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夜宴

作者︰浮沉的命運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華燈初上,布政司衙門大堂燈火輝煌,賓朋滿座,熙熙攘攘,熱鬧異常。

山東巡按宋學朱,山東左布政使張秉文,山東副使周之訓,濟南知府苟好善,濟南參政鄧謙,歷城知縣韓承宣等大大小小十余個官員,就連德王府的郡王也來了幾個。

王泰和孫枝秀等人進來,立即引起一陣歡呼聲。眾人也是趕緊抱拳,向眾人見禮。

「賢佷,我給你介紹一下。」

張名世拉著王泰,晃著一顆花白的腦袋,還是給王泰一一介紹起來。

王泰一邊和眾人見禮,一邊暗自嘀咕,除了山東巡撫,恐怕濟南城大大小小的名流都來了。

高起潛和王總兵都沒有來,顯然是避嫌,不想尷尬。眾人歡迎秦兵來援,他們這敗軍之將帥,難免不自在。

席上,王泰、孫枝秀和張元平父子,陪同山東巡按宋學朱,山東布政使張秉文幾個官員坐了首席,余下的各級官員,鄉紳名人等,則是另外圍席而坐。

「各位同僚志士,鄉親父老,我給大家引見一下,這二位就是不遠千里,從陝西西安府來咱們濟南府入援的王泰王守備,孫枝秀孫副將。」

宋學朱一番開場白,王泰和孫枝秀趕緊站了起來,紛紛抱拳行禮。

「王將軍和孫將軍千里馳援,忠肝義膽,大家舉起杯來,來敬一下王將軍和孫將軍。」

宋學朱的提議,滿堂之人都是轟然答應,眾人紛紛舉起酒杯,向王泰二人示意。

「各位上官、親朋好友,借這第一杯酒,敬一下今日戰死重傷的數百兄弟,也敬守城而死的兄弟們。」

王泰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宋學朱開始,眾人都是把酒撒在了地上。

「這第二杯酒,在下敬各位上官、同僚,要不是各位舍生忘死守城,只怕高公公統領在下到了濟南城,也是無濟于事。」

宋學朱等人愣了一下,隨即舉起了酒杯。第二杯酒眾人同飲,跟著開始觥籌交錯,席上立刻熱鬧了起來。

「王將軍,東虜南下,勢不可當,河北之地,多有府州陷落,听你所言,盧督師戰死,關寧軍被擊潰,東虜氣勢洶洶,思之讓人憂心忡忡啊!」

幾杯酒下肚,宋學朱的臉上也紅潤了起來。王泰看他年紀不大,卻是滿頭的白發,顯然是勞累所致,也不由得肅然起敬。

區區一個巡按御史,巡查的游官而已,能如此體懷國事,夙夜操勞,可謂是稱職。

「巡按大人說的是!」

一旁的布政使張秉文,也是加入了進來。

「東虜軍當者輒破,若不是王將軍和孫將軍千里來援,恐怕這濟南城,已經陷落了。」

宋學朱和張秉文對望了一眼,都是苦笑一聲,各自搖了搖頭。

二人的神態看在眼中,王泰自然是心知肚明。

濟南城中有德王一系,若是清軍破城,藩封失陷,他們這些官員,包括山東巡撫顏繼祖,恐怕都是死罪難逃。

歷史上,清軍攻陷濟南城,山東左布政史張秉文、副使周之訓、濟南知府苟好善、濟南參政等皆被殺。清軍撤退時將德王朱由樞及所有被俘官民盡數帶走,然後放火焚城,整個濟南被焚掠一空,被屠殺平民十萬人以上。

而由此帶來的後果,薊鎮總監中官鄭希詔,分監中官孫茂霖,順天巡撫陳祖苞,保定巡撫張其平,山東巡撫顏繼祖、山東總兵倪寵、援剿總兵祖寬等一系列36名大臣武將被處死,被貶削者為數更多。

