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周王府

作者︰浮沉的命運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豫州分野,天地之中樞,八方之要沖,月復心之要地,八省通衢,勢若兩京。

土城四十八里,有門不修,以土填塞,備防河患;內城周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廣兩丈一尺,青磚包砌,是為「磚城」;城外有護城河,深一丈,闊五丈,高城危聳,其勢  。

這便是黃河以南、天下之中的大明重鎮開封府了。

開封府雖為河南布政司首府,但開封城的真正主宰,則是位于北城的周王府。周王府不但統治了開封城,佔據了這個城市,而且城周的土地,也幾乎都歸周王府所有。

「三山不顯,五門不對」。開封城東門偏北,宋門偏南,南門偏西,西門正直,北門偏東,謂之五門不對。而這樣的結果也與周王府的位置有關。

周王府佔地面積大,又有蕭牆環繞,王府正南正北朝向,南門前一條南北大道為開封城的中心道路。王府周長九里,向南是午門,東為東華門,西是西華門,北門則是後宰門」,這也是北宋開封府皇城的範圍。

如今,周王府門前巨大的石獅子一旁,王泰在此駐馬等候。

作為新上任的河南都司指揮使,地方大員,他自然要去拜會一下這位大名鼎鼎的周藩王。

明朝宗室享有特權,不受當地律法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襲罔替,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王泰這個新任的二品大員,只能是「依律」而來了。

「大人,咱們已經在府外等了一個時辰,還不見有人出來,真是可惡!」

董士元臉色難看,氣沖沖地說道。

看著面前的朱門高牆,感受著王府的傲慢,面對著王府衛士們冰冷的目光,董士元有一種沖動,想立刻毀了眼前的這座城中之城。

這些人驕奢婬逸,「朱門酒肉臭」,自己卻曾經淪為乞丐,落魄江湖。如果沒有王泰的收留,也許他已經如當日西安城街頭被射殺的二哥一樣,不知道死在那個犄角旮旯了。

雖然已經貴為睢陽衛指揮使,但當初饑一頓飽一頓、痛苦屈辱的經歷,又怎麼能輕易抹去。今日前來,這些上位者的傲慢和輕蔑,又一次刺激了他。

「三弟,這里是開封,不是西安城,難道你還想再來一次奪城?」

趙應貴低聲勸道,卻招來董士元的一聲冷哼。

「這些個蝦兵蟹將,只要一營兵馬,我就能破了開封城!」

董士元氣沖沖說完,看了看王泰,發現他不動聲色,似乎在想些什麼。

「大人,咱們究竟還要等多久? 皇親國戚,果然架子大!」

劉朝暉看著朱門上的龍紋吻獸,心頭也是惱火,狠狠一腳,跺在一旁的石獅子上。

「規矩點,不要造次!」

門口的王府衛士,朝著劉朝暉等人,大聲怒喝了起來。

「忍忍吧,不要給大人惹事。」

劉朝暉眼楮一瞪,想要發火,卻被一旁的趙應貴阻止。

劉朝暉看向王泰,發現他打量著周王府兩丈高、覆蓋琉璃瓦的圍牆,正在出神。

朱恭枵,歷史上明末的最後一代周王,李自成率兵圍攻開封府,正值雨季,黃河水泛濫,淹沒了開封城。李自成利用泛濫的洪水,攻陷開封。恭枵和其宗室、王府官員狼狽逃離開封,朱恭枵很快病死,子孫及其他宗室,明亡後四處逃散,大部不知所蹤。

歷史上誰挖開了黃河大堤,是大明官員,還是李自成,莫衷一是,但這座歷史上的名城,終于因水淹泥陷,埋葬在了泥沙之下。

這些個大明宗室,大明王朝的蛀蟲,敲骨吸髓,大明王朝的衰落乃至衰亡,他們功不可沒。

明太祖朱元璋厚待子孫,俸祿豐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所需供養均由國家承擔,「愛護」無微不至,親親之恩,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矣。

只不過,宗祿之重,已令國家不堪重負,有轟然倒塌之危。

這樣一個大毒瘤,若不割除,流毒無窮。

君王雖知宗室之弊,但卻礙于祖制,難以抑制,可是,他王泰一個小小的都指揮使,又怎樣去鏟除這些頑疾?

開封不是西安,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便他搞了周王府,還有福王、唐王、潞王等等,他難道要一個個去鏟除?

王泰人神大戰之時,周王府的大門緩緩開啟,一個官員施施然走了出來,神色冷漠。

「王大人,大王身子欠恙,不宜見客,你們回去吧!」

官員的話听在耳中,董士元、劉朝暉等人先是一愣,隨即個個怒火中燒。

既然身體不舒服,為何要讓眾人在這等半天? 難道他們真的以為,河南衛是可欺的不成?

