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神來之筆

作者︰創里有作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在對九號新原料的評價試驗中,根據陳耀華的安排,試驗人員用相同的方法在同等試驗條件下,對九號新原料在體系中的多種含量進行了試驗,但樣品性能沒有明顯變化。

為了穩妥,陳耀華不僅要求助手們重復此前的試驗,而且把試驗範圍進一步擴大,將九號新原料的用量從百分之三增加到百分之十。然而試驗結果同樣令他們失望,因為樣品測試數據顯示,雖然九號新原料對TSMT202的性能有所改善,但效果並不明顯,而且跟其在體系中的濃度基本沒有關系。

「怎麼會這樣?這種現象很少見呀!」助手們很不理解。

「這也許跟九號新原料的分子結構有關,具體原因等以後有空了再探索,但九號新原料的替代意義就不大了。」陳耀華分析道。

「現在看來,六號和八號新原料都對TSMT202的性能有明顯提高,但究竟選擇哪一種進行替代呢?或者兩種原料一起替代?」

「哲明,你後面這句話非常具有建設性,那就是同時使用六號和八號新原料,看看會出現什麼情況。我覺得咱們應該試一試。」陳耀華若有所思地說。

「兩種原料同時被替代,也許會出現協同效應。」

「完全有可能。如果是相互增益的協同效應,那就太好了!要是相互抵消,就違背了咱們的初衷,誰知道呢,只有通過試驗才能確認利弊。」陳耀華道。

同樣的方法和試驗條件,陳耀華和同事們往體系中分別加入第六和第八號新原料百分之零點五、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點五、百分之二,直到百分之五,這組試驗做下來,用了半個月時間。

等到樣品測試數據出來,陳耀華和兩位助手對結果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兩種新原料合在一起使用的效果,比單獨使用六號新原料稍好一點,但並不比單獨使用第八號新原料的效果更好。

「如此說來,就沒有同時更換兩種原料的必要了。」兩位助手說道。

「當然沒有必要,如果新原料對提高TSMT202的性能沒有幫助,那就用不著更換,因為所有新原料的價格都要更貴一些,而且采購也不方便。」

「主任,根據目前的結果,將來是不是只需更換八號原料呢?」

「在沒有新的發現之前,現在看來只需更換八號原料,不過還要繼續對新的八號原料做更加詳盡的考察,與此同時,哲明跟供應科聯系一下,讓他們做好新八號原料的供應準備。」

按照老陳的吩咐,黃哲明和課題組的同事們繼續對新八號原料進行更加仔細的考察,他們改變試驗條件,又試驗了不同合成溫度和不同原料配比條件下,新八號原料對材料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增加三種骨架原料的份額,適當降低幾種輔助或次要原料的比例,合成溫度提高五度左右,新八號原料對TSMT202的性能提高可以達到最大值。

與此同時,供應科的工作人員告訴黃哲明,經過他們多方打听,得知在國內只有兩家外省企業生產新八號原料,最近的一家距離天晨材料研究院也有近千公里。

「讓距離最近的那家企業報一下他們產品的質量指標,最好讓對方送一些八號原料的樣品過來。」听完匯報後,陳耀華吩咐道。

「主任,為了節省時間,要不我親自跑一趟吧,去對方那里搞一些樣品,再順便把他們的質量指標要過來。」黃哲明自告奮勇地說。

對于積極工作的年輕人,陳耀華總是非常支持,「讓對方送過來還不知道要等多少天,哲明願意親自跑一趟,當然最好了!」

黃哲明馬不停蹄,第五天就帶回了三公斤八號原料樣品和對方產品的質量標準。

看見質量標準中「產品含量」一欄的數字,陳耀華皺起了眉頭,「哲明,快把八號原料樣品送去咱們的分析檢測中心,請汪師傅抓緊時間做一下含量測試。」

大約一個多小時後,黃哲明再次回到陳耀華辦公室,「主任,測試結果出來了,這是化驗單。」

老陳看了看小黃遞過來的化驗報告單,略感失望地說︰「跟對方給出的結果基本吻合,可是,咱們做試驗用的新八號原料是試劑級的,標明含量是百分之九十八,而工廠樣品的純度才百分之九十五,用這種純度的原料,能達到咱們的預期目標嗎?」

黃哲明恍然大悟,「是啊,含量差了百分之三,試驗效果恐怕不好說。」

「先別管這個了,哲明,這幾天你來回奔波也很勞累,今天先休息一下,咱們明天用工廠的原料在實驗室制備一批TSMT202,再對其性能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不就可以判斷這種工廠的原料能否使用了嗎?」陳耀華道。

第二天剛一上班,陳耀華就安排同事們展開試驗,對工廠的原料進行仔細考察。跟以前一樣,陳耀華要求通過不同的加入量,對工廠的原料進行全面評價。

四天以後,試驗暫告一個段落,又過了兩天,幾批樣品的測試結果擺到陳耀華面前,看著檢測報告上的數據,老陳露出苦澀的一笑,因為樣品的測試結果跟他預料的如出一轍,但這不是他希望的結果。

