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

作者︰奶味小布丁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上面只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經費統計,雖然不一定完全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接下來趙一就要將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經費給說清楚了。

全部適學青年讀完15年義務教育後,除了考取大學的,可以深造,其他的如果直接進入社會,實在是一種浪費。

所以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國家培養眾多的高素質工人和工程師,也減輕了企業培訓的壓力,讓所有企業都可以很快的招募到眾多具備專業能力的員工。

雖然在職業教育方面投入很大,而且回報肯定是微薄的,特別是對于趙一這個承包商來說,更是如此。

但是它的社會效益就特別高,擁有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就可以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里面一些天賦出眾的人,還可以晉升為工程師,價值更加巨大。

前世我國就是在職業教育方面做的很不夠,大部分不能考取大學深造的人,只能夠進入工廠打工。

但是又沒有技能也沒有經驗,他們的工資水平就普遍偏低,而大部分企業本身就是微利經營,也無力承擔員工的在培訓工作。

還有就是員工技能等級提升後,大部分就會選擇跳槽,讓企業前期投入的培養成本打了水漂,這種現象讓更多的企業不願意對員工的培養投入更多的資金。

當然這種現象也不能說是員工的錯,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人之常態,特別是對于靠著工資生活的員工來說,更是如此,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類最美好的追求。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趙一就希望在他的手里完善國內職業教育,希望讓每一位步入社會的青年都有一技之長,讓他們能夠盡快的賺取高額的回報。

企業也減輕了負擔,讓他們能夠經營的更加輕松,不用為找不到合格的工人而苦惱。

「接下來我們說說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工人培養基本上是由企業完成的,這在之前並沒有什麼不妥,因為幾乎全部企業都是國企,而且工人如果不出意外,會在該企業工作到退休。

那麼這種情況下,企業也願意對員工進行培養,因為培養出來的高素質員工,可以為企業巨大的經濟效益。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企業也不再是只有國企,民營企業也將會越來越多,那麼工人可以選擇的出路也會越來越多。

這種捆綁式的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就會逐漸瓦解,那麼企業就不願意再在員工身上花費巨額資金來進行培養,因為培養出來後,大概率因為別人給出的高薪而被挖走。

道理很簡單,企業拿出資金和資源來培養員工,本身就承擔了巨大的成本,如果再給外界一樣的薪資,那麼總體成本會更高。

而外面高薪挖人的企業就不同,他們沒有培養員工的成本,所以即使高薪挖人,他們所承擔的成本總體上也不高,而且還能獲得高技術的工人。

這種情況久而久之,就會讓企業不願意在員工身上投入,都想要獲得別人培養的熟練工人,這就會陷入死循環,最後不管是員工還是企業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慮,我認為發展我們的職業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發展好,讓職業教育能夠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

眾人听到趙一的講述,都點了點頭,他們雖然沒有預見到未來的情形,但是他們對于員工培養是持贊成態度的,而且現在的國企基本上都是這種模式。

听到趙一對于未來的分析,他們也是認可的,因為國家改革開放已經是基本國策,不可能改變的,那麼趙一對于未來的用工分析也就順理成章了,這種結果肯定是會發生的。

一位政府工作人員說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國家在職業教育方面確實需要提前規劃好,只是我們之前並沒有經驗,所以想听听你有什麼規劃。」

「目前對于職業教育,我認為做的最好的是德國的職業教育,所以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打造具有我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

首先我們要明確,職業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那麼就不可能是閉門造車,那樣月兌離了社會實際,培養出來的學生也不是企業需要的,或者和企業需求匹配度不高。

所以我們就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德國采用的是雙向選擇制,就是學員想要學習某種技能,首先就要找到具有相應職業教育組的企業。

