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材料領域布局

作者︰奶味小布丁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回到京都的趙一,沒有休息,立刻就讓律師事務所幫忙成立一家基石材料公司,總部放在南京,專注于特種材料的研發生產。

特種材料包括︰先進的陶瓷材料、納米材料、智能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先進復合材料、生態環境材料、高性能接頭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

這些材料用途太廣泛了,應用在國民生產中的方方面面,而我國在這些特種材料上的研究相對滯後,為了不足這個斷板,趙一專門成立一家公司來對這些類型的材料做全方位的研究,為我國的工業發展奠定基礎。

沒有滿足需求的材料,就沒法提工業發展與創新,這是工業的基石,所以趙一給自己的材料公司取名基石就是希望自己的這個公司能夠擔此大任,不負自己所托。

公司申請通過後,趙一通過人力資源公司挖來了材料公司的負責人,名叫聞省,之前在國內某材料研究所工作。因為之前主要負責是研發管理工作,不涉及到具體的技術機密,研究所可能是知道趙一的名號,知道是他要人,也就沒有為難,順利的放行。

負責人到崗後,就是大規模招人,每次這個時候都是一件痛苦的過程,本來人才就少,想找到合適的並能夠來的就更少,這讓趙一對于自己的大學越發熱烈了起來,人才!人才!人才!

于此同時趙一還寫了一個分析報告及研究報告,就我國的稀土開采及出口規範管制問題,這不僅僅是因為稀土無序開采和賤賣的問題,還有涉及到環境污染及後來我國工業發展需要的問題。

說到我國稀土的精加工提煉,就不得不提徐光憲院士的萃取技術以及串級萃取技術。稀土中的鐠,可制作護目鏡,且是制造飛機引擎合金的重要元素。制導導彈的必備組建,固體激光器則需要單一稀土元素釹。

這兩種稀土元素性能卓越,但也是眾多元素中最難分離的一對。迫切需要在此領域內有所突破的我國,找到擁有世界最先進工藝的法國羅地亞工廠,求購稀土分離的相關技術,但傲慢的法國人不止要價遠遠超出我國的預期,更是要求產出的產品大頭必須賣給對方。

沒有工業技術,我國只能忍氣吞聲,為法國奉獻研發支出並承擔環境污染,地位上僅相當于一家沒有獨立話語權的分公司。

歷史的重任落在徐光憲的肩上,時年52歲的他第三次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對鐠釹分離提煉技術進行攻關。經過兩年的時間,采用萃取法將其純度達到了創紀錄的99.99%。

為什麼要提起徐光憲院士呢,就是有感而發,讓這些做出重大奉獻的人兒能夠被更多人銘記。

技術趙一肯定不缺,反而是怕在基礎礦產上被人卡脖子,那樣縱使自己能翻江倒海也無計可施,所以趙一提交了這份研究分析報告,就是希望國家在這方面還沒完全放開的情況下就規範管理起來。

報告提上去後,也不管上面是什麼打算,趙一就自行在國內各個稀土產區建設了稀土精加工廠,對這些稀土資源進行精加工,然後自己存儲起來,現在用不了,後面隨著自己產業的擴大以及國家工業水平的提高肯定用得上,而且這時候的稀土特別便宜,還沒有前世天貓上的盆栽土賣的貴。

忙完了這些事情,趙一終于回到了自己的恭王府,可以好好的休息一段時間等待聞省將技術人員招聘齊全後再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這一段閑暇時光,趙一繼續之前未完成的大學教材編寫工作。

由于涉及太廣,文史理工都有,就是這僅僅本科的材料編寫(謄抄)就要了自己的老命。如果不是使用了自家公司的辦公軟件,那估計手都要廢掉了。

如此一個月後,也才僅僅完成了一小部分,當聞省通知他技術人員基本招募齊全後,趙一不得不動身前往南京,開始自己的培訓之旅。

由于材料多樣且繁雜,不僅僅需要給這些技術人員現成的技術資料進行講解,還需要給這些技術人員分析技術原理,尤其是現在還沒有形成理論的計算材料學,這些都要趙一對他們一一講解,希望他們在不依賴自己的情況下能夠研究新的技術。

在這培訓期間,材料公司也和國內各大鋼鐵公司以及石化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提供給他們一些高級技術,希望他們能夠提供給材料公司合格的原材料。並且在此期間去了一趟精密儀器公司和機械公司,讓他們研發生產特種材料生產所需要的研究生產設備出來。

不僅僅如此,還讓軟件公司的工業軟件部門研發材料研究模擬軟件,希望通過這個軟件提高材料公司的研究效率。

這又涉及到大量的計算工作,普通的小型機器沒法承擔這樣的計算量,于是又趕往深圳的北極星公司,讓他們負責研發超級計算機,支持材料公司的研究工作。

這簡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行業的進步會帶動其他行業的進步,一個行業的投入需要其他各個行業也進行相應的投入才行,不然獨木難支,舉步維艱。

為了加快研發進度,每到一個公司下達研發任務,就得給這些公司的研究人員提供技術資料和培訓講解。

還是趙一起步晚,從第一家公司成立到現在還不足三年時間,自身的積累還很淺薄,很多東西不得不自己親自上陣,等以後自己公司有了足夠多的人才,又有足夠多的技術底蘊,那麼只需要下達研發生產任務,短短時間就能夠拿出方案來,那時候自己就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了。

但是現在的趙一不得不來回奔波,等著一切搞定後,兩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10月份就悄然而來,這時候距離承諾給動力公司和飛機公司提供合格的材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第一批材料只能小範圍實驗室生產,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得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從實驗室走出進入工業化生產環節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僅僅是需要降低材料成本,還需要使用不同于實驗室的設備,這些都需要時間來研發。

忙完回到家休息不到一周,趕在10月末又去了一趟榆林,查看環境治理公司對于騰格里沙漠的治理情況以及農牧公司的新型牧草和女乃牛的培育情況,這兩個公司有了毛烏素沙漠的經驗,現在處理這些東西就得心應手許多,基本上不用趙一操心。

這次來估計也是今年內最後一次視察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