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亂起

作者︰浮沉的命運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谷城縣,隸屬湖廣布政司襄陽府,地處襄陽府西部,漢江中游西岸,武當山脈東南麓。南依荊山,西偎武當,東臨漢水,南北二河夾縣城東流匯入漢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環抱,風景優美,歷來為襄陽游覽聖地。

天地間,整個谷城縣城牆都被摧毀殆盡,滿地瓦礫堆積,城中房屋盡被點燃,黑色的濃煙在天地間翻滾,曾經平靜又熱鬧的小城上空,盡是被滾滾的黑煙籠罩,火焰猶如魔鬼一般,吞噬了整座城市。

房屋店鋪、旗幡招牌,熊熊燃燒的烈火中毀于一旦,滿街的尸體,無處不在的血跡,這便是大軍侵凌下的種種輝煌戰績。

漢水岸邊,成千上萬的谷城百姓被大軍押著在岸邊聚集,啼哭聲求饒聲響徹漢水東西兩岸,被捆綁的士民們神色驚惶,他們哭聲震天,卻惹來周圍行刑者們的一陣哄笑。

而在這數千跪著的士民的身前周圍,已經布滿了谷城縣軍民的尸體,那里面有谷城的官員豪強,更多的則是沒有什麼劣跡的中產之家。

「哭什麼哭,一會就上天了!」

「一群軟骨頭,哭個屁!」

「再哭,老子馬上劈了你!」

行刑者們頭裹紅巾,人人滿臉的猙獰,眼神里的冷酷,刀槍上淋灕的鮮血,即便是山野的野獸們,也要唯恐避之不及。

「爾等逆民,欺壓百姓,為富不仁,毫無廉恥,實在是衣冠禽獸,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除難以對天下蒼生!」

身披甲冑,威風凜凜、渾身戾氣的大漢大聲怒喝,最後一句話,讓即將被屠戮的可憐蟲們人人痛哭流涕,有些人更是癱倒在地,屎尿橫流,臭氣燻天。

「行凶!」

大漢一聲令下,無數手提長刀的漢子紛紛舉起了手里的長刀,惡狠狠砍下。

斗大的頭顱滾落一地,腥紅的鮮血滿地都是。隨著一次次的劈殺,鮮血匯聚成溪流,汩汩流入漢水,使得河水殷紅一片,向著河中擴散。

眼前的一幕幕屠殺,讓岸邊觀看的百姓們個個臉色蒼白,渾身發抖,有些膽小的更是被嚇的發出尖叫。

李福挎著包袱,站在被裹挾的百姓當中,看到眼前慘烈血腥的一幕,不由得心驚肉跳,趕緊閉上了眼楮。

這不是所謂的義軍嗎,他們為什麼要殺這麼多的百姓?

他的鄰居,酒樓掌櫃趙老漢,辛辛苦苦一輩子,全家人被殺了,積蓄都被搶了,酒樓被燒,難道他辛苦一輩子,就換來這樣的結局?

還有東街的徐大善人,谷城旱災,徐大善人拿出自己家的糧食施粥賑民,養活百姓流民無數,他也被殺了頭,這又是怎樣的道理?

更不用說谷城縣的父母官阮之鈿阮老爺,為官清廉,一身正氣,他都服毒自盡了,為何還要火焚其身?

即便是殺貪官污吏,豪強官紳,即便是拆了城牆,又為何要燒盡城中的房屋?

那里面,大都是都是普通百姓所有,可都是百姓們一輩子的心血。燒了房屋,自己住到那里,百姓們住到那里?

最後還不是只能任由他們裹挾,從了賊,上了梁山。

李福暗暗下了決心,一旦有了機會,他一定會逃離這些惡賊,即便是淪為乞丐也在所不惜。

「這又是何必!」

年輕英俊的漢子看著岸邊的屠殺,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忍。他跟隨義父殺人無數,可那淒厲的哭喊聲,血淋淋的屠殺場面,總是讓他噩夢連連,難以心安。

「二弟,怎麼,心軟了?」

剛才主持行刑的大漢過來,對著年輕漢子冷聲笑道。

「大哥,回頭還是勸勸義父,少殺生吧。」

年輕漢子叫張定國,原名李定國,年輕有為,作戰英勇,被部下稱為「萬人敵」,在軍中頗有威望。

至于他口中的大哥張可望,原名孫可望,行事猶如其義父一般,勇敢狡奸,沉穩冷靜,人稱「一堵牆」,除了其義父,他在軍中的地位,其他人難以媲美,李定國也是望其項背。

「二弟,你這是婦人之仁! 這些個土豪劣紳,沒有一個好東西!」

孫可望的目光中,分明有一絲不屑。

他已經年過三旬,胸中的熱血和善良,已經隨著歲月和經年的殺戮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有嗜血和冰冷。

李定國臉上一紅,剛要爭辯,一個壯實的年輕漢子打馬過來,大聲喊道:

「大哥、二哥,義父叫你們過去,說是要商量大事!」

城外東北五里,一處高坡之上,一位三旬左右,瘦高面黃,彪悍異常的漢子,正在向著濃煙滾滾的城中看望,冰冷的目光,對城外的屠殺甚至不看半眼。

張獻忠,世人稱為‘黃虎’滎陽大會的十三家之一,盟主「闖王」高迎祥死後,便和李自成、羅汝才、老回回等,成為了流寇的重要勢力。

少時讀書,後參軍,當過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職,多智謀,果敢勇猛,很快便月兌穎而出,聚眾數萬,成為反明的各路勢力之一。