通過企業獲得職業教育培訓名額,從而進入到職業學校學習相關職業知識。

而企業想要獲得相關職業教育名額,就需要參與到全國職業教育組織,並且需要為每位員工支付職業教育費用。

為了避免一些企業不自覺,造成職業教育的混亂,這就需要國家形成強制性的法規,規定企業必須要為旗下的每一位員工提供固定的經費。

那樣即使旗下的員工被挖走,他們也可以挖別人的員工,因為企業付出的培養成本都是一樣的。

既然進入到企業中,那麼就不可能是全日制的學習,所以這些學員都是半工半讀的模式,例如在企業工作4到5天,然後必須拿出來1到2天時間參與職業教育學習。

這樣既能夠增加學員的動手能力,又能夠學習更系統的理論知識,能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根據各個職業的不同,學制一般在2到3年,像廚師,只需要學習2年時間即可,而像數控機床操作工,可能就需要學習3年。

當然在對學員進行職業技術培訓的時候,也會讓他們學習相關行業的法律法規,讓他們能夠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既能夠保證企業的利益也能夠保證員工的利益。

在這些學員沒有拿到相應的職業教育畢業證之前,他們都是學徒工,他們的薪水可以允許比正式員工低點。

職業教育畢竟不是義務教育,國家不可能承擔全部的成本,所以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投入比例,我認為4:6比較合適,就是國家投入教育成本的4成,企業投入教育成本的6成。

這里面的成本計算就比較復雜,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的清楚的,因為每年參與培訓的員工人數不同,各個職業的培訓成本不一樣,很難給出一個統一的計算方法。

但是按照各個職業的平均年薪的三分之一來計算學員每年的教育成本比較合適,因為學員的工作時間和培訓時間比例為3:1左右。

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就比較容易計算成本了,例如每年約有2000萬左右的高中畢業生,其中大約6成不能夠考上大學,也就是說,每年需要進行職業教育的人數大約在,1200萬人。

在按照平均培訓年限2.5年,當前國家平均年工資1440元計算,1200萬x1440x2.5x(1/3)=144億元。

這只是一個大致的計算方式,但是也能夠給出一個粗略的計算結果,其中政府投入四成,那就是58億元左右。」

听到趙一的講述,在坐的各位也是點頭認同的,也就是說,趙一並不是盲目的計算成本,所說也是比較合理的。

當然真實情況肯定是略有差距,但是職業教育種類確實繁多,而且每種職業的教育成本也是差距巨大,只能夠使用這種籠統的計算方法了。

但是他們在心里默默的計算了一下,就這兩項加起來所需要的成本就達到了1352多億元,按照現在的財政收入5000億計算,25%的比例就是1250億元。

這已經超出了財政支付的費用了,這還是沒有計算高等教育的成本,高等教育的成本雖然沒有義務教育那麼夸張,但是絕對比職業教育的成本高得多。

趙一沒有理會在座的表情,依然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高等教育了,剛才說了,理想的狀態就是高中畢業生約4成有機會進入到高等教育階段。

那就是每年就有學生人數約800萬人左右,最基本的就是大學四年本科階段,每位學生每年的平均教育成本為1000元,那就是320億元。

按照25%的本科生進入到研究生階段學習,按照3年計算,每位研究生每年平均教育成本2000元計算,所需要的總體成本為120億元左右。

按照5%的研究生進入到博士研究生階段學習,平均學年為5年,每位博士研究生每年的平均教育成本10000元計算,所需總體成本為50億元。

所以整個高等教育階段,每年需要花費的總體成本大約在490億元。

綜合計算,我們可以知道,我國每年在教育上面投入的資金大約在1842億元。

這里面還沒有計算一次性投入的問題,要知道光是學校校舍的建設,就需要在一開始投入巨額的資金。」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嚇一跳,按照這種算法,趙一每年還需要自己貼592億元,之前還覺得25%的教育經費支出比例過大的人,現在完全沒有了這個想法。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都是免費教育,以上計算的費用是一點都不能省的。

即使高等教育不是免費教育,但是僅僅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費用就接近25%了,也就是說不管怎麼計算,也是無法將經費減少到25%以下。

既然無法將經費減少到25%以下,高等教育全免費就等于是趙一自己掏錢補貼了,可以說是政府白白的佔了天大的便宜了。

經過這麼一算,眾人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