇池縣兩神馬,一白一黑,盤戲河水之上。

《華陽國志》

滇池縣郡治,故滇國也。有澤水周回二百五十里,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或交焉,即生駿馬,俗稱之曰,滇池駒。日行五百里。水神祠祀。亦有溫泉,如越嶲溫水。

九馗龍︰

是有九個頭的鼉龍,在九龍池興風作浪,三藏七人到此,馗龍吼叫著前來  ,猴行者將隱形帽化作遮天陣,缽盂盛萬里之水,金錫杖化作一條鐵龍,與馗龍斗。後猴行者抽了馗龍背筋給三藏做了腰帶,三藏剛系上便行步如飛,後回東土龍筋飛上天宮。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行次前過九龍池。猴行者曰︰「我師,看此是九條馗頭鼉龍,常會作孽,損人性命。我師不用匆匆。」忽見波瀾渺渺,白浪茫茫,千里烏江,萬重黑浪;只見馗龍哮吼,火鬣毫光,喊動前來。被猴行者隱形帽化作遮天陣,缽盂盛卻萬里之水,金錫杖化作一條鐵龍。無日無夜,二邊相斗。被猴行者騎定馗龍,要抽背脊筋一條,與我法師結條  子。九龍咸伏,被抽背脊筋了;更被脊鐵棒八百下。「從今日去,善眼相看。若更準前,盡皆除滅!」困龍半死,隱跡藏形。

猴行者拘得背筋,結條  子與法師系腰。法師才系,行步如飛,跳回有難之處。蓋龍脊筋極有神通,變現無窮。三藏後回東土,其條化上天宮。今僧家所傳,乃水錦絛也。

暨魚︰

又叫魚忌魚,風魚,有黑白兩種,出現會帶來瘟疫,還會有狂風大作。

《廣東新語》

暨魚,大者長二丈余,脊若鋒刃。嘗至南海廟前,謂之來朝。或一年數至,或數十年一至。若來數,則人有疫疾。《志》稱︰南海歲有風魚之災。風,颶風,魚謂暨魚也。有烏白兩種,來輒有風,故又曰風魚。暨一作〈魚忌〉。諺曰︰「烏〈魚忌〉白〈魚忌〉,不勞頻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