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萬事俱備

作者︰創里有作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型號命名為TSM201的第一批產品經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全部達到規定標準,消息傳到上級機構,主管部門的領導非常高興,以部委的名義向天晨材料研究院發來了嘉獎令。

與此同時,陳耀華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二十余家醫療器械生產單位的電話或電報,訂貨量成倍增加。因為TSM201是一種全新的產品,暫時還未納入全國調撥計劃,用戶們只能直接向521工程指揮部訂貨。

把需求情況匯總以後,陳耀華跟周玉明商量,他想知道現有生產裝置在規模上能否滿足需求。

看到用戶的需求信息,周玉明做了一番核算,「裝置的設計規模可以滿足目前的需求,將來就不好說了。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生產TSM201的一種 烷原料是試驗二組開發的,如果TSM201要想大規模投入生產,這種原料的產業化也得跟上,否則,TSM201的生產計劃就會成為無米之炊。」

近半年陳耀華的主要關注點,先是田海濤課題組的工業化試驗,再就是周玉明課題的產業化,加上一大攤行政工作和他自己負責的一項科研課題,這期間他很少顧及其他工作,其中試驗二組孫良才負責的原料生產線搬遷,還有他們課題組負責開發的新原料課題進展情況,孫良才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上交匯報材料了,因為太忙,老陳也沒催問。

周玉明提到TSM201正式投產,需要試驗二組開發的新原料及時配套,這讓陳耀華猛然想起了試驗二組的工作,「對呀,原料不配套,一切都是枉然,不過這件事我來處理,你專心準備正式投產的有關事宜就可以了。呃,你們項目的工業化試驗和試生產期間使用的這種原料,是從哪里得到的?」

「這種 烷原料其實用量並不大,但不可或缺,工業化試驗和試生產階段使用的 烷原料,都是試驗二組從實驗室制備的。」

「也就是說,即使TSM201正式投產後,這種 烷原料的用量也不大。玉明,你能否估算一下每年的總需求?」

「即使TSM201滿負荷生產,每年對這種原料的需求量也超不過20噸。」

「需求量不大嘛,」陳耀華想了想,「好吧,咱們分頭準備。」

本來打算把所有原料都轉到地方企業生產,但這種 烷原料用量這麼少,老陳估計地方企業對規模很小的項目不會感興趣,他找二組組長孫良才商量對策。

知道情況後,孫良才十分肯定地說︰「每年用量才二十來噸?地方企業不可能接受這麼小的項目。」

「我也認為沒有企業對小項目感興趣,雖然你們把原料制備技術開發出來了,如果沒有企業願意接手,生產TSM201還是缺乏一種關鍵原料,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孫良才皺著眉頭,「主任,我們只管開發技術,至于如何落實生產單位,不是我們的職責呀!」

「我知道不是你們的職責,這不是跟你商量解決辦法嘛。」見對方無計可施,陳耀華想了想,「要不這樣吧,你抓緊時間拿個技術方案,這麼小的產量,咱們自己在試驗車間也可以生產。」

「在試驗車間生產?就當做工業化試驗,嗯,這倒是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原料生產線搬遷,我的時間也很緊張啊!」孫良才覺悟沒那麼高,他沒有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良才,這件事非常著急,事關TSM201能否按時投產,哪怕你犧牲一點休息時間,也要盡快把技術方案拿出來,只要有了技術方案,其他事就不用你管了。」

以孫良才倔強的性格,如果換做其他任何人,他都不會給這個面子,但陳耀華不一樣,一方面他敬佩老陳的為人,另外,在TSM研究室成立不久,因為孫良才在所有課題組長中工資最低,陳耀華把極其難得的漲薪機會讓給了他,想起那件事,他至今心存感激。

「好吧,我一個星期內拿出 烷原料的生產方案。」

「一個星期太長了,盡量爭取三五天之內吧。」

孫良才遲疑片刻,最終還是答應抓緊時間工作,他不負重托,在第四天把生產方案交給了陳耀華。

有了技術方案,陳耀華把周玉明和試驗二組的小高找來商量實施計劃,他把 烷原料面臨的境況向兩人做了簡要介紹,「因為需求量太小,沒有企業願意接手這樣的小項目,為了不耽誤TSM201的按時投產,現在只能靠自己解決原料問題了。」