試驗開始之前,陳耀華抱著一絲幻想,他希望來自于工廠的八號新原料的純度,不會對TSMT202的性能產生不良影響,但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因為連他自己也不相信,工廠的八號原料純度低了百分之三,卻對材料的性能絲毫無損。

事實證明,這的確只是陳耀華的良好願望,因為樣品的檢測結果就擺在他面前,數據不會說謊,他的願望已經落空。

這時,黃哲明來到主任辦公室請示一件事,見陳耀華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地思考問題,他不忍心打擾領導,便又退到門外,陳耀華當然發現了

黃哲明的到來,「哲明,進來干嘛又走了?有事嗎?」

黃哲明再次走進辦公室,「主任,我看你在工作,等一會再說吧。」

「沒關系,你來我這里肯定也是為了工作,有什麼事?說吧。」陳耀華示意小黃坐下說話。

「主任,樣品的測試結果還沒出來,我要不要去分析測試中心問問?」原來,黃哲明關心的也是這件事。

「不必了,這是上幾批樣品的測試結果,他們一小時前送來的,你看看吧。」陳耀華把幾張測試報告單遞給小黃。

從頭到尾看了看,黃哲明失望地說︰「哎喲,這幾批樣品的性能比前段時間那些樣品差遠了!」

「可不是嘛,工廠這種八號原料不能用啊!」

「看來,即使開發出先進技術,如果沒有同樣先進的原料配套,再先進的技術也無用武之地呀!」

陳耀華贊同黃哲明的說法,並回憶道︰「在521工程立項不久,TSM研究室成立之初,就是因為幾種原料國內不能配套,才擴大項目規模,設置了原料研制分項目。」

「但是,咱們現在研制八號新原料也來不及呀!」

陳耀華站起身來離開座椅,「是啊,現在研制原料肯定是來不及了。」他走到辦公室的那扇小窗戶前站了兩三分鐘,突然轉身自語道︰「為什麼要從頭研制呢?」

黃哲明怔怔地看著對方,「主任,你這什麼意思?」

陳耀華回到座椅上,「哲明,自從看見這幾分檢測報告,我就意識到工廠的八號原料無論如何也不能使用了,現在由咱們的技術力量重新研制八號原料,一是時間上來不及,另外,也沒有那麼多人手。不過,倒有一種解決辦法,雖然也要自己動手,但起碼在時間和精力上至少節省一多半。剛才你進來時,我正在考慮這種辦法的可行性。」

「怪不得當時你那麼全神貫注,看來現在已經想好可行的辦法了?」

陳耀華向黃哲明講了解決八號原料問題的方案,「事到如今,只有這個辦法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主任,你這方案可以說是神來之筆,別說現在,即使將來騰出人手了,我覺得用這個辦法也比完全由自己研制更省事,但幾位做原料的課題組長現在都很忙,你打算讓誰來負責這件事呢?」

「試驗二組的小高,是個很有進取心的年輕人,他現在獨自負責為TSMT201配套的一種 烷原料的生產,工作做得非常認真,從未耽誤生產基地使用。」

小高名叫高建生,是試驗二組的一名年輕科技人員,雖然未曾在陳耀華手下工作過,但老陳對他早就熟悉,在二組組長孫良才被臨時調去負責原料生產線搬遷工程以後,由高建生暫時代管二組的日常事務,並帶領同事們完成了 烷原料的研制,還在孫良才和陳耀華等人指導下,建成並運營著一套小規模 烷原料生產裝置,其業務水平、管理能力和工作態度,給陳耀華留下了較深印象。

黃哲明離開後,陳耀華往試驗車間打了個電話,讓高建生到他辦公室來一趟。

不一會兒,小高推門進來,「主任,你找我?」

「建生,你坐下。最近生產還正常吧?」

「小裝置,即使偶爾出點毛病,處理起來也不費事,生產一直很正常。」小高在對面的長條椅坐下來。

「那就好。建生,如果 烷原料生產正常的話,你能否抽出一些時間?」

「抽時間——,可以,有什麼事,主任盡管吩咐。」

陳耀華把TSMT202所需八號原料面臨的困境向小高作了詳細介紹,「我準備從外面購買這種原料,但純度不夠高,你先從實驗室做一下,看能否將其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

高建生在大學的專業就是分離工程,他長期在試驗二組孫良才手下工作,雖有上進之心,但老孫給他的空間非常小,他曾一度要求調離試驗二組,陳耀華讓他等待時機,結果幾個月前因為原料生產線搬遷的需要,孫良才被臨時抽調,給了小高展示自己的機會,他果然不負眾望,也讓老陳很放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