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初次交鋒

作者︰坑媳婦專業戶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隨著京師外城門永定門的開啟,韃靼大汗達延汗被迎上輦輿,在三位閣老的簇擁下入城。

此刻已是京師夜禁時段,禁止出行。京師內外城中官居三品以上的官員府邸陸續開門,大家打起精神、換上朝服,以最隆重的禮節前去迎接遠道而來的貴客。哪怕官員們私底下對太子有很多的怨言,此時也不會讓太子掉面子、給韃靼人看熱鬧。這是給太子殿下撐面子,更是為了維護大明的體面。

宮人們手提煤油燈從宮里魚龍慣出。他們在御道兩旁掛上煤油燈,為貴客指路。從永定門經過正陽門,一直延伸到大明門,一條火龍在達延汗眼皮子底下被點燃。御道被快速清掃,宮女們在輦輿前方撒花。匆匆趕來的教坊司樂者吹響迎賓樂曲。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達延汗在輦輿里吟出了貼合此情此景的宋詞。

大明人從不知道,達延汗從小接受漢文化的教導。韃靼王庭有不少被擄劫到草原的漢人。大部分被當成奴隸,少數有才學的被要求傳授漢文化。這還是滿都海夫人的一力主張。尤其是漢人的兵書,達延汗幾乎一本都不會拉下。火篩曾陪同達延汗一同學習兵書,所以火篩是韃靼中最難以對付的將領。

巍峨宏偉的京師以另一種肅穆、低調的奢華場景徐徐展現在達延汗眼前。達延汗從來沒來過京師,但他對京師熟悉異常。在被燈火勾勒的明皇宮下,是曾經元朝的皇宮。

原來的麗正門變成了大明門。曾經大元權利的中心大明殿,已經被明人拆得徹徹底底。

到了大明門,達延汗從輦輿下來,他想看看明皇宮還有多少元皇宮的影子。

「貴客遠道而來,本宮有失遠迎,還請海涵。」

朱厚照在大明門前恭候達延汗大駕。從東勝衛送來的信中特意說明達延汗精通官話,朱厚照就沒多此一舉用蒙古語招待。如果說韃靼是大明的心月復大患,大明就是韃靼心口上永遠的傷痕。就像朱厚照要學回回文的道理一樣,達延汗肯定也學習了漢字,說不定還熟讀四書五經。

達延汗給了朱厚照一個猝不及防。囚牛商行接待豪商巨賈、藩王還行,接待韃靼大汗差了不是一點兩點。連朝廷都沒有接待韃靼大汗的先例。皇帝爹出面收拾局面,避免朱厚照在待客禮節上出丑。

重新換上袞服的朱厚照還是從中插了一腳。點燈、撒花、奏樂等就是在焦芳的建議下搗鼓出來的。朱厚照猜測焦芳納妾經驗多,從婚禮中獲取的靈感。能力有限,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達延汗的落腳處也有了著落。陳寬正帶著宮中御用器物趕往十王府街。把雍王曾經居住過的王府騰出來,以供達延汗歇息。

達延汗上前幾步,在距離朱厚照身前半米的地方駐足。「大明太子朱厚照?」

人高馬大的達延汗像一堵牆,擋住了朱厚照身前所有的光。個子僅只到達延汗胸口的朱厚照,需要把頭抬得高高的,才能迎上達延汗打量的目光。

草!年幼人矮不能怨天,氣勢上輸了一節!

劉健夾緊眉頭,恨不得搬椅子上前讓太子站上面。

「正是本宮。本宮神往大汗久已。」朱厚照上前一大步離達延汗只有一個拳頭的距離。他用手比劃一下和達延汗的身高差,興奮地挑眉,「大汗六歲繼位就被滿都海夫人帶上戰場渡過崢嶸歲月。十三歲親政,屢戰強敵聲震漠南。真乃一代梟雄是也。本宮以您為榜樣,卻處處被官員們責罵彈劾。希望待本宮二十八歲的時候,也能如大汗一樣,讓天下臣服。」

听了朱厚照的話,韃靼使者們一臉傲然,在草原上誰不欽佩他們的大漢。把大汗作為榜樣的大明太子眼光還行。

達延汗目光沉了沉。他不會听不出「一代梟雄」、「天下臣服」飽含的諷刺意味。「太子與本汗的大兒子年齡相仿。你們一樣天真爛漫、單純可愛。」

朱厚照心下一樂。達延汗說他天真、單蠢?!

「等我們長大了,月兌去稚女敕,會和大汗一樣的威猛。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歷史就是這樣一代代更迭。」朱厚照露出天真可愛的笑容。

達延汗臉往下一拉,多年征戰沾染上的殺氣彌漫,讓周圍的禁軍緊張地把手放在刀柄上。

朱厚照笑容可掬,絲毫沒受達延汗氣勢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氣勢是一個人自信心的體現。身為頂級權貴,一出生注定成為將來的天下之主,朱厚照的自信心爆棚。

李東陽默默注視氣勢上不相伯仲的兩人。心想︰《京報》夸張的說法或許是對的。能遏制達延汗的只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太子。

「大汗請入宮。皇上和皇後正在奉天殿恭迎大汗大駕。」劉健適時插入談話,邀請達延汗入宮。他忘了他們的太子口齒伶俐,從不會在語言上吃虧。劉健生怕再說下去兩人會在宮門前打起來。

達延汗看了眼四周神情戒備的禁軍,笑了笑。大步流星入宮。

一行人以競走的速度前行。朱厚照從旁陪同,邁著短腿小跑著沒有落後半步。幸虧他每日練武不絕,身體素質好。不然得和禮部尚書張升一樣氣喘吁吁了。

弘治帝和張皇後盛裝出席,以高調的姿態在奉天殿迎接達延汗的到來。英國公、定國公、馬文升、劉大夏等官員精神抖擻地矗立兩旁,任誰也看不出他們半個時辰前還在床上安睡。

如果要論才干,宮人的能力普遍比官員們高。半個時辰不到,奉天殿張燈結彩,擺上夜明珠、珊瑚樹、奇珍異寶,把奉天殿裝扮的美輪美奐彰顯大明盛世。光祿寺已經備好宴席所需湯食,教坊司歌舞樂器一一就位。一場明面上不輸萬壽節規格的宮宴成型。

初次交鋒,大明隱隱壓了韃靼一頭。

而達延汗的反應,讓老奸巨猾的官員們有了不一樣的念頭。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