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入川,攻陷夔州,進圍太平,重慶總兵秦良玉與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打敗張獻忠,使其退走湖廣。

崇禎八年(1635年),河南滎陽大會後,十三家反明勢力分兵出擊,張獻忠和李自成隨闖王高迎祥東進。張獻忠破鳳陽,砍光明皇陵的幾十萬株松柏,拆除了周圍的建築物和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掘了皇陵,將鳳陽富戶屠殺殆盡。以至于崇禎帝得知消息後,身著喪服,到太廟放聲痛哭。

崇禎九年(1636年)初,張獻忠兵強馬壯,麾下將士達十萬人以上。同年九月,闖王高迎祥遇伏被俘,被凌遲處死。十三營各部損失慘重,李自成轉戰于潼關以西,張獻忠則是潼關以東。

崇禎十一年(1638年),各路反明勢力在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策劃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戰略下苟延殘喘,李自成部幾乎遭受滅頂之災,退入商雒深山之中,劉國能部歸順朝廷,為了保存實力,張獻忠在谷城、羅汝才在鄖陽,分別接受了兵部尚書熊文燦的「招撫」,大明天下,似乎難得地恢復了幾分太平。

受「招撫」後,張獻忠拒受改編和調遣,不受官餃,人不散隊,械不去身,操練士馬,時刻保持著臨戰體制。又每日置造戰船,已積至百有余號,及打造極精軍器。買馬制器,日夜整辦,惟恐不及。

正如谷城知縣阮之鈿所奏一樣,他張獻忠並沒有「解散徒黨,賣劍賣刀,安意耕耘」,他只是在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羅汝才也是一樣,其部受撫之時,自言不願受官領糧,願為山農,耕稼自贍。五省總理熊文燦促令其解散諸眾,率部下丁壯從征立功,羅汝才根本不予理睬。

不听調不听宣,谷城知縣阮之細在四月間寫下了絕命辭,房縣知縣郝景春拼命向上司請求援兵,到了崇禎十二年春天,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同大明朝廷之間的關系,已經是相當緊張。

四月下旬,兵部尚書楊嗣昌和五省軍務總理熊文燦密謀,準備趁清軍退去的時機,抽調大軍秘密向鄖陽、襄陽集中,以期一舉殲滅張獻忠、羅汝才部。

甘鎮總兵柴時華部、寧鎮總兵祖大弼部以及京營禁旅,新任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四川巡撫傅宗龍分別被密調入湖廣,配合熊文燦標下的總兵左良玉、張任學、陳洪範、龍在田等部,一起向谷城、房縣進兵。

大明朝廷調兵籌餉之時,張獻忠從蛛絲馬跡中感到了危險迫近,他果斷決定先發制人,在崇禎十二年五月初九日率部重新起事,輕而易舉就佔領了谷城縣城。

知縣阮之鈿服毒自盡,巡按御史林銘球被殺,張獻忠下令拆毀城牆,劫庫縱囚,重豎反明大旗。

「將軍,這是谷城知縣阮之鈿的絕命詞,學生抄了過來,請將軍過目。」

谷城生員潘獨鰲過來,向張獻忠遞上一物。

張獻忠起事前,谷城生員潘獨鰲、徐以顯便投身其為謀士。二人向張獻忠講解孫吳兵法,為他打造三眼銃、弓弩等兵器,操練團營方陣及左右營法,很是得張獻忠器重,尤其是潘獨鰲,更是被張獻忠任命為軍師一職,青眼有加。

張獻忠接過紙張,讀了一遍,冷笑一聲。

「讀盡聖賢書籍,成此浩然心性,勉哉殺身成仁,無負賢良方正,谷邑小臣阮之鈿拜闕恭辭。好一個崇禎的忠實看門狗!」

他把紙張撕的粉碎,甩了出去,洋洋灑灑,落了一地。

「潘先生,下一步,我大軍該何去何從啊?」

張獻忠回過頭來,滿面笑容,看著自己的軍師。

「將軍,敵眾我寡,我軍處于朝廷大軍包圍之中,以免被朝廷大軍圍住,我軍應西進房縣,同羅汝才等部會合,共同對付朝廷各路大軍。」

張獻忠點了點頭,確實如潘獨鰲所說,只有和羅汝才等人匯合,雙方才能擰成一股繩,對抗朝廷大軍。

「義父!」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齊四人過來,一起向張獻忠見禮。

「定國,文秀,我軍打算兵發房縣,和曹操部匯合。你二人帶前軍出發,派人通知曹操,讓他們響應起事!」

李定國和劉文秀領令而去,張獻忠讓孫可望斷後,自己和艾能齊坐鎮中軍,大軍裹挾著百姓,迤邐而去。

李福向後看去,心頭黯然。夕陽下,谷城縣城煙柱滾滾,尸體層層疊疊,如山堆積。谷城縣,就這樣消失了。

崇禎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張獻忠部和羅汝才、白貴、黑雲祥等三部聯合圍攻房縣縣城數日。繼谷城失陷後,房縣被攻破,知縣郝景春被殺。

張獻忠、羅汝才降而復叛,五省總理熊文燦大驚之下,催令湖廣總兵左良玉統兵剿賊,卻是損兵折將。

朝野震驚,龍顏大怒,崇禎皇帝下令將總理熊文燦和河南總兵張任學革職,令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湖廣,以剿流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