而被任命為保定總督的孫傳庭此刻意氣用事,拒不赴任,終被本就多疑,又在氣頭上的崇禎皇帝投入大獄,而等孫傳庭復出之時,李自成已經勢成,局勢之壞,再也無法扭轉。

「王將軍、孫將軍,濟南城兵少,況且已經戰死數百。東虜軍勢大,還望將軍帶兵守城,這濟南城的數十萬百姓,可就全靠將軍了。」

王泰和孫枝秀對望了一眼,孫枝秀微微搖了搖頭,猶豫道:「各位大人,我等兄弟乃是奉孫撫台軍令剿匪,中途得知濟南城之危才奉命前來增援。如今我等歸高公公節制,若是孫撫台軍令下到達,恐怕我等不得不……」

二人心知肚明,此事要突出上官,尤其是王泰,考慮到歷史上孫傳庭負氣要強,和崇禎鬧翻被下獄之事,更是要將功勞歸于孫傳庭,為他消災免難。

至于自己的功勞,只要孫傳廷沒事,官運亨通,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何況,他還拉上了一個高起潛。

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明明白白就在于兩個字「機會」,沒有機會,再大的本事也是扯淡。

「此事二位將軍不必費心!」

宋學朱斷然道:「本官這就上奏朝廷,留你二人與部下守城。一旦東虜退去,二位將軍可以自歸高公公或孫撫台麾下。二位將軍以為如何?」

王泰暗暗苦笑,這位宋巡按,還真是個性耿直。要知道,高起潛還在這里,他舉薦自己,絲毫不顧高起潛的面子,可謂是孤且直了。

「各位大人,孫撫台不在,我秦兵如今受高公公節制,救濟南城,也是他的軍令,能不能留下來守城,還要看高公公的意思。」

張秉文和宋學朱都是一愣,二人四目相對,沒有言語,桌子上一時安靜下來。

前有張名世父子說秦兵是他們招來,讓他們為王泰遮掩,現在王泰說是受了高起潛軍令前來,卻不知是真是假。

「賢佷,此事可是當真?」

張名世也是被弄的雲里霧里,不解王泰的用意。

「叔父,此事千真萬確,孫將軍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不信你問他。」

孫枝秀也趕緊道:「各位大人,確實如此! 我等來援是真,路遇高公公,高公公一路指揮調度,這也是確有其事。你們想想,韃子大軍圍城,要不是高公公,我軍如何敢破敵入城,如何能破軍入城?」

宋學朱點了點頭。確實如孫枝秀所說,要不是高起潛同意,王泰怎能率軍入城,他就不怕得罪高起潛?

「既然如此,咱們明日再探望一下高公公,和他商量一下,看如何守城,如何向陛下奏明濟南府的戰事。」

張秉文開口,宋學朱也是無奈點頭。雖然橫插進來個高起潛,不過濟南城的圍城之難暫時解決,眾人也對高起潛,沒有了那麼大的成見。

「多謝各位大人,這幾日,在下一定會盡力守城,不讓各位大人費心。」

王泰看眾人對高起潛不再抱有敵意和成見,終于放下心來。

不過,看宋學朱愁眉苦臉的樣子,王泰和孫枝秀相對一眼,都是轉過頭去。

這些個士大夫清流,個人節操沒得說,但如此負氣、如此孤且直,在處理國家大事面前,似乎太不理智。

難道說,國家大事、朝廷大計,還比不上他們一時的委屈?

王泰和孫枝秀對望了一眼,孫枝秀猶豫道:「大人,兄弟們千里迢迢而來,公心一片,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餉銀和糧草……」