周玉明對此並不在意,「其實這倒沒什麼,這點產量就相當于一個工業化試驗的規模,安排十幾名職工就能完成。」

「生產管理好辦,關鍵是接下來的裝置建設,孫良才已經給出了技術方案,小高把這個方案拿去看一下,玉明,咱們幫小高在試驗車間選擇一套舊裝置,讓安裝施工隊改建一下,也許能節省一些時間。」

「試驗車間有好幾套舊裝置,二組以前就有兩套,我認為還是在他們的舊裝置上改建比較好,小高對你們以前的工業化試驗裝置還有印象吧?」

小高點頭稱是。

「玉明這個建議非常好,就在二組以前的試驗裝置上改建,不僅小高熟悉,其他職工可能也有印象。」

在陳耀華和周玉明的指導下,小高帶著五六名安裝施工人員第二天便開始了設備改建,他們指示小高,為了節省時間,可以讓施工人員加班。

小高也想趁此機會表現一番,他不僅整天泡在施工現場,還親自動手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施工人員加班,他也跟著同步上下班,但不申報加班費。

改建過程中需要的設備零配件,陳耀華要求特事特辦,一路綠燈,不得出現任何延誤。

在陳耀華的親自關懷下,僅用了十天時間,便在舊設備的基礎上,改建完成了一條小規模 烷原料生產線。

隨後,小高帶著試驗二組的十余名職工,準備開始 烷原料的生產。雖然生產規模跟工業化試驗幾乎沒有差別,但小高畢竟沒有這方面工作經驗,所以,投料試車的當天,陳耀華親自到現場,他不僅鼓勵小高大膽指揮,某些關鍵操作步驟,老陳還動手操作,給職工做示範。

畢竟裝置規模不大,職工們又都在實驗室進行過類似操作,只用了兩三個班,所有職工對生產過程就基本熟悉了,投料後的第三天上午,產出了第一批 烷原料,經檢測,質量達到使用標準。

關鍵原料解決了,陳耀華終于放下心來,生產TSM201可謂萬事俱備,只等他的一聲令下。

在跟周玉明商量後,陳耀華決定立即投產TSM201。

經過工業化試驗和幾天的試生產,這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正式投產之後,周玉明課題組將TSM201生產技術全部交給521工程生產基地,他們的任務就算勝利完成了。

但是,各崗位的操作工都是從原料生產線轉過來的工人,TSM201跟以前的原料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產品,其生產技術沒有相同之處,操作方法自然也不一樣,所以,生產基地主任許巍建議,讓周玉明課題組的職工暫時不要撤離,因為課題組的職工熟悉操作方法,把他們分配到每個班組當師傅,直到教會了生產基地的職工,他們才能離開。

生產車間的工作環境跟實驗室沒法比,周玉明課題組的個別職工當然不願繼續留下來,但許巍的要求合情合理,周玉明告訴那些職工,這是一項任務,必須完成,誰也不能逃避!

許巍的建議得到了落實,周玉明課題組的十余名職工被平均分配到四個班組,他們知道越早教會生產基地的職工,他們就能越快離開生產車間,盡早回到實驗室。所以,每位師傅都盡心盡力,把自己掌握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授給生產基地的職工。

這個方法很奏效,沒用一個星期,生產基地的職工就基本掌握了TSM201的生產工藝和操作過程,師傅們又跟班觀察了一兩個班次,在征得周玉明同意後,他們先後從生產基地撤離。

頭幾批產品的檢測結果已經出來了,也許是職工們對操作條件把控不嚴,或者操作手法不完全一致,每個班組所得產品的質量存在一些差異,但都基本合格,陳耀華覺得不能向用戶提供這種質量的產品。

「用戶們不是一直在催問嗎?什麼情況下才能向用戶供貨?」銷售科長不理解這樣的做法。

「我知道用戶們很著急,但TSM201現有用戶以醫療器械廠家為主,我們的產品要用在醫療器械上,人命關天,必須等產品質量穩定後,才能向用戶供貨,寧願晚幾天,也要確保質量萬無一失。」

「前幾批產品怎麼處理?」

「先存放在倉庫,TSM201還有別的用途,將來遇到那些無關緊要的用戶,可以降價賣給他們。」

隨著職工們對工藝條件的進一步領會和操作熟練程度的不斷增加,各班組產品質量逐漸趨于一致,陳耀華指示銷售科,根據他接到電報或電話的先後順序向用戶發貨。

不久之後,陳耀華陸續收到用戶的信息反饋,每家用戶都對TSM201的性能大加贊賞,但有那麼兩三家用戶提到產品的毒性試驗問題,他們希望天晨材料研究院能提供這方面數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