「煩請告知周王,讓他好生修養,下官擇日再來探望周王。」

相比于屬下的不爽,王泰倒是面色平靜,不卑不亢。

「王大人,大王說了,你要在河南大展拳腳,荒地多的是,不要一時沖動,惹出事端。凡事要顧全大局,三思後行,不要破了河南的大好局勢。」

官員臉色冰冷,語氣平緩,目不斜視,好像誰欠他幾百兩銀子似的。

王泰微微冷哼了一聲,面上卻是和藹。

「周王的話,王泰記下了。王泰蒙天子重托,不會辜負國家和君王,周王大可以放心。」

「王大人,好自為之。」

感受到王泰的強硬,官員拂袖悻悻而去,王泰也是轉身就走,臉上的神色,瞬間沉了下來。

果然是人心皆私! 看來,自己不得不撥亂前行了。

都司衙門大堂,看到王泰進來,河南巡按御史高名衡站起身來,拱拱手,笑容滿面。

「王大人,見到周王了嗎?」

白淨的臉上,幾絲笑容可掬,似乎帶著些幸災樂禍的味道。

「高大人,看來你已經猜到了,又何必再問。」

王泰微微一笑,請高名衡坐下。

「高大人,你巡查河南各地,怎麼想起到我這破廟里來了?」

大明王朝吏治腐敗,但這些個巡按御史,卻是有不少忠義之士,陝西的謝巡按,山東的宋學朱,還有這河南的高名衡,他踫到的幾位都是清官。

只是不知道這位代天巡狩的高巡按,今日前來,又有何要事?

「王大人,你這都司衙門未添置一個新物件,未招募一名雜役,大軍也沒有進城,看來,你是不打算在這衙門里常呆了。」

高名衡看了看堂內的擺設,雖然打掃的干干淨淨,但未添置一桌一椅,給人一種無心戀棧的感覺。

「大軍?」

王泰微微一笑。看來這個高名衡,對自己了解的倒是不淺。

「高大人,下官只有兩千兄弟,稱不上什麼大軍。千頭萬緒,時不我待,下官沒有時間在這里耽擱,明日一早,兄弟們就會分散去各地了。」

兩千部下,分到河南幾個大衛,不過四五百人,那里算得上什麼大軍。

「時不我待,說的好,看來王大人確實是個實干之人。」

王泰的直率和沖勁,讓高名衡欣慰地點了點頭,也讓他莫名地對河南的政事有了些信心。

「中原藩王眾多,周王坐鎮開封城,福王雄踞于洛陽,兩處龍興之地,百姓流離失所,民憤極大,王指揮使,你可要小心啊!」

和以往那些入駐者動則大興土木的奢侈不同,這里未有絲毫變化,雖則破舊,卻是干干淨淨,可見其心志和做事態度,也足可以看出,這位年輕的都指揮使,是來干事的。

單憑敢于直面挑戰,便使高名衡對王泰,充滿了好感和期望。畢竟,他也是受命于君王,洞察積弊,舒難緩怨。他雖然可以洞察其奸,但有些事情,他卻是無能為力,自然希望王泰能夠有所突破,以挽頹勢。

河南這片中原之地,民怨沸騰,流毒無窮,若是再這樣糜爛下去,不定會成為下一個流寇縱橫的陝西。

「高大人,下官奉君王之命,來到這河南,只為上慰君王,下不負百姓,雖萬難不會退縮,何況藩王!」

正是因為高名衡此人的直接,王泰毫不掩飾,直抒胸臆。

「王大人在周王府吃了閉門羹,卻是毫不氣餒,寵辱不驚,和王大人比起來,高某是真的老了。」

高名衡眼光掃過臉色憤然的眾將,看到王泰不動聲色,心里暗自驚詫。這位年輕人的養氣功夫,自己這久經官場的宦吏也是不及。怪不得聖上派他到河南,楊嗣昌和高起潛固然使力,王泰本身的能力不容小視。

「高大人,你不過四十不惑,正是春秋正盛、年富力強,你身負聖上重托,切不可悲觀失望,誤了正事啊!」

王泰的話,倒像是老者對年輕人的寄語。

「看來你我是同病相憐了!」

高名衡看著朱宜鋒,注視了片刻,終于哈哈笑了起來。

「高大人,沒有那麼悲觀!」

王泰微微一笑,目光堅定。

「下官是來河南做事的,誰敢擋道,我絕不會手下留情! 」

他看著高名衡,低聲道:「高大人若是有差遣,不妨直言相告,下官能做到的,絕不會推辭!」

「王大人是爽快人,本官也不藏著掖著!」

高名衡看了看王泰周圍的眾人,遲疑了起來。

王泰揮揮手,眾人都是退了下去。

高名衡看了看周圍,湊近一些,壓低了聲音。

「王大人,聖上讓我巡查河南,洞察河南官員民情,本官已經查了不少作奸犯科,橫行鄉里之事。不日,本官會去歸德府和南陽府,查察地方縉紳,到時,自會將河南鄉宦作奸犯科之事呈上朝廷。」

王泰一驚,瞬間明白了過來。

原來朝廷對河南局勢早已經不滿,也早已未雨綢繆,不然,高名衡這個巡按史,也不會如此直言不諱。一場政治大風暴,恐怕不久就要在河南之地刮起。

王泰暗叫可惜,若是崇禎能夠更決絕,更雷厲風行一些,也許河南的局勢不會那麼不可收拾。

高名衡離去,王泰一個人在大堂獨思,衛士進來,小心翼翼。

「大人,楊先生回來了!」

王泰不由自主站起身來,著急道:

「快,快把人帶進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