宋學朱和張秉文對望了一眼,神情中都有幾分難色。

「不瞞兩位將軍,糧草倒是無憂,只是這餉銀,府庫已是空空如也。如今看來,也只有向城中的豪右官紳化緣了。」

王泰心中一沉,不由自主想起了歷史上劉宗敏北京城「銬髒助餉」來。

這些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豪右官紳要是能心懷天下,崇禎也不用煤山自縊了。

事到如今,也沒有辦法,已經上了賊船,再月兌身也不容易了。

「大人,老夫願捐紋銀五千兩,作為秦軍的傷殘撫恤。」

張名世在一旁,忽然開口。

眾人都是一驚,王泰也不禁動容。

「叔父,你這是……」

「你要是不來,叔父一家連命都沒了,還要這些銀子作甚?這是叔父的一點心意,千萬得收下。」

王泰和孫枝秀站起身來,深施了一禮。

「各位,秦軍千里來援,今日就戰死了將近千人。張公捐了5000兩銀子給秦軍,諸位也表示一下吧。」

張秉文看了看席間的眾人,心里暗自嘆息。能來的都是忠義之人,那些城中的巨富,根本沒有幾人到場。

「秦軍千里迢迢而來,死傷眾多,不能讓人家寒心。我捐1000兩!」

「我捐500兩!」

「老夫也捐300兩!」

堂中之人果然紛紛站了起來,人人踴躍捐款,多的是2000兩,少的也有三五百兩,很快就捐了兩三萬兩銀子。

濟南城,不愧是黃河以北第一富饒城市,破城之危,果然還是有明白之人。

王泰和孫枝秀站起身來,向眾人抱拳施禮。

軍士進來,在宋學朱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宋學朱臉上一喜,點了點頭。

「把人都請進來。」

幾個錦衣華服、氣度不凡的長者走了進來,和宋學朱輕聲寒暄了幾句。王泰听得仔細,好像都是王府中人。

「秦軍來援,寧海王朱常沺向秦軍捐銀一萬兩,糧食三百石!」

王泰和孫枝秀暗暗心驚,紛紛站起身來。

「泰安王府奉國大將軍朱常汴向秦軍捐銀五千兩,糧食兩百石!」

「泰安王府奉國四將軍朱常淓向秦軍捐銀五千兩,糧食兩百石!」

「臨胊王府奉國將軍朱常向秦軍捐銀五千兩,糧食兩百石!」

「儀賓陳鳳儀向秦軍捐銀兩千兩,糧食一百石!」

王泰和孫枝秀抱拳行禮,心中感慨,原來這德王府一系,也不乏忠義之人。

有了這些銀子和糧草,他守城的信心,自然就更足了。

宴席結束,王泰就要離開,張名世把他拉到一旁。

「賢佷,你怎麼也不問問我送信給盧督師的事情?」

王泰搖頭苦笑:「叔父,這還用問! 你一定是已經派人送信,要麼盧督師沒收到這封信,要麼他收到了卻不予理睬。叔父做事,小佷又何必再問。」

「王泰,你有所不知。」

張元平面色凝重,接過了話頭。

「月前發現韃子入侵,我爹就寫了書信,派人前往山東巨鹿。就在半個月前,家人還來信,說是韃子大軍南下,朝廷大軍恐怕會朝夕而至。」

他抬起頭來,看著王泰,驚訝道:

「難道王二他們說的都是真的,難道說盧象升和高起潛兩大朝廷主力,都已經灰飛煙滅了?」

「看來你什麼都知道了。」

王泰點點頭。想不到王國平這麼嘴快,已經告訴了張元平朝廷兩大主力相繼潰敗的消息。

「高起潛就在我軍中,等一下我就要去見他。沒有了盧象升和高起潛掣肘,河北、山東的父老鄉親,可就遭罪了!」

張名世父子都是眉頭緊皺。原來王泰帶兵入城的喜悅,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王泰正要離去,張名世拉住了他。

「賢佷,切忌鋒芒畢露。朝廷兩大精銳灰飛煙滅,各路軍馬觀望,唯獨你秦兵成為亮點。須知功勞這東西,有利有弊,你自己耗子尾汁。」

王泰心領神會,抱拳道:「叔父放心,小佷自有分寸!」

他拉住了張名世,低聲道:「小佷還有一事需要叔父幫忙,希望叔父不要推辭!」

他在張名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張名世點了點頭,哈哈笑了起來。

「賢佷,你果然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