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劉淵的決定

作者︰黑風土匪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益州,成都。

跟兵鋒降臨的混亂一片的荊州不同,在益州牧劉淵的治理下,益州內部派系爭斗趨于平緩,整體有養生息,效果不錯。

劉淵之所以會建議恢復州牧制度,本來是想跑到交州去躲避亂世,至于為什麼要請命擔任益州牧?那是听信侍中董扶的說法——益州有龍氣。

時下紛亂的局面,身為皇家子弟,劉淵自有他的抱負。

有機會讓大漢再次興盛,他當然想做第二個「光武」。

所以,在外面諸侯混戰,相互傾軋的時候,他默默苟著,暗戳戳地壯大著自己的實力。

跟劉表的守成不同,劉淵的野心很早就本激發出來,靈帝還在位的時候,他不思報國,直接想當光武第二,由此可見當時朝廷已經壞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

「主公當真料事如神,荊州、揚州的使者都到了。」

趙韙跑到劉淵跟前,高興問道︰「先見哪方?」

「荊州使者必是求援而來,便先見見揚州使者吧。」劉淵撫須道。

不多時,揚州使者進來,朝劉淵拱手一禮︰「草民九江劉煥,代大將軍向使君問好。」

劉煥即是劉燁的親哥哥,劉燁投了鄭寶,他這個哥哥也只能舉家跟隨,這一次出使益州,便是鄭寶給他的任務。

如果能完成,他就可以入朝為官了。

劉煥名聲不顯,對于鄭寶派這樣的年輕人過來,劉淵多少有些不喜,他偏安一隅,偷偷發育,不代表他不愛面子,派個小年輕過來,不是瞧不起他又是什麼?

不過鄭寶乃是當朝大將軍,能派使者過來,已經不錯了,總好過直接派聖旨。

于是劉淵按捺住小脾氣,故作驚訝道︰「哦?大將軍也知我區區劉淵?」

「使君入益州平亂,治理蜀地,百姓安居樂業,興興向榮,使君之大名,如雷貫耳,大將軍時常提起。」劉煥又是一禮,說得劉淵都有點小興奮。

他在益州做的事,鄭寶居然知道。

鄭寶是誰啊,當今諸侯中的扛把子。入揚州,滅袁術,打跑曹操,實打實的強大霸道,這樣的人經常在屬下面前提起自己的大名,難免讓劉淵沾沾自喜起來。

當然,劉淵也不是傻子,劉煥所言多半是恭維之語,听個樂呵就行,不能當真。

「大將軍派你來我益州,所為何事啊?」劉淵懶得繞彎子,問道。

「荊州!「劉煥身軀筆直,字正腔圓地說道︰」王師征伐荊州,想必使君早已知曉,大將軍的意思是,益州不要插手,作為條件,攻滅劉表後,王師可助使君夾擊漢中張魯。「

要求和條件,劉煥說的很清楚。」事關重大,我益州需要商議一番。「劉淵出聲道。」商議多久?我王師水陸並舉,荊州撐不過月余。「

劉煥神態有些倨傲,他要逼著劉淵早做決定,不然大軍都打下荊州了他還在益州,豈不是證明他能力不行?」三天吧。「劉淵擺擺手,示意趙韙送客。

他實在不喜歡這個劉煥。

就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是來游說的嗎?

如果不是怕鄭寶打過來,他早下令砍死劉煥了,什麼東西就敢在他面前囂張?

當然劉淵也想過聯合荊州,共同對抗鄭寶的大軍,可惜現在荊州情況實在是不妙,北方屏障宛城沒了,東方江夏丟失,水軍大敗……如今的荊州只剩苟延殘喘。

幫荊州,等于惹禍上身。

劉煥離開不久,荊州使者急急忙忙小跑進來,看到劉淵就是一陣抽泣,像是受了天大委屈的小媳婦一樣,肩膀不停聳動,不斷擦拭著淚水。」使者,使者,你這是?」

劉淵有點看不懂這位使者的表演。

「使君大人啊,求您看著漢室宗親的情分上,救救荊州吧。鄭賊大軍攻破江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荊州大地民不聊生,千里無雞鳴,慘不忍睹啊……」

「額,使者有所不知,此往荊州山高路險,恐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荊州是這是的哭訴,劉淵表示不是不想幫,我也很難辦啊。

「使君大人,如果荊州願意出兵相救,擊退鄭賊後,我主願將上庸一地,劃入益州治下。」

荊州使者知道空口白牙,劉淵不會松口,于是把來時,蔡瑁交代的條件說了出來。

割讓一郡之地,這絕對是大手筆,劉淵的心一下子被撩撥到了。

他苟著發育,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他很想直接答應,只要答應了,他益州兵就不可光明正大殺出去,參與這天下的爭奪。

「主公!」

趙韙在一旁瘋狂打眼色,劉淵一直沒看到,不由得著急道︰「使者一路奔波勞累……」

「對對對,使者先下去休息,救援荊州之事,明日再議。」

趙韙出聲提醒,劉淵這才反應過來。

這事不能急。

荊州使者無奈啊,任憑他怎麼哀求,劉淵搜只擺擺手,讓他滾。

……

沒人打擾之後,劉淵喊來他的一眾文武,一伙人埋頭商量,到底幫哪邊。

武將這邊,主張答應荊州,出兵對抗鄭寶。

理由是唇亡齒寒,荊州被打掉之後,鄭寶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益州,與其等著被欺負,不如殺出去拼一把。

當劉淵問武將集團有沒有信心干贏揚州兵的時候,武將們表示會竭盡全力,意思就是打不打得過還不知道,大體上是干不過的,但是他們願意試一試。

打不了打輸了,縮回來守著就是。

益州天險關隘在手,立于不敗之地。

文官們則考慮的比較多,一來荊州已經被打得半殘,他們不能確認出兵後,能不能扳回局面,如果能扳回局面,確實值得拼一拼,但如果荊州太菜,無可救藥得話,出兵就是惹禍上身。

還不如好好縮著,固守一畝三分地。

文官舉棋不定,武將想著打一仗證明自己,前廳吵鬧不堪,劉淵看著手下得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一時間不好下決定。

他自己是偏向于出兵的,因為入川之路險峻,出去打一仗,即便輸了也無傷大雅。

不過漢中張魯這個釘子得拔掉。

當初他派張魯去漢中,那是帶著任務的,沒想到張魯居然自立了,這事兒是他的心病。

如果不是荊州、揚州都來使者,他倒是願意讓張魯繼續盤踞在漢中替他擋著敵人,如果他選擇出兵,那麼漢中一定得拿回來,張魯也得除掉。

商議一天,武將不能說服文臣,文臣們自己舉棋不定,只能把出兵與否的優缺點全部分析出來,讓劉淵這個老大來抉擇。

選擇出兵,站在荊州這邊。

好處是能借荊州之手出去張魯,收回漢中的同時得到荊州的上庸,今後益州想出來,只要在漢中屯兵就行,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壞處是跟鄭寶正面對上,不是一朝一夕能決定勝敗的,很可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選擇不出兵,站在鄭寶這邊。

好處是,獲得朝廷的好意,一些名義上的封賞不會少,漢中也會在荊州陷落後,回到他劉淵手中,他多了一個屯兵的地方。壞處是荊州沒了,他的益州將直面揚州兵鋒,因為鄭寶的強勢以及揚州兵的威勢,會使他失去戰爭主動權。

所以劉淵也很糾結,因為這個決定直接影響了今後益州的戰略部署和規劃,馬虎不得。

這會兒,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等著他做出